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即是立德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198851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书即是立德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读书即是立德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读书即是立德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书即是立德一说起塞万提斯,我们立刻就会想到他写的堂吉诃德。作品里的主人公阿隆索吉哈诺的两重性格,虽看似可笑,实则却始终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化身。正是通过这一典型人物现实和幻想之间的“灾难性”冲突的深层刻画,塞万提斯怀着悲哀的心情宣告了信仰主义的终结。鲜少有人知道,贝尔西雷斯和西希斯蒙达历险记是塞万提斯的最后一部作品。这是一部蕴藏复杂结构与主旨的小说,至今都没有确凿的解读。然而书中的文字却十分清晰地传达了,作家早已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于是开始向朋友告别。虽然他对生命并不抱太大的幻想,但是却非常希望活下去继续完成构思好的小说。在岁月的河流里,我们时刻都在失去,也时刻都在得到。有些人还未想清楚自己的得舍,一辈子已匆匆远去;有些人却一辈子都在与“舍得”较真,到头来却一场空,计较得越多,反倒“舍”的也越多了;还有些人一辈子都沉醉在追求“得”的过程中,其它的都可以舍去,就连那个“得”也可以不管不顾,最终反倒真正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写到这里,在今天这样的日子,我不想谈“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或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我也不想再谈读书究竟能带给我们多少学习、工作、前途的益处。我更想谈一谈曾国藩家书中的这一句“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在清代时期,地位非常高,他谥号“文正”,这是当时最为尊贵、最受人敬仰的谥号。能得到这个谥号,不仅依靠战功,而且在治学、修身上都有令人高山仰止的成就。曾国藩认为自己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全是因为“读书”。然而,他却与当时多数人的普遍想法不一样,他读书并非为了获取功名利禄,他仅仅只是为了“立德”。何为“立德”?简单而言,就是树立一个良好的品德。孔子有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审视、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因此,不断的自我反省,才能树立起良好的德行。而“读书”却是帮助我们体察自我、坚定心性的最好途径。在我们的思想受到书的感染,书中的一言一行就能净化我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内在力量对自我的充实和完善,这也正如歌德所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在这样不断向里向内的“自求”过程中,我们所要省察的又是哪些言行呢?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既而,孔子对“君子”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修己以安人”。而这“修”,正是指“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但凡只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才能真正做到“尽善尽美”。由此,我又想到了塞万提斯,虽然他一生颠沛流离,但他所读的“书”对他的影响甚深。在他的笔下,我们能时常看到他以热情的语言歌颂自由,反对人压迫人、人奴役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不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大义,还是“修身、齐家、平天下“的人生追求,抑或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无不告诉我们“修身立德”才是本,而“读书”正是让我们人生道路走得更正、走得更远的“本”。因此,读书即是立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