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环保自查宣教工作报告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119948 上传时间:2020-05-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环保自查宣教工作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环保自查宣教工作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乡镇环保自查宣教工作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环保自查宣教工作报告城市中的村庄将逐渐减少,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 镇城区化管理势在必行,搞好 镇的环境管理是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海上明珠,实现“ 尽染绿”关键。区环保局领导的倡议和大力支持下,今年11月。局就 镇如何改善环境质量,规范环境管理的问题,组织了一次对镇内十六条行政村的环境状况调查,并深入基层,听取村领导、企业和农民的心声,为今后结合农村实际,制订一套适合 镇的管理办法作好准备。一、 镇环境概况位于 区东南部, 镇是 区农村地域。北临 前航道,南濒 后航道,三面环水,西与城区接壤,由 岛大部分地区和 、 两个小岛组成,辖内面积59.44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65.7%据1994年统计,常住人口101636人,占全区人口总数14.03%其中57406人为农业人口。农业生产以种植蔬菜、果树为主。进入九十年代,随着 实施国际化大都市战略以及地缘条件优势, 镇工业有了重大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崛起,以物业出租为特点,商业、旅业、服务业、仓库租赁、市场租赁、铺位租赁,利用自有资金,利用自有土地,取得了超常效益,日渐成为城市化农村,农村经济已经从单一农业转向为农工商一体化。近年来,镇内xx、xx、xx、 、 等五条村被市政府划为果林保护区,成为净化空气、美化 ” 生态公园的建成与 市第一条生态示范村( 村)设立,开拓了生态旅游市场,成为一个潜在经济增长点;被绿水环绕、草木葱茏的 岛也被规划为生物科技园,突出了生态环境优越的这一亮点。根据20*年 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新城市中轴线将贯穿整个 镇。 镇的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二、存在主要问题农业土地被大量征用,1农业环境污染越来越大。逐年无序减少,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严重。主要污染来源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水源污染。城市的生活用水、工厂的生产废水及禽畜养殖场的粪尿污水基本上是排入灌溉用的河涌,流入 河,造成河涌的水质发黑、发臭、异味、有毒。二是大气污染。由于 市范围内的许多工厂经常向上空排放废气、粉尘,严重污染大气,造成酸雨,对水果生产影响较大。三是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在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同时,也造成了土壤有机质减少和地力下降。企业分布广;选址不合理;污染源分散;不利于联合治理与管理,2工业项目规划不够完善。乡镇企业,特别是村或村以下的企业,有的仍是小作坊式,规模小、工艺落后,加剧了污染物的排放量,这将对农业生产甚至生态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部分经营者环境意识薄弱、片面追求局部利益,3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突出。不考虑环保问题。农民已意识到环境问题对小至日常生活大至子孙后代的成长都带来很大的影响,各村纷纷提出已不再让有污染性质的企业进入,但仍有的村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对个别企业的污染现象不闻不问,对生产社属下的企业或出租屋监管不力。调查中发现,越是靠近城区的村,越是以工商业及物业出租为经济支柱,村民越富裕,但污染问题越严重,对环境保护越不重视,究其原因,有的人过分强调经济发展,认为环保固然重要,但只有我保,别人不保什么用,由此造成恶性循环。这种现象反映了农民虽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仍缺乏正确的引导,行动上仍有一定偏差,宣传工作仍未到位。三、几点建议1治理河涌刻不容缓大大小小河涌不计其数。近年部分河涌污染严重, 镇河网密布。整个 镇及部分城区的企业生产废水、居民生活用水全部排入这些河涌,导致水质变坏,河床被不断堆积的淤泥、垃圾抬高,有的地方已被淤塞。河涌污染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有的河涌边连草也不长,而农民还要用这些河水来灌溉农作物,这是造成果树产量逐年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有的村甚至提出能否在上游建水闸,水涨时开闸,水退时关闸,以保护果树保护区,虽然这个方法是否可行还有待商榷,但农民对治理河涌的迫切心情由此可见一斑。计划4-5年后将全面投产,治理河涌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是建设污水处理厂。 区污水处理厂已定址 村。届时整个 区的污水处理问题将有望逐步得到解决,但目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清疏河道,管好排污源头,尤其是上游的工业污染源,解决燃眉之急。所有废水纳入污水处理厂治理,建议镇内全面铺设市政下水管网。予以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并在政府职能部门收取的排污费和市政建设费中逐年安排部分资金整治河涌,建闸护岸,这样既可改善自然景观,增加旅游业、房地产业、商业服务业的潜在价值,又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经济发展2切合实际情况。农民响应国家号召,九十年代初。办起经济实体,发展工商业,各村相应地成立经济发展公司,大量农田改建为工业厂房或商铺,这种做法为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莫大的损失。现在随着城市化发展,管理手段越来越严格,一些跟不上时代步伐的产业陆续被淘汰或迁出,这对各村的经济造成比较大的影响,因此各村的领导及经济发展公司经理提出在不影响环境的前提下,尽量保留现有企业。对合资格的企业补办环保审批手续;对通过整改能达到要求的或因用地等问题手续不齐的企业,建议对各村内排污单位进行统计、分类。进行申报登记,发出临时登记证,逐步完善环保部门对企业的管理;对污染问题严重而又无法整改的企业坚决予以取缔。全力推动环保宣传教育3以建立环保教育基地和绿色学校为突破口。可以以此为基础, 区有 生态公园和 市第一条生态村 村。建立绿色生态环保教育基地,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那样,让全区的中小学生每年都至少能来一次,通过义务劳动,认养果树,现场讲解环保知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同时也让村民们接受环保宣传教育,保护我赖以生存的环境;将绿色学校的评审工作推向农村,强调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提高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的热情;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每条村设立宣传栏、组织村长们上环保课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农民的认识,从根本上增强环保意识。不要让老实人吃亏4加强对无证经营单位污染问题的执法管理。最近工商部门下文规定没有明确产权的单位不予工商登记,无证经营在 镇一直是老大难问题。但由于历史用地的问题, 镇95%以上的单位没有产权,这将造成明年无证企业大幅上升,导致多数企业没有落实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从而使管理难度加大,直接造成环境污染与恶化。调查中有的村反映我对有证照的企业管理严格,但对无证经营的却束手无策,这往往让老实人吃亏。因此,环保部门如何与工商、城管等职能部门协调,处理好这部分单位的污染问题,尤为重要。坚持服务到村5完善报建审批程序。有的村建议,各村普遍反映报建审批手续过于繁复。由村牵头,让我工作人员到村为企业集中办理报建审批手续;编写图文并茂、通俗宜懂的便民小册子,让村经济发展公司和企业能了解各种法规及办证手续,加深对环保审批制度的认识。根据农村实际情况将各项手续化烦为简;项目报建过程中,建议加快建设项目审批速度。审批部门根据各村镇不同实际情况及历史遗留问题,不违反大原则的前提下,可订立灵活、方便、简捷的办理程序;区有关部门对镇村发展第三产业的建设用地申请,及时提供法律、法规的咨询指导,符合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积极主动为其办理或协助办理有关手续,这样,既使村镇企业得以生存发展,又使政府部门能规范管理,体现各职能部门真正为村镇企业办实事的精神。从技术和经济上支持农村企业6发挥指导作用。环保部门应该指导它如何进行工艺改革及使用治理设施,由于农村企业技术力量薄弱。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有的电镀厂提出它已按照“一控双达标”要求投资几十万安装了治理设施,并实现了达标排放,但以其技术力量并不能保证以后长久能达标排放,希望区环保局能在技术上给予指导。为此,环保产业协会应发挥联系环保局与乡镇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企业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及时为企业单位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开展乡镇企事业单位间的环保技术交流和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技术讲座和培训班,培训环保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使企业人员提高环保业务素质,主动配合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加深村镇对产业协会在性质、业务范围、组织运作等方面的认识,消除不必要的误解。环保部门可以以资金补助或排污费反纳的形式,另外。对村搞环保宣传活动或环保建设项目及企业对治理设施进行的整改,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但必须专款专用,以达到对基层和企业“服务、支持、指导”工作方针。树立环保新形象7加强我局与村委、公司、企业的联系。以此突出环保工作的重要性,局与村镇可采取以下沟通形式:1咨询电话(2联谊会(3专业培训(4业务往来(5执法检查等。为村镇环境管理的顺利开展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农民积极性8建设 。并提出“保 ”口号,目前市政府已在 镇划出了果林保护区。但由于大气、水源、酸雨的长期污染、果树老化等原因,果树连年失收,种果树没有经济效益,甚至亏本,农民对“保 ”积极性并不高,许多人宁愿外出打工赚钱。因此对如何既“保 ”又“保饭碗”这很值得决策者们深思,如果只是保住一个有病的肺,没用的因此有人提出应该是建设 ”而不是保 ”希望政府能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改善保护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业污染,鼓励农民更新树种,改造老树,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农民才有积极性, 才更加美丽。9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拥有众多文物胜迹, 镇历史悠久。如:七星岗的古海岸遗址、新港东路的琶洲塔、漱珠岗的纯阳观和朝斗台、龙潭村的乐善好施”圣旨石牌坊及纶生白公祠、 村的 、沥窖村的革命烈士卫国尧故居等,自然环境优越,盛产龙眼、黄皮、杨桃、荔枝、木瓜等水果,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建议充分发掘它潜力,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开辟绿色生态一日游,以农业旅游为主,参观史迹、村风民俗等人文景观为辅,集旅游、饮食、休闲于一体,让游人享受田间野趣,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