山西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八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9584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八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八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八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2020年(春秋版)语文七年级上学期 期末复习 专题训练八 文言文知识梳理与阅读(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隆中对节选(甲文)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出师表节选(乙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1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帝室之胄_(2)总揽英雄 _(3)不以臣卑鄙_ (4) 恐托付不效_2 . 翻译句子(1)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_(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3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是杜甫蜀相中的名句,甲段文字正好体现了诗中前句的_,他为刘备制定的战略方针是 _乙段中最能体现“臣心”的一句话是_。4 . 两文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诸葛亮的形象,隆中对中侧重表现他的_,出师表则侧重表现他的 _。5 . 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传颂,你还知道他的哪些故事呢?请简要介绍两个故事吧!故事一:_。故事二:_。二、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共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卞和泣玉)(注)璞:含玉的石头。刖(yu):古代酷刑,断足。奚:何,为什么。理:加工雕琢玉石。6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骈死于槽枥之间_(2)策之不以其道_7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8 . 两文都运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主旨有何相同之处?9 . 读完两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任选其一,联系文意谈谈。三、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10 .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2)传不习乎11 . 翻译下列句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2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B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C学/而不思/则罔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3 . 阅读选文,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些方面?14 . 你对选文中的哪一则感受最深?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四、语言表达15 . 把第一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_(2)自日出至薄菩,己至半山矣。_16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1)先主器之(2)内修政理(3)公输盘诎(4)饿其体肤(5)于是鸱得腐鼠(6)入则无法家拂士17 . 用现代汉语给下列句中的加点词作解释。(1)沿溯阻绝(三峡)(2)晓雾将歇(答谢中书书)(3)念无与为乐者 (记承天寺夜游)(4)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5)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6)仍怜故乡水(渡荆门送别)18 .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拟与人期行去后乃至19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译文:_(2)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译文:_(3)尔辈不能究物理。译文:_(4)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译文:_(5)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译文:_(6)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_2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杂然相许(_)(2)惩山北之塞(_)(3)毕力平险(_)(4)何苦而不平(_)(5)寒暑易节(_)(6)而山不加增(_)(7)固不可彻(_)(8)虽我之死(_)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