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777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杭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杭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当的是( )A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大相径庭。B老母亲拿着死去儿子的照片,触目伤怀,悲痛不已。C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D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绝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2 .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 )A脑羞成怒泥民百姓断章取义谀词B狼狈不堪刻骨铭心无与伦比嗤笑C歇斯底里根深帝固怀古伤今潮迅D涕泗横流一愁莫展面面相觑桑梓3 . 语序不当会影响语意的表达,请你为下面文段空白处选出排列顺序恰当的一组( )南方到处有榕树,仿佛诉说着那古老的故事。 如同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榕树垂着长须在夕暮之中默默低语ABCD4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中消协将分别给予点评,及时曝光。(将“关于”改为“对于”)B即使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将“但是”改为“也”)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学习”与“素养”搭配不当,可以在“与”的后面加上“提高”)D父母过于溺爱孩子,这对孩的成长极为不利。(将“极为”删去)5 .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鲁智深和李逵,他们都嫉恶如仇、侠肝义胆,鲁智深粗中有细,豁达明理:李逵头脑简单,直爽率真。B保尔在筑路时,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无法正常工作,也曾迷茫动摇,后到公园烈士墓前凭吊战友时,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想到要为理想而献身,又忘我投入工作。C儒林外史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D艾青在狱中写下了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抒发了对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限的怀念。这首诗在发表时,他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6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闭塞(s)亵渎(xi)柳暗花明(n)B虔诚(qin)擅长(shn)喏喏连声(ru)C嗔怒(chn)晦暗(hu)伛偻提携(y)D行(hng)辈玄虚(xun) 扑朔迷离(shu)二、字词书写7 .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魅力。请赏读下边这副对联,并将上联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答题卡中的田字格内。三、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五猖会文/鲁迅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花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嘟嘟”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娖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选自朝花夕拾)链接材料一:从福建菜馆叫的菜,有一碗鱼做的丸子。海婴一吃就说不新鲜,许先生不信,别的人也都不信。因为那丸子有的新鲜,有的不新鲜,别人吃到嘴里的恰好都是没有变味的。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链接材料二:据许广平(鲁迅妻子)与周海婴(鲁迅孩子)回忆,鲁迅基本上是采取“顺其自然”的教育方针。海婴喜欢拆玩具,便随他去,海婴要看商务印书馆的少年文库,许广平以为太深,要大些再看,鲁迅站在海婴一边,“任凭选阅”。 杨早(大家专栏)链接材料三:对于孩子的教育,一是理解:若不先行理解,会阻碍孩子的发展;二是指导: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三是解放: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我们怎样做父亲8 . 在鲁迅的朝花夕拾中,除了本文的父亲,我们还认识了许多人。有为人公正,诲人不倦,对研究一丝不苟的_;有身材高大,眼球白多黑少,追求自由而终归无法实现理想的同乡_;有大字不识,却为鲁迅买来了山海经的_。(填人名)。9 . 一场五猖会,让“我”的心情跌宕起伏。阅读文章,梳理“我”的心理变化。_ _ 扫兴 着急 _10 . “文学的一部分生命就存在于它的声音里,存在于轻重缓急的语气里。”(1)五猖会一文中,父亲一共说了三句话。根据你的阅读体会,第一句话和第三句话分别应该用什么语气朗读?请选择最合适的选项。第一句:“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选第三句:“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我选A激动欢快B平静严肃C冷静沉着D赞许欣慰(2)在朗读父亲所说的“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句话的时候,重音应该落在“”一词上,原因是。11 . “修辞常给我们想说的话提供有效的方式,比直接叙述的方式更好。”联系上下文,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的划线句。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12 . 在朝花夕拾的读书分享会上,有两位同学对文中14段“迎神赛会”这一片段看法不同,请你根据文章的内容,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甲:本文描写的主要内容是五猖会,作者却用了大半篇幅去谈迎神赛会,我觉得没有必要,可以删去。乙:“迎神赛会”这部分内容看似无用,其实在全文起着重要作用。因为_。13 . 五猖会的背后是鲁迅对儿童教育的体验和看法,请你结合本文及链接材料,联系生活,谈谈他的儿童教育观是否有值得你父母学习的地方?现代文阅读:老胡我不喜欢老胡。但是,父亲去世一年后,他娶了我妈。我们都知道,我们母子俩需要一个男人。后来便遇见了老胡,他是小城的一个包工头,离异。我讨厌他。母亲炖的排骨,他总是跟我们娘俩平分;他站在路边看着刚放学的我半天搞不定自行车的链子,却袖手旁观;他暑假把我带到他的工地上,给他手下的人打工,看我晒得又黑又瘦却是喜欢得很,虽然他给了我工钱;他对母亲好,给母亲买衣服从来都舍得,对母亲从来没有吼过,对外婆也是大方得很,所以,他们都说母亲的命不薄。我知道他也不喜欢我,他总是嫌我太女孩子气,他不喜欢我说话用那么小的声音,甚至不喜欢我白白的衬衣领子。他说,爷们儿要有个爷们儿的样子。3个月之后,我在学校打了架,一个同学拿了我的笔,硬说是他自己的。这笔是老胡给的,给的时候说不值钱让我拿去用,第一天就被班里最强悍的男生拿了去,还放肆地在笔端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一脸的鄙夷:“就凭你的后爹,能给你买这派克笔吗?”最终,我们动了拳头。老胡被叫到老师的办公室训话,开始还低眉顺眼地道歉,后来,知道了原因就跟我们戴着瓶底眼镜的老师好一顿激辩,他主张这架打得没错,领我出办公室的时候,还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出校门正是放学的时候,他拦在门口,等着那几个男生。他说,来,你们一个一个来打,是爷们儿就要有爷们儿的解决方式。于是那天傍晚,很多人围在学校旁边的胡同里,看我怎样地歇斯底里。最终,我拿着那支派克笔一瘸一拐地跟老胡回了家。他揉揉我的脑袋,夸奖我“爷们儿不错,像我的儿子”。这件事情,母亲始终不知道,这成了我们两个人的小秘密,有了秘密的两个人总会有些小小的亲近。高考的那年,我意外地失利,成绩只能上个专科。母亲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复读,被他一口拒绝了。他说,复读什么,浪费时间,浪费钱。我和母亲都沉默着,毕竟是继父,大抵是计较的。填报志愿的时候,他也说得轻松无比,他说,别管有用没用,挑个自己喜欢的。最终我报了警校。我毕业的时候,为了爱情执意要去千里之外的城市闯出一番天地。老胡生平第一次对我大发雷霆,我知道我应该留在他和母亲身边尽孝,但是那个城市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和生活,我最终是自私的。走的时候,是凌晨4时的车,摩托车坏掉了,为了赶时间,老胡在楼下随便找了辆邻居没锁的破自行车,用袖子擦了下后车座,让我上车。我有些迟疑,他却已经蹬上了车子,我小心地坐着,小城的街道很空旷,他的后背努力地向前弯,他的衣服被清晨的风吹起来,我突然便落了泪。我上车的时候,他说,存折在你的口袋里。我打开,一笔一笔,有百元的,也有千元的,我看他拿着它们去银行一点点地攒起来,为一个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未来做准备,而这个儿子,从来没有叫过他一声爸爸。11我看着老胡,眼圈就红了,我说:“爸爸 ,你多保重。”老胡一巴掌拍过来,说:“怎么跟个娘们儿似的。”可是,车开出去之后,我看他扭过头去擦眼泪,比娘们儿还娘们儿。我以为他会一直在我的生命里,给我坚强的爷们儿样的支撑,没想到时光已经让他那么脆弱。半年之后,我回家,带了我的女朋友,带了他爱抽的烟,还有一身好西服,而他已经躺在了床上。12我请了假留下来照顾他,那是我们生平最快乐的日子。天晴的时候,我推着他去近郊的每一介景点。过马路的时候,即使推着他,我也会握住他的手,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地握住他的手,厚实而温暖。他像个孩子般地听话与依赖。他的笑容始终没有停过,跟问候他的每一个人说,这是我儿子,老胡的儿子。13公司有急事,我对老胡说我要回去处理一下,我说,我只要两天,你等着我。可是,只隔了48小时,我回来的时候,客厅里已经有了他的遗像,他最终没有等我。14他最后的时光,我却不在他的身边,这成了我一生的疼。14 . 注音:娶(_)晒(_)赳(_)寐(_)15 .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他站在路边看着刚放学的我半天搞不定自行车的链子,却袖手旁观。(2)但是那个城市里有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和生活。16 . 小说开头部分写老胡对“我”“袖手旁观”,嫌“我”“太女孩子气”等,这种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17 . 根据5至10段内容,概括出老胡是从哪方面关心“我”的。18 . 小说最后段,“这成了我一生的疼”句含义深刻,请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谈你受到什么启示?四、句子默写19 . 名句默写。(1)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春天像小姑娘,_,笑着,走着。(朱自清春)(3)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4)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5)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为者常成,_。(7)写出你积累的借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连续两句:_,_。五、课内阅读阅读下文,完成题目。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0 .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人不知而不愠_(2)吾日三省吾身_(3)不逾矩_(4)温故而知新_(5)学而不思则罔_(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21 .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用法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温故而知新C择其善者而从之D人不知而不愠22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3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关于学习态度的,还是关于学习方法的?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对此的感受。24 . 结合第六章和第八章,说一说这两章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生观。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小诗,完成下列小题。秋思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25 . 请你说说第一句“见秋风”在这里有什么作用?26 . 请你对“行人临发又开封”一句进行赏析。七、综合性学习27 . 八(X)班小林同学刚上小学的妹妹拿着一张报纸指着下面的新闻问小林:“哥哥,上面写的是什么呀?”如何向妹妹解释呢?小林犯了难。逃票、欠税、欠费、闯红灯这些都将被记入你的“个人信用库”。昨天,扬子晚报记者从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南京即将出台社会诚信体系实施方案,今后凭身份证号就能查到个人税收欠缴、乘车欠缴费、交通违章等“失信记录”。同时,企业欠薪、专利侵权、拖欠贷款等不良信用也将被记录到“企业信用库”中,可凭组织机构代码自查。这两个库的信息将在市政府各部门共享,并接入省里的“诚信库”,这意味着有失信记录的企业和个人今后在南京将“无处藏身”。请你以小林的身份,向妹妹简要地介绍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要求不超过40字。八、作文28 .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珍贵的友情可能寄托在照片上,可能蕴藏在话语里,可能体现在患难中,也可能包含在笑声里请你以“中的友情”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二:学习知识,发展爱好,投身实践,游览山水沉浸其中,可能会使你忘忧怡情、无比畅快,可能会使你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可能会使你乐此不疲、欲罢不能请你以“陶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作文纸上。(2)不少于500字。(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