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18495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字5.动物儿歌学习目标1.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背诵课文,能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爱读诗歌的兴趣。学习重点1.会认“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了解课文表达的主要思想。2.会读会背,能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爱读诗歌的兴趣。教学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导语: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了,很多昆虫、小动物也悄悄地跟着夏姑娘一起走上了夏的舞台。你瞧,蜻蜓正在小河的上空展翅飞翔,蜜蜂在花丛间嗡嗡地唱着勤劳的歌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并与它们打个招呼吧!(展示各种小动物在草丛间穿梭的情形。)2.指名说。3.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过渡: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述这幅图的。1.学生自由读课文。2.指读课文。3.这首儿歌里讲了哪些虫宝宝?你在课文里画出来,好吗?4.指名说并读出这些昆虫名称。(课件展示)5.各种形式的读,认熟这些词语。6.再指名认读课文,认识形声字。(1)运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生字(课件出示:带有虫字旁的生字词)引导发现形旁“虫”。(2)师小结:我们中国的汉字可有趣了,有的汉字一边表示它的意思,一边表示它的读音,像这个“蜻”字,左边的“虫”表示它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它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板书:形声字)来,跟老师读:形声字。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认识很多字。7.过渡,师:除了虫字旁的生字,本课还有这5个生词,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5个生词吗?(卡片出示: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结网忙)请先说给同桌听。三、读韵文,理解内容1.看图,指名以“谁在哪里”的句式说话。2.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记,说说儿歌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记住了哪些词语哪些句子。3.打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4.同桌互读,学习轻松的同学帮助有困难的同学把儿歌读正确读流利。5.检查“展、运、网”。请学生画蜘蛛网或自己知道的网的样子,帮助记忆“网”字。给“网”字扩词:你还知道有什么网?6.指名读儿歌。正音,指导朗读。跟读、齐读。7.质疑,引导理解。根据质疑情况引导理解“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8.想想、说说儿歌的句式与刚才我们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说的话有什么不一样。明白儿歌句式特点:谁(两个字)哪里(两个字)干什么(三个字),所以整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特别好听。9.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引导朗读与背诵。如:什么空中展翅飞?蜻蜓空中展翅飞。10.全班朗读韵文并背诵。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说说“间”的结构,观察田字格中门与日所占的位置与写法。教师范写,边写边说每一笔要注意的地方。学生描红、写字。2.范写“池”。书写“池”。教师边写边说注意三点水。学生描红、写字。3.作品展示,全班交流。4.作业布置:课后比赛背韵文。教学板书动物儿歌蜻蜓展翅飞 蝴蝶捉迷藏蚯蚓造宫殿 蚂蚁运食量蝌蚪游得欢 蜘蛛结网忙第二课教学内容:学会书写5个生字;背诵课文,能感知儿歌的韵律美,激发学生爱读诗歌的兴趣。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词语,组织学生认读:“展翅飞”、“捉迷藏”、“造宫殿”、“运食粮”、“结网忙”。2.听写词语:花间 着迷二、研读课文,拓展课文内容课件出示以下一段话:夏天到了,小动物们都赶来凑(cu)热闹了。蜻蜓展开它透明的翅膀飞在水面上,像刚刚起飞的飞机;一只只蝴蝶在花丛间钻(zun)来钻去,就像在玩捉迷藏(cn);房檐(yn)下,蜘蛛正忙着结网,它要结又大又结实的网,捕获更多的小虫子;潮(cho)湿(sh)的土里,蚯蚓伸(shn)缩(su)着自己的身体,它在造自己的地下宫殿(din);地上的蚂蚁,总是那么忙忙碌(l)碌,好像总有运不完的粮食;小蝌蚪正在水里游着,它们一边游玩一边找妈妈呢。1.自由读这段话,多读几遍颜色不同的字。(写动物的词)2.指名读一读。3.跟读、齐读。检查背诵课文。(1)指名背诵。注意背诵时不忘语速语调等。(2)小组背诵比赛,发现没有背好的学生,督促其课外背诵。三、拓展延伸仿写句子和儿歌:1.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其他小动物以及他们的活动地点,想象他们的活动像干什么,引导学生用儿歌的句式来表达。如:蜜蜂花间采蜜忙,蜗牛墙壁画地图。2.结合几个学生的发言,引导调整修改,编成另一首与课文儿歌类似的儿歌,写在幻灯片上或黑板上,并署名。3.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齐读自创儿歌。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指导书写生字:迷、造、运、欢、网,重点指导欢和网。2.布置作业:(1)读记本课生字卡片,包括读生字和词语。(2)在写话本上模仿课文编写自己的儿歌,可以一部分是课堂上讲过写过的,一部分是自己另外再加的。6.古对今学习目标1.认会“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重点认会“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课文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很好听的拼音课文古对今。2.板书课题,揭示本课特点。本课的每一句中都有一个“对”字,“对”字前后分别是两种相对的事物,我们也可以叫它“对子歌”。(课件展示课文)3.齐读课题。认读生字“古”。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2.指名读、开火车读生字。3.交流识字方法。4.再读课文,识词。5.认读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三、读韵文,感知对子1.自读课文,遇到读得不熟的字或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指名或指定小组互读对子,全班交流正音。3.各种形式读对子,直到读熟。(1)师生交叉读(2)男女生对读(3)学生分三大组拍手赛读,优胜组集体表演读。4.交流对子歌中的特点:(1)反义词对:古对今圆对方 晨对暮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2)天气现象对:雪对霜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3)植物和动物对: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香(4)课件展示几种对子及相关图片。5.背诵古对今指名背,小组背、齐背。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指导7个生字的书写。(1)认读7个生字并组词。(2)师范写,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讨论交流。(3)作品展示,全班评价。2.布置作业:(1)同桌互背古对今(2)抄写课后词语。教学设计6.古对今古对今 严寒对酷暑圆对方 春暖对秋凉晨对暮 和风对细雨雪对霜 朝霞对夕阳7.操场上学习目标1.会认课本生字, 会写“打、拍、跑、足”等7个生字。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会认本课生字;会写“打、拍、跑、足”等7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短文。3.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教学准备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会认6个生字, 会写“打、拍、跑、足”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谈话1.课间小朋友在哪儿活动?(出示课题)你最喜欢参加哪些活动?根据问题贴出词语卡片。2.看课件,说说课间还可以开展哪些活动(从课件中找出与刚才不同的活动)。好,小朋友们真棒,会做那么多的体育活动!现在把书翻到第8页,大家先说说,图上画的是哪?板书:操场上。齐读课题。3.指导学生看图说话。认读生字“操”、“场”二、自读词语和儿歌1.小组练读。要求读准字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1)大家先看书上图下面的词语,借助拼音读一读。(2)同桌互读。2.谁能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准字音?(1)生边读师边板书: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2)给词语注音。3.检查词语读音,做“登山”游戏:(1)教师出示词语,哪个小组抢答成功就把词语贴在山脚下,看谁最先到达山顶。(2)检查儿歌读音,竞赛“金嗓子”,小组派代表读儿歌,看谁读得最好。三、学习词语中的生字1.复习“提手旁”,说说学过的带“提手旁”的字。2.找一找生词中带“提手旁”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3.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提手旁”?(都是手的动作)4.认识“足字旁”(出示足球)这是什么?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5.找一找生词中带“足字旁 ”的字,说说你怎样记住它们。6.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些字都有“足字旁”?(都是脚的动作)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指导写好“足字旁”的笔画。2.比较“足字旁”和“足”的异同。同:前面六画相同。异:“足”最后一笔是捺,“足字旁”最后一笔是提。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指导。4.布置作业:(1)比赛读课文词语。(2)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和同学们说一说。教学设计打球 拔河 拍皮球操场上跳高 跑步 踢足球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本课的新字:铃、热、闹、锻、炼、体。会写“声、身、体”3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用“操、拍、打、场、拔、跑、踢”组词。3.用“跑步”造一个句子。二、学习儿歌1.学习儿歌中的生字:(1)自读儿歌,自学儿歌中的8个生字。(2)课件出示学习菜单:借助拼音读儿歌。自己想办法学生字。很快我就读通顺2.根据菜单的提示自由读书3.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铃学习金字旁。声学习士字头。热学习四点底。身与真的上半部分比较。体单人旁,学习偏旁“单人旁”。(2)用生字口头组词。(3)做“接龙”游戏,说说带“四点底、门字框、单人旁、金字旁、火字旁”的字。(先教师说,学生写;再学生说,教师写。)4.指导朗读儿歌:(1)借助拼音读,读准后鼻音“铃、声、响、场、上”。(2)透露出欢快的心情,第二句要自然停顿,小组读个别读评议。(3)指导背诵:小组背诵,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如何又快又好地背诵这首儿歌。交流,哪个小组背熟了?你们是怎么记住这几句话的?集体背、个别背。三、课堂拓展,指导书写1.课后读读画画,把你喜欢的活动涂上喜欢的颜色。2.把自己喜欢的活动写在卡片上,教同组的小朋友读,并向大家介绍。3.仔细观察,“声”、“身”两个字,注意两个字的笔画。4.教师范写。5.请三位同学上台写,同学们要看他们写得好不好,为什么。6.学生练习写字,并交流展示。8.人之初学习目标1.会认13个生字, 会写“之、相、近、习、远”等7个生字。2.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第二小节经文。逐步了解三字经的语言特点。3.激发学生积极传诵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 学习本课的新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韵文。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背诵韵文,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热爱之情。教学准备: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会认9个生字, 会写“之、相、近、习、远”等5个生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及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激发学习兴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吗?(课件讲解这个故事)2.那么,你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里吗?3.导入新课。这个故事,就出自于我们的国学经典三字经,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三字经。4.板书课题,师范读课题,生齐读课题。5.认读生字“之”、“初”。二、诵读韵文,学习生字1.朗读原文第一小节,读通读顺。(1)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注意不认识的字的读音。(2)诵读,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们自由读,要求读的正确、流利。(3)同桌互读,要求:及时正音,把原文读流利。(4)指读,随时正音。(5)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准。(游戏:开火车)2.认读第一小节生字卡。(各种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要求人人过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1)读古文不仅要读通读顺,还要读出节奏和韵律。请听录音。(放三字经的朗读磁带)(2)学生试读。(3)指名读,师生共评。(进一步引导学生读出经文的节奏韵律)三、背诵韵文,质疑问难1.师生配乐齐诵第一小节。2.指导背诵。3.同学们,这两句三字经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在读的过程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4.在汇报、质疑中,体会原文的含义。(师不要过分讲解原句的含义,只给同学们稍作字面上的讲解即可,重在读好韵文)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认读生字卡:之、相、近、习、远2.师范写生字,重点指导“之”的书写,“远”“近”可以通过比较书写,“习”“相”可以通过加减笔画和变换偏旁指导书写。3.学生书写,师巡视指导。4.作品展示、全班评价。5.作业布置:同桌互相背诵第一小节。板书设计:人之初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会认“幼、玉”等4个生字,会写“玉、义”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第二小节经文。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学生认读。2.用“性、初、习、教、近、远”组词。3.全班齐背第一小节二、背诵韵文,质疑问难1.播放歌曲三字经,会唱的可以跟着唱。通过跟唱也对前一小节经文进行了复习。2.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圈出生字,读通顺、读流利。3.指名读,一人读一行,纠正字音。4.练习读,把经文读熟。同桌对读,小组赛读,开火车读等形式。5.认读生字“幼”“玉”“器”“义”。6.再读经文,指导读出节奏韵律。拍手诵读,争取会背。7.思考:通过读这组经文,你知道了什么?8.边读边品,再读经文。三、课堂拓展,指导书写1.通过今天的学习,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经文对你的指导,如:怎样孝敬父母、兄弟友爱。2.学习儿歌谦让歌(课件)3.总结:同学们,“雅言传承中华文明,经典浸润精彩人生”,让我们抓紧时间学习三字经吧,因为我们要“读中华经典,做谦谦少年”。4.指导书写生字“玉”“义”。5.作品展示、交流。口语交际(打电话)学习目标1.通过训练和交际表演,使学生学会打电话,掌握打电话的一般技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3.能认真听明白、把话说清楚,学习说简短的话。 教学重点:了解打电话的方法,学会打电话。教学重难点:知道打电话要有礼貌、语言简明,认真听明白、说清楚。教学准备:歌曲打电话录像、纸杯自制电话机多部。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歌曲导入1.播放歌曲打电话,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同学们喜欢打电话这首歌吗?我们来听一听。2.设问引发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你打过电话吗?给谁打的?当时是怎么打的?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3.汇报交流,师生及时评议。注意指导学生明确几点:(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2)打电话要把话说清楚,说明白,说话要简短,要有礼貌。(3)拨号后,如果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说明对方电话占线,要稍等再打。 二、创设情境,分层训练 1.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下午要上一节写话课,需要一个漂亮的洋娃娃玩具,我们学校的王老师家里就有一个,我想给他打个电话,让他下午把洋娃娃带来。我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谁说得好,下课后就让谁去给王老师打电话,好不好? 王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xxxxxxxxxxx(板书),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该怎么打电话。 2.个人准备。要求学生把要说的事想清楚,要说的话想明白,注意使用“您好 “请问”“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 3.相互交流。小组讨论、交流,互相启发、改正、补充,进一步明确打电话的程序和说话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4.组对练习。学生自由组对,分角色(学生和王老师)练习打电话。注意:学生互换角色练习;教师参与,适时指导,充分练习;各组推选代表,准备参加汇报表演。 5.汇报表演。各组代表依次上台汇报表演,师生及时评议指导,评选优秀小组。 6.创新表演。设想打电话时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创新表演,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交际的灵活性,老师结合实际及时指导评议。 (1)王老师在家,接听人不是王老师。 (2)王老师不在家,需转告。 (3)直接接听电话,可玩具不在家。 (4)电话没人接。借此启发学生想想、说说还有没有其他解决办法。 7.老师小结。 三、联系生活,拓展深化 1.看录像,提要求。遇到这些事情该怎样打电话?注意拨打的电话号码及该说些什么?(播放录像,展现“病人急救”“火灾险情”“交通事故”等场面。) 2.小组讨论交流。任选一种或几种场面,分别练习表演。 3.小组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总结。 四、环境创设,巩固运用 1.打电话约同学踢球。2.打电话向老师请假。任选一种场面,小组分别练习表演。 3.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打电话听明白 说清楚语文园地五学习目标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我的发现”,引导学生知道同一偏旁的字所表示的意义范围大致相同。3.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4.会读会背歇后语,激发学生主动积累的兴趣。5.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习重点1.通过识字加油站和查字典,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2.通过辨析同音字,知道同音字读音相同,但字形字义都不同。3.学会打电话,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识字加油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用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一)猜字谜1.课件出示字谜: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 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 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 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 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2.指名带拼音读谜语。生字全班正音。3.揭示谜底:皮。师总结猜字谜的方法。过渡:现在我们再来猜一个类似的字谜,想不想猜?(二)识字加油站1.课件出示园地识字加油站字谜,指名带拼音读。2.翻开课本P63页,学生自读识字加油站,边读边画出生字。3.认读生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4.小组读、带读、齐读。5.检查生字认读情况。6.自由读字谜,组内互读,指读,比赛读,直到读通顺为止。(三)总结识字方法1.指名读,开火车分句读,师作相应的评价。2.讨论交流谜底:包3.总结识字方法:独体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就变成了另外的字,它们不仅字形不同,意思也不一样。(全班共同交流由“包”加偏旁所组成的字的不同意思。)4.像这样的字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四)再读字谜,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二、我的发现1.课件出示三组生字。2.指名读,正音。3.火眼金睛:你发现了什么?4.生汇报交流,指名回答。5.师总结:“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部的动作有关,“提手旁” 的字大多和手部的动作有关,“足字旁” 的字大多和脚部的动作有关。6.拓展:你还知道这样的字吗?能不能举个例子。7.齐读生字卡。三、字词句运用(一)选一选,填一填1.出示生字“青、清”,认读,并说说二者字形上的区别,分别组词。2.全班交流词语正误。3.课件出示园地例句。4.指名选,全班交流词语正误,并读一读。5.同法学习“再、在”。(二)比比谁最快1.全班交流音序查字法的方法。2.分组翻页码,比赛谁翻得快。20页 187页 206页 395页3.从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看谁查得快。x ji zhn lu b溪 解 准 楼 伯4.比赛查,全班交流。(三)布置作业1.在字典里查出下面的字: 饱、跑、清、鞭、能2.选字填空。远 园(1)这个公( )离我家很( )。乡 香(2)我们家( )的西瓜又( )又甜。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日积月累教学过程一、检查交流1.小组交流自己的“词语篓”里又多了哪些词语宝宝。2.指名交流,并读给大家听。3.全班交流。二、日积月累:歇后语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歇后语。2.师讲解什么是歇后语。3.生自由读歇后语,难点字多读几遍。4.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5.师生开展对读歇后语比赛,师读前半部分,生读后半部分。三、背诵,理解歇后语含义1.组内互背,指名背。2.理解每个歇后语的含义。3.全班齐背,争取人人过关。第五单元小结教材分析: 三维目标落实情况: _ 学生测试情况: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生率90分以上80-8970-7960-6960分以下存在的问题: 改进措施: 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