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哲学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20604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哲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哲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哲学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辩证唯物论部分重要原理总结:(结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一、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2.方法论意义 坚持物质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1.内容: (1)世界是统一的;(2)世界统一于物质;(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 2.方法论意义: (1)理论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2)实践意义: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我们一切工作的立足点,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频考点】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1 月 23 日下午就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1)学习掌握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原理,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制定政策、推动工作。 (2)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 (3)既要看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也要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特点。 (4)我们提出要准确把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辩证分析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做出的判断。 (5)准确把握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新特点,使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世界,按照实际决定工作方针,这是我们必须牢牢记住的工作方法。 三、主观能动性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 (一)内涵 人所具有的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二)表现形式 1.人的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2.能动创造性 3.对客观物质的改造作用 4.对其他生理器官的控制作用 【高频考点】 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1 月 23 日下午就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1)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而是认为这种反作用有时是十分巨大的。 (2)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3)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三)如何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1.正确估计 坚持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2.前提 遵循客观规律。 3.基本途径 社会实践。 4.条件一定的物质条件。 (四)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要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去思考和把握。 首先,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其次,要遵循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最后,方法论意义: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更要遵循客观规律,从而社会的发展既要合乎于目的又要合乎于规律,使得人和自然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构建生态文明。 四、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详见运动观) 五、实践观的原理 (一)实践的内涵、特征以及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1.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方式 2.实践是人和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 六、典型的选择题 (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2)物质存在的根本属性、存在方式运动。 (3)物质运动的基本属性、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 (4)任何物质相互作用时的基本属性反映的特性。辩证法第一原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辩证思维1.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 2.发展的观点 3.矛盾的观点第二原理: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内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四层涵义:其一,联系存在在事物之间; 其二,联系存在于事物内部; 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四,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 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第三原理:发展及其过程论 【高频考点】 1.联系与运动、变化、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着事物的相互作用,而事物的相互作用必然引起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其中,把个别事物的改变,称之为变化,一切的变化统称叫运动,向上、前进的运动变化叫发展。 2.发展的定义 发展是指事物的向上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指事物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3.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4.判别新事物与旧事物的标准(三符合) 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 (1)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远大前途、强大生命力的东西。 (2)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事物。 5.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 (1)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 第一,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产生、变化、发展、灭亡的过程。 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在过程中存在,在过程中发展,最终在过程中灭亡。 第三,整个世界就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 (2)发展过程性的意义: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用历史的观点看待事物。事物发展中的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 1.相互区别 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表现为度的范围内的连续性、渐进性和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表现为超越度的间断性、飞跃性和显著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的统一,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高频考点】 判断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标准是: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否超越度的范围。 2.相互联系 (1)量变是质变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变化首先从量变开始。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在新的基础上引起新的量变。 3.相互渗透 (1)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阶段性质变和局部性质变)。 (2)质变过程中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方法论意义 (1)它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是党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相统一的哲学依据。 (2)是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的哲学依据。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双百目标的哲学依据。 (4)把远大的理想目标与科学求实的精神相结合的哲学依据。第一系列:从矛盾的内涵出发 (一)第一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矛盾的基本属性) 1.相互区别 (1)矛盾的同一性 内涵:矛盾双方的一致性所造成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以及相互转化的性质和倾向。 特点: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的斗争性 内涵:矛盾双方的对立,所造成的相互排斥、否定、离异的性质和倾向。 特点:绝对的、无条件的。 因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就是相对和绝对、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2.相互联系 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因为矛盾的同一性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统一;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因为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3.方法论意义 (1)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反对把斗争性和同一性相割裂的形而上学观点。 (2)揭示了任何事物的关系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3)在当前和平发展全球化的时代下,我们要学会求同存异(和为贵) 、取长补短、双赢共赢,构建和谐社会。(二)第二原理: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动力和原因 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高频考点】 (1)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前提条件。 (2)促使矛盾双方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促进矛盾事物的发展。 (3)(最显著的作用)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只能向着对立面转化。2.矛盾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1)在量变阶段促使矛盾事物发展。 (2)(最显著的作用)在事物的质变阶段,促使旧事物瓦解、新事物产生。 正是由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连接共同起作用,从而决定了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的动力、原因和源泉。(三)第三原理事物发展的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1)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2)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 2.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1)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了事物的发展。 (2)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3)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3.坚持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也要反对忽视外因的片面观点。 实践上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第二系列:当认识矛盾的时候【高频考点】 (一)第一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对待矛盾的态度) 1.涵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就是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2.特点 是事物的共性、绝对的。 3.方法论意义 坚持矛盾普遍性观点,要求在认识实践中,勇于面对矛盾,强化问题意识,承认、揭露矛盾和问题。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二)第二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对待矛盾的方法) 1.涵义 矛盾之间或矛盾各个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2.表现 第一,事事的矛盾是不同的; 第二,时时的矛盾是不同的; 第三,解决矛盾的方法是不同的(一方克服另一方;双方同归于尽;融合为一个新事物)。 3.特点 是事物的个性、相对的。 4.方法论意义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1)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前提,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殊矛盾,才能把握事物特殊的质,从而把握事物。 (2)它是解决事物矛盾的关键,只有把握了事物的特殊矛盾,才能把握并找到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都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三)第三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1.相互区别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相对的。 因而,矛盾的普遍性特性的关系就是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相互联系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个性包含共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 3.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注意的倾向 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只强调共性,而否认个性的教条主义,只强调个性而否认共性的经验主义。 5.方法论意义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1)它是把握矛盾、辩证法的关键。 (2)它是认识事物的一般方法从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 (3)要把共性与个性相结合,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依据;就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基本制度的哲学依据,我们一定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第三系列:当解决矛盾时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 (要求区分主次) 【高频考点】(二)第一原理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当面对着众多的矛盾) 1.相互区别 主要矛盾是指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矛盾。 2.相互联系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影响主要矛盾。 3.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着重抓主要矛盾,现实中学会抓中心、抓重点和抓关键、并兼顾其他。这是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一系列“两手抓”的重要哲学依据。 (三)第二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当面对着同一矛盾的双方) 1.相互区别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中起主导作用的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处于从属地位的方面。 2.相互联系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方法论意义 这一原理要求在认识和实践上,要学会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着重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面对事物,要区分现象和本质,着重把握本质;面对形势,要区分主流和支流,着重把握主流。 (四)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的意义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辩证的否定观 (一)原理 第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事物内部自我否定引起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第二,它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二)意义【高频考点】 第一,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反对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 第二,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应该批判继承。 1.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区别 (1)对否定的认识不同。前者认为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新引起的自我否定,后者认为否定是事物外力作用的结果。 (2)对肯定和否定关系的认识,前者认为肯定和否定是辩证统一的,后者割裂二者的相互联系,肯定就是绝对的肯定,否定就是绝对的否定。 2.运用辩证否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既克服,又保留,既克服他们的糟粕又保留他们的精华。 对待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全盘肯定复古主义或全盘西化是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和来文化的全盘否定民族虚无主义和夜郎自大、闭关锁国也是不正确的。 3.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因而具有远大前途、强大生命力,在社会领域中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新事物作为旧事物中的否定方面,它克服了旧事物中的消极,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又添加了旧事物中不具有的新的东西,所以是不可战胜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坚持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一)原理 (1)从内容上,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事物内部自我否定引起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一定要经历从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三个阶段、两次否定、一个完整的周期。 (2)从形式上,表现为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是前进的,具体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也就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二)方法论意义 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形而上学观点,社会主义和改革也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它们代表了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要坚定社会主义和改革的信心;同时,它们作为新生事物,要不断地探索,难免会有曲折,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高频考点】 为什么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两次否定? 事物的发展只有经历两次否定才能同时克服矛盾双方的消极因素,同时保留矛盾双方积极因素,事物的发展才能完成。认识论认识的本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高频考点】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4.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二)认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2.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3.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4)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首先,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其次,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 最后,反馈和调节。 (5)认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人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必须做到:第一,经过实践和调查研究,掌握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特别要抓住表现事物本质的主要事实。 第三,事物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我们的认识也要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不断深化。人对事物 的认识是否正确最终要由实践来检验。认识的辩证过程及其规律 (一)认识辩证过程的含义 认识是一个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最终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认识辩证过程的总特点 1.反复性 (1)受认识主体条件的限制生理、心理、实践、认识能力等主体条件的限制。 (2)受认识客体条件的限制,因为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有一个逐步显露的过程。 2.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是无限的,从而要求人的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三)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实践是不同的) ,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所以要求人的认识一定要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客观事物相统一。 2.因为实践是历史的,所以要求人的认识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如果认识超越于实践或落后于实践都是造成“左”、右倾思想的认识论根源。如何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材料必须丰富、全面、正确。 2.遵循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 也就是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例如要量体裁衣,而不是按图索骥)。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也就是把客观事物的外在尺度与人自身的内在尺度相结合这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环节)。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被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认识过程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1.理性因素 认识中的认知因素、逻辑因素。它在认识中的主要作用:(1)指导作用; (2)解释作用;(3)预见作用2.非理性因素:认识中的非认知因素、非逻辑因素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二)相互联系 1.理性因素是主导。 2.非理性因素制约着理性因素。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1.相互区别 真理人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标志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 谬误人对事物的本质规律的错误反映。 2.相互联系 真理是在与谬误的相对中而存在、相斗争中而发展真理发展的规律。 3.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真理向谬误转化 真理有一个适用的范围条件,如果超越了这个范围条件,真理就变为谬误。 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要不断实现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割裂了两者的统一,真理就变为了谬误。 真理是全面的,是诸多原理构成的统一整体,如果把某一方面单独地孤立出来,真理就变成了谬误。 (2)谬误向真理的转化 让谬误回归到原本适用的范围条件,谬误就转化为真理。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不断批判谬误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从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真理的特性 【高频考点】 1.真理的根本特性客观性(因而可把真理称客观真理,坚持了真理观中的唯物主义) (1)内涵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就要坚持真理的一元论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反对真理多元论,认为同一对象的真理有多个。) (2)方法论意义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即坚持了真理观中的唯物主义,区分了唯心主义真理观。 主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的真理观认为真理是客观精神的产物。2.真理的双重属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原理)坚持了真理观中的辩证法 (1)相互区别 绝对真理(绝对性、无条件性) : a.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 b.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着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认识。 c.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 以上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无限性,是绝对、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相对性、有条件性) : a.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 b.从进程上,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以上反映了人类认识的有限性,是相对、有条件的。 综上所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反映了人类的认识是至上性和非至上性、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2)相互联系 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总是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 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是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个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是不断地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类的认识不断地由有限向无限转化的过程) (4)割裂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 只承认绝对真理而否认相对真理的称为绝对主义;反之,只承认相对真理否认绝对真理的称为相对主义、诡辩论。 (5)方法论意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也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 它们作为绝对真理,反映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坚持。 它们作为相对真理,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 综上所述,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要既坚持又发展,只强调坚持而否认发展是僵化教条的观 点;只强调发展而否认坚持,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过时论”。 3.真理是具体的(具体真理) (1)真理总是有一个适用的范围。 (2)真理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是指主观向客观无限逼近的过程。 (3)真理又是全面的,它是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 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过程性、全面性、普遍性。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1)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从客体出发)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也就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 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从主体出发)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也就是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 (2)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 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 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 (2)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真理的目的和归宿。 (3)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3.真理和价值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坚持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既要遵循客观规律,又要以人为本。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1.相互区别 (1)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2.相互联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3.方法论意义 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它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 它使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 【高频考点】 党的十八大报告遵循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强调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规律和内容,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唯物史观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作用原理谈环境问题【高频考点】 1.内容 (1)前提条件;(2)影响作用。 2.方法论意义 正因为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的作用,所以要求我们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控制人口增长,从而使得资源、环境、人口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得人和自然相和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构建生态文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1.定义 :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高频考点】 2.作用决定作用、决定力量 一部历史首要、根本的是生产劳动的历史和生产方式变化的历史,生产劳动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基本的观点: (1)提供人类生存、社会存在与发展所必需依赖的物质基础和前提,从而是社会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是骨骼系统。 (2)决定了社会结构、面貌、性质。 (3)它的变化决定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人类社会由低向高的发展过程。社会历史的基本要素一、生产力 (一)内涵 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二)特征 1属人性 2客观性 3.社会性 4.历史性 (三)构成要素 1生产力构成的基本要素(实体要素) (1)劳动者 主导作用 (2)劳动资料 构成:核心是生产工具;辅助系统动力能源系统、控制信息系统、运输贮存系统。生产工具是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物质尺度,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标志。 (3)劳动对象2.生产力构成中的非实体要素(科技、管理、文化、教育等) (1)马克思 科技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渗透因素,是潜在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二、生产关系 (一)内涵 生产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最基本关系,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二)特征 1具有客观性,本质上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 2是一种物质关系,体现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而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基础(起决定作用)。 【高频考点】 a.决定了生产关系其他方面的内容。 b.决定了社会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的性质。 c.只有借助于一定的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才能使生产资料与生产者相结合,从而形成现实的生产力。社会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一)内涵 虽然社会意识形态依赖于社会存在,但是它具有独有的规律、能动作用。 (二)表现 1.它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2.它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经济发达国家意识形态不一定发达;经济落后的国家意识形态不一定落后。 3.具有历史继承性。 4.各种形式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5.最突出的表现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社会意识具有阻碍作用。 (三)方法论意义 正因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所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文化道德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历史的基本矛盾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历史的基本矛盾 1.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构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 2.它贯穿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其它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着其它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3.它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三)基本矛盾的内容决定作用和反作用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1)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变化。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起促进作用,不适应则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 首先,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是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科学依据。 最后,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保持自己先进性质和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化。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服务的方向上,保护自己,排除异己。 服务的方式上,运用法律、经济、思想等手段,对社会生活的控制和调节,为经济基础服务。 服务的效果上,适应起促进作用,不适应则起阻碍作用。 (3)方法论意义 它是我们观察和研究社会历史的一把钥匙; 是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依据; 对我们自觉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针,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原理论述对改革的认识 1.社会主义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的特点 (1)上层建筑先于经济基础而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特殊性。 (2)它们之间是基本相适应的,属非对抗性的矛盾。 所以改革从性质上不是制度的变革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3.基本适应之中还有不适应 体制的不适应,所以改革从目标上是体制的根本转变,是第二次革命,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4.改革、发展必须与稳定相统一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2)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统一; (3)要在稳定中促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稳定。 5.改革是全面的 不仅是经济体制的改革,而且包含政治体制、文化体制以及社会体制等各方面体制的改革。 6.习近平强调,改革进入到深水区,所以必须要深化改革开放。社会历史发展的五大动力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二)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四)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力量:(五)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巨大进步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1)科技发展的利弊(科技的双重社会作用) 科技的发展如同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及人类生存发展的普遍性、根本性的问题人口危机、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生态危机等。 (2)全球性问题反映了以下方面: 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矛盾。如果人类的发展不与自然相协调就会遭到自然的惩罚。 科学与价值的矛盾。科学的发展,可造福于人类,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危及人类生存发展。 全球性问题的产生。 这不是科技本身带来的,关键取决于社会制度、体制、组织管理以及人类意识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科技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历史选择性 (一)相互区别 1.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1)定义: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2)内涵: 首先,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空间。 其次,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最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2.历史主体的选择性 历史主体在历史可能的空间中对确定的对象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创造活动,它取决于: 民族利益。 社会交往。 对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和民族特点的把握。 (二)相互联系 (1)历史主体的选择要以历史可能的空间为前提,而历史可能的空间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客观历史条件的制约。 (2)历史的决定性要在历史的主体能动选择中才能得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