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实施方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011979 上传时间:2020-05-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结核病防治服务模式实施方案一、制定实施方案,规范开展“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我县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已于XX年1月份正式开始实施,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职能已移交到县医院(定点医疗机构),各单位要明确工作职责、规范与结核病防治相关的工作内容,使我县“三位一体”工作模式有序、稳步开展。二、部门及机构职责(一)卫生行政部门1.拟定辖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2.成立以局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协调小组,负责本地区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3.积极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经费,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4.定期组织召开小组例会,讨论解决实施“三位一体”模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障碍。5.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协助卫生局制定结核病防治规划和工作计划。2.建立各机构间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建立非定点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工作机制,建立结核病患者追踪工作流程。3.负责本地区结核病疫情监测,定期完成、上报季度、年度报表,年度工作总结,充分利用数据资料,定期对本地区结防工作进行分析和评价。4.负责本辖区抗结核药品需求计划制定和订购。5.负责将定点医院诊治的肺结核患者的信息传递给其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所,落实对患者的随访治疗管理。每日浏览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对网络报告未到定点医院就诊的肺结核病病人及时进行追踪,报告的病人如在15天内未到位应进行现场追踪,并对追踪情况进行登记,对中断治疗的患者进行随访。6.负责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培训。7.为定点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8.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9.定期对定点医院进行监督检查,按卫生局制定的方案进行年度考核。10.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进行工作督导以及肺结核患者随访。11.负责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三)定点医院1.按照肺结核临床路径和门诊诊疗规范为本地区结核患者提供诊断与治疗服务,并落实国家和地方有关免费政策。2.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各相关科室(结核门诊、药房、检验科含痰检室、放射科、防保科等)工作职责;建立院内结核病发现、登记、报告及转诊工作程序;将结防工作纳入医疗机构考核内容,定期由防保科组织对相关科室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3.设立结核病门诊,配备两名专职结防医生及两名专职痰检人员,为肺结核患者和疑似患者提供免费的诊断(包括痰检、X光胸片)与治疗服务;按照国家统一的标准化疗方案,为患者提供免费全程抗结核治疗,不得搭车开药或与结核病无关的物品及检查;定期对病人进行复查。4.设立肺结核病房,收治需要住院的肺结核患者。按照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的要求建立“三本”(初诊患者登记本、结核病患者登记本、痰涂片检查登记本)及确诊肺结核患者病案记录,负责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专报)信息录入、更新、质量控制,配合疾控中心完成相关的月报、季报、年报。5.设立肺结核病房,收治需要住院的耐多药和疑难、重症肺结核患者。6.设立结核病药房(专柜),并按要求进行抗结核药品管理,免费抗结核药品由市疾控中心提供,药房要做好药品的出入库登记,填写与药品管理相关的各类报表及登记本,如结核病人免费专用处方,抗结核药品领取登记本,药品使用报表。7.凡来诊断的肺结核病人原则上实行门诊治疗,确需住院的病人,应严格执行入院标准,只对重症患者(大咯血等)提供住院治疗,一旦病情缓解,即回门诊继续治疗,住院费用按合作医疗或医保政策执行;对诊断的肺结核病人应填写治疗协议书、治疗记录卡、治疗管理通知单,治疗管理通知单于每5日前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卫股。8.负责涂阳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免费筛查工作,同时应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免费结核病筛查。检查后应将检查结果记录,并按规定完成相应的报表。9.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知识的健康教育。10.保持与疾控中心进行沟通,及时将需要追踪患者或中断治疗患者信息等传递给县疾控中心相关人员。11.应单独设置结核病细菌实验室,固定两人主要负责痰检及痰培养工作,并做好每日室内质控记录,接受上级完成室间质控,同时按规定完成资料的登记、录入及相关报表。痰涂片保存阳性片保存一年、阴性片保存3个月。12.放射科应做好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X光胸片的使用记录。13.协助疾控中心完成工作报表。(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将本院发现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至定点医院接受诊断治疗。2.负责将患者的个案信息及时传递给患者所在村(社区),落实患者治疗管理等,治疗管理信息传递给县疾控中心。3.负责结核病患者追踪,接到病人追踪信息后立即通知患者所在村卫生所,经村卫生所医生追踪仍未到位的患者如在5天内未到位应进行现场追踪,追踪结果传递给县疾控中心。4.负责对村医及督导员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5.负责对村医及其他督导人员的面视下督导服药工作进行现场督导与技术指导。6.负责对病人及村民进行健康教育。7.负责村卫生室患者治疗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每例患者进行四次家庭访视,随时掌握病人治疗情况和副反应情况。8.病人完成全程治疗后,收集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上交县疾控中心。(五)村卫生所1.发现有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推荐到县医院就诊。2.严格执行定点医院制定的化疗方案。3.负责本村患者治疗的督导管理,督导按时按量服药,督促患者定期复查,并及时上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4.详细做好病人的治疗记录,病人完成全疗程后,将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上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知的转诊未到位的病人进行追踪,追踪仍未到位的病人上报给乡医。6.对村民(居民)及病人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六)其他医疗机构1.建立院内肺结核病人报告、转诊工作机制。2.发现肺结核及可疑症状者及时进行疫情报告,并填写“三联转诊单”,将患者转诊至县医院接受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3.防保科每日收集各相关科室的疫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定期将转诊单寄送至县医院。4.对患者和家属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三、保障措施(一)定点医院需满足的条件1.基本设施要求定点医院必须按照如下要求配置开展结核防治工作的必要设施。(1)门诊:按照传染病诊室的要求设置门诊,要保证有诊室和处置室,有必要的设备,包括医用观片灯、台式计算机、疫情信息专用电话、宽带网络接入设备、消毒设备。(2)痰检实验室: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防护要求,实验室应分区(痰涂片染色域和读片镜检区域),应装备开展痰涂片检查的基本设备,包括:冰箱、生物安全操作柜、双目显微镜等。(3)放射科:有符合国家对X线防护要求的X线机用房,配备X线机(200MA以上)、X线防护设备、洗片机、观片灯等。(4)药房:药房应有免费抗结核药品存放柜(架),药品存放应有防潮架、防鼠板及防盗设备。(5)病房:按照呼吸道传染病设置病房,与其他传染病房区相对隔离。2.人员要求(1)结核病门诊:从事结核病诊疗的医师应具备内科学或呼吸内科学或传染病学专业的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其他人员应具备其他相关执业资格。门诊至少配备医师2名、护士1名,负责肺结核病患者诊断、治疗(管理)、报告和登记工作,承担免费抗结核药物的接收、登记、入库与发放工作。(2)实验室:实验室必须保证有2名专职检验人员,负责结核菌涂片镜检和结核菌培养工作。(3)防保科:有1名专(兼)职人员,承担本院结核病内部转诊的核查、管理、协调等工作。(4)放射科:有1名专(兼)职人员,承担初诊和结核病患者X线检查工作。(二)政策支持积极落实国家对肺结核患者的各项免费政策,以及对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报病、治疗管理等补助的政策支持,具体内容如下:1.结核病免费诊疗政策(1)为疑似结核病患者及可疑症状者提供一次免费的痰涂片检查和X线胸片检查,包括三张痰涂片和一张X线胸片。(2)为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3)在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三次痰涂片检查,以便监测治疗效果。(4)患者治疗结束时为其提供一次免费的X线胸片检查。2.人员补助及激励政策(1)对转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个人发放报病补助费;(2)对实施督导治疗的人员发放治疗管理补助费;(3)定期对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三)医疗保障政策将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纳入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报销范围,按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方案有关规定,落实农村结核病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补偿政策,同时要协调当地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部门,落实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结核病患者的医疗保障,确保“三位一体”防治服务模式可持续发展。(四)经费保障为确保各项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要积极落实结核病防治工作的各项经费,具体包括:1.中央转移支付项目及上级补助经费用于提供结核病诊断、治疗及管理方面的费用。2.县财政用于结核病防治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和防治机构的能力建设和保障常规工作运行费用。(五)组织制度保障1.成立以卫生局领导为组长、综合医院和结防机构领导为成员的协调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负责我县结核病防治“三位一体”防治服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卫生局定期组织结防机构和综合医院领导召开结核病防治工作例会,通报病人发现、治疗管理、追踪等情况,针对问题进行相关协调工作,并制定相应措施。2.建立、完善定点医院实施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度。3.建立非定点医院的报告转诊工作机制,规范其他综合医疗机构报告转诊工作。4.建立疾控中心的追踪工作流程,规范县、乡、村疑似患者追踪工作。5.建立确诊肺结核患者管理工作机制,规范患者用药、治疗管理工作。6.建立各机构间信息传递工作流程。四、监控与评价(一)督导1.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科:负责对医疗机构内部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和转诊工作进行检查。(1)频度:传染病报告工作每日核对,相关科室的登记和转诊工作每周核对。(2)内容:定点医疗机构内部肺结核患者转诊工作的管理机制、制度和流程,结核病门诊专报系统录入质量(及时性和完整性),“三本”填写质量;核查内部转诊执行情况,非定点医院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报告和转诊工作开展情况。2.疾控机构(1)县疾控中心负责对辖区定点医疗机构相关业务进行督导,每2月督导1次,对非定点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的督导按指南要求执行。(2)免费政策的落实情况:患者报告、内部转诊和医疗机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肺结核患者发现、治疗和管理情况;定点医疗机构内部培训和健康教育情况;药品管理与发放情况;资料信息管理,登记资料的完整情况;网络直报、结核专报和季度报表填报情况;实验室质量控制。(二)定期考核县卫生局将定期组织人员对定点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核病开展情况进行考核,原则上每年至少考核一次,考核结果进行通报反馈。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