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095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南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南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B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C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D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烂漫(ln )贮蓄(ch)嫩芽(nng)分歧(q)B黄晕(yn)撒谎(s )逃窜 (cun ) 徘徊(hui)C憔悴(cu)匿笑(n )刹那(ch)荫蔽(yn)D感慨(ki)脸颊(ji )粗犷(kung)霎时 (sh)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无比美妙的大自然在不同的季节给我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春天是一个花团锦(c)的美丽世界,春草萌生,各种各样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示着春天(png)勃的生命;夏天,烈日高悬,酷热难耐,会让人产生晕(xun)的感觉,但人们更加珍惜夏雨带来的丝丝清凉;秋天,金黄色的田野,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犹如一副精致的油画,美不胜收。冬天的田野中人迹罕至,别有一番静谧之美。3 . 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1)花团锦_(c)(2)_(png)勃 (3)晕_(xun)4 .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1)罕_(A.hn B.hn)(2)谧_(A.b B.m)5 . 下列对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萌生”在句中是“植物发芽生长”的意思。B“竞相开放”在句中是“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抢着绽放自己的姿彩,生怕自己落在别的花后面”的意思。C洋溢:充分流露、显示。D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非常多,无法一一收纳。三、现代文阅读雨的四季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摇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灰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打伞,裁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彼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档的时侠,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沉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不像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6 . 文章第2自然段画横线的文字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7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夏雨:秋雨:冬雨:8 . 文章的最后,“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表达了作者对雨的无限爱恋,结合全文,作者爱恋雨的理由是什么?9 .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C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语言古朴典雅。D文章条理清晰。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绘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E. “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四、句子默写10 . 古诗文名句默写。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_,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子曰:“_,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人们常把愁怨比作连绵不断的江水,比作斩尽还生的野草,而李清照在武陵春中创意出奇,以“_,_”词句,物化了自己内心的哀愁。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_,_”的典故表达了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愿望。五、对比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注释)楚之逐臣:即屈原。薄丛:贫瘠的丛林。不见:不被人知道。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11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更加)B陶后鲜有闻(少)C自古人知贵兰(贵重)D平居与萧艾不殊(两样)12 . 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A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B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C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D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13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生于深山薄丛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14 . (甲)(乙)两文都采用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六、诗歌鉴赏15 . 山行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小题1】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山光物态弄春晖”一句侧面描写山景,也写出了留客的前提条件山中万物都在春天的阳光下争奇斗艳,呈现着一派醉人的美景。B一个“弄”字出神入化,赋予山中景物人的性格,描绘了万物朝气蓬勃的盎然生机。C“莫为轻阴便拟归”,是诗人对客人的劝留之辞,“轻阴”交代了客人要回去的原因。D“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采取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的笔法,进一步劝慰客人不要错过美好春光。七、名著阅读16 . 名著阅读。法国有一个人耗尽了一生的精力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了十卷大部头的书,这个人是_;这本书是_,这本书又译为 昆虫物语 或 昆虫学札记 ,被誉为“_ ”。八、作文17 . 请以“阳光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使用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