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衔接促进青少年成长调研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226448 上传时间:2020-05-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衔接促进青少年成长调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衔接促进青少年成长调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衔接促进青少年成长调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衔接促进青少年成长调研一、基本情况1、全村幼儿教育、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巩固率达百分之百,特别在近几年来,考入大学的(有的已毕业)就有22名,中专、技工的10多名。2、从发展经济奔小康方面看,首先村两委能以身作则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千方百计组织村民奔小康,群众的收入、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剩余劳力进工厂的男青年占50%以上,女青年达60%以上,搞养殖(蛋鸡、肉食鸡、奶牛、猪)种植(高效农业)和体经营大户共20多家,占总户数10%以上,这为培养教育下一代打下了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开展干部、群众程度不同的提高了思想认识,不断更新观念,认识到关心青少年能健康成长,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二、为了总结关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的经验,找出规律性的因素,我们采取了分类抽查的调研办法。一是找出成绩好且全面健康发展的学生原因是什么。二是比较后进学生的原因是什么,会后应采取什么措施。1、首先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当中调查,他们所以能健康全面发展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他们健康成长的原因是家长能从幼儿时抓起,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父母要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特别注意在小学阶段,家长要帮助孩子打好学习基础,经常与老师联系沟通信息,培养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到初中阶段,随着课程门类多了,家长能与孩子在学习上同步走,即孩子的课讲到何处,家长也把课程看到那里,尽量在业余抽出时间交流,查看学生的作业等,以便启发引导其学习兴趣,即便每次考试的卷子家长都亲自查看,总之小学初中阶段的基础必须打牢,家长如同抓系统工程一样。调查中有80%以上的家长认为现在社会上提倡终身学习是正确的,这是建设学习型家庭、和谐型家庭的好主意,认为只有不断学习才有能力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才能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的紧密衔接并结合,是培养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措施,这项工作首先要家长采取主动,主动与班主任、任课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品德情况,并把学生在家的各项情况反映给学校,以利于有针对性的,卓有成效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关于相对后进学生情况调查:从小学1-5年级抽查5名,初中抽查4名,了解情况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对关心教育子女重要性问题,个别家长认识不足,有的认为孩子小管好吃、穿不出事故就行了,再一种情况是父母都在工厂上班太累,委托爷爷奶奶管就行了,这种类型的家长是学历太短、文化水平较低、需要提高认识。由于各种原因在小学时基础未打好,进入初中后有些吃力,觉得有些听不懂,再加上个人学习不刻苦,时间长了就拉后了,所以产生应付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太溺爱、娇生惯养,形成孩子太任性了,光追求享受,不求上进,时间长了,与先进同学拉下距离。家庭、学校、社区教育结合的不好,家长不能主动与学校教师沟通,孩子的学习、品德等方面情况,缺乏针对性的教育与管理,家庭当中学习氛围不高,措施不力,而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几点建议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设学习型家庭、和谐型家庭的活动,应提倡,这样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暑假期间,有条件的村庄办短期辅导站,是个好举措,今年暑期东仰岭村办了3个短期辅导站,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其一,各年级原来有的学生学习吃力,教材当中有些未学好的知识,经过短期有针对性的辅导,原来不懂的知识疏通了,据跟踪调查,这些学生现在学习兴趣浓了,学习信心增强了;其二,有些家长白天都在工厂上班,很担心孩子出事故,担心孩子的午餐问题,真是有人在工厂心在家的感觉,这样入了辅导站,解除了后顾之忧。适时组织有关家长互相交流经验是个有效办法。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