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25921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课题放牛山歌 预期课时1教学目标1、初步学唱歌曲放牛山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以及高亢的音调、自由的节奏,体验它浓郁的地方特色。2、认识八分节奏。教学重难 点掌握八分节奏,能高亢、自由的演唱歌曲。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一、师生问好二、新课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里,周围都是大山,周围都是草地,那么,平时我们除了读书,都还会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引出放牛、唱歌)2、师:那放牛的时候你会唱些什么歌呢?谁来演示一下。生:上台表演3、师:“哎”让学生们自由的吼吼(要求高亢,自由,放松)。生:自由发挥,教师集体指导一下。4、同学们喊的真亮,让老师也想来唱一唱,就让老师为大家唱一首放牛山歌吧,教师范唱,学生听,听听歌词里面的孩子们都在干些什么?5、出示课题放牛山歌三、新歌教唱1、熟悉歌词师:谁听出来了,山里的这位孩子在干什么?生:放牛、捡柴、唱歌师:同学们应该听唱过山歌,山歌都是怎样唱的?生:自由、轻松、高亢的师:很棒,是的,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四川山歌又该怎么唱呢?(听音乐,感受如何唱的,怎样的情绪)2、熟悉歌词师:同学们,这首歌曲是由许多快快慢慢的音符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说的节奏,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本首歌的节奏。复习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认识八分音符。3、熟悉旋律及难点解决师:老师看见有很多同学都想唱了,先跟着琴来小声的哼唱一下,同时请你指出你认为难的句子,让我们共同来解决。生:指出难的地方,共同解决。师:纠正孩子们的问题,“背上那个背个哟啥大背兜啰”请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来打一下节奏, 让孩子们把每一个节奏打正确,反复练习。师:现在孩子们能把节奏打正确了,那让我们再次唱唱这首歌曲。 师:这次唱的好多了,那如果我们正在放牛,我们该怎么样的心情来唱呢?(高兴,自由,高亢)很不错,那就用这样的情绪来唱一次。四、课堂小结同学们,你们喜欢唱山歌吗?你们喜欢歌里的孩子吗?歌里的孩子能那么自由高亢的唱,你能行吗?就让我们再次用这样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来结束今天这节课吧。课题我们的田野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学会欣赏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 2感受音乐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 点 能学会演唱歌曲我们的田野,并用宽广、优美地声音表现歌曲。指导学生划拍节奏及旋律音高。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师生问好 师生问好 二、导入教学 “同学们,听,这是什么声音?”“脚步声”“来,我们跟随脚步声一起动起来,我们走过了山坡,淌过了小溪,草儿多青啊,花儿多香啊!来到了田野!”师:田野多美呀,看,这里有青青的禾苗,金黄的油菜花!还有随风翩翩起舞的蒲公英,我们也来轻轻地吹吹!生起立,师夸张地示范(加上手势,眼神要配合)。 三、呼吸练习; 1、“蒲公英渐渐飘向了远方,听,远方传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儿。” “同学们听听,他们的心情怎样,在歌唱什么?” 师生交流一下;“多美妙的歌声呀,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2、发声练习;(出示旋律谱) (1)师用“啰来”范唱;(放慢速度,声情并茂地唱) (2)引导生歌唱,熟悉旋律; “孩子们也来唱唱,气息沉下去,声音扬起来(做手势),唱给天上的小鸟听!” “现在我们声音再向小鸟靠近一点。” 四、新歌学习 1、出示课题; “孩子们的声音真美,这段旋律(边说边放歌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手指课题引导生齐读课题田野的脚印)中的一句,来,找一找,它在哪儿?”生说; 2、老师范唱; 师:“现在来听老师唱,边听边想,歌曲都是用连贯的声音演唱吗?” ;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注意范唱时候在“啰来”的动作提示,做铺垫,眼神要到位); 请生回答;(若生答不出,老师边做手势边范唱,引导学生) 3、师生讨论(“为什么要用弹性的声音演唱?”“因为他们在快乐地劳动。”) “好,我们也带着劳动的喜悦,来学唱歌曲的旋律。” 4、学唱歌曲; (1)完整唱谱;(放慢速度)“来,我们唱唱谱,小手划拍。”老师起音(6333533,一二一,走);(先直接唱,若有问题,就用“LU”来模唱) (2)解决问题;(划拍解决)“刚才同学们在演唱时,有什么困难?”提炼知识点 (问题如果不大,不纠缠,不放弃!部分解决难点) (3)完整唱谱; (4)唱第一段歌词;(随时停,注意音准和节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唱第一段歌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用歌词的感情来处理; (6)完整歌唱第一段歌词; (7)拓展休止符创编; A、“请同学们看,在这些四分休止符的地方,你能创编什么样的声响,使歌曲变得更活泼!” “现在让我们来为歌曲配上编创的声响。”(7)自主学唱第二段;(能加入声势动作的尽量加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8)完整演唱。(艺术合成)(9)师小结:“我们用跳跃、连贯的声音,轻快的节奏,愉悦的心情学会了这首歌曲,田野上留下了同学们一串串可爱的小脚印,(PPT“再见”图片)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孩子们,和老师们再见!)课题春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可谓美不胜收,它把人们引入丰富的想象之中。聆听音乐春,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教学重难 点 在欣赏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音色和顺序,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听觉习惯,提高音乐记忆力。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师介绍春的创作背景。 选自组曲四季,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你觉得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清凉、纯净)。 1、播放春引子部分。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 今天我们要欣赏一首新的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大自然真实的声音与乐器演奏的美妙的乐音交织而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画面,曲子的名字叫春。 二、欣赏 这一页还有什么?你认识吗? ( 师介绍乐器:、小提琴、伴奏、笛子、吉他、小提琴、笛子) 1、完整初听乐曲:说说自己的感受。 2、看看书上有几个音乐主题?(三个音乐主题) 3、分段聆听这三段主题音乐,说说乐曲的情绪,并模唱。 4、听辨三段主题曲,并说说是用什么叫乐曲演奏. 5、 完整聆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请学生边聆听边指出事哪个音乐主题出及各主题的主要演奏乐器。三、小组活动1、小组合作探讨。 2、分小组进行汇报演唱自己组的新作品。 请学生相互评评各组学习情况。 创作自己的春天音乐: 今天我们从乐曲中感受到了春天妙的歌声,音乐与自然界的声音糅合在一起是多么美妙啊!同学们,请想想看,你能摩唱出一截音乐吗? 四个声部合作,组成一个四声部的大自然音乐。 四、小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欣赏了自然音乐春还创作了自己的音乐,其实音乐就在我们 身边,音乐也更在我们心里,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热爱大自然,用你的音乐之耳倾听周围的一切。课题马兰谣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用优美抒情的声音唱好这首轻快而又活泼的歌曲,并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2) 学生戴头饰表演歌曲的意境,热爱生活、热爱表演艺术。 2、知识与技能: (3)学习音乐停顿记号与连音线,了解它们在音乐中所起的作用,在歌曲中加以运用,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4)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用连贯的气息、清晰的吐字表现歌曲,感受四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运用多种形式表现歌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1、师:出示多幅美丽的大山图画,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生:大-山!(因为我们的家乡属于江汉平原极少看到这么美丽的大山,所以学生很兴奋)。2 、师:请学生谈感受后小结:今天老师就教同学们学唱一首和大山有关的歌曲马兰谣,并简介马兰山的来历。 二、新课教学: 1、播放马兰谣MTV,请学生欣赏全曲,利用MTV中优美的大自然风光和天真无邪的孩童表演等画面感染学生,触景生情。并给学生带上准备好的美丽花环。 2、出示课件,根据歌谱的节奏念歌词,并运用多种形式念歌词(拍手、打花巴掌等)注意节奏的训练。 3、跟琴声学唱歌谱,比较相似乐句的异同,和出现的次数。 4、注意强调歌曲中停顿记号与连音线的表现形式。 5、用活泼而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抒情、柔美的意境,体会歌曲表达的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6、多种形式唱好歌曲。如女同学领唱第一段一二乐句,三四乐句全班齐唱;男同学领唱第二段一二乐句,三四乐句全班齐唱;男女生对唱等。 三、拓展教学: 1、教师用竹笛吹旋律为歌曲伴奏,并请出本班音乐小达人用二胡为歌曲伴奏,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2、出示马兰谣歌曲伴奏请学生听伴奏演唱。注意倾听伴奏旋律。 3、教师结合歌词教学生简单的舞蹈动作,是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4、综合表演,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唱起来、跳起来、在欢乐的气氛中赞美美丽的家乡,感受对生活对音乐的热爱。 四、课堂小结: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肯定,结合所学歌曲教师对同学们提出希望和寄语。课题清脆的牧笛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演唱、创编等,让学生在中感受田野的欢乐场面,体会牧羊的儿童和羊群之间的情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2.通过歌曲的学唱,学习四四拍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能进行和谐的二声部演唱,并用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3.通过表演和动作创编的,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想像能力。教学重难 点 音乐牧羊小唱,歌曲学习清脆的牧笛。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1、老师今天要和你们一块儿到田野去看看,请你一边观看,一边听音乐。(播放课件田野景色,背景音乐歌曲清脆的牧笛一遍) 2、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3、你们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有趣的声音? 4、大家真能干,模仿得不错。现在请你再来听听这首歌曲,当牧笛声响起的时候,我们就和小牧童一起来吹奏牧笛。 二、新课教学(歌曲学习,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一)、学习高声部旋律和歌词 1、牧笛的声音真清脆,那让我们来看看牧笛声是由哪些小音符组成的?( 2、请大家跟着琴声来唱一唱。跟琴唱旋律,再唱词。 3、小牧童来到美丽的田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麦田,看到金灿灿的麦穗,看到又肥又壮的牛羊,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4、那让我们也带着高兴激动的心情来吹奏牧笛吧! (二)、学习低声部旋律和歌词,结合歌曲学习四四拍的音乐知识 1、我们现在小牧童要出一个难题考考大家。由我来唱一段旋律,请你们拍出这段旋律的节奏。(课件展示)4/4 33 | 43 23 |3 1 |2l 71 | 2、这条旋律是四四拍。四四拍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四拍,强弱规律是强、弱、次强、弱。让我们一块儿再来拍一拍。 3、你们看,这有一些小音符,它们应该是分好组的,但是老师粗心忘了加小节线,请聪明的孩子帮助我根据拍号为旋律加上小节线,并唱一唱旋律。4/43 3 43 23 (板书) 4、学生为旋律加小节线,唱旋律。 5、集体练唱旋律。 6、孩子们真能干!不知大家记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没有,我想请几位同学来比比,看谁能按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准确地唱出旋律4/43 1 |21 7 1 | (板书) 7、抽学生教唱旋律,集体练唱。(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四四拍,并熟悉第二声部的旋律) 8、 小牧童还有一个小伙伴,他们每天都会相约一起来到田野放牧,他们还会一同吹奏优美的牧笛。我们来看看小伙伴是怎样吹奏牧笛的?(课件展示低声部旋律和歌词)让我们也来试一试。大家跟着琴声轻轻唱一唱。 9、现在就让我们来扮演小牧童和他的小伙伴,一起来吹牧笛。请左边的孩子来扮演小牧童吹奏上面的旋律,请右边的孩子来扮演小伙伴来吹奏下面的旋律,我们先分别试一次,请注意老师的指挥。 10、让我们合起来用和谐的声音唱出牧笛的声音。(学生练习二声部合唱,注意两个声部的和谐和学生合唱习惯的培养) (三)、导人齐唱部分的学习 1、孩子们,你们表演得真棒!老师也想来加入你们的表演中,你们愿意我来参加吗?那我就来演唱歌曲的齐唱部分,你们演唱合唱部分。(播放课件歌曲歌单和伴奏。) 2、完整地学唱歌曲。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3、牧童吹起了悦耳的笛声,为美丽的田野带来了欢乐,让我们一块儿融进这美丽的图画中,唱唱这首歌曲吧! 学生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课题欣赏牧童短笛预期课时1教学目标 1、欣赏牧童短笛,在听、模唱及肢体语言感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音乐情绪的表现和体验。 2、学习乐曲的力度、速度、音高等音乐基本要素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乐曲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中的风格特点,并用肢体语言感受各个乐段的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学习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一)设计导入:教师出示一幅中国水墨画。让学生观察水墨画说说画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初步了解画中的人物,为欣赏乐曲铺垫。(师生交流)导言: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水墨画。看看画中都画了什么?师:“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牧童短笛的乐曲,让我们结合这幅画,共同感受音乐吧!”(二)教学新授 初听乐曲:1、 师:一段音乐让我们来到了美丽的田园景色,让我们听一听音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2、 师:下面让我们再一次聆听音乐,师请同学们仔细听这首曲子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当听到速度有明显变化举手示意。(三)分段欣赏作品:(1)教师播放第一乐段:学生初步聆听乐曲。说说听候的感受。1.感受主题旋律:再一次聆听乐曲,边听边思考乐曲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情绪?聆听这段音乐给我们带来了怎样感受?欣赏乐曲第一乐段,了解乐曲主题旋律。2.跟随音乐划旋律线条。模唱主题旋律。老师用钢琴弹奏主题旋律。同学们用LU 模唱学生用唱名唱一唱(2)欣赏第二乐段:教师播放第二乐段。师:提出问题:这段音乐你感受到了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段相比在速度和及情绪上有什么变化?师生共同感受乐曲旋律。(3)欣赏第三乐段:教师播放音乐。提问:这段音乐与你刚才听到的那段音乐相像? 学生仔细聆听乐曲的第三段,感受音乐情绪的同时说一说是哪一段音乐的再现。本段听后再分析,以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作品,本曲所表现的内容好象又回到第一乐段:两个小牧童重新坐在牛背上吹笛对歌,并且赶着牛慢慢回去了总结乐曲曲式ABA(四)完整聆听乐曲:1、音乐游戏:音画连接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拼接图画的过程学习三段体结构。介绍三段体结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们把这样的ABA的结构就叫“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2、再一次聆听全曲。你听到了什么乐器?生:长笛(1)学生先说说对长笛这件乐器的了解。(2)教师介绍西洋乐器长笛,让学生了解、认识长笛。(3)教师弹奏牧童短笛(4)学生以小组形式,配合乐曲,讲解牧童短笛小故事。(五)编创与拓展1、介绍作曲家:教师介绍作曲家:贺绿汀。学生了解作曲家及作品。2、欣赏贺绿汀作品森吉德玛通过延伸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优秀作品,从而丰富学生音乐知识。(六)课后巩固今天,通过欣赏牧童短笛让同学们了解了什么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并且接触了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在以往的音乐课中,我们也接触过这样的作品。就请同学们思考,还有那些作品也是“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下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课题小红帽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有感情地演唱叙事歌曲小红帽,让学生在童话故事中,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快乐,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根据故事情节,通过力度变化,在听听、唱唱、演演等中,指导学生能用愉快明亮的声音唱好歌曲。教学重难 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难点:歌曲中音准、节奏,即歌曲情绪的掌握,引导学生给歌曲创编动作来表演。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情境导入 1、随着音乐律动进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寓教于乐 1、导入: 师:你听过小红帽的故事吗?谁能讲给大家听听? 2、 听范唱录音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你会用动作来表示吗?放录音,学生即兴表演 师:谁能听出歌曲是几拍子的。听音乐,学生试拍 3、边听音乐,学生边打二拍子 4、朗读歌词 5、轻声跟录音唱歌词6、谁能告诉大家小红帽是怎样的一个孩子?三、学唱小红帽 1、师范唱 师:喜欢这首歌曲吗?2、 歌曲中唱了怎样的一个小故事?3、 师:小红帽非常懂事,而且善解人意,她悄悄对我说呀,要送给同学们礼物,想知道,小红帽的礼物吗?那么怎样才能得到她的礼物呢? 4、(1)出示节奏图1条(8小节)学生打击节奏 (2)出示节奏图2条(8小节)学生打击节奏 (3)出示节奏图3条(8小节)学生打击节奏 师:小红帽说,要用比赛的形式读儿歌,你们愿意吗? 5、学唱名 师:小红帽过生日这天呀,外婆为她做了七顶漂亮的小红帽,她还给这七顶小红帽取了好听的名字呢?请同学们认真听听这七顶小红帽的名字,它们真的很好听的。 (1)师:弹琴( do re mi fa sou la xi )七个音符 (2)师:你们说,它们的名字好听吗?(生略) (3)师:我们再看看它们长的漂亮吗? (4)师:小红帽说了,比一比谁的耳音最好,谁猜对了,就会把生日礼物送给他,请同学们注意听啊! 6、学唱旋律 7、学唱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2) 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3) 纠正难唱乐句(4) 熟悉歌词 三 、创造表现 1、边唱边表演 看课本上的图做动作一起练习:动胯托帽,动胯挥手,踏点动胯,动胯挥帽 师:你还会其它的动作吗?放音乐,学生边唱边表演。 2、师:你能根据谈话故事小红帽改编歌词,加入情节表演吗?分小组创编、分组表演四、小结。同学们小红帽通过自己的机智战胜了大灰狼,这个结果你们满意吗?生答:满意, 那你们要是遇见大灰狼这样的坏人该怎么办呢?你们可要好好的想办法。同学们时间过的真快,下课了希望音乐会带给你们快乐。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快乐去享受属于自己的课间十分钟吧。课题欣赏糖果仙人舞曲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能准确听出糖果仙人舞曲的主题音乐,感受体验乐曲轻快活泼的情绪。 2、了解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能主动参与创编动作、律动伴奏、等音乐实践活动。 3、通过聆听、表演童话色彩的音乐,增加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发展音乐创造思维。教学重难 点 认真聆听乐曲中钢片琴的音色特点,能够听出由钢片琴演奏的主题音乐及乐曲的结构,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乐曲主题的准确听辨。 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1、认识钢片琴熟悉乐曲第一主题节奏 (1) 课件出示钢片琴的图片并配音:嗨!大家好!我是钢片琴,你们不认识我吧?你听这是我的声音,(课件播放钢片琴的音乐) (2) 师:这么优美的声音我也想学:“ 0我的 声音 清脆,叮叮叮,咚咚咚,当当当,就像小铃 铛0。你也想学吗? (3) 在休止符的地方先填一个字“嗨” (嗨)我的 声音 清脆,叮叮叮,咚咚咚,当当当,就像小铃 铛0。你能连续说两遍吗? (4) 大家知道休止符是没有声音的,所以要把“嗨”放到心里去说,你能连续说两遍吗? 2、熟悉第一主题音乐 (1)你是在一开始就听到钢片琴的歌声了吗?(歌声前面有四小节的前奏) (2)钢片琴:你听出我唱的和我说话的节奏一样吗?你能听出来我唱了几遍吗?(放第一主题的音乐) (3)你能把你说的用手拍出来吗?(休止符双手打开) (4)你还能用什么方法拍出来?(拍腿、排肩、跺脚、敲击) (5)师:你能在钢片琴唱歌的时候帮它打节奏吗?(放第一主题的音乐学生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3、聆听乐曲,区分结构 (1)初听乐曲,感受乐曲情绪。 (2)刚才我们听到的糖果仙人舞曲是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小主人公玛丽梦游仙境的时候,糖果仙子欢迎她跳舞的音乐。你刚才感受到了新奇、梦幻的音乐了吗? (3)大家一起用拍手表示钢片琴歌声的音乐,用拍腿表示没有钢片琴歌声的音乐。(听音乐用动作伴奏) (4)师:刚才我们用身体的动作表示不同的音乐,现在你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这两种不同的音乐,你会用什么样的符号呢? 3、介绍芭蕾舞剧 (1)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一段四小天鹅舞曲 (2)师:你学会了哪个动作?来表演一下。 (3)你能学着跳跳吗?(边放小天鹅舞曲学生边模仿) (4)师:刚才我们欣赏了国外的芭蕾舞,张老师告诉你们:我们中国也有芭蕾舞剧,我们来看看具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剧吧!这是发生在海南的一个革命斗争故事。我们要看到的这个片断表现的是乡亲们慰问红军的场面。(观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片断。) 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意见乐器:钢片琴,聆听了钢片琴那富有特色的音乐,了解了芭蕾舞剧,希望你们能喜欢它,热爱它,说不定你将会成为一名出色的芭蕾舞演员呢! 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参与学习。通过打击乐器的配合使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探索能力。逐步循序渐进地用欣赏乐曲,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感受音乐的情绪。引导学生表演歌曲,体现了音乐的多面性。课题快乐王子的小船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唱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认识#(升记号) 能力目标: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在编创故事的过程中,通过想、说,真正享受童话带来的欢乐。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童话世界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音乐实践中。教学重难 点1.学唱歌曲快乐王子的小船认识#记号。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都听过哪些童话故事呢?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然后派一个代表起来告诉我。 (二)引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用唱歌的方式来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大家仔细听,然后回答老师两个问题。 放音乐快乐王子的小船 出示幻灯片: 1.故事中的王子是什么? 2.王子坐的小船是什么? 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我这两个问题。 师小结:非常不错,同学们又聪明又能干,回答得都非常的好,那大家想不想帮助我们小王子找到它的小公主呢? (三)帮助花甲虫王子。 1. 讲解#记号(出示幻灯片) 2. 引导学生利用吹起的声音来练声。 (四)学习新歌 1. 读歌词(带着练声的位置) 2. 带入节奏有感情的再朗读一遍歌词。 3. 请小组代表起来把歌曲分句。 4. 一句一句教唱,(教师弹琴,学生用“lu”来演唱。) 5. 整体用“lu”唱一遍 6. 带如歌词,之张嘴不发声。 7. 带入歌词唱一遍。 8. 了解这首歌是四拍子,并用肢体语言来感受四拍子的强弱节奏。 9. 带入强弱跟着录音唱一遍。 (五)角色扮演 师:故事中共出现了那几个角色,每个小组分别清楚一个同学上来扮演。 (六)创编故事。 每个小组自己想一个故事的结局,并把他记录下来,再清楚小组代表讲给全班的同学欣赏。 (七)总结下课。课题苗岭的早晨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苗岭的早晨中对清晨景色的描绘,安静聆听小提琴富于表现力的音色。 2、听辨区分两个乐段,用语言描述两个乐段的不同(情绪、速度、节奏)随琴哼唱第二乐段主题。 3、了解相关音乐文化知识:小提琴,口笛,作曲家,苗族飞歌。教学重难 点 感受乐段的区别,引导学生建立对乐段、乐曲结构的初步认识。用欢快热烈的情绪视唱主题片段。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一、1、导入语:孩子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除了汉族之外的55个少数民族,有的居住在秀美幽静的山岭中,有的在广阔的草原上放牧,有的靠海而居,还有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大漠戈壁。56个民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跟随美妙的音乐走进位于我们祖国中部的苗族人家。 感受一下,歌声带给你怎样的感觉?(播放飞歌片段,学生聆听感受,教师带领跟随音乐律动,感受苗家人的热情好客,俏皮。) 2、学生谈感受后教师出示几个描述音乐的词条,供学生选择适合飞歌的词语(高亢、明快、低沉、哀伤)3、简介苗族飞歌:苗族飞歌,是苗族歌曲的一种,流行于贵州湖南一带。飞歌的音调就像苗族人民的性格一样,热情明亮,豪迈奔放、明快,唱时声振山谷,有强烈的感染力。苗家在喜庆、迎送等大众场合,见物即兴,现编现唱,就像歌声是从他们心底飞出一样,那样自由,充满想象力。 4、引入欣赏曲目: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动听的飞歌不仅苗族人爱唱,就连乐器也爱演奏呢,接下来让我们我们欣赏一首乐曲苗岭的早晨,这首乐曲根据苗族飞歌改编而成,听一听,那里的早晨有着怎样的景色,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情绪? 二、新课 1、初次完整欣赏(教师可在适当之处加以点拨) 2、学生谈谈初听音乐的感受 3、提问:你能猜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 简介小提琴(出示小提琴图片,主要介绍小提琴有四根琴弦,由粗到细,声音由低到高,靠琴弓拉动摩擦琴弦发出不同的音色,表现力极为丰富,时而如苗族姑娘柔美清亮的歌声,时而又欢快热烈,时而轻巧,时而丰满有力。) 三、分段欣赏 欣赏引子。思考:这段音乐让你看到怎样的景象?小提琴高音区模仿的是什么乐器?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小结,出示苗岭晨间图片。 介绍口笛。(将口笛演奏的片段与小提琴的模仿片段对比聆听) 欣赏第二乐段,思考:第二乐段的情绪与引子有何不同?第二乐段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出示苗族快乐劳动、舞蹈的图片,简单讲解。 再次欣赏第二乐段,随音乐讲解乐曲分段及其变化。提问:第二乐段中有令你印象深刻的旋律吗?(出示第二乐段主题乐谱,随琴轻声演唱,由慢到快。演唱熟练后注意表现出愉快,热烈的情绪)。 欣赏第三乐段,思考:这一乐段和之前的引子部分有什么联系?(可对比欣赏) 教师总结。 四、完整欣赏 1、完整欣赏,出示乐曲结构图。 2、教师随演奏视频穿插对乐曲结构的讲解并介绍小提琴的部分演奏方式。 3、简介作曲家陈钢,(哼唱梁祝主题片段)介绍苗岭早晨的获奖情况五、课堂小结孩子们,今天我们欣赏了小提琴独奏曲苗岭的早晨,认识了小提琴这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听着我们祖国苗族山岭中的飞歌唱响了中国,更唱响了世界。音乐是全世界各民族人民共同的财富,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多多地欣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课题数莲花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演唱、游戏、律动等形式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贵州少数民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与侗族、苗族有关的音乐文化,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2、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四二拍”的音乐知识。 3、音乐与相关文化:让学生了解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鼓、苗族舞蹈、少数民族服饰等相关知识。教学重难 点 学习掌握“四二拍”的音乐知识。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发声练习 (一)张嘴练习 1、抬头张嘴:身坐直,腰要正,身体放松。伸手紧贴胸部,摸住下巴,使下巴不动,抬头张嘴,让小小的嘴巴张到极限,边张嘴边吸气,使自己的肚子胞起来。 2、哈欠张嘴:好像是自己感到十分劳累,想打起瞌睡,这时伸伸懒腰,打起哈欠,此时:软腭上举,深深吸一口气,使上腭有一丝凉意。练习到一定时间,保持悬挂,头脑中有意念,还有气流在不断地从口腔中进入体内。这个练习也可以闭口练习。 3、惊吓张嘴:突然受惊吓,张嘴吸气。 (二)舌头舔、顶、伸 1、舔:用舌头顶住上牙艮,舌头往里钩,舔硬腭,再往里舔软腭,再努力往里面小舌头上舔。用舌头顶住下牙艮,舌头往下钩,舔舌根,让舌头伸出拱起来再踏下去。反复进行。 2、顶:用舌头顶口腔左右两边,使两边肌肉鼓出来。再顶上唇下唇,然后让舌头转圈,按顺(逆)时针顺序顶一圈,反复练习。 3、伸:把嘴从竖方向张开,张到极限,然后微笑,再向横方向打开,这时固定口形,让舌头松松地伸出、退回,伸出退回这动作要慢,不能使舌头翘起来。(在用声前后做一做,效果是很好的,这样有修复嗓子的功能) 2、哼鸣练习(三种开口:闭口、小开口、大开口,结合练习) 1 2 3 45 4 3 21 2 3 45 4 3 21 - (三)用欢乐颂练习说话唱歌。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3. 2 2 - li li lao luo luo lao li luai luo luo luai li li luai luai 3 3 4 5 5 4 3 2 1 1 2 3 2. 1 1 - li li lao luo luo lao li luai luo luo luai li luai luo luo 二、学习歌曲数莲花 1、学习节奏:. 2、认识四二拍。 四二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两拍,强弱规律是:强、弱。 学生用右手划拍练习,“打下去,提上来”(打钩),每一个钩就是一拍,每拍开始都是打下去,每小节打两个钩,在划拍时速度要均衡,不能一快一慢。 3、初步听音乐数莲花,感受说唱相结合的音乐风格。 4、轻声跟电脑音乐学习歌曲。(注意节奏的准确性) 5、跟伴奏音乐演唱歌曲数莲花。 三、小结 同学们,我们学习完了苗家的歌曲,也跳起了苗家的舞蹈,请大家在课后上网络查询苗族还有什么歌曲,还有什么舞蹈,去唱一唱、跳一跳。课题妈妈格桑拉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演唱歌曲。 2、启发学生懂得珍惜父母的爱,有孝顺父母和感恩的意识与情感。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用柔和亲昵的歌声、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难点:深情演唱唱出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常规练习。 1、发声练习。从C大调到G大调,用“Mi、ma”做练习。 2、节奏和视唱练习。(先由老师示范读,然后学生随老师节奏读) 三、创设情景,激发情感 1、听一听,唱一唱。我们一起来回忆一首儿歌,先听一听,能唱的就小声跟着唱。(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 2、引入新课。大家唱得真好,老师被你们的歌声感动了,妈妈含辛茹苦地养育了我们,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妈妈付出了很多很多。你们爱自己的妈妈吗?(爱) 今天,让我们一起去听听藏族小朋友唱给妈妈的歌妈妈格桑拉!四、新歌教学,体验情感。 1、欣赏歌曲妈妈格桑拉。 (1)解释歌名。 “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吗? “格桑拉”是一句藏语“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拉”表示对妈妈的尊敬。“妈妈格桑拉”就是祝妈妈幸福。 (2)歌曲分析。这是一首藏族风格的儿童歌曲;唱出了对妈妈的爱。 2、教师范唱(用录音伴奏)。 请大家带着下面的问题,听老师唱一遍。 (1)这首歌的速度是怎样的?(稍慢) (2)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深情)板书:稍慢深情 3、模唱(哼唱)歌曲旋律。(用“nu”音跟琴模唱)这首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下面我们用“nu”音来哼唱这首歌曲的旋律。(老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一部分最后一句“花”的时值、两处的切分节奏和低音。第二部分中间两句“话”和“拉”六拍长音,找到换气的地方,要求学生唱得连贯圆滑。)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这首歌曲不仅旋律美,歌词也很深情感人,请大家带着对妈妈的爱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一遍。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叙述了小时候,母子生活的感人画面;第二乐段,抒发了儿女对妈妈的感激之情、依恋之情。板书:第一乐段,叙述 ;第二乐段,抒情 5、教师指导唱歌词。(学生跟琴唱,老师指导。重点指导第一乐段最后一句“花”的时值、两处的切分节奏和低音。第二乐段中间两句中“话”和“拉”两处长音,要求学生唱得连贯、圆滑,才能表现出对妈妈深厚的感情。) 6、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五、歌曲处理,情感挖掘。 1、歌曲的处理。 这首歌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怎么样才能够把这首歌唱好呢?第一,要唱得稍慢。第二,要注意强弱的变化,歌曲的第一乐段是叙事,声音要唱弱一点;第二乐段是抒情,声音要唱强一点。 2、用多种形式进行合唱练习,老师指挥。 指导学生用右手做一些动作来表达歌词的含义。(女生领唱第一乐段,全班齐唱第二乐段;男生领唱第一乐段,全班齐唱第二乐段。) 六、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课题爸爸的雪花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感受歌曲美好的情境,并有感情地表现歌曲的内容。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 2、关注学生音乐技能识谱能力的发展,尝试用音乐要素表现歌曲旋律,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 点 学生用优美抒情的情绪演唱歌曲;升记号的掌握和理解;弱起节奏的掌握。 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 导入 二、歌曲介绍 三、作者介绍 车行,1957年8月出生。1974年至2001年:上山下乡、当兵服役、邮电报务、修学任教、艺术馆员、电视编导。1978年开始发表音乐文学作品,1988年乌苏里放歌和西北恋情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词大赛二等奖。先后出版歌词集关不住的风流一去二三里八九不离十。2001年12月特招入伍,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室主任、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四、新授 1、初听歌曲。 师: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仔细的听,音乐带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它表现的什么时节、季节?2、再听歌曲。雪花带来了爸爸对孩子的关爱和思念,你听出来了吗?3、师:爸爸的雪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学生完整演唱。五、小结爸爸给我们寄来一片雪花,我们的父母也在外打工,我们也寄一片雪花给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们在这里很听话,好好学习,请爸爸妈妈放心。课题我爱我家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我爱我家,感受连贯起伏的音乐旋律所带来的音乐感受,感悟家庭的美好温暖。 2、通过反复体验、聆听和演唱歌曲,以模唱、视唱、歌唱、师生接唱的方式,学生能够运用连贯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3、通过对歌曲强弱、情绪的对比,表达歌曲情感。教学重难 点教学重点:用连贯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教学难点:一字多音的演唱及延长音和中间换气的唱法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听过这句歌词吗? 2、师:这是歌曲让爱住我家中的一句歌词,听琴,注意音高,轻声和老师一起唱一唱。 二、学唱歌曲第一乐段 1、师:虽然我们的家在不同的地方,但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家,今天请大家听一听老师的家。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首新歌我爱我家。歌曲中不仅描绘了白墙 青 瓦 映桃 花,老师的家,你还听到了哪些小伙伴的家呢?谁来说一说, 高高的杨树上,那是谁的家? 3、学生找答案,师纠正用轻声高位置读歌词,并且按节奏朗读。 4、师:真是一群观察仔细的孩子,你能读得更准确一点吗? 5、密密的草窠子里,那是谁的家? 6、喜鹊妈妈把家安到高高的杨树上,山兔妈妈把家藏在密密的草窠子里,它们都不希望我们声音太大吓着自己的小宝贝,我们轻声高位置按节奏再来读一读。 7、情感激发 师:站在高高的杨树上,树林的美景尽收眼底,每每问起小喜鹊家在哪里,它总是很得意的唱到“那是小喜鹊的家,小喜鹊的家”,你们也来学一学这个得意的语气。我来问,你们来回答。 8、师:来,我们一起唱一唱他们可爱的家吧 9、完整演唱第一部分 师:唱得可真美,我们带着歌词一起来唱一唱吧 三、学习歌曲第二部分 1、师:小喜鹊的家在高高的 杨树上,能尽收树林的美景,小山兔的家在密密的草窠子里,开满鲜花,老师的家白墙青瓦周围中满了桃花,我最喜欢门前的小花狗,每次回家都等在门口摇尾巴迎接我,我也爱我的家。 2、出示第二部分歌单,师再次放慢速度,挥拍演唱第二部分 3、师:欢迎所有小朋友来我家做客,一起来唱一唱这段歌词 4、师:这一部分呢,小朋友们唱的不太准确,谁来说一说,你觉得哪一部分唱得不够好呢? 生:略 5、师:我觉得这一部分,还唱得不够准确,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部分旋律 6、师:想唱好这一部分,老师有几个小窍门,你们想知道吗? 7、单手伴奏,挥拍,指挥学生唱 8、师:加上歌词,一起来唱一唱(情绪处理) 9、师:现在我们来合作一下,我唱前部分,你们接唱 四、完整演唱 1、师:家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最甜甜的地方,让我们静静带着对家的爱,再次完整听一听我爱我家,出示歌谱2、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有一部分唱了两遍,你发现了吗? 3、师:孩子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也来带着对家的爱完整演唱歌曲吧 4、师:哪位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最后一个音“5”延长了几拍呢? 5、师:我爱爸爸妈妈,更爱我的家,是范唱结束句。来,我们带着对家的爱一起来唱一唱结束句。课题欣赏吉祥三宝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问答式歌曲的结构,初步掌握歌曲内容。 2、鼓励学生积极参参与讨论、交流,善于提问,并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表述自己的个人见解。 3、体验三口之家温馨、幸福的生活情境。教学重难 点 引导学生感受问答式歌曲的结构,初步掌握歌曲内容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导入活动 1、出示小问号:这是什么? 2、游戏:给6张小图片找家并说出理由。(太阳、月亮、星星、叶子、花儿、果实) 二、学习歌词 1、欣赏体验式学习歌曲第一段(教师配乐朗诵第一段)提问: (1)当她看见了太阳、星星、月亮时,问了爸爸什么? (2)爸爸又是怎么回答的? (3)欣赏第一段歌曲。 2、欣赏第二段歌词 (1) 引导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说说孩子看见花儿、叶子、果实会问妈妈什么问题? (2) 引导学生分组记录并交流自己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请学生上前交流各自的问题。(4) 学生欣赏歌曲 3、欣赏诗歌第三段 (1) 出示孩子的家让学生猜猜是谁的家? (2) 出示6张图片,引导学生配一配,讲一讲爸爸像什么?妈妈像什么?孩子像什么? (3) 爸爸像太阳照着谁?为什么?(分别再引出妈妈、孩子的问题)引导学生感知三口之家的亲密关系。 4、完整欣赏歌曲课题爸爸妈妈听我说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能够用歌声来表达学生自己的心声。 2、复习休止符。区分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并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出来。 3、按要求演唱歌曲:欢快、活泼,富有情绪的演唱歌曲。教学重难 点 重点:正确、完整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1、掌握休止符,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1、导入,师生问好。 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爸爸妈妈听我说唱的部分,学生结合教材欣赏。 2、歌曲分为“说”与“唱”两部分,我们先来完成唱的部分。 (1)、识简谱。(师生共同完成) (2)、学唱简谱。 (3)、练习旋律的演唱,试着加入歌词。注意节奏与音准。 (4)、分遍数教唱,学生熟练。 (5)、学生跟琴完整演唱第二部分。(师可在学生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 3、学习歌曲“说”的部分。(第一部分)(1)、复习休止符,区分四分、八分、十六分三种休止符。(2)、突出节奏型,进行节奏训练。(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在节奏型的基础上加入歌词,将口号“大”改为歌词。 (4)、熟练第一部分,加以巩固。 4、“说唱”结合,完成歌曲成熟度,按要求演唱歌曲:欢快、活泼,富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学生懂得用音乐来抒发自身情感、表达心声。课题欣赏各国儿童心连心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知道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我们的肤色不一样,但我们共同在同一个地球上,充分感受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情感。 2、尝试跟着音乐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教学重难 点 尝试跟着音乐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考考你: 1、地球有几大洲?几大洋? 2、世界上的人肤色都一样吗? 3、他们都生活在地球的哪里? 二、欣赏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1、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1)歌曲的名称是什么? (2)歌曲里有些什么? 2、边听歌曲,边打节奏: (1)幼儿自己打节奏。 (2)分组,边打节奏,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 (3)各组展示自己的节奏谱和节奏方式。 三、学唱歌曲各国儿童心连心: 1、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念歌词: (1)集体(2)分组 2、幼儿跟随音乐歌唱数次。 (1)集体 (2)分组 (3)集体 3、幼儿自己创编动作,跟着音乐组曲舞蹈。 四、复习舞蹈欢乐舞 要求: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邀请一个朋友跳舞。课题“六一”舞曲 预期课时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五洲儿童庆六一”的音乐实践,增进和平友谊,增强团结友爱的意识。 2、通过欣赏欢迎进行曲,感受进行曲的特点,进一步熟悉管乐器的音色。 3、感受外国儿童音乐作品的不同风格,拓宽音乐视野。 4、通过歌表演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促使组织、表现能力等得到发展。 5、通过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依据马蹄声和马铃声的特点,模仿雪橇由远近远的情境,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教学重难 点 1、通过歌表演等,有助于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促使组织、表现能力等得到发展。 2、通过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依据马蹄声和马铃声的特点,模仿雪橇由远近远的情境,表现音乐的强弱变化,不断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体验与探索创造的能力。教 学 流 程 教学批注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