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202140 上传时间:2019-10-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四则运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1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 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 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 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 “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 .2 生 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 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 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 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板书:加法定义) 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 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 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 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 样计算的? 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 .3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3师: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减法? 生: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 减法。 (板书:减法定义) 14师:你知道减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减数-减数=差) (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 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数都一样,运算不同 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的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加、 减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是 加、减法,还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你能发 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吗? 4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 6整理总结: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 .4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7师:请同学们利用刚才的算式 814+1142=1956、1956- 814=1142.1956-1142=814 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 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 组交流一下。 生 1:加法是减法的相反运算,减法是加法的相反运算。 生 2: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9学以致用:数学书 P3 做一做 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 关系,而且验证了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共同归纳出了如下 的关系: (1)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数学书 P3 练习一 1 下面各题应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 滑雪场上午卖出 86 张门票,下午卖出 59 张门票。滑雪场全 天一共卖出多少张门票? . .5 滑雪场全天卖出 145 张门票,其中上午卖出 86 张,下午卖出 多少张? 华光文具店运来一批练习本,卖出 370 包,剩下 630 包。运 来多少包练习本? 兴华小学一共有学生 843 人,其中男生 418 人,女生有多少 人?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算式 2综合练习:数学书 P3 3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学习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你 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第二课时 乘、除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 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 中应用 2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 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二、教学重点 . .6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三、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 用除法解答。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花不但是植物繁殖的重要部分,而且还有着很多美好的寓 意。荷花代表着纯洁,牡丹则代表着高贵。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用数 学的眼光来欣赏花,看看大家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每个花瓶里插 3 枝花,4 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 (二)自主探究,乘、除法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 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生 1:3+3+3+3=12 生 2:34=12 4.师:大家都是怎么想的? 生 1:每个花瓶中有 3 枝花,四个花瓶一共就是 4 个 3 相加。 生 2:4 个 3,也可以用乘法表示,就是 34。 5.师:看来 4 个 3 相加也可以表示为 34。你认为哪种表示方 式更简便呢?为什么? . .7 预设:乘法,因为加数个数多时可以用一个数表示个数。 6.你还能提出什么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7.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乘法? 生: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板书:乘法定义) 8.师:你知道乘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因数因数=积) 9.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加、减法时发现一个加法算式可以改 写出两个减法算式。今天你能结合情景和这个乘法算式也改写出用 其他运算方法计算的问题吗?小组讨论一下。 9.学生讨论并列式。 (2)123=4 (3)124=3 10.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这两个除法算式代表什么 含义? 生 1:有 12 枝花,每 3 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123=4 生 2:有 12 枝花,平均插到 4 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124=3 11.师:为什么用除法计算呢? 生:因为知道了两个因数的积,求另一个因数。 12.师:你能提出一个用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吗? 13.师:想一想什么是加法,什么是减法?然后,请你试着用自 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除法? . .8 生: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叫除法。 (板书:除法定义) 14.师:你知道除法算式中这些数又叫什么名字吗? 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三)小组交流,明确关系 1.师:观察黑板上的算式,再想一想我们是如何研究加、减法 的,你有什么发现? 2.师:我们能根据一个加法算式很快地写出两个减法算式,又 能根据一个乘法算式很快写出两个除法算式,现在你有什么想研究 的? 生:乘、除法各部分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3.师:同学们非常善于思考,看来我们这节课除了要知道什么 是乘、除法,也需要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板书课题: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4.师:根据黑板上的三个算式和上节课的学习经验(课件出示 加、减法各部分关系),你能发现乘、除法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 系吗? 5.小组讨论并组内交流 6.整理总结: (1)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 .9 7.师:请同学们结合刚才的算式,验证大家总结的发现。 8.师:请观察我们总结的结论,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小 组交流一下。 生 1:乘法是除法的相反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相反运算。 生 2: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9.学以致用:数学书 P6 做一做 10.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我们通过这三个算式的联系,初步了解了乘、除法各部分之间 的关系,而且验证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1.师:关于乘、除法的知识研究到这里,你还有什么疑问或还 想深入研究的吗? 生: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 关系呢? 12.师:关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想的呢?具体的内容我们下节 课就要研究,请你回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学习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知道哪些关系 你能说说吗? 2学生交流。 3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能说说你的心得、收获以及不足吗? 第四课时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教学目标 . .10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 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 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 算顺序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 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二、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难点 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 “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两步计算的式题,如果既有乘、除 法,又有加、减法,我们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大家试着标出 来。 2出示问题: 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7230 (2)175254 (3)4046 (4)48182 3课件辅助,显示结果: (1)7230 (2)175254 (3)4046 (4)48182 . .11 4师:是这样的吗?画线的这一步应该先算。在混合运算中我 们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今 天我们继续来研究与计算顺序有关的知识。(板书:四则混合运算) (二)经历过程,感受作用 1师:学校艺术节快到了,每个兴趣小组正在进行紧张的练习,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学校航模小组男生有 12 人,女生有 4 人,美术小组是航模组的 2 倍。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美术小组有多少人? 4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同学们自己将算式写下来,计算 一下。 5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对比方案: (1)122+42(2)(12+4)2(3)12+42 6比较方案:(12+4)2 和 12+42 的区别。 (1)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不 一样? 生:运算顺序不同 (2)问: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个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和的两倍,第二个算式表示男 生和女生的两倍。 . .12 7师:这样看我们的运算顺序除了先乘、除,后加、减外还需 要补充什么? 生: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三)深入研究,完善发现 1继续出示挂图:合唱组及问题。(合唱组:64 人,合唱组 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 2师:看到这个问题你打算怎样解决? 生: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几倍 3师:刚才,我们分步解答了这个问题,先算出了(美术 组的人数),然后用(合唱组的人数美术组的人数),现在 你能不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在本上试试看,只列 式。 预设:可能出现:方法一: 64(12+4)2 方法二: 64(12+4)2) 方法三: 64(12+4)2 4师:我们先来看这个同学列的综合算式,请你说说看,你是 怎么想的。(逐一比较学生的算法) (1)方法一: 师:这个算式,问题出在哪里? 预设:按照运算顺序,最后算乘法了,而这题的最后一步应该 算除法。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先算出美术组的人数,也就 是(12+4)2。,这样就和他的算式矛盾了,看来得改变这个算式 的运算顺序,怎样解决呢? . .13 (2)方法二:师:再加一个括号,来看看这个算式怎么样? 预设:连续两个小括号,重复了,有些看不清楚。 (3)方法三: 师:数学上规定,这个算式中已经有小括号了,再添加括号, 就要用到中括号。 师:像这样的括号就是中括号。伸出手来,一起跟我写一遍 (描)。 板书: 让学生尝试加中括号:请你在你的综合算式里添上中括号。 5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来研究含有小括号和中括 号的混合运算。 6师:这时的算式中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呢? 同桌互相说说这题的运算顺序。 7介绍递等式中一步一步脱式的过程和书写的格式要求(等号 位置,小括号算好后脱掉,移下来的是中括号)。 8师:你觉得第一步应该先算?也就是要算出航模组的人 数。 64(12+4)2 64162 6432 2 9师:回顾头来看一下,这里的两个算式,一个只有小括号, 一个又添加了中括号,那这个中括号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总结:对呀,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也能改变题目中的运算顺 序。 . .14 10师: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按什么 顺序运算?(学生尝试概括运算顺序) 11总结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件出示: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 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12介绍有关“括号”的数学史。 (四)巩固练习,不断深化 (五)拓展知识,评价总结 第五课时 租船问题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对“租船费用”问题的研究,掌握先假设再根 据假设结果进行逐步调整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自主探究“租船费用”最省的过程,感受数据变化的规 律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 力和意识。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应用的灵活性、广泛 性和优化思想。 二、教学重点 掌握先假设,再根据假设逐渐调整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对现实数据的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出问题 . .15 师:大家想象一下,和风旭日,杨柳如茵,轻摇橹桨,泛舟河 中,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呀!别光美,你知道吗?这划船里也有不少 学问呢?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租船问题。 (板书:租船问题) (二)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出示问题: 2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问: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怎样租船最省钱? 4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有什么想法?可以同桌一组 讨论一下。 5学生反馈: 生 1:可以算算每种船每个人合多少钱?再选择。 生 2:可以都用小船或都用大船试一试,看看哪种方式更省钱, 然后再调整。 6师:同学们都有好的想法了。你们认为哪种方法可行呢? 生:第二种方法可行,因为用 204 我们可以计算,356 我 们还没有学过。 7师:既然方法选定了,就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计算一下。 8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采样 9合作交流: (1)问:如果都用小船需要多少钱? 问:7 表示什么?2 表示什么?为什么要 7+1? . .16 (2)问:如果都用大船需要多少钱? 10比较方案: 问:通过两种方案的比较,你有什么发现?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 1:尽量租小船会比较合算。 生 2:全租小船,但有 1 条小船只坐了 2 个人,没坐满。是不 是可以再省钱? 11问:全租小船,没坐满,怎样可以更省钱呢?小组讨论一 下,试着计算出结果。 生 1:把这两人和一条小船上的人都安排坐一条大船就可以更 省钱。 生 2:6 条小船:206=120(元) 1 条大船:35 元 共花:120+35=155(元) (三)逐步调整,深入研究 1师:这样确实更省钱了?大家对于这个结果满意吗? 生:怎么能说明这种方案是“最”省钱的呢? 2师:要想证明“最”你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再次调整试一试。 3师:小组合作,再调整试试,看看能否说明 6 条小船和 1 条 大船是最省钱的? 4小组合作,填写学习单 5反馈交流: 问: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 .17 (四)总结过程,形成方法 1师:我们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生:先假设,再调整。 2介绍假设策略: (五)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出示题目:P11 练习三 春游 (六)全课总结,升华认识 1问: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问:今天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为大家助力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