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16916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材分析龙口市新港路学校 康莺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是青岛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可分为四大板块:(一)、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第五单元、万以内加减法(二) 第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九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二)、 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第四单元、图形与拼组第十单元、图形的周长(三)、 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分段统计。(四)、 实践与综合应用两个实践活动本册教材重点内容分析:认识万以内数及这些数的大小比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方法的多样性、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是重点教学内容。本册教学难点分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使他们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体会出“万以内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和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会结合具体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计算方法和算理的掌握。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部分内容时,认识千米、分米和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单位之间的换算是教学的难点。在时、分、秒之间的换算是教学上的一大难点知识。下面,我就本册重点单元展开阐述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一、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计数单位千和万的认识及读写、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 难点。理解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二、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一)信息窗1的学习1、信息窗的解读。情境图呈现的是农村的学生来到城里,从火车站停车场居民楼街心花坛。看到什么都感到新、奇、多。这里有农村学生的新发现,有城里学生的主人翁介绍。2、教与学的建议(1)红点1的学习 两点建议摆一摆 拨一拨 数一数,借助百来认识千。在摆之前先回忆一下所学的计数单位,在复习10个1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的基础上,再用成板的方木块学具一百一百的边摆边数,摆出10个百,然后用计数器再一百一百的拨,当作百位上拨出10个珠子明确10个百后,拨去这10个珠子,在千位上拨上1个珠子。从而理解“百”和“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总结出: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l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千。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百,这是理论上对千的认识,“千”在生活中到底有多大,一千到底是多少,这要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感受,如果把教学定位在仅仅会读、写的层面上,不仅数感不能建立,而且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也得不到培养,同时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价值不大的教学。试想一下,学完了“一千”这个数以后,学生不知道“一千”有多大,不知道“一千”与生活中的哪些背景相联系,不能用“一千”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件,这样的教学显然价值就会降低。(2)红点2的学习。在计数器上表达出125。这道例题是学习“千”以内数的读写及各数位上数的意义,为便于学习,可在计数器上拨出125,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先试着读写再行讲解。根据计数器数珠的情况,可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写数读数,结合学生的读写情况,教师讲述写数读数的方法。数位意义的学习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结合计数器进行。如:计数器百位上有1个珠子,表示一个百,十位上有2个珠子,表示2个十。第二步:弄清位数、数位、数字、意义、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125是3位数,含有个位、十位、百位3个数位,个位上的数字是5,表示5个1,整个数由1个百2个十5个一组成 (3)绿点的学习。两点建议放手让学生自己写。鉴于前面的基础,可让学生自己试写三百和八百零八。不要怕学生写错,有错误是正常的。交流中学习0的写法。300问题不大,808学生很可能写成8008或880,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最终使学生明白:八百就在百位上写8,十位上一个数字也没有,就用0来占位,从而掌握千以内数的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二)信息窗2的学习信息窗2是有关千以上数的学习,由于教材的编排结构与体例同信息窗1完全相同,所以3个例题的教学建议完全可以参照信息窗1的教学建议进行。另外需要注意两点: 允许学生慢慢接受,不可操之过急。如果说“千”学生还能够体会和理解的话,由“千”到“万”则是一次大的跨越,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对数的理解更加困难一些。 万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要进行总结。教材在第8页作了这方面的提示,但没有像以往的教材那样呈现完整的读写方法,这正是新教材和传统教材的区别之一,教学时要从读写的顺序,0的读写,读写的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自主练习的第4题是读数练习,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读出各数,并说说数的末尾和中间的“0”的读法,然后再说说三个数中的“5”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三)信息窗4的学习1、教材安排了2道例题(1)红点1的学习。同样是估计,教材的编排又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整体性的大概的估,即有一百多人。二是运用了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即先数出10个,然后看看大约有几个10 ,这正是本例题的目的所在,即估的结果是否准确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估计的策略、方法和依据。教学建议为三点感受近似数体会估计的现实性。在学习之信息窗之前,教师可通过谈话举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的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精确的数,一类是近似的数,而且很多情况下不需要知道精确数。如一片森林的树木,草原上的羊群等。从而感受估计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根据图示自由估。出示第一幅情景图,先让学生自己估计大约有多少人在做操,一开始不要怕学生乱估,这是个必经阶段。然后提使学生:怎样估的更准确一些,你是乱估的还是运用了一定的方法和窍门估的?意图是引起学生对估计策略与方法的思考。在交流中学习估计的策略和方法。通过交流要让学生知道:要想估计一个整体,可以先估出其中的一小部分,然后再推想整体的数量。即估计要有依据,要讲究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估计的准确一些。至于估计的结果是不是特别准并不是教学的主要目标,主要目标是估计的策略,要千万防止学生用计算来替代估计的现象出现。(2)绿点的学习。三点建议重点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估计的策略。任务是估计8畦白菜的棵数,学生应该很快意识到应该先估即一畦白菜的棵数,教材作了这方面的引领。扩展估计领域。除书上内容外,可适当增加一些估计的素材,如估计书架上的图书、体育馆的座位、操场上的学生人数、一把大豆的粒数等等。既可以由小到大的估,也可以由大到小的估,如面前放2个铁块,告知大的铁块重10千克,问小的铁块约重几千克?l自主练习应让学生先自行估计,重点交流估计的方法。第二单元 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一、单元学习内容简析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学习长度单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难点: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三、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建议1、情境图解读。情景图所呈现的是一个梦境图,甜甜小朋友睡觉前看齐天大圣这本书,梦中又遇见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又遇见了神奇的金箍棒,在和孙悟空的交流中比起了两人本领的高低。老师们需要注意的是图中金箍棒和热气球的高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预示着1千米和1000米的对等关系,2千米的高度有2个1000米高,这预示着单位间的互化。2、例题解读。本单元就一个信息窗,编排了4道例题认识毫米和分米是学生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新的计量长度的单位。本节课的教育价值主要让学生真正建立“1毫米”和“1分米”实际长度的空间观念。(1)红点1关于毫米的学习。在教学设计上我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逐步进行体验学习的。教学片段一 感受毫米产生的必要性 (学具准备: 7毫米的小棒)活动一:测量(7毫米)小棒的长度。生:老师,这根小棒的长度太短了,还不到1厘米呢!(同学们都有同样的想法)师:小棒的长度不到1厘米,用以前我们认识的长度单位我们没法表示出它的长度,怎么办呢?生:找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师:很有数学家的头脑!要想准确地表示这根小棒的长度,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生:它是7毫米。(有几个孩子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该活动的测量活动是一个回顾知识的过程,唤起了学生对长度有关知识的感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为每个学生提供了“7毫米”的小棒作为学具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体会到了要想表示出小棒的长度,就需要一个新的长度单位,自然地就引出了对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段二 毫米的认识活动一:在直尺上找1毫米。师:毫米就藏在你的直尺中,你能找出1毫米来吗?学生找出多个1毫米。(到台前指一指)师: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生: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生:-活动二:感受1毫米。(学具准备:1分的硬币)1、测量硬币的厚度,借助硬币来感受1毫米的长度。2、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长度或者是厚度大约是1毫米。活动三:认识几毫米。小组合作再次测量7毫米小棒的长度。活动四:小组合作探索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得出了结论:1厘米=10毫米。【 反思 】通过“找一找、看一看、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活动来认识1毫米,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孩子们去经历、去体验、去获得。从而真切感受到1毫米的长度,形成1毫米的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主动探索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2) 红点2 红点3关于分米、千米的学习可参照红点2的进行。长度单位的学习可并入本例题中。因为红点3学完之后,作为常用长度单位的学习已经全部完成,可以作一总结,况且揭示了长度单位这一名词后,下面的绿点就是研究长度单位间的转化问题。在长度单位都学完之后,可让学生实际测量活动一:小小测量家先估测,再进行测量,记录估测和测量结果。1、数学课本的宽度。2、铅笔盒的宽度。3、课桌的高度。【 反思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通过实践动手测量活动,不仅可以强化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测量活动中我发现学生的估测能力不强,有很多孩子一说估计就拿尺子进行测量,学生的估计意识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培养。(3)绿点的学习。先让学生自己去推想。2千米是多少米?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在交流中学会换算的方法。对于学生的推想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引领总结,即:因为1千米=1000米,2千米里有2个1000米,所以是2000米。从而掌握高单位换算成低单位的换算方法。由低单位聚成高单位要进行扩展。单位间的换算有2种情况,一种是高单位化成低单位,一种是低单位聚成高单位,两种换算两个思路,从运算的角度看,高单位化成低单位乘进率,低单位聚成高单位除以进率。教学时可以10000米是多少千米为例,学习低化高的方法。即:因为1000米=1千米,10000米里有10个1000米,所以10000米是10千米。适当增加练习量,形成一定的技能。单位间的互化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考试的失分点,除掌握正确的方法外,适当的练习量是必要的。第三单元、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一、 素材解读蜜蜂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小动物,蜜蜂的生活也是孩子们很愿意知道的事情,本单元从蜜蜂的分工、花粉采集、蜂王浆的生产等方面勾画出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二、教材的重点难点。重点。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难点。笔算中的进位与退位三、信息窗教材解读及学与教的建议信息窗3学习进位加法退位减法1、信息窗的解读。图意很简单,反映的是蜜蜂到花园里采花的情形,需要让学生理解的是:果园和花园的位置分别在蜜蜂家园前后两个方向。2、本节教材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是单元的核心内容,教材安排了3道例题红点1: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红点2:学习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绿点:三位数减三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巩固3、教与学的建议果园花园家592米374米(1)教师要首先帮助建立情景的表象。特别是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仅仅通过字面上的叙述与讲解,学生是不清楚的。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师生共同完成家与果园、花园之间的位置图,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情景。(2)估算意识的培养是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的一条主线,因而本信息窗中的例一就是从估算入手开始教学活动。教材上呈现了估算,目的有2个:一是前一节刚刚学习估算的巩固和应用;二是验证下面的笔算结果。(3)教师对学生估算过程及结果要有充分估计。例一592+374的估算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百数来估算(结果为1000),既上一个信息窗学过的方法。第二种方法:两个数都变成整十数来估算(592590,374370,590+370=960);第三种方法:其中一个数变成整百数,另一个数变成整十数(592600,374370,600+370=970)。第一种方法:更适合学生目前的基础,教学不妨从这种估算方法切入。第二种方法:在没有学习进位加法时大部分学生是困难的,属于暂时要放进“问题口袋”中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估算是能利用原有知识能解决的,而590+370=960与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是一样的(需要进位),所以暂时放进“问题口袋”之中。第三种方法:在上一个信息窗中学习的是把三位数变成整百数来估算,接下来就需要学习把三位数变成整十数的估算方法,这是教学的再发展,教学不能总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第一种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引导。(4)要开展有指导、有层次的探究性学习。估算、竖式计算、计数器操作虽然都能解决问题,但如果把这几种方法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一个大的学习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因而在每一个例题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要分开层次,既先进行估算学习,再进行计数器操作计算的学习,最后完成竖式计算的学习。竖式的笔算是教学的重点。虽然教材中有估算,有用学具来算,但例题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竖式笔算,所以对于学生的笔算要重点展示和交流。(5)难点的突破:利用计数器进行有指导的探究。指导探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一是让学生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二是教师边讲解边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三是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操作;四是与竖式的书写相一致,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开始拨珠,完成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的操作活动,教师先演示,师生再一起完成这个活动。5、例题教学的具体阐释第一个红点:果园到花园有多远?592+384 列式与猜想引导学生列出算式以后,首先进行猜想得数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先去完成个人思考基础上的小组研究,然后组织交流活动。最后对估算的算理用数字及算式进行抽象,既:592600,384400,600+400=1000,592+3841000;592600,384380,600+380=980,592+384980。不论哪一种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与引导,把估算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不能仅仅进行口头的表述。探究与验证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结果对不对?592+384的得数到底是多少?引导学生想到“用计数器计算”:(1)指导学生用计数器计算,并指名演示。(2)教师演示,并让学生随着教师一起完成在计数器上的每一步操作。如果有必要,可以反复几次。反思与升华(1)指导学生用竖式尝试计算,并组织演示与交流活动。(2)计算器与竖式计算的比较:教师演示并指导学生完成592+384在计数器上从低位加起的操作活动,并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相比较,帮助学生理解竖式计算每一步的算理与意义,特别是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的意义及每一步计算要注意的事项。(3)升华。结合竖式对每一步计算的算理进行梳理概括个位上2加4得6,在得数个位上写6;十位上9加8得17,在得数十位上写7,向百位进1;百位上5加3得8,再加上从十位进上来的1得9;592+384等于976。引导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况下进行叙述,教师注意在学生叙述困难时给予帮助。(6)红点2的学习。参照红点1的教学建议进行,重点解决好:十位上1减2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作10加起来再减的道理和方法。 (7)绿点的学习。完全可以放给学生自主进行,只是在交流时讲清自己是如何计算的即可。第五单元-万以内的加减法(二)一、单元重难点: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本单元设有3个信息窗,具体内容如下:(1)信息窗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二次进位和二次退位,即一般加减计算(2)信息窗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和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即整数加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3)信息窗3: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解决位数不同的计算问题。信息窗1的解读该信息窗有4个例题中,例1、例3是重点,这两个例题学好了,整数加减法的基本问题就算解决了。 教学策略:(1)重点学好竖式。尽管教材呈现了多样化,但重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竖式计算,而竖式计算也不全是新的,对于竖式的写法,计算的顺序,书写的格式、计算中的进位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新知识只有一点那就是:个位相加向十位进,十位上的数相加又要向百位进。因此,教学时要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重点让学生体会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2)用好电脑提示。教材虽然没出现计算法则,但在加法和减法的学习之后,以电脑的形式分别作了提示。即;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计算减法时要注意什么?教学时要很好的利用这两次提示,让学生反复琢磨要注意什么。我想应包括注意三点: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从个位算起的问题;满十进1与退1作10的问题。自主练习 :练习中的习题。本自主练习共有8个题目,每个题目的意图和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第5题:左面是图示,右面是规则,所要注意的是向上的三个面除常规读法外也可以组成不同的三位数,这样可以使题目的空间变得大一些。第8题:教材呈现的一个热带植物园,辨认热带植物虽然不是数学课的学习目标,但通过数学课学会辨认一些植物那不是更好。因此,这道题的训练应分四步走:第一步: 辨认油棕、望天树、剑麻等热带植物,有实物照片的更好;第二步: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并适当归类;第三步: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问题;第四步:列式计算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信息窗2的解读教学的策略:读懂情景图,正确地提出问题。教材没标爸爸、妈妈和孩子,教学时可让学生根据他们的装束猜一下他们的身份,这样有利于表达,如果有的学生给他们编上号来提问题,我想那也是可以的。计数器是学习连续退位的最好学具。对于连续退位的过程一定要用计算器拨一拨、想一想,体会连续性。重点讲清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怎么办?因为加减法是相邻数位之间发生进退关系,所以个位只能向十位借,十位没有再向百位借,从百位上借来的只能先回到十位变为10个十,这时再从十位上借1退到个位。两个例题学完后,要对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做一总结,使学生对退位减法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信息窗3的解读该信息窗设置了2个例题, 红点例题:喜鹊捉了多少只虫子? 解决比一个数多几的实际问题,相当于我们以前的比多应用题。 绿点例题:啄木鸟捉了多少只虫子? 解决比一个数少几的实际问题,相当我们以前的比少应用题。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数量关系的分析是教学的重点。数量之间的比多少问题历来是学习的难点,特别是反叙的比多少问题,其原因就是学生不从数量间的关系去分析,往往是见多就加见少就减。所以教学时一定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如:喜鹊比黄鹂多捉38只虫子是什么意思,一定要让学生搞明白。贴纸条等直观演示是理解数量关系的好帮手。为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设计了纸条图,即线段图的雏形。透过纸条图,学生可清晰地看到喜鹊捉的虫子可以分成2部分,一部分和黄鹂一样多,一部分是比黄鹂多捉的。根据加减法的意义列算式。鉴于上面的分析,学生便会发现,求喜鹊捉虫的只数就是把这两部分合起来,即把146于38合起来,所以用加法做。计算时位数不同怎么办。对于算式 14638 的计算,即可在算前提醒,也可在算后的交流中,结合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总之,对于计算中位数不同的问题应有所交待。第六单元 混合运算一、单元教材分析1、 本单元的重点是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 教材的地位。从四个方面理解:继续是二年级上册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继续与发展; 基础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混合运算与解决问题的基础;完成是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完成阶段。 表象与本质表面上是混合运算,实质上是解决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所以地位非常重要。二、单元教材解读教学重点: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三、信息窗的解读:信息窗1 自主练习的第9题的第3问“7月的销售量比5、6月的总和少多少台?”是对加减混合运算的巩固,练习时,先引导学生弄清数量关系,是求”谁比谁少,让学生弄明白,这道题是用5、6月的总和7月的销售量。信息窗2的解读(1)情景图的解读图中的对话和数学信息比较多,总体上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关于鸭子的,一类是有关鸭蛋的。(2)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读懂图是学习的前提。因为本信息窗内容比较多,感觉比较乱,所以带领学生认真读图,读懂情景图是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是训练的重点。红点1教材作了简要的提示,即要求“还剩多少个鸭蛋”可先求卖了200鸭蛋,再求还剩多少个。学生可能利用已有的知识列分步算式,可能列综合算式,“600-200-150”。也可能有的学生列出“600-200+150”,对于这种算法,教师可引导学生这样写对吗的讨论,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明确这样列式是先算600-200,而不能先算200+150后,再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如何表示能先算200+150,教师可提示用一个符号表示,让学生经历由个性表示到数学表示的过程。教材上既有分步算式又有综合算式,作为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可以的,但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仅仅会做分步是不够的。要引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因为只有在综合算式中才能体现括号的作用。解决有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学习的落脚点。因为学习带有括号的运算是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学的落脚点是有括号的算式怎么算。对于运算顺序的学习,要和解决问题的顺序结合起来理解。第八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单元教材解读:教学重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计算教学难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及中间、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计算。1、 信息窗1的解读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l第三个红点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例题。主要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对于笔算:引导学生明白算里、学会算法至关重要,对于这一个环节,不管学生探究到什么程度,教师的讲解是必不可少的。l自主练习第5题:首先要让学生会看图表,知道图表数据的意义,而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让学生发现数量间的关系,这里渗透了时间、速度、路程三者间的关系。最后再让学生独立填写。第8题: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如果外出7天,至少要准备多少钱?要先看一天需要准备多少。即150+200+50=400元,再算7天要多少钱,即4007=2800元,因此至少要准备2800元钱,而实际往往需又要多准备一些;每月攒800元4个月共攒8004=3200元,因此这笔钱够。对这道题可以进行拓展性练习,如让学生搞个小调查,统计一下自己家或别人周末或假期去旅游的花费等。2、 信息窗2的解读教学的策略。关于第一个红点293的教学。这是本单元的重点例题,教学时可按如下几步进行:第一步:估算。这步的作用有三个:一是估算作为一种策略、二是前面所学估算的应用、三是与下面的精确计算作对比。第二步:笔算。竖式的书写方法、乘的顺序这在信息窗1中已经学过。这里重点解决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的问题。第三步:对比。有两个对比,一是精确结果与估算结果的对比;二是进位笔算与不进位笔算的对比。关于绿点的教学。其策略是大胆放手,做好迁移。用好电脑提示。本节教材两次出现电脑提示,一次是“6为什么写在十位上”、另一次是“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这两次提示是两次画龙点睛,是本节教材最重要的知识点。所以教学时不能简单的一问了知,要将其内涵挖掘出来,使这一句话便成一段结论、一个法则、一片回忆。自主练习。 第10题:是一道探索题,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解决。可以估算得出正确答案。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用铝合金B做窗子,需1516906(元),而计划用800元钱,钱不够,所以选择铝合金B是不合适的,而换铝合金A、塑钢(A)、塑钢(B),都是可以的。聪明小屋:难度较大,不仅需学生熟练地掌握计算的方法,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推理能力,这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的,对于中下游的学生不作要求。3、 信息窗4的解读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常规的笔算方法完全不要教。鉴于前面的学习,这三道题目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出来,所以笔算的开始阶段教师是不要说话的,学生想怎样做就怎样做。简捷的算法由师生共同完成。对于末尾有0先乘0前面的数,中间的0可以不乘,这些简便的算法,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觉地去发现。如果学生发现不了,教师就要作必要的讲解。与普通算式的比较必不可少。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是本单元的难点部分,中间、末尾的0为什么可以不乘,如果乘,乘得的积在竖式里是什么样的,这一切通过对比,可以提升学生的认识,发现其中能够简便的原因。第九单元 时、分、秒的认识教学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学具的操作非常重要。仅仅靠观察教材中的大钟面是不够的,教材中的钟面是静态的,而时与分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需要现场的操作、拨动来发现。所以,要运用学具通过现场拨动钟面,来认识钟面,认识时与分的关系。几时多的认读是学习的重难点。在这之前学生已学过认读整时和几时半、大约几时,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于8时31分的认读学生仍会感到困难。教学时在学生自读交流后,教师对认读的方法应有所交待,如:认读的顺序先看时针再看分针;时针过了几时就是几时分,小格的数量可以用计算的方法算出来651=31关于时间的计算,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交流明确:间隔的是将就是两个时刻相差的时间。这个时间是多少,可让学生用钟表拨一拨,也可以用算式算一算(后一个时刻前一个时刻)以上是我对本册教材的解读,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我觉得我们的教学不应只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如何愉快地度过自己幸福的童年,并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较强的各项能力。在具体的教学各个环节中,创设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