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69501.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2893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695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695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695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100以内的数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3页例1和“想想做做”16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教学难点: 知道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体会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一些非整十数:全班有 人;小明的体重是25千克;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2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2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24根的?2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29根的? 3讨论:二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二十九添上一是三十,那么三十九添上一,四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4让学生从85一个一个地数到99,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5思考:99添上1是多少?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99,想添上1是多少? 提问:为什么99添上1是一百? 6让学生十根十根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们你是怎样数的。 结合情景图,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老师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吃掉这些香蕉了。谁还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从70数到100怎么数? (1)一个一个数;(2)2个2个数;(3)5个5个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看看图上的羽毛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把小球每数10颗圈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四、全课小结: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回家后去了解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今年各有多少岁? 五、安全提醒:森林防火安全:1不许玩火,不许私自带火山上;2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炸;3文明祭祀,不烧香、纸、烛;4小学生不参与森林救火。第二课时 数的组成和读写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425页例2、“想想做做”16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读写100以内的数,知道个位、十位、百位及这3个数位的顺序。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事物,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百以内数的读写,充分感受十进制计数法的位值原则。教学难点: “百”的概念的建立和“个、十、百”三个数位的顺序的把握。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出示计数器,并把计数器下方的数位名称用纸遮住,引导学生回忆: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数位?第二位呢? 根据回答揭示“个”、“十”。 边讲述边提问:我们已经知道10个十是一百,“百”也是计数单位,它应该在哪一位?启发学生说出它在十位的左边一位。由此在计数器下方揭示百。 告诉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数,个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1颗珠表示1个百。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1摆20 (1)学生摆一摆,拨一拨。 (2)提问:拨出的2颗珠在哪个数位上?十位上的2颗珠表示几个十?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子?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20吗? 2你会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数吗?(1)拨出40 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拨一拨。 (2)讨论:十位上为什么要拨4颗珠?个位上为什么没有珠?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40吗? 追问:你在十位写几?个位上呢?你是怎样想的? 3再请小朋友在计数器上拨出45,互相说一说,这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再把拨出来的数写出来。 4让学生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100,小组内互相交流。指名展示。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拨?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答案,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计数器上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写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读一读。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填空时的思考过程。交流时注意引导学生区别37和73,理解3和7在不同的数位,表示的意义不同。 5“想想做做”第5题。 先从图中圈出10颗星,提问:你能根据这圈出的10颗星估计这里大约有几十颗星吗? 学生初步估计后,再圈出2个10,4个10,再估一估,如果有困难,可以圈出所有的10颗之后,说说一共有多少颗星。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五、安全提醒:春季传染病预防: 1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2在教师、家里要常开门窗通风以保持空气的新鲜、流通;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勤剪指甲、理发,勤洗、晒衣服被褥;4不挑食、偏食,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5根据气候变化注意增减衣服,避免着凉;6要保持充足的睡眠,不能过于疲劳;7按时接种卫生防疫制订安排的各种预防接种。第三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627页例3、“试一试”、“想想做做”17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的事物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教学重点: 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运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口算: 105 610 155 122 199 188 1910 310 4102口答: 2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2个十加5个一是多少?8个十加8个一是多少?6个十加5个一是多少? 二、借助直观、学习新知: 1看图列式,根据这幅图,你会列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吗? 指名回答,师板书算式:30+4 = 4 +30 = 3430= 344= 2提问:30+4等于多少呢?你是怎样想的? 3430呢?你是怎样想的? 需要小棒帮助的可以用小棒摆一摆。3提问:4+30等于多少,你又可以怎样算? “344”你会算吗? 4介绍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1)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谈话: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在每一个算式中每部分也都有各自的名字。在加法算式里,像这里的30+4=34中,相加的两个数,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小结板书:相加的这两个数都叫做加数。两个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做“和”。 (2)同样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提问: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有什么区别? 三、综合应用,拓展延伸: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指名汇报,并说说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观察第一组的4个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提问:你能根据60+3=63想到其他三个算式的得数吗?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1)读懂表格理解表格中每列各表示什么?已知什么,求什么? (2)计算表中的得数并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理解相邻数的含义。然后让学生独立写出相邻的两个数,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6解决实际问题:第6、7题。 指导学生看图中的对话,说说题意。然后独立列式计算,全班交流、订正。结合教学情境图,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远离野生动物,避免受到意外伤害,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计算今天的题你有什么好办法? 五、作业设计1.先计算,再写出算式各部分的名称。50 + 9 = 68 - 60 = ( ) ( ) ( ) ( ) ( ) ( )被减数65876393减数607603差 2.填表加数570930加数408207和 六、安全提醒:1.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2.不攀越护栏,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上做游戏和追逐打闹。3.不乘坐无牌、无证、无照的车辆,不乘坐超载车辆和非法营运车辆。第四课时 练习五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8页 “练习五”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组成和数位的知识。 2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教学重点: 数的组成。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 100以内的读写法。 1第1题。 (1)左图:看小棒图先填出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填出合起来有多少。 (2)右图:看图先填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是多少,再填出这个数的组成情况。 2第2题。 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个数位?它们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让学生完成第2题的填空,指名口答。 提问:第3小题你是怎样想的?(可以先确定十位上是几,个位上是几,再根据自己的确定写出这个数;也可以先确定一个两位数,再根据这个数写出十位和个位上分别是几。) 3补充练习: 36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84里面有几个一和几个十?6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多少?2个一和5个十合起来是多少? 二、 计算练习。1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抽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思路。 2口算练习。出示预先写好的口算卡片,指名口答得数。 704 277 5020 209 10050 8680 755 880 三、解决问题: 1,第4题。 (1)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提问:表格里画了什么事物?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让学生独立填表。 (3)组织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第5题。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提问: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什么信息?你知道小猫钓了多少条鱼吗?让学生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 、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五、安全教育:预防拐骗、诈骗:1不乘坐陌生人的车辆,不接受陌生人的钱物、玩具、礼物或食物,坚决拒绝他们的诱惑;2放学时如果不是自己的亲人来学校接,要及时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联系家长;3外出游玩时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并将行程、联系方式告诉家长;4平时出行时要和同学结伴,避免独行或跟陌生人行走。第五课时 数的顺序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930页“例4”、“试一试”、“想想做做”13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含义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教学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和运用规律。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计数器、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数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各小组展示百数表。 2谈话:这张百数表里可藏着好多有趣的奥秘呢!先请小朋友横着选几排数读一读,在小组内说说数娃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如:41、42、43、50,左边九个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相同的,个位上的数依次是1、2、3、9,最右边是整十数等) 再让学生指着不同横排说一说。 进一步启发:竖着看又有什么规律?斜着看呢?转弯看呢?请小朋友积极开动脑筋,把你发现的规律告诉小组里的小朋友! 3谈话:小朋友真了不起,在这张百数表里发现了这么多奥秘!老师还做了几个“魔力框”,大家仔细观察,在“魔力框”里你还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用三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分别在百数表里框出几个数。要求读一读,并找一找这几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在小组里交流。 4提问引导:(出示带一个数的框)你能按照前面的表,猜出框里另外的几个数吗? 5完成30页“试一试”。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一想,找一找:(出示分类标准) (1)个位是5的数; (2)个位是0的数; (3)十位是5的数。 要求各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标准,把符合该标准的数称作“我们的朋友”。然后分小组活动,找出自己的好朋友,并把它们按顺序排一排,读一读。 2按顺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1题) (1)出示表格,读一读给出的数,想想它们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2)你能把空白处按顺序填一填吗? 3.“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比69大1的数在它的哪里?比100小1的数呢?40比它左面的数怎样?比它右面的数呢? 4、解决实际问题(想想做做第3题)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你从“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这句话能知道什么? (3)你认为已经看过了多少病人,为什么?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小朋友学得高兴吗?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发现了哪些奥秘? 五、安全提醒:小学生上下楼梯要做到:1.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要追逐打闹;2.不与他人争抢,不要分心做其他事;3.听从老师的指挥和引导。第六课时 比较数的大小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132页“例5”、“试一试”、“想想做做”15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过程,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继续培养知识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你能任意地说出一个100以内的数吗?(指名说一说) 刚才这几个同学说的这些数谁大谁小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 提问:今天小松鼠和小兔去海边拾贝壳了,听听他们说什么?(小松鼠:我拾了46个贝壳,小兔:我拾了38个贝壳) 提问:小松鼠和小兔比谁拾得多? 要比较小松鼠和小兔谁拾得贝壳多?也就是比较哪两个数的大小?(46与38)46与38,哪一个数大?你是怎么比的呢?请小朋友思考一下,谁来把自己想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用数的组成比较; 利用百数表比较; 四十几比三十几多。(2)观察思考:小萝卜和小番茄想的和我们是不是一样呢?(出示:小萝卜说:“四十几个比三十几个多。”小番茄说;“从小到大数,46在38的后面,46大”。) 师: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大家能把小番茄的方法检验一下吗?从小到大数数看。 生:38、39、4046。 46比38大,38比46小。 师:老师可真佩服你们,会用这么多种方法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那比出来的结果可以怎样表示呢? 38小于46,46大于38。(师板书:3838。)2反馈练习: 你会比较她们的大小吗?出示:2334 7665 3小结: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可以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大。 4完成书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5你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吗?出示:3238 6760 小结:比较两个两位数的大小,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就要看个位上的数,个位上比较大的那个数就大。 6比较她们的大小:10070 91100 小结:100比任何一个两位数都大,任何一个两位数都比100小。(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三、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看着计数器把数先填出来,然后再比较数的大小。指名汇报。 2“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学生互相检查。 3“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玉米又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你们能回答吗? 你能说一说六十几有哪些数?(按顺序说一说)这些数与六十相比,比六十大还是小?比七十呢? 口答:四十几在几十与几十之间?八十几比几十大,比几十小? 4“想想做做”第4题。 (1)什么是两位数? (2)请写出三个个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并比一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3)指导学生用或来连接。 (4)请写出三个十位上都是6的两位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用大于号或小于号来连接这两个数。 5“想想做做”第5题。独立填写后,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四、全课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你是怎样比较数的大小的。 五、安全教育:小学生玩耍时一定要做到:、1.不在有安全警示标志的地方玩耍;2.不要在篮球架、校门、宣传栏、广告牌等物体下逗留或嬉戏打闹;3.不攀爬、翻越防护栏、大门、围墙、窗户等。 第七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6”、“想想做做”16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 “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到语言情境中去。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情境图)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做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小猴说:“我做了34个。”小猫说:“我做了38个。”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 二、唤醒经验,学习新知: 1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1)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做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2)教师小结出示: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一些。(板书) (3)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交流: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 2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1)从图上你还知道了什么?小狗做了多少个?(10个) (2)你觉得小狗做的和小猴比怎么样?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小结为:小狗做的比小猴少得多。(板书)(4)那小猴和小狗比呢?(板书) 三、练习交流,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2、想想做做第2题。 第1小题。(1)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2)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 (3)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第2小题。(1)小芳和小明在拍球,小芳说:“我拍了50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少一些”。 (2)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第3小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多一些,多得多。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交流:所谓比较合适是指车辆的座位数要比人数多,但只适合多一些,而不适合多得多。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书的高度,再根据20本推算右边书的本数。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安全教育:防溺水安全: 1.不要私自离开学校下水游泳; 2.游泳应有成年人陪伴;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4.同伴溺水,自己不能下水救援,要大声呼救。第八课时 练习六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536页“练习六” 18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单数和双数,学会判断单数和双数的方法。 3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理解“差不多”的含义,会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程度。教学重点:认识单数和双数,学会判断单数和双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这些词语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程度。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 1第1题。 (1)让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律,独立填出方框里面的数。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3)口答: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数更接近90?97接近100还是接近90?93呢?2第2题。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同桌互数,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4第4题。实际生活中的比大小。 (1)你能从图上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从哪里看出的?(景物、衣物、动作、温度计) (2)谁能介绍一下怎么看温度计?(3)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5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找出规律,然后填写在书上,指名汇报展示,全班交流、订正,并说一说规律是什么。 二、教学单数和双数。 1第7题。 (1)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出来的数呢? 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2)进一步要求学生随意说一个数,让大家听听是单数还是双数。 (3)教师小结:个位上是2、4、6、8、0的是双数,个位上是1、3、5、7、9的是单数。 (4)游戏。教师报数,学生判断:单数拍一下手,双数拍两下手。 (5)你能说出几个单数和双数吗? 2生活中的单数和双数。(第6题)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思考:53号住在哪边?68号呢? (3)说一个门牌号码,让同桌猜猜在哪边? 三、体会“差不多”。 (练习六第8题) 1学生读题,小明说“我校一年级有80人”,小红说“二年级的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2提问:“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小组内讨论交流。 3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呢?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后面划“”。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五、安全提示预防食物中毒: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勤洗澡、勤洗手2.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不购买、食用“三无”食品。3.不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果或蘑菇。第九、十课时 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739页“复习” 17题、811题、思考题。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方法和数的顺序。 2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1写一写,读一读。(复习第1题) (1)复习计数器上的数位。提问: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十位呢?百位呢? (2)让学生看计数器写数,并说说数的组成。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2第2题 提问:上下两组数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第1组数是一个一个的数,第2组是是十个十个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把数轴填完整。 3数的组成和顺序。(复习第3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出示类似的题型进行练习: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个一和( )个十组成32。 83接近90还是接近80( ); ( )最接近100。4数数填填。(复习第4题) (1)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了钟面,你知道钟面上有哪些东西吗? (2)齐读白菜先生的介绍。说说一大格和一小格指什么? (3)再观察钟面旁边的“5”和“10”指什么? (4)说说你是怎么填的?用什么方法填出来的? (5)一圈共有多少个小格? 二、复习计算和比较数的大小。 1复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到大排列。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并说一说排列的方法。 三、解决问题: 1第8题 (1)学生独立看图读题,选择判断。(2)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的方法,然后分组汇报,全班交流。(3)为什么这样选? 2第9题 (1)读题,理解题意,你知道爷爷多少岁吗?(2)理解要同时符合“比65大,比70小”这两个条件。(3)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全班交流、订正。 3.第11题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小组讨论规律,集体订正。四、游戏活动1.第10 题看图读题,明确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2.思考题拨3颗珠表示两位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你觉得自己对本单元的知识,哪些掌握得比较好,哪些还要努力?六、安全教育:预防动物伤害:小朋友们不要随意逗玩猫狗等动物,与陌生的犬要保持一定距离,防止被抓伤、咬伤。如果被咬伤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处理伤口,防止感染,必要时及时注射疫苗,防止伤害加重。第十一课时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419页。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联系实际进行简单的估计。 2通过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等活动,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建立数感。 3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体会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从数的运用中寻找规律,增加生活经验,培养数感。 教学准备: 蚕豆、花生米、黄豆等。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认识的数”。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二、说一说: 1“说一说”的第一部分。出示第一幅图,并播放学生说的话,出示相应的场景图。讲述: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能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说完后组织学生交流,尽可能地让学生充分反言。讲述: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2“说一说”的第二部分。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先告诉我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再请两名学生说。讲述:同学们说得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的家人都很关心。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第二幅图)提问: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讲述: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宰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3“猜一猜”。讲述: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这个游戏需要小组长和组员(1)出示两个小朋友做游戏的图片,说明游戏内容。 (2)第一次猜:抓一把蚕豆,可能有多少粒? 多人猜,指名抓,数出答案 (3)第二次猜:再抓一把花生米,它的颗数会比糖果的多还是少?为什么? 抓一把花生米可能有多少颗? 多人猜,指名抓,数出答案 (4)找规律:为什么抓一把蚕豆比一把花生米的个数少? 运用规律:同样大的盒子,分别装蚕豆和黄豆,谁的个数多?为什么?数 100 粒花生和 100 粒米,用两个盒子装,谁的盒子要大一点,为什么? 4“数一数”:出示三个小朋友在校园里的动画,听一听,他们在校园里数了什么?你想在校园里数什么? 先说给同桌听,再全班交流 教师提出在校园里数数的注意事项:安全、方法等 三、活动小结:四、安全教育:预防传染病:1合理膳食,增加营养,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2不到人口密集、人员混杂、空气污染的场所去,如:农贸市场、个体饮食店、游艺活动室等 ;3勤洗手,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包括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4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尤其宿舍、电脑室、教室等;5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不要过度疲劳,防止感冒,以免抗病力下降;6不食、不加工不清洁的食物,拒绝生吃各种海产品和肉食,及吃带皮水果,不喝生水。不随便倒垃圾,不随便堆放垃圾,垃圾要分类并统一销毁。7 注意个人卫生,不随便吐痰,打喷嚏;8发热或有其它不适及时就医;到医院就诊最好戴口罩,回宿舍后洗手,避免交叉感染;9避免接触传染病人,尽量不到传染病流行疫区;10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