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4905 上传时间:2020-05-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第4课古诗三首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7分)1. (6分) (2019六下凉州) 读拼音。写词语。 ku wpn nqufdn sheng_to cunchu yjsyn tu_2. (6分) 看拼音写词语。p lgu hw rnyn ningq zh_3. (8分) 看拼音写词语。hu xitpgojiqiocuim_4. (7分) 读句子,完成下面的练习。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_”“_”写出了战士们戍边时间的漫长,战事的频繁和战斗的艰苦、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战士们却说出了“_”的坚定誓言,抒发了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豪情。请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这两句诗改写成一句话。_黄沙百战穿金甲,_不破楼兰终不还。(2)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_,表达了诗人_的感情。二、 诗歌鉴赏 (共4题;共49分)5. (9分) 课外拓展阅读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 词的上阕描写了“兰芽浸溪”、“沙路无泥”、“暮雨规啼”三幅画面。请你展开想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一下其中的一幅图画。(2)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怀,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句意、哲理、作者情感等方面的一点,谈谈你的理解。(3) 从所积累的古诗曲的名句中,找出与“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一句句意相反的来,写在下面。6. (10分)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_。_,最是橙黄橘绿时。(1) 默写古诗。荷尽已无擎雨盖,_。_,最是橙黄橘绿时。(2) 诗中用“擎雨盖”比喻_。 (3) 诗中写了两种花,分别是_和_;写了两种颜色,分别是_和_;写了两种水果,是_和_。 (4) 诗人告诉我们_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 7. (1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写出其表达的感情。 澳门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8. (11分) (2017六上宁都期末) 阅读下方方框中的古诗,完成小题: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1) 此诗中的牧童干了些什么?(2) 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7分)1-1、2-1、3-1、4-1、4-2、二、 诗歌鉴赏 (共4题;共49分)5-1、5-2、5-3、6-1、6-2、6-3、6-4、7-1、8-1、8-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