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632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阳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贵阳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贵阳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阳市2019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自足。B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C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D我们再也不是被列强任意欺侮的国家了。2 .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老子又称道德经,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老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孟子是儒家的经典,孟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名轲,字子舆。B古代婵娟代指月亮,黄发代指老人,白丁代指百姓;布衣之交指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金兰之交则指亲如兄弟的朋友。C古代不同阶层人的死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在称呼上有所区别,皇帝死称“崩”或“殂”,诸侯或者大官死叫做“薨”。D安徒生,丹麦作家。他创作的童话有160余篇,代表作有丑小鸭夜莺安恩和奶牛卖火柴的小女孩等。3 . 下面各组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玷污(din)酝酿(ling)纤细(xin)叱咤(ch)风云B膝(x)盖涟漪(y)可汗(k)颔(hn)首低眉C讪笑(shn)连亘(gng)挑逗(tio)忧心忡忡(chng)D筵席(yn)媲(p)美伎俩(li)即物起兴(xng)4 .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桂林梅瓶,色泽光润,造型优美,构思精巧。B白话的散文并不排斥文言中的用语,但必须巧为运用,善于结合,天衣无缝。C几十年过去了,老师的话仿佛历历在目,时常在我耳边响起。D运动会入场式上,运动员们昂首挺胸耀武扬威地步入会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二、现代文阅读阅读回延安节选,回答下面问题。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手把手儿教会了我,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革命的道路千万里,天南海北想着你5 . “母亲”是指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_的深厚感情。6 . “二十里铺送过柳林铺迎,分别十年又回家中”运用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故乡亲人对_。7 .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采用_表现手法,强调“我”和延安母亲之间_的关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漫啜秋光浓似酒叶静(1)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2)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3)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4)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5)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6)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7)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杆绿叶的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8)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9)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选文有删改)8 . 文章第(2)段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9 . 文章除了写祖父,为什么还侧重描写背草捆儿的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0 . 按要求赏析句子。(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2)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赏析加点词语)11 . 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三、句子默写12 .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千里之堤,_。工欲善其事,_。乱花渐欲迷人眼,_。感时花溅泪,_。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诗句是:_,_;己亥杂诗中运用新奇的比喻,表达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的诗句是_,_。四、对比阅读文言文阅读理解。(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去。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不义之物,不介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惭愧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镒:古代重量单位,二十两为一镒。馆:这里指家。13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陈太丘与友期行(_)(2)田子为相,三年归休(_)14 .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不义之物”的“之”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孝子之事亲也B缓兵之计C子其去之D下车引之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宜尔子孙承承兮。16 . 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上有什么共同之处?五、名著阅读17 . 阅读骆驼祥子的两处选段,回答问题。A吃苦,他不怕;可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工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呢?凭什么?“凭什么?”他喊了出来。B越想越恨,泪被怒火截住,他狠狠的吸那支烟,越不爱吸越偏要吸。把烟吸完,手捧着头,口中与心中都发辣,要狂喊一阵,把心中的血都喷出来才痛快。(1)选文中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它表达了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AB两段文字中,祥子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六、作文1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这样说:“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我记得,1981年北大学子在燕园一起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响亮口号,今天我们仍然要叫响这个口号,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上面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与考生相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