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7074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宁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宁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20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脑髓 (su )泥泞(nng )花圃 (p )骊(l )歌 B沮(j)丧湖泊(p)讪(shn)笑菜畦(q)C嫉(j)妒丑陋(lu)蝉蜕(tu)相宜(y)D书塾(sh)伫(zh)立环谒(y)瞬(shn)息2 .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 )A溃退湎怀摧夺拉朽从容不迫B抵赖景况筋疲力竭和颜悦色C巍然履行暗然失色色彩斑斓D标致野蛮精通时事粗制乱造3 .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道路上,我们满怀信心、坚定前行,很辛苦、也很充实,有付出、更有收获。B如今初中生近视日益严重,是由于过度看手机的原因造成的。C学霸就是学霸,他稍微思考,就十分自信地说出了这道难题的两种解题方法,使在场的同学都惊叹不已。D随着中国对洋垃圾实施进口禁令,使西方国家陷入集体焦虑。4 . 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B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今年“321”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确定为“健康心理良好睡眠”。C茅盾是当之无愧的大家,该书以子夜为题也是别有深意的。D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是怎么了?5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又称“诗三百”。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种。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述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比如刘禹锡的陋室铭。C由于路途遥远,我们让联谊学校的同学们恭候了好久。D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大学提出的八条目。二、现代文阅读失根的兰花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子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在如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来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园,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出,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草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有牛郎织女的故事,才显得星光晶亮;在群山万壑中,有竹篱茅舍,才显得诗意盎然;在晨曦的原野中,有拙重的老牛,才显得纯朴可爱。祖国的山河,不仅是花木,还有可感可泣的故事,可吟可咏的诗歌,是儿童的喧哗笑语与祖宗的静肃墓庐,把它点缀得美丽了。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自行枯萎了。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深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亡”。6 . 从文章的内容看,题目中的“根”和“兰花”分别比喻什么?整个题目应如何理解?7 . 作者“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为什么“从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8 .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句话与前面哪句话相照应?它对文章中心有什么作用?9 . 文章的结尾援引郑思肖画兰的故事有什么作用?10 . 请写出点明本文主旨的语句。阅读中国古代的“快递”一文,完成后面小题。早在周代,我国便已出现快递制度。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 实际上,商朝已有近似于现代的快递雏形,这已在殷墟甲骨文中得到证实。古代快递主要用于政令、军情的传递,民间使用远没有现代广泛。古代快递员被称为“健步”“邮人”“驿足”“递夫”,如果快递变成慢递,或将邮件递错、丢失等,都将被严惩。汉代设“传驿”,用于传递紧急文书。当时的传驿机构已有专用车,这种专用车叫“传车”。当时,用马车快递叫“传”,用马速递称“驿”。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在投递过程中,一般是“换马不换人”,投递员一般跑完全程。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都有具体的规定,这叫“程限”。汉代“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这是当时的速度极限了。隋唐时期,如果是急件,要求日行三百里。更急的,如送赦免文书,则日行五百里。宋代的快递“急脚送”,是在步递和马递的基础上创立的。急脚递并非人力的步递,也是一种马递,要求日行四百里。元代的“急递铺”,更接近今天的快递公司,程限与宋代一样。11 . 选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快递”,如介绍了中国古代快递的起源,解说了古代快递对里程、速度的规定。请根据两段文字,分别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12 .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据周礼秋官记载,周王朝的官职中设置了主管邮驿、物流的官员“行夫”,其职责要求是“虽道有难,而不时必达”。_(2)东汉以后,“传车”逐渐被淘汰,马成为快递的主要交通工具,称为“马递”。_13 . 阅读第段回答问题(1)划线句子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_(2)本段采用的说明顺序及其效果。_三、句子默写14 . 请将空缺处的原句写在横线上。(1)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2)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夕阳西下,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论语十二章)(6)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二章)(7)回乐峰前沙似雪,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8)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9)次北固山下中大景小景相互映衬,描绘出一幅春江出行图的句子是_,_。四、对比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注释)帝:指明太祖朱元璋。翼日:第二天。“翼”同“翌”。馔(zhun)食物,多指美食。主事:官职名,茹太素是人名。恶(w):疑问代词,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怎么,哪里”。微:如果没有15 .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请教B主人日再食两次C诚然,卿不朕欺诚实D或指其书有的人16 . 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箕畚运于渤海之尾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濂具以实对计日以还D或指其书曰门人弟子填其室17 . 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彼 尽 忠 于 陛 下 耳 陛 下 方 开 言 路 恶 可 深 罪18 . 翻译下列句子。(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2)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19 . 联系文中事例,具体分析一下(甲)(乙)两文各反映了宋濂哪些可贵的品质?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潼 关谭嗣同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注 谭嗣同(18651898),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本诗写成时诗人才14岁。终古:久远。山入潼关: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20 . 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高山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B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C第三句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D末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侧重说其桀骜不驯、勇往直前,而侧重说其巍峨险峻、连绵起伏,再也不知何谓平坦。21 .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运用了比喻、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语言生动形象。B本诗写山水,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C本诗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D这首绝句奔放雄健,意蕴深厚,有一股豪迈之气。六、语言表达22 . 用一句或几句话补写出结尾的内容,并拟一个恰当的题目。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厘米、直径约1/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由此可以预见,_七、作文23 . 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语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