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2028151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用书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课时提升作业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 五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下表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2题。部分城市某日天气预报表城市天气现象(白天/夜间)最高温/最低温北京28/18上海25/19哈尔滨24/11西宁22/31.该日昼夜温差最小的城市是上海,图中能反映其原因的是()A.B.C.D.2.据表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该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2时B.上海该日的降水可能是受台风影响所致C.哈尔滨该日的大雾天气可能是冬季气温降低所致D.该日北京的最高气温比西宁高是因为距海近【解析】1选D,2选B。第1题,昼夜温差小说明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强。第2题,一天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而不是12时,A错;该日哈尔滨最低气温为11,不可能为冬季,C错;距海越近,受海洋影响越大,最高气温应该较低,D错误;从气温可以判断此时上海为夏季,可能受台风影响,产生降水。下图示意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15名成员利用热气球探测到的校园附近某区域100 m高空气压(单位:hPa)。据此回答3、4题。3.在100 m高空,风力较为强劲的探测点的气压值为()A.1 014B.1 010C.1 007D.1 0034.图中A处的风向最可能为()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解析】3选A,4选B。第3题,图中气压为1 014 hPa的探测点与其他点之间单位距离的气压差较大,说明该地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较强劲。第4题,根据图中各地的气压可知,A处所受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应指向偏北方向,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处吹西南风。5.(2014安徽文综)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解析】选C。在太阳辐射、蒸发、降水、传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海面热量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因此Q1为辐射收支差额;蒸发量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因此蒸发耗热量在副热带海区最大,为Q2;热量总收支差额与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传导差额有关,总体分布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为Q3;海-气传导在不同纬度的差异性较小,为Q4。读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6、7题。6.假如气压变化只与气温有关,图中四座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B.C.D.7.该时间段内,Y市()偏南风转西北风天气晴朗风力减弱气温降低A.B.C.D.【解析】6选B,7选A。第6题,两幅图表示的是2日14时的气压和3日5时的气压,而这两个时刻一般也是气温的最高和最低之时,故两幅图的变化能表明气温日较差的变化。从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看出,唯有处气压变化最小,则表明该处气温日较差最小。第7题,依据轮廓可判断该处位于美国,2日14时图中Y风向为西南风,3日5时为西北风,则正确;图中显示两个时刻Y处等压线变稀疏,说明风力减弱,则正确;一般凌晨(5时)气温要低于午后,且Y地经历冷锋天气,则正确。下图为某区域年平均等温线图,读图,回答8、9题。8.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约为()A.1 3002 000米B.1 0001 300米C.5001 000米D.200500米9.四地中,最易出现逆温的是()A.B.C.D.【解析】8选B,9选D。第8题,根据温差与相对高度的关系即高度相差1 000米气温相差6,可计算出该区域内相对高差最大值。第9题,地所在区域年平均气温要高于周边,该处很可能为小盆地。在山区,夜晚山风沿山坡而下,易在山谷和盆地中形成逆温现象。【加固训练】地面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称为有效辐射。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关于甲、乙、丙三地多年平均年有效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甲地向乙地急剧增加B.由乙地向丙地急剧增加C.由甲地向丙地逐渐减少D.由丙地向乙地逐渐减少(2)关于地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面辐射与下垫面性质有关B.地面温度越高,地面辐射越弱C.空气温度越低,大气逆辐射越弱D.空气湿度大、云量多,大气逆辐射强【解析】(1)选C,(2)选B。第(1)题,该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这里的等值线为等有效辐射线。由图读出,甲、乙两地的有效辐射均介于2 600和2 700之间,丙地小于2 000。从图示有效辐射的变化看,甲地到丙地逐渐减少,乙地到丙地逐渐减少,甲地到乙地变化不大。第(2)题,地面辐射是指近地面被加热,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传播的过程。大气逆辐射是指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其与地面辐射的方向相反,故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的强弱除与地面温度有关外,还和下垫面的性质有关,组成下垫面物质的比热容、下垫面的海拔高低等都影响其温度的高低,进而影响地面辐射的强弱。地面温度越低,地面辐射越弱;天空云量越多,湿度越大,大气逆辐射越强。(2016宝安模拟)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下图旗云,完成10、11题。10.峰顶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主要是()A.阳坡冰雪带B.阳坡岩石裸露带C.阴坡冰雪带D.阴坡岩石裸露带11.产生旗云的时间段落主要集中在当地时间()A.811时B.1115时C.1518时D.2024时【解析】10选B,11选B。第10题,冰雪的反射率强,所以绝大部分太阳辐射被反射,不可能使峰顶直接升温,故排除A、C项;裸露岩石的反射率小,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使峰顶增温,又因阳坡接收的太阳辐射多于阴坡,故排除D。第11题,因为旗云是对流性积云,故地表温度最高的时候,对流运动最强,而一般午后2时前后地表温度最高,即14时前后。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材料一风能是炙手可热的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材料二我国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当发生材料二中图示情况时,应出现于下图中的哪个时段?(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变大或变小)。(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并判断c地具体风向。【解析】第(1)题,材料二中近海洋面气压高于陆地近地面,说明近海洋面附近气温低于陆地近地面,处于816时。第(2)题,近50年来,由于全球变暖导致海陆间温差变小,a、b间等压面弯曲度变小。第(3)题,根据a、b两地气压性质,首先确定垂直运动气流,然后确定水平运动气流,进而完成热力环流。气流在从b经c向a运动过程中,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东南风。答案:(1)816时。(2)变小(3)热力环流方向如下图。c地具体风向为东南风。13.(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下图为2015年1月27日20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局部分布图。(1)描述中国大陆东部地区的等压线分布特点并说明A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2)简述图中时刻B点天气状况及成因。(3)据图判断中国四大临海中风浪最大的海域并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分析,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判断,A气压中心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第(2)题,B点位于冷暖气团交界处,属于冷锋过境天气,所以伴有阴雨或雨雪,大风,降温等天气特征。第(3)题,根据图中等压线,在东海区域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答案:(1)等压线南密北疏;数值由北向南递减。成因:A地处亚欧大陆内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2)阴雨(雨雪);大风;降温。成因:冷锋过境。(3)东海。理由: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风高浪急。-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