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1713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沈阳市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基础知识综合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其叶四季常青,清丽俊逸;其干虚中有节,挺拔凌云;其形千姿百态,情趣盎然。慢步于青青翠竹之下,便觉神清气爽,心kung( )神怡。竹(A.即/B.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陶冶了人的情操,在我国( A.博大精深/B.源远流长)的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隐逸之士携它唱和( )清风明月,淡泊功名利禄;谦谦君子学它不向权贵zh( )腰,不为( )世俗所曲。(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相应的位置上。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C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茨威格,他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D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人传,体裁是传记。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中 国 文 化人类衣食住行这类维持生存的生活方式没有太大不同,即使有不同,也没有根本的意义。比方,用筷子还是用刀叉或直接用手抓吃饭,对于人类的命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主张义先利后还是义后利先,主张人是目的还是手段,把自然看作是与自己同属一个整体还是与己无关的对象,却足可影响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命运。因此,这里不考虑作为物质现象的中国文化,而考虑这些现象中所渗透的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或者说,中国之道。中国文化从产生的时候起,就推崇德性,倡导恃德者昌,恃力者亡,这是我们祖先的信念。我们的先人推崇的那些开天辟地的圣贤,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舍己为人,克己让人,给人类造福。他们都有博大的胸怀,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牺牲自己,成全众人,被我们中国人奉为文明始祖的人,无论盘古、女娲,还是伏羲、神农,或黄帝、尧、舜,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创造文明,与民兴利,公而忘私,品德高尚。中国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有种种不足为人道的地方,但是它的文化精神就总体而言是高尚的,是不会过时的,只要人类希冀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的话。中国精神或中国之道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如下几项: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和而不同的共同生活原则和思想原则、义利之辨的道德理念、己立立人与己达达人的淑世情怀、四海一家与天下太平的世界愿景等。这些中国之道并非中国文化所独有,但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中国文化能够复兴的根据。这些理念与西方现代性的许多原则是不相容的,却是人类生存下去不可或缺的。现代中国文化要有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只有建立在这些普适的理念基础上,而不能以已证明是有根本问题的某些西方现代性原则为基础。当然,中国文化的复兴绝不是说只是将这些理念单纯再重申一下,而是要将它们予以现代的阐发,因为文化复兴实际是文化重建,这就需要我们不是把西方文化作为敌对的东西或对立的东西,而是要把它作为助缘。中国之道的理念若是普适的,它就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就一定会有兼容性。重建中国文化不是恢复传统文化,而是发展中国文化。(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7月23日,有改动)3 . 下列有关本文中的“中国之道”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之道是指渗透着中国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的现象。B中国之道并不存在于所有中国文化现象之中。C中国之道的核心包括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D中国之道是建立在普适理念基础上的高尚的文化精神。4 .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任何生活方式都不足以影响人类的命运,无关乎中国的思想原则和精神原则。B中国文化一贯推崇的德性,既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也是复兴中国文化的根据。C只要中国文化不过时,人类就能在和平与平等的世界上生活。D体现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系列理念与西方现代性原则具有不相容性。5 . 根据本文提供的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坚持中国之道,并能吸纳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中国文化才能够发展、复兴。B西方文化中也可能包含中国之道的某些内容。C西方现代性原则不具备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普适意义。D现代中国文化要具备不同于现代西方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节选)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使人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淹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永远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到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这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6 . 根据内容,用原文填空。(1)第段中,大学里说到的“格物致知”是指:_(2)第段中“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原因是:_7 . 选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_8 . 在这篇演讲词中,作者叙述了自己在美国读书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9 . 请写出能证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观点的一句名言。答:_三、对比阅读(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乙)赵襄子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子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于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韩非子喻老)(注释)御:驾车。 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易:更换。 调:协调。 诱:引导。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10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释担而立(放下)B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C而后可以进速致远(达到)D先则恐逮于臣(抓住)11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康肃笑而遣之何陋之有B三易马而三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C以钱覆其口以为顺流下矣D赵襄子学御于王子期山门圮于河12 .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和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甲文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乙文作者韩非子是战国时期的法家代表人物。B甲文中“射”和乙文中“御”都属于古代“六艺”的范畴,“六艺”还包括礼、乐、书、数。C甲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乙文告诉我们发奋图强的弱者也能战胜骄傲自满的强者。D甲文康肃的“笑”既是有所领悟也是自我解嘲;乙文赵襄子认为“三后”的原因是王子期所授未尽。1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2)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四、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无可奈何花落去,_。(晏殊浣溪沙)(2)无题中用双关语表达对有情人的思念,后人又用这句诗表达无私奉献精神的名句是_,_。(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4)水调歌头中作者由怀念弟弟转而感悟到人生的道理的句子是:_,_,_。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5 . 下列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被弃置在巴山楚水这个凄凉的地方,字里行间,饱含了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悲凉。B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写被贬归来的感触:孤身归来,物是人非,恍若隔世,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C颈联中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前人,格调从沉郁中振起,充满哲理意味,尽显慷慨激昂的气概。D尾联点明酬答之意,回应首联,扣住诗题,既有对友人的感谢之情,也表达与友人共勉之意。16 . 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1)思想感情:。(2)哲理:。六、名著阅读17 . (五)名著阅读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夸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小题1】选文出自古典名著_,这部书的作者是_【小题2】曹操对吕伯奢一家斩尽杀绝的做法,充分体现了他一生的处世哲学。选段中集中体现了他这种处世哲学的语句是什么?【小题3】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评价曹操斩杀故人吕伯奢的做法,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七、综合性学习18 . 语文实践活动(1) 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_(2)小萌的同学小慧邀请他周日去爬龙王山,但小萌的爸爸要他一起回乡下给古稀之年的爷爷祝寿。小萌该怎样拒绝小慧的邀请呢?请你帮帮他。_八、作文19 . 作文(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2311月4日,光明中学举行了爱心义卖活动。作为校报通讯员,请你写一则消息,报道此次义卖活动的情况。(自拟标题,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不超过200字)(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24每个人都希望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在做事的过程中奋力地追求着完美,成功之后享受着完美带给我们的快乐;当然,也有可能在品尝了艰辛与痛苦之后,没有达到完美,但追求完美的过程,同样可以给我们带来思考和启迪请你以“完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补全题目并抄写在答题纸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6008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20 . 材料作文草原上来了新的朋友,是一只丑陋的鸵鸟,大家看着鸵鸟的外貌,似乎不太欢喜,这时候斑马走出来热情的欢迎鸵鸟。“你好!欢迎你住进大草原。”斑马说。鸵鸟有些不好意思的说:“谢谢谢谢!”很快,鸵鸟就和斑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斑马的视觉不太好,经常草原上有些危险斑马都无法发现,鸵鸟的脖子又长又高,只要发现危险,就及时通知斑马。到了夜晚,斑马的听觉和嗅觉比鸵鸟要灵敏,要是察觉到什么风吹草动立刻通知鸵鸟。鸵鸟和斑马的配合得到了草原上其它动物的羡慕。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写;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