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2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416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2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2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过关检测2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演练(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C.遥襟甫畅,逸兴遄飞汤之问棘也是已D.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此小大之辩也解析:A项,“销”通“消”,“蓐”通“褥”;B项,“闵”通“悯”,“冥”通“溟”;C项,“已”通“矣”;D项,“衡”通“横”,“辩”通“辨”。答案:C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项,前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后一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前一个“以”是介词“拿”;后一个“以”是介词“因为”。C项,两个“而”均为连词,表修饰关系。D项,前一个“于”是介词“比”;后一个“于”是介词“跟,和”。答案:C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C.郡县逼迫,催臣上道D.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解析:A项,“海运”,古义为“海动”,今义为“用船舶在海洋上运输”。B项,“告诉”,古义为“申诉(苦衷)”,今义为“说给人听,使人知道”。D项,“逢迎”,古义为“迎接”,今义为“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答案:C4.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或命巾车,或棹孤舟A.园日涉以成趣B.襟三江而带五湖C.目吴会于云间D.谨拜表以闻解析:例句为名词作动词,用桨划;A项,名词作状语,每天;B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衣襟;C项,名词作动词,看;D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答案:C5.补写出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1),。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烟光凝而暮山紫。(2)鸟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在古诗文中有多种情感的表现。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云无心以出岫,”表现自己无意出仕、厌倦官场而隐居的情怀。李密在陈情表中有“,”,用乌鸦反哺表现自己对祖母的一片孝心。答案:(1)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潦水尽而寒潭清(2)鸟倦飞而知还乌鸟私情愿乞终养二、阅读鉴赏(40分)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10题。(20分)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苏辙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淡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在以处之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略有删节)注:黾勉(mn min):努力。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是时,辙亦迁海康迁:搬家。B.渊明临终,疏告俨等疏:奏章。C.性刚才拙,与物多忤忤:感触。D.其必在以处之矣处:立身。解析:A项,迁:贬谪。B项,疏:(写)书信。C项,忤:抵触,违逆。答案:D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A项,都是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B项,介词,从/介词,对于。C项,连词,表目的,用来/连词,表转折,却。D项,代词,那些/语气副词,表诘问,难道。答案:A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B.独喜为诗,精深华妙C.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D.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解析:A项,古义:古代的一种器乐合奏,即“鼓吹乐”,在文中代指音乐。今义:宣扬提倡,吹嘘。B项,古今义同,指学问或理论精密深奥。C项,古义:在文中指得意之作,感到满意的作品,用作名词。今义:感到非常满意,用作形容词或动词。D项,古义:推辞世事,指隐居不仕。今义:去世,谢世。答案:B9.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的情况,着重谈了他晚年谪居儋耳、深服渊明并立志学陶渊明的原因。B.苏辙对苏轼的上述情况略加评论,其中说到了苏轼半生为官,频遭屈辱而不知悔,议论中流露出对其兄遭遇的不平之慨。C.苏轼认为陶诗的艺术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认为陶渊明的人是“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这篇序言引用苏轼的原话来介绍其创作动机等相关情况,这种写法有利于缩短读者与苏轼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可信。解析:C项,“性刚才拙”非苏轼的评价。答案:C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8分)(1)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4分)(2)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4分)答案:(1)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2)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参考译文:东坡先生被贬谪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罗浮山下,只和幼子苏过挑着东西过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头,但心中没有那种住室堂皇、食物精美的想法。子瞻平日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只是把史地著作当作园囿来游览,把文章当作音乐来欣赏,到了这时也全都停下来了。只是喜欢写诗,他写的诗精深华妙,并未显出老年人那种衰弱疲惫的精神状态。这时,我也被贬谪到海康,子瞻来信对我说:“自古以来,已经有诗人写过模拟古人的作品,却没有人追和古人的诗。追和古人的诗,便从我东坡开始。在诗人中没有谁是我非常喜爱的,我唯独喜爱陶渊明的诗。陶渊明作诗不多,但他的诗看上去朴质而实际上华美得很,看上去很瘦而实际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李白、杜甫众位诗人,都赶不上他。我前后和渊明的诗共一百几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认为在渊明面前并不觉得很惭愧。现在我要把它们编成集子并且抄录下来,为的是把它们送给后世的君子,你为我把这些记下来。但是我对于渊明,哪里只是喜爱他的诗呢?对于他的为人,我确实是很有感触的。渊明临死前写信给陶俨等人说:我年轻时生活穷苦,常常因为家里贫穷东奔西跑。我性子刚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触,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一定会给你们留下祸患,于是尽力辞去世事,使你们很小就过着挨饿受冻的生活。渊明这些话,说的是实际情况。我现在真的有了他这种毛病,由于自己没有早早知道这种毛病,做了半辈子官,却招来了世间的灾祸,这就是我十分佩服渊明、想在晚年学得他一点长处的原因。”唉!陶渊明不肯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齐去拜见乡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监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顿的地位,最后还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难之中,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虽然是这样,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职或升或降的原因还是可以考究出来的。后世君子,一定会从中总结出一些立身处世的教训来。我年轻时没有老师,子瞻成年以后,学问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学习。子瞻曾经称赞我的诗具有古人的风格,我自己认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从被贬谪到黄州住在东坡之后,他的学问日益长进,如同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他的诗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来,是要超过他们的,于是就和陶渊明相比。我虽然随着他奔驰不已,总是落在他的后面,对于他追和陶渊明的诗,我又跟着写了一些和诗。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115题。(20分)怒蛙说日有乌,月有蛙。蛙与乌相遇,乌戏蛙曰:“若,脔肉耳。跃之,高不咫尺,焉能为哉!”蛙曰:“吾已矣,若无靳我!”乌曰:“若亦能怒邪?”蛙曰:“吾翘吾腹,翳太阴之光;呀吾颐,啖其壤;瞠吾目,列星不能辉,奚不能怒!若不吾信,月于望,吾怒以示若。”其望,月果无光。他日,蛙遇乌曰:“曩吾怒,得毋惕乎?”乌曰:“若焉能惕我哉!吾振吾羽,翳太阳之光;肆吾咮,啄其壤,徐以三足蹴之,天下不敢宁而居。吾视若之怒,眇矣,奚以若惕为!若不吾信,月于朔,吾怒以示若。”其朔,日果无光。啬人伐鼓,驰且走焉。又他日,乌遇蛙曰:“吾怒也,何如?”蛙曰:“始吾谓极威矣,而不知子之威震于我也。”日之驭曰羲和,傍闻之曰:“噫,何谓威!吾疾其驱,六龙不敢稽吾辀;吾赫其燥,云不敢云,雨不敢雨,风不敢风;八土之埏,吾能赫其肤;万壑之阴,吾能秃其毛;百川之流,吾能杜其液。且彼与若敢言怒哉!若不吾信,吾怒以示若。”于是果旱暵者半载,凡天地之间病之。他日,羲和遇乌曰:“吾怒也,何如?”乌吓然曰:“始吾谓极威矣,而不知子之威震于我也。”飞廉、丰隆、屏翳者闻之,相与造羲和,诮焉曰:“若矜而怒邪!吾当威示若。吾三人者,嘘其气,足以幂乾坤之倪;噀吾沫,足以赭嵩华之峰;啸吾声,足以颠四海掀九州而覆之也。果尔,若乌能威!”言未既,丰隆嘘焉,屏翳噀焉,飞廉啸焉。莫昼莫夜,弥山漫谷者,亦半载。呜呼!司造化之权而私以怒竞,民物奚罪哉!(有删改)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望,月果无光望:远望。B.若焉能惕我哉惕:使恐惧。C.吾视若之怒,眇矣眇:微小。D.相与造羲和造:至,到。解析:望:望日。天文学上指月亮圆的那一天。答案:A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A项,介词,用,拿。B项,连词,表示并列关系,又。C项,结构助词,的。D项,句“其”,代词,第三人称领属关系,它的;句“其”,代词,第三人称,他。答案:D1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能够表现掌权者“私以怒竞”的一组是()(3分)吾已矣,若无靳我吾翘吾腹,翳太阴之光啬人伐鼓,驰且走焉吾疾其驱,六龙不敢稽吾辀飞廉、丰隆、屏翳者闻之,相与造羲和丰隆嘘焉,屏翳噀焉,飞廉啸焉A.B.C.D.解析:文中乌鸦、蛙、羲和、飞廉、丰隆、屏翳都是传说中的自然界的主宰者,为掌权者的代表;“私以怒竞”指它们私自用发怒来互相争胜。是蛙对乌鸦戏弄之语的回复,是乡民遭遇日食的恐慌状态,是飞廉、丰隆、屏翳相伴造访羲和,这三句都不能够表现“私以怒竞”。排除这三项的只有C项,可知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一篇寓言,乌鸦、蛙、羲和、飞廉、丰隆、屏翳这些古代传说中的自然界的主宰者,象征着当时社会上具有大小不同权势的各级封建官吏。B.本文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掌权者私自用发怒来互相争胜的卑劣行径,痛斥了他们仗恃淫威“私以怒竞”给社会和人民带来极为深重的灾难。C.文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述了蛙以月食、乌以日食、羲和以干旱、丰隆以吹气、屏翳以喷沫、飞廉以啸叫的方式各自展示其发怒的情态。D.在作者看来,那些掌管天地的权贵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互不买账,动辄竞相使怒逞威,而那些受害的民众只能逆来顺受,丝毫不敢有怪咎之意。解析:D项,“那些掌管天地的权贵彼此之间矛盾重重”于文无据;“受害的民众只能逆来顺受,丝毫不敢有怪咎之意”曲解文意,句末“民物奚罪哉”意思是“民众万物有什么罪啊”。“罪”在句中意思是“罪过”,而不是“怪罪”“怪咎”的意思。答案:D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不吾信,月于朔,吾怒以示若。(2分)(2)始吾谓极威矣,而不知子之威震于我也。(3分)(3)于是果旱暵者半载,凡天地之间病之。(3分)答案:(1)你要不相信我,到初一那天,我发怒给你看。(2)原来我认为自己极其威风,却不知您的威风强过我。(3)于是果然干旱了半年,凡是天地之间(的生命)都因为这而遭灾。参考译文:(传说)太阳上有(三只脚的)乌鸦,月亮上有蛙。(一天)蛙与乌鸦相遇,乌鸦嘲弄蛙道:“你,肉块而已。跳,高不过咫尺,能有什么作为!”蛙说:“我不计较你(的无理),你别戏弄我!”乌鸦说:“你也能发怒吗?”蛙说:“我挺起我的肚子,(能)遮蔽月亮的光亮;张开我的下颚,(能)吃月亮的土壤;瞪我的眼睛,众星就不能发出光辉,怎么可能不能发怒!你要不相信我,到月圆那天,我发怒给你看。”月圆那天,月亮果然无光。过些天,蛙遇见乌鸦说:“上次我发怒,你是不是被吓着了?”乌鸦说:“你怎么能吓着我啊!我振动我的羽毛,(就能)遮蔽太阳的光亮;随意用我的嘴,(就能)啄太阳的土壤,慢慢用三只脚趾踢太阳,天下人没有能够安居的。我看你的发怒,小(菜一碟)呢,怎么会因为你而吓着呢!你要不相信我,到初一那天,我发怒给你看。”那个月初一,太阳果然无光,乡民敲锣打鼓,又跑又窜(救日)。又一天,乌鸦遇见蛙说:“我发怒了,怎么样?”蛙说:“原来我认为自己极其威风,却不知您的威风强过我。”给太阳驾车的神叫羲和,在旁边听了说:“噫,什么叫威风!我疾驰驾着太阳的车,六条龙不敢怠慢我驾的车;我(因)太阳的燥热发怒,云不敢再动,雨不敢再下,风不敢再吹;八方的土地,我能灼热地皮;万丈深壑的阴暗处,我能让它寸草不生;百川的流水,我能堵塞它的水。而你和他还敢说怒吗!你们要不相信我,我怒给你们看。”于是果然干旱了半年,凡是天地之间(的生命)都因为这而遭灾。后来的一天,羲和遇见乌鸦说:“我发怒了,怎么样?”乌鸦害怕地说:“原来我认为自己极其威风,却不知您的威风强过我。”飞廉(风神)、丰隆(雷神)、屏翳(雨神)听说,相伴造访羲和,讥讽(他)道:“你自夸怒啊!我们应当施威给你看。我们三位神仙,吹出的气,足以覆盖乾坤的边际;喷出的唾沫,足以使嵩山、华山的山峰光秃;啸叫出的声音,足以颠覆四海掀翻九州。果真如此,你怎么能算威风!”话音未落,丰隆吹气,屏翳喷沫,飞廉啸叫。(顿时)没日没夜,弥山漫川,也是半年。呜呼!掌管造化的权力却私自用来比赛发怒的威风,民众万物有什么罪啊!三、语言表达(15分,每小题5分)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画线处进行调整,使句子语意连贯,句式协调。(字数不得增减)庄子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他的影响,一方面疾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深刻的思想,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修改为:;(2分)。(3分)解析:下文“一方面另一方面”的前一分句阐释的是“像火一样热烈”,后一分句阐释的是“像水一样冷静”,所以处两句话的语序应互换,以保持上下文语意的照应。三个短语各自内部的语序要么全都是前面提及的某一方面,后面揭示其特点;要么相反,以保持三个短语格式协调一致。答案: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文笔的恣肆,寓言的生动,思想的深刻(或: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放暑假了,小东回到了大山深处的老家。当了一辈子木匠的爷爷带他在村里散步,看到新修建的宽阔的柏油马路,小东说:“太给力了!”了解国家为山区发展提供的优惠政策后,小东说:“因为政策给力,我们才会发展得这么快。”爷爷说:“你左一个给力,右一个给力,什么是给力啊?”若你是小东,请结合爷爷的职业,以恰当的语言给爷爷解释其中一个“给力”。(不超过40字)解析:答题时,要注意理解两个“给力”出现的不同语境,结合爷爷的职业,解释出“给力”的意思,语言要通俗易懂。答案:(1)前面的“给力”就像是爷爷做了一把很好的椅子,让人觉得很漂亮。(2)后面的“给力”就像是爷爷在做椅子的时候,有人帮你锯木头,给你找工具,给你帮了很多忙。18.阅读下面这幅图画,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揭示画面隐含的意义。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40字左右。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做图文转换题有两个步骤:一是读图,二是把图的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幅图的内容很明确,就是有关高校的一场生源大战。联系现实生活,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即可。答案:在生源大战中,优生是鱼,金钱是饵,高校是竿;谁的钱多,谁的竿长,谁就会钓到更多更大的鱼。四、写作训练(50分)19.根据下面的要求作文。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意思是说,知音难遇,既然遇到了钟子期那样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乐曲又有什么羞惭呢?请以“知音难逢”为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分析:“知音难逢”这种感叹屡见不鲜,也许连你也偶尔会发出这样的感叹,所以“高山流水”的故事才会流传千古,成为美谈。关于这个话题,你一定有许多话要说,最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文体,给要说的话确定一个主题,否则行文就容易天马行空,甚至流于空泛。当然,你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知音难逢”是因为人们被太多的俗念、杂念所扰,有时只要我们敞开心扉,也会发现“知音”并不难逢。答案:知音难逢一位技艺高超的琴师,一个出入山野的樵夫,在那高山下,流水旁,成就了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有幸,遇上了钟子期这个知音。钟子期驾鹤西去之后,俞伯牙的琴声再也没有响过知音难逢。几千年来,这知音似乎越来越难遇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甚至有人扬言:如果能够给我一个知音,我愿意分给他一半的家产。细细分析一下,知音难逢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代人缺少了遇到知音的环境。俞伯牙和钟子期在哪儿相遇的?高山下流水旁。现代人呢?抬头向窗外看去,到处都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难得有个周末,兴冲冲地爬到梧桐山顶一看,全是黑压压的人头,耳边充斥着的全是喧嚣的人声。间或有那么一个悠扬的乐曲声夹杂在里头,仔细一听手机铃声!其次,现代人的等级观念切断了遇到知音的道路。试想,俞伯牙如果到了我们这个时代,他就是“闻名中外”的艺术家了。别说一个砍柴的樵夫不能碰见他,就是一般的政府官员也难遇见他啊!要聆听他的琴声?排队买票吧!而且价格不菲,动辄几百上千的。一个小老百姓,哪有那么多的闲钱?而那些前去聆听琴声的富豪当中,即使有能听懂俞伯牙的高山流水之音的,但是他又愿意委屈自己去和一个“弹琴的”相交往么?所以,俞伯牙是遇不着他的知音了!再次,现代人的价值观阻碍了知音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人很忙,忙着赚钱,赚了钱忙着买房买车,炒房炒股炒基金。他们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去聆听一曲高山流水?如果钟子期到了现代社会,他就是一个私营企业的小老板高山砍柴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若是在砍柴的过程中听到了俞伯牙的琴声也不会愿意停下他的斧头的。那么,这千古的佳话就要被改写了。如今的钟子期们哪里会有闲情逸致去对俞伯牙的琴声发出“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江河”的感叹?俞伯牙就是把琴弦弹断,把手指勒出鲜血来也未必能碰着知音啊!最后,现代人篡改知音的定义防止了知音的出现。现代人早已没有了那种纯粹的朋友关系,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现代人都很精明,对自己有帮助的人才是朋友,才会花时间和精力去与之交往;相反,即使是才高八斗、艺高十丈的绝世高手,他也不会用正眼瞧你一下的,何况是区区一个路人?你那琴声即使响遏行云,也很难打动一个眼里耳里只有利益的现代人的铁石心肠。没有了打动,这知音又从何而来?当高楼越建越高,当防盗门越装越厚,知音就离我们越来越远。这是现代人的悲哀。如果可以,我愿意回到古代,带上我的镰刀斧头,走进山林,去做一个简单而快乐的砍柴人,当俞伯牙的琴声悠然响起的时候,我会停下略为匆忙的脚步,擦擦额头的汗珠,仔细聆听那沉稳如山,清澈若水的琴音点评:“高山流水”的故事妇孺皆知,而本文对该故事的运用却让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首先”“其次”“再次”“最后”,从这些词语的运用上就能看出作者的行文思路是多么清晰。对社会生活有着很强的洞察力的作者用精练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不枝不蔓,一气呵成。读完这篇文章,我们也许真的能明白为何“知音难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