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B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3598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昆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昆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昆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昆明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二模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用一封封的书信传递着自己的惦念B央视经典咏流传最大的创新点是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结合,有了这种传承方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定能在青少年中开花、生根、结果。C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D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2 .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2分)A向来以“人权卫士”自居的美国,这次却因虐囚丑闻被批评声音所淹没,这再次证明:美国对自己和别国在人权问题上并没有一视同仁,而是存在着双重标准。B阿里巴巴成功在美国上市,这离不开工作人员忘乎所以的工作。C面对经常性的雾霾天气,司机们常常眼花缭乱,只好减速慢行。D经过晓华的详细解释,班主任王老师终于茅塞顿开,了解了他上课迟到的原因。二、现代文阅读阅读遇见树,完成小题。遇见树苏沧桑我相信,江南的每一个婴儿,第一次睁开眼睛时,一定会看到树,至少,也闻到过树。树就在屋外,从老屋的每一个缝隙里,渗进来暗绿色的呼吸,提前让一个婴儿感受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不同的味道万物生命之初的清纯味道。一棵棕榈树,成为记忆里第一棵具象的树。它孤零零地站在祖母家老屋后一个很大的菜园子里。菜地匍匐着矮矮密密的一丛丛碧绿肥厚,只有一棵棕榈树,鹤立鸡群。剑一样的树叶,总在午后晴朗的太阳风里奋力挥舞,而一阵雨后便垂头丧气,像一个永远对当下心不在焉而执着眺望远处的诗人。关键是,它结满了硕大的海珍珠般的累累果实,金黄色的,极其紧实。可是,果实不能吃。我问树:你结的果子不能吃,为什么还要结果子?树当然没有回答。于是我猜想,世界上有些东西,其实是没用的,比如棕榈树的果实。那么,它活着有什么意思呢?如果世界上没有树,也没关系的吧。那么,如果世界上没有我,也没关系的吧?于是,我想,我和一棵树,其实是一样的。怎么长大,怎么活,怎么玩,也都是一样的,自己心里舒服就行了吧。这样一想,顿时如释重负。那时我不知道,世界上有“无忧无虑”、“闲云野鹤”这些词,说的就是当时我像一棵树那么没心没肺的状态。几年后,与一棵树的遇见和别离,生命的味道开始变得不一样。一棵与我同龄的桂花树,在一个下着大雨的春日午后,被连根挖起,从乡下运到了我家,栽在刚刚造好的院子里。一个孤僻的女孩和一棵孤独的树,开始精神上的相依为命。树干、叶子,都特别干净,花香很淡,我喜欢。坐在树下读书写字,有好的句子就念给它听,有想说的话,就在心里说给它听。风吹过来,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世界离我们十万八千里。常常,我会呆呆站在树下好半天。有一次,做错什么事被母亲责怪,我在树下站了很久。夜深了,树像一个人,被黑暗笼罩,我被它笼罩。雪从它身上纷纷落下来,我听见一个声音说:“你长大了,你应该”生命里出现了“应该”这个词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十八岁,当我离开它去杭州读书,发现,整个杭州城都是桂花,仿佛我走了三百六十公里,桂花树跟了我三百六十公里!隔着三百六十公里,我问树:我想和你一样,和所有的植物一样,我们的生活应该不离开土地,不张扬,不索取,不争夺,一生都保持植物般的优雅,可以吗?树没有回答。很多年后,又来了一棵树。是一棵幸福树。搬新办公室时,朋友送的。它真的是一棵树,而不是花草。它被两个花店的工人很费力地搬到十七楼。它长在一个很大的花缸里。花缸是粉紫色的,柔弱得似乎难以承受这么高一棵树。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同时,干活的地方,睡觉的地方,都离地百尺。像城市里无数人一样,离地越来越远。但我没想到树也搬到了楼上。办公室朝北,整天没有一丝阳光。曾经有一天,我被一缕阳光晃了眼,最后发现,是阳光被对面大楼的玻璃反射过来。这可怜的一丝阳光,细微得如蝴蝶的吻,在树叶上缓缓移动,叶子幸福得微微颤抖。树会怎么想呢?它的一生,估计要和我一起,永远禁锢在此,灯光、自来水,是它的阳光雨露,就像,方便面、快餐,经常是我的午餐。多么可怜。奇怪的是,以灯光为生的幸福树,居然枝繁叶茂得不可思议。时时有缎子般的新叶,从树冠处一丛丛地钻出来。有时,出差回来,见它蔫蔫的,浇点水,又舒展了。它怎么这么逆来顺受呢?怎么这么像我呢?终于,叶子的方向出卖了树的心。过一段时间,所有的枝叶都朝着窗口倾斜过去,像无数只伸向救命粥的手。绸缎一般的嫩叶,像婴儿的嘴唇,贪婪地找寻着乳汁的方向。树什么都没有说,却什么都说了我渴望!我渴望阳光泥土的味道,雨水的味道,星辰的味道,早晨和黄昏的味道,蝴蝶和鸟的味道!这棵树,永远也不会有鸟来筑巢。十七楼的窗外,一阵乌云路过,雨水随后滴落,落不到树上。一阵风从窗口路过,试图摇动窗内的树枝,树一动不动。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风会不会想,树边上那个女人,也是一个假人?3 . 这篇文章选入2013中国散文年选时被收录在“自然与人生”板块中。请结合全文,完成下表。自然人生老屋外的树婴儿时期:让“我”感受_菜园子里的棕榈树童年:让“我”知道世界上有些东西是没用的,生活只要自己舒服就行_几年后:让“我”懂得_很多年后:让“我”渴望重建生命之初与自然的联系4 . 理解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我“应该”了几十年,终于达到了人生的某种“高度”。5 . 文章段说“风想,树不是这样子的,这是一棵假树”,你认为这棵树是不是“假树”,为什么?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冬眠的奥秘张劲硕严寒的冬天,我们总是向往着在被窝里长眠一冬能像狗熊和青蛙那样冬眠就好了。然而我们大都不知道:那些冬眠的动物们,掌握着我们人类尚不知晓的惊天奥秘。冬眠是动物应对恶劣环境的一种策略,科学上叫“蛰伏”。有人会问,冬天里睡得多、睡得久,不就是冬眠吗?它们还真不是一回事儿,只是二者的区别不太容易看出来。拿鱼来说,有几类鱼是会冬眠的,包括我们熟悉的鲤鱼、乌鳢,还有海里的鳗鲡。每当冬天来临,它们就把自己调到冬眠档:不吃、不喝、不游动。这看似与正常档的睡觉并无二致,但请注意它们的鳃!鱼类靠鳃呼吸,平时就算身体静止不动,鳃也会轻轻开合扇动。而进入冬眠的鱼,鳃也几乎不动,完全处于麻痹状态。除了呼吸,冬眠动物的体温、心跳等生命指征也都降到极低的水平,新陈代谢速率变得非常缓慢,与休克和死亡标准只差那么一点点这就是冬眠与睡觉的本质区别。冬眠的意义在于,尽量减少身体内外的生命活动,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以挨过环境严酷的时间段。动物冬眠时,能把生命的时钟调得极慢。比如生活在北美洲的普通箱龟,冬眠时心脏510分钟才跳1次,实在让人惊叹。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科学家还发现,冬眠不是“习惯养成”的问题,而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天赋”。这种“天赋”还与寿命的长短有联系。一般来讲,哺乳动物的寿命与体型相关,体型小的新陈代谢快,寿命短;体型大的新陈代谢慢,寿命长。比如大象就活80年,兔子七八岁就算高寿。而蝙蝠打破了这个规律冬眠的菊头蝠和同体型的、不冬眠的老鼠相比,前者可以活到30多岁,后者却只有3、4岁。如果在同一物种中比较,如蝙蝠或者棕熊,依然是冬眠的寿命要长很多。冬眠是当下的热门研究领域。如果人类能像动物们一样冬眠,收获的就绝不仅仅是睡大觉的幸福感,也许还能长生不老。虽然对蝙蝠和棕熊等冬眠动物的研究能确定冬眠基因与长寿有关。但这些动物毕竟与我们人类相差太远。不过,在2004年,有个轰动科学界的发现:居然有一种猴子能冬眠!而人类跟猴子同属灵长类动物,基因相似性很高。如果猴子能冬眠,这意味着我们人类也有可能做到。到那时,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选自博物总第146期,有删减)6 . 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7 . 阅读第段,指出冬眠动物与睡觉的本质区别。8 . 第段加点词语“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更夸张的是,它们几乎完全不呼吸,只靠皮肤吸入少许氧气!9 . 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0 . 作者说“我们的寿命说不定可以达到800岁”,其推测依据有哪些?请结合两段简要概括。三、文言文阅读阅读曹刿论战选段,回答下列小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同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般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微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1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肉食者鄙鄙:目光短浅B对曰对:回答。一般是下对上的回答。C小大之狱狱:监狱,牢房。D辙乱旗靡靡:倒下12 .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项是( )A又何间焉B虽不能察C登轼而望之D小惠未徧1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及战争的结果,说明只要政治上取信于民,就一定能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B文中详写在长勺之战前后曹刿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言行,略写战斗的场面,重点突出了曹刿的“远谋”。C“彼竭我盈”中“竭”和“盈”意思相对,揭示了双方士气的对比,“彼竭我盈”之时正是反击的有利时机。D本文到面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仅8个字就刻面出了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四、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小题必做,小题任选两题作答),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树树皆秋色, _。(王绩野望)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描写洞庭湖云雾缭绕、波涛汹涌壮观景象的诗句是:_ _ ,_ _ 。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人有德,花也有德。古诗文中赞颂花的品质的句子有: _,。(写出连续的两句)五、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秦兴师临周求九鼎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颜率请借救于齐。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为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与秦,不若归之大国。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齐求九鼎,周君又患之。颜率复诣齐。曰:“周赖大国之义,愿献九鼎,不识大国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梁。”颜率曰:“不可。夫梁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梁,必不出。”齐王曰:“寡人将寄径于楚。”对曰:“不可,楚之君臣欲得九鼎,其日久矣。鼎入楚,必不出。”王曰:“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颜率曰:“臣窃为大王忧之。”齐王曰:“子之数来者,犹无与耳。”颜率曰:“不敢欺大国,疾定所从出,敝邑迁鼎以待命。”齐王乃止。(选自战国策,有删改)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周君患之(_) 发师救周(_)颜率复诣齐(_) 子之数来者(_)16 .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子之数来者虎见之,庞然大物也(黔之驴)B寡人将寄径于梁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C齐王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D发师救周,而秦兵罢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17 . 翻译下列句子。寡人终何途之从而致之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故时有物外之趣。(幼时记趣)18 .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西汉刘向在战国策中高度评价了颜率的谋略;“此特儿童之见耳”,宋人洪迈则在容斋随笔中对颜率的谋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对颜率的行为有怎样的评价呢?简述理由。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释)寒食:节日名,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杜陵:在京城长安附近,为诗人的故乡。19 .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春雨、_、_等景物,渲染了_的氛围。20 .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杜陵寒食草青青”的妙处。七、名著阅读21 . 名著阅读1. 简要叙述“吕奉先乘夜袭徐郡”成功的原因2. 三国演义第七回中“孙坚跨江击刘表”,以孙坚败亡告终,故事中孙坚是孙策之;孙策是孙权之。孙坚的败亡致董卓更为骄横,王司徒巧施连环计,最终利用董卓的义子吕布杀了董卓。八、综合性学习22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节目力求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透过诗词之美传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入选的题目大多数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等众多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画面之一。(1)请简要概括材料一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这档节目。(2)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画面构图唯美,寓意丰富,你能理解其中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其寓意吗?(一点即可)23 . 综合性学习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知礼。读书是一个最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可以在书籍中读到壮丽河山,也能领悟到生命意义。少年正是读书时,快快捧起书本畅游在书籍的海洋中吧。为了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七年级师生开展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主题的活动。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字数不超过15字_(2)最后年级组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感悟,请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上联:阅经典传承文化瑰宝下联:_(对仗工整即可)(3)在活动中,同学们纷纷交流阅读的感受,很多同学都觉得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魅力无穷。你觉得西游记中最有魅力的是谁?结合他的两件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_九、作文24 . 作文十五六岁的我们正值人生的花季,一路走来,有许多的人、事、物、景、情,留在了我们的照片上,值得我们回味、思索、感动请以“留在照片上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3)文中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