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430871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宁市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对年龄的称谓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和六十岁。B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汗青指历史,烽烟指战争,桃李指学生,须眉指女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等。C成语“诲人不倦”“刮目相待”“扑绷迷离”分别出自于论语十二章,孙权劝学、木兰诗。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代表作有小说子夜等。2 .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B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D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3 .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溃退(gu)黝黑(yu)偌大(nu)不逊(xn)B颁发(bn )遗嘱(zh)教诲(hu)凌空(lng)C翘首(qio)轻盈(yng)悄然(qio)桅杆(wi)D诘责(ji)镌刻(jun)绯红(fi)畸形(q)二、现代文阅读生命的两头杨继红我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回家的当天晚上,父亲中风倒下了,迄今再也没能离开病床产假的100多天里,我几乎天天都会望见生命的两头:一边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小生命一点点成长,另一边是一个苍老的但同样至爱的生命一点点灯干油尽令我终生遗憾的是,我和全家人,都是到了老父亲不能言语、不能识人、永不能再感受亲情的时候,才知道这种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的方式,叫作“脑退行性变化”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阿尔茨海默症”。在中国,这种退变一直被叫作“老年痴呆症”而从生命规律上来说,人过了60岁,这样的退行性变化就已经不可遏止地开始了,男性可能更早一些,一旦开始,也许可以减缓,但不可逆转我父亲是一个老军人,参加过抗美援朝、参加过湘西剿匪,跟着苏联人学过飞机驾驶我记得大学同学第一次见到爸爸照片的时候,禁不住一阵惊呼:“你爸爸长得真像郭富城!”他的确挺帅气的,年轻时候,唱歌唱的跟李双江似的,写的一首好字,狂草,极其豪放但是他现在只剩下了不到140厘米的身长,头显得特别大,整个人衰弱到不足80斤重。算到今天,他已经瘫痪卧床两年多了。回头看,我回家待产那十几天,其实是此生我与他最后的手拉手散步、最后的面对面坐着吃饭、最后的我和他一起站在阳光下、木棉花下、紫荆树下因为我和孩子被分头重症监护了十几天,我们俩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是女儿出生的第12天。第二天就是端午节,那晚上我爸爸抱着外孙女,特别欣慰,说“杨氏门中,一脉宗亲”,说孩子像他,说我们夫妻俩要在农村都该当爷爷奶奶了那样一个亲情漾漾的晚上啊,突然他当天晚上就中风了,倒在床边,几个小时之后才被家人发现之后的几天他都是昏迷的。医生告诉我们:他这五天能醒过来,就能活过来,如果醒不过来,就永远醒不过来了。那几天全家人除了抱头痛哭就是分头各自垂泪。五天之后我一照镜子,头发中分那部分,全白了。熬到第五天,父亲终于醒过来,但是不认识我们,自言自语,或盲目地盯着人与物,目光是那种冷漠到毫无内容的空洞。又过了一个月,他慢慢地能说话了,逐渐地认得出我们了。有一天他突然打电话,把我、哥哥、弟弟全叫过去,他说他一定要站着尿泡尿。我哥哥和弟弟把他架到厕所,却完全没有让他自主地站着,一松手他就整个人往下滑,试了几次还是不行此生再也不能再站着尿了,曾经那么刚强和要强的一个男人,哭了从那之后,父亲很配合地插上了尿管,鼻子一边插着氧气管、一边插着胃管,胳膊上插着输液的套管就这样度过了两年多。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什么叫“退行性变化”,才知道这个病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会带来怎样可怕的、摧毁性的打击。他苏醒过来的那个月,我们全家人在医院陪他过了一个中秋节,他像过去的每一年一样,让我们轮流念月亮的诗,我们和他一起吃的一个大月饼,只是他的那一块,是用粉碎机打成糊糊,从鼻饲管里给他灌下去的这是一个特别凄惨的中秋,因为母亲一直在流泪,全家人老老小小地都在互相安慰着流泪但后来我才意识到,这又是多么珍贵的一个中秋,因为那时候父亲还认得我们,还会念诗,还会笑与哭再之后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就管我叫“东阳”(妈妈的名字),可能是因为我胖了,他把我当成了妈妈。他不停地说,“你要把三个孩子带大,事情已经这样了,没有办法了。”我跟父亲说:“爸,我们三个已经长大了。”他就说,“不光带大,要把他们带成好人。”我说:“他们都是好人”多么悲凉啊,曾经他那么为我们骄傲,他常常跟邻居同事说,我女儿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我大儿子是大学老师,我小儿子是个破案能手,是刑警队长他真的为我们骄傲。但现在他没有意识了,所有人都不认得了,掐他他也不痛了,只有特别大声响的时候会扭头看一下,只剩下最基本的身体本能反应,看着他的时候,我经常会想起地藏经里那句话:“不知魂神当至何趣?”我的父亲,得了这个病的父亲,他的魂神到底漂游到了哪里?曾经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付出过那么多心血的老父亲,他在人生的弥留阶段完全忘记了我们已经成长!我小时候,父亲会骑一辆自行车,前杠上坐着哥哥和我,后面妈妈抱着弟弟坐上去,一辆车就这么载着全家人,骑到一个河边游泳,捉小鱼小虾这几乎是我记忆最深的童年周末印象,我的父亲是那么强大!小时候我问他,写信是怎么回事?他把我带到一个绿色的邮筒前面,告诉我:这个叫作邮箱,我们把要说的话放进去,那边你想念的人就会听到你说了什么,如果你很长的时间不给它喂信,它就会又饿又渴。他说邮箱张着大嘴,是在替远方的人说:“我要喝水。”时至今日,邮箱这个东西都很难看到了,但偶尔走进邮局,我还是会想起来父亲压着嗓子说的:“我要喝水。”还有一次我问爸爸:为什么大家都睡觉了,路灯还亮着爸爸没有回答我,到了晚上他带着我,到家附近一个特别荒凉的桥头上坐着,数路过的行人。一直数啊数,困得打瞌睡了,他还让我数。那一晚上,我和爸爸一直数到11点多,我记得,有30多个人走过了那座桥。爸爸说:“你记住,没有一盏灯是白白亮着的,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需要它。”这就是我心目中善良、坚强、最最亲爱的爸爸。可是到后来,他病了以后,他看不见光了,医生用特别刺眼的强光手电打他的眼睛,他也没有光感。为什么会这样呢,医生给我看他的脑电图,像一个干核桃一样,只有中间那个格,旁边是没有肉的。医生告诉我们说:他的眼睛是好的,角膜什么的都是好的,他没有光感反应,是因为这一部分脑神经已经萎缩,没有了,所以他看不见光了。为什么我会想起来他带着我在桥头数人这个事,我觉得我们几个孩子,可能最值得我们自信的优点就是善良,那种根深蒂固的对人的善意来自于这样的教育。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在桥头的那个夜晚,父亲告诉我:“没有一盏灯会白白亮着,总有人在你不知道的时候需要它。”爸爸有糖尿病、高血压,医生不让他喝酒,我们偷偷把他的啤酒换成了一种叫啤儿茶爽的饮料,他喝一口就倒了,直接倒在了饭桌上。我说爸你为什么这样不配合呢?全家人都严厉地指责他,认为他不懂事,任性可后来当我两岁的女儿不想喝牛奶的时候,她倒了,我会很耐心,我说宝贝你倒在地毯上怎么收拾呢?这个时候我知道没有理由责备小小的她。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要“给生命的两头同等关爱”。如果把80岁看成人生的平均寿命的极限,当他到了80岁以后,你就要把他完全看成一个婴儿,那样去教他,体谅他,宽容他和放纵他。我们至少在五六年前就应该对我父亲进行药物干预,那么到现在他的生命至少还保有对亲情的认知,我们就不会这么遗憾。老父亲四进ICU都坚强地回来了因为他的心肝胃脾肾全是好的,而脑萎缩了;他的眼耳鼻舌身其实都是好的,但意识没有了!这是多么残忍的一种疾病!父亲母亲都曾经年轻过,而我们不曾年老过,我们应该知道他们走进暮年的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然后科学地给予他们,这是对父亲母亲的大孝。4 .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襁褓(_)(2)给予(_) (3)遏止(_)(4)根深蒂固(_)5 . 细腻的描写能够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第三段中细致地描写了父亲哪些特点?从全文看,对父亲的追忆起到了什么作用?6 . 生病的父亲已经不记得“我们”的成长经历了,可是“我”对此却记忆犹新。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和父亲之间的哪三件事?7 . 人活着就要为更多的人点一盏灯,父亲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内心点亮心灯。通过回忆,我们发现父亲在“我”小时候曾给“我”的内心点起一盏怎样的明灯?8 . 绘声绘色的人物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独树一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中“他把我带到一个绿色的邮筒前面,告诉我:这个叫作邮箱,我们把要说的话放进去,那边你想念的人就会听到你说了什么,如果你很长的时间不给它喂信,它就会又饿又渴”一处描写生动形象,反映人物怎样的形象特点?9 . 亲人的任何疾病我们都希望能够感同身受,但常常又事与愿违,文中父亲的病痛是作者所无法感受到的。但作者为什么说“这是多么残忍的一种疾病”?10 . 文中的作者因为错过了给予父亲人生最后时光,感受亲情的机会而锥心,因为对父亲的疾病缺乏认知,而使得老父亲最后的人生孤单而凄凉,所以提出了对老人的新的关爱要求。如何理解作者所说的“给生命的两头同等关爱”?阅读下面文段,回答后面小题打榜“失落”的中华民间古诗张勃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喜欢的20个经典动漫形象中只有1个来自中国。孩子们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往往耳熟能详,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却知之甚少。可以说,中华民间故事在当代生活中已严重失落。是因为中华民间故事不够精彩吗?显然不是。中华民间故事数量众多,既有神话、传说,又有童话、生活故事,这些故事既承载着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又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生产和生活知识,也蕴涵着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人生信念和价值观念。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早就诞生了西方经典童话的原型故事。比如,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人段成式记载的叶限中,就包括后母虐待、神力帮助、集会出彩、以鞋验身、嫁与王公等情节,与灰姑娘的故事如出一辙。而清人黄之隽记载的虎媪传,则是典型的“狼外婆”类型故事,它比小红帽的情节更复杂,传递的文化信息更丰富,却鲜为人知。大量散见于古人笔记、野史中的民间故事,运用活泼形象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演绎着感人的故事,讴歌善良、诚信、智慧和勤劳,鞭挞凶残、自私、虚伪和懒惰,不仅会是童年最难忘的回忆,更能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奠定最初的是非善恶观。故事精彩却难逃失落,与今人的挖掘功夫欠缺有关。鲁迅的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在“博考文献”的基础上,“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意大利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则对意大利民间故事进行了搜集和整理,出版了意大利童话。所以,挖掘民间故事绝不是“小儿科”!当前许多民间文学专家,往往重研究而轻实践,不愿意在搜集、编纂故事这样不算科研成绩的事情上花费精力。缺少了学者提供的“原材料”,出版商又多以利润为终极诉求,于是五花八门、各种版本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霸占了童书的柜台,我们自己的民间故事却愈加罕见。此外,西方童话之所以在我国大行其道,很大程度上在于综合运用了多种媒体,顺应了从口耳相传到听觉、视觉、触觉、生活日用相互影响的时代变化。美国迪士尼公司在这方面用力颇多,他们对民间故事进行的创新性开发,不仅有效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也赢得了口碑,赚得了巨额的利润。相比之下,我国在综合运用多媒体传播、开发民间故事方面还缺乏好的做法。为此,中华民间故事的发扬光大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勠力同心、有所作为。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全社会对民间故事的关注,加大对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教育部门需在学科目录和专业设置上提高民间文学的地位,并适当增加民间文学作品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比重。民间文学专家应充分利用专业优势,在数量庞大的中华民间文学作品中筛选出一些优秀作品,并进行符合时代精神的改编,形成一些作品集。文化企业则可以此为基础进行再加工,出版图书,绘成图像,录制音频,或改编成影视剧、动画片、舞台剧等形式,形成综合优势。同时,还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组织民间故事讲述、表演大赛等,广为宣传。至于家长,在为孩子挑选故事的时候,也要对“我们自己的”有更加明确的倾向性。民间故事的“失落”,是中华文化的重大损失,不仅会使我们坐失这一领域的话语权,也浪费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资源。我们应该面向世界,协同努力,讲好自己的故事。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将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链接一:一对老夫妻依靠侍弄葡萄园过日子。他们对独生子疼爱无比,但渐渐长大的独生子只知道吃喝玩乐、挥金如土,从来不懂得侍奉双亲,更不用说营业谋生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把儿子叫到跟前,叮嘱说:“孩子,我在葡萄架四周埋了一千两银子,我死后,你把它刨出来。但是要记住,千万不要伤到葡萄根。”为了得到那笔遗产,小伙子遵照父亲的遗嘱小心地翻动葡萄园里的土地,不知疲倦。直到秋收的季节到来时,他刨完了最后一架葡萄,一锭银子都没有找到,却收获了满架的葡萄。他终于体会到父亲遗嘱的用意。这是一个世代流传的“浪子回头”主题民间故事,体现父母对处于青少年阶段的子女人生发展的积极引导以及家庭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支持作用。从中华民间故事中撷取和阐释父母教导步入歧途的子女改过自新的主题,我们发现,对现代的父母及被教育的青少年来说是可资借鉴的民间智慧。(选自从“浪子回头”故事谈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链接二:随着时代发展,传统的民间故事讲述形式除了对一些老人还有些许吸引力外,已难觅年轻听众的身影。但在政府的扶持下,一些地方仍延续着面对面讲故事的传统。比如,在杭州市余杭区政府支持下,讲故事、听故事的传统得到了发展,当地的“美丽洲故事会”活动不仅讲述口口相传的传统民间故事,还包括那些富有时代气息、反映当代生活的新故事。不仅挖掘了一批优秀的民间故事讲述人,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也培养了人们讲故事、听故事的习惯,从而促进了民间故事讲述的传承和创新。在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下,许多原本需要面对面交流的生活内容如今逐渐“网络化、虚拟化”,民间故事的讲述空间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转移了阵地。而且对民间故事的保护也应该转换思路,讲故事并非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民间故事的唯一形式,利用民间故事的内容对其进行新的艺术表达,从而形成其现代价值的转化,如改变成电影、动漫等,这类保护方式应该被推行和提倡。(摘自网络如何传承保护民间古诗)11 .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美丽洲故事会”活动使听故事的传统得到发展,也促进民间故事讲述的传承与创新。B“浪子回头”故事中小伙子体会父亲遗嘱用意,积极地翻动葡萄园的土地,收获满架葡萄。C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使许多原本需要面对面交流的生活内容逐渐“网络化、虚拟化”。D中华民间故事体裁多样,精彩而且数量众多,积淀传统文化又包含各种知识与道德观念。12 . 对上述材料关于“中华民间故事”的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民间故事因历史家不愿搜集,传承方式单一,商人因利推出西方童话而“失落”。B中华民间故事早就诞生了西方经典童话的原型故事,且价值丰富,应该想办法传承。C中华民间故事的传承己经非常迫切,因为这与国家中华文化的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密切相关。D中华民间故事的发扬光大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专家、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勠力同心。13 . 结合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美国迪斯尼公司在这方面用力颇多,他们对民间故事进行的创新性开发,不仅有效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也赢得了口碑和巨额的利润。相比之下,我国在综合运用多媒体传播、开发民间故事方面还缺乏好的做法。14 . “打捞失落的中华民间故事,已经刻不容缓,否则将会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甲)论语十二章(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乙)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5 .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含义。 虽有嘉肴教学相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吾日三省吾身16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C为人谋而不忠乎D择其善者而从之17 . 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18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9 . 甲乙选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三个。四、句子默写20 . 记忆性默写。(1)_,山雨欲来风满楼。(2)行人莫问当年事,_。(3)春蚕到死丝方尽,_。(4)_,_。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_,_。(6)_,_。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1 . 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22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六、名著阅读23 . 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然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进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将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完全是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杰出的政治战备。在很大程度上,这是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上面的文字节选自国作家的_,曾易名为_。七、综合性学习24 . 语文实践活动书画欣赏。(1)下边这幅漫画题为孔夫子讲学,是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获奖作品,请你简要指出该作品获奖的原因。(2)学校书法小组的同学们为大家准备了四幅有关桃花的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题目。根据汉字书体的演变历程,这四幅书法正确的排序是( )下面对这四幅书法作品书体的辨析和内容的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为楷书,形体方正、结构简省,作者抓住“一簇开无主”的桃花,频用“红”字,极力形容;叠说“爱”字,以示可爱。表现诗人赏花时的喜悦之情。B(乙)为篆书,酣畅淋漓、雍容典雅。诗句以雨滴点染桃花,突出春色的朦胧迷人。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C(丙)为行书,笔画连绵、潇洒飘逸。诗句仅用桃花绽放、江暖鸭嬉,就勾勒出了晚春江景的优美画境,暗示出这是一个萌动的春天,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D(丁)为隶书,一波三折、蚕头雁尾,此句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碧草如茵、落红如雨的桃林美景图,令人心驰神往。八、作文25 . 按要求作文。请以“我真幸运,能成为你(您)的”为标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你”和“您”任选其一,然后在题目横线处处填上的词语,补充题目。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不少于500字,如写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