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模拟)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0662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第21课大自然的声音同步课时练习(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4题;共4分)1. (1分) 看拼音,写词语。 qn shngqio jgn dngch bng_j dngshu ddu dngx yn_2. (1分) 连一连,读一读。轻轻柔柔的_乐曲雄壮的_海洋大合唱热闹的_山中小曲轻快的_音乐会波澜壮阔的_声音3. (1分) 句子练习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仿写句子)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缩句)用“汹涌澎湃”造句4. (1分) 按要求完成练习。 (1)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仿写句子) 1,是2,他会3。(2) 走在公园里,听听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叫;坐在一棵树下,听听唧哩哩唧哩哩的虫鸣;在水塘边散步,听听蝈蝈的歌唱。 这句话写了1、2和3的叫声,表现了大自然中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的丰富。在大自然中你还会听到什么声音?写一写吧。4,听听5。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8分)5. (4分) 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声音每当闲暇时,我便会回味在森林公园感受到的音乐篇章,陶醉在那奇妙的天籁中。步入山林,处处可闻溪水的哗哗流动声,好似一首奇妙的歌谣,又像一首婉转的古曲。随着水声,人仿佛在仙境中漫游,有一种羽化登仙的感觉。溪水流到细处,“叮咚”之声不绝于耳,又如一串风铃在摇曳撞击在山林中行走,风将绿油油的树叶当成千万个琴键,一阵吹拂,万键齐鸣,奏响一首高雅的“管弦乐交响曲”,真是大自然的欢快赞歌啊!树林里,还不时地传出一阵阵簌簌的声音,原来是可爱的小猴子,它们挂在树枝上,吱吱叫着。每一只猴子的叫声都不一样,小猴的声音又细又高,大猴的声音又低又沉,此起彼伏,相互应和,似纵情歌唱,又似细语倾诉。在小溪边戏水,你会听见“叽吱、叽吱”几声叫,那又是什么?啊,是那在溪边嬉戏的一群水鸟。只见那对大鸟吐出一串串音符,一高一低地唱和着,好像在歌唱幸福的生活,又似在赞颂这美好的家园。远处,有人对着崖壁大喊,回声如涟漪般荡漾开去,渐行渐远,跨过高山,飘向大海。多奇妙啊,这边的呐喊,到了那边变成了娓娓细语。真想再次游走山林,听悦耳动听的交响乐,听大自然的美妙乐章。(1)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_句,把_比作_和_。 (2) 文中作者写到的大自然的声音包括_。(多选) A . 流水声B . 风吹树叶声C . 猿猴鸣叫声D . 水鸟戏水声(3) 找出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4) 大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当你走进大自然,你还会听到哪些声音呢?试着写一写吧! _,是大自然的_,_。6. (4分) (2019四下京山期末) 课外阅读,完成练习。 熊猫与山民四川崇州市西北的鸡冠山乡,重峦叠嶂,云雾繚绕,莽莽苍苍。离鸡冠山乡20多公里的一个村子,住着15户人家,周围箭竹丛生,是大小熊猫的天堂。熊猫们自认是山民的老朋友,经常不请自来,到居民家里串门访问。因为 “友谊深厚”,进得屋来就不讲客套,自己动“手”翻箱倒柜,看看主人给它们准备了些什么美味佳肴。有一回,一只熊猫在一个山民家“酒醉饭饱”之后,还美美地睡了一觉,然后顺“手”将一只小板凳带回山坡作纪念,为它的生活添上一点现代的文明。熊猫们也是炭夫、药夫的朋友,它们常光顾炭夫、药夫放在野地的炊锅,遇上可食物,也帮忙吃一些。当然,对这样的“小愉”,山民们只好付之笑!一天,两只熊猫突然朝正在玩要的孩子快步走去,小孩子吓得哇哇大哭,其实熊猫并无恶意。孩子走后,它们东张西望了一会儿,便大摇大摆地向树林中隐去,留下了一场虛惊。浩瀚的鸡冠山乡的林海是宁静的,但又是十分热闹的。除大小熊猫外,金丝猴、扭角羚、豺狗等也出没无常,黄雀、杜鹃鸣奏不绝。每当狝猴桃挂满枝头的金秋时节,常可看见成群结队的金丝猴拖儿带女,或嬉戏于林间,或小憩于岩石上晒太阳,吃野果。但它们胆小羞涩,一遇见情况,便像荡秋千一样,眨眼工夫消失在茫茫林海之中,使你望树兴叹!(1) 第二自然段中“友谊深厚”引号的作用是( )。 表示强调,指友谊非常深厚。 表示特殊的含义。 表示特定的称谓(2) “对这样的小偷,山民们只好付之一笑!”这是为什么? (3) 你怎样理解画“”句子中的“宁静”和“热闹”? (4) 本文写了熊猫与山民之间的哪些事?填一填。 _酒足饭饱后睡一觉,顺“手”带走山民家的小板凳。_吓哭小孩但无恶意。(5)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4题;共4分)1-1、2-1、3-1、4-1、4-2、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8分)5-1、5-2、5-3、5-4、6-1、6-2、6-3、6-4、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