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走进自然 6 荷塘月色学业分层测评 鲁人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96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走进自然 6 荷塘月色学业分层测评 鲁人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走进自然 6 荷塘月色学业分层测评 鲁人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 走进自然 6 荷塘月色学业分层测评 鲁人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塘月色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27120070】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_。对一篇规范的论文,因版面限制而去砍综述、删注释,实在是_的不智之举。从此以后,黑格尔将父亲的话牢记在心,每当要出现_、贬低别人、粗暴打断别人说话苗头的时候,他都会想到父亲的提醒:“马车越空,噪音就越大。”A. 举棋不定舍本逐末自以为是B. 犹豫不决 削足适履 自以为是C. 犹豫不决 舍本逐末 自行其是D. 举棋不定 削足适履 自行其是【解析】举棋不定:比喻临事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迟迟疑疑下不了决心。第句强调处事果敢,为照应“坚决的舍弃”,应选用“犹豫不决”。削足适履: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或生搬硬套。舍本逐末:指的是放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形容轻重倒置。第句语境,“综述、注释”不属于论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应选用“削足适履”。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行其是: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第句语境强调不恰当的想法,所以选用“自以为是”。【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导学号:27120071】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B那天欧盟的大使跟龙永图谈话以后,他一夜没睡着;第二天到经贸大学去作报告,血压也因此升得很高。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D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解析】A项,宾语残缺,“再现”缺少了宾语“的场景”;B项,表意不明,“他”指代不明;D项,语序不当,“因为不仅诚信”,应改为“因为诚信不仅”;“关系形象”和“体现素质”应互换。【答案】C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下弦月冉冉升起,_,已经是夜静时分。万里长空,一碧无云,皎皎明月光,_,又_。月光洒遍粼粼的江上,_,_。极目远处,月下有一二轻舟,静悄悄不闻橹声,只见小小的一叶黑色剪影,轻移缓进,桨楫一动,_。我在窗台上静静地坐着,如醉如痴,仿佛进入了童话世界。泛起万点萤光远村更鼓初传像把偌大的人寰装进了水晶瓶里便激起一朵耀眼的银花闪闪烁烁给整个天地镀了银ABC D【解析】首先确定首句,其他五句都是写景,只有句和时间有关联,所以句应是首句。其次找小组合,像、,无论把它们放在何处,组合是不能拆开的;说的是江水,所以它们在后面。最后看末尾句,是紧承“桨楫一动”的,因此放在最后。【答案】B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前后表述一致。 【导学号:27120072】朱自清笔下的“水”,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有凌空飘逸的,它们是琼浆、深潭、瀑布。他逼真地描绘出水的色、形、质。【解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三处画线部分中事物及其特征的对应关系。如“凌空飘逸”是从“形”上来写“瀑布”,“汪汪一碧”是从“色”上来写“深潭”,“晶莹清澈”是从“质”上来写“琼浆”等。形、色、质按由表象到本质的顺序排列。【答案】有凌空飘逸的,有汪汪一碧的,有晶莹清澈的瀑布、深潭、琼浆形、色、质5仿照下面这句话,另选一种景物进行描写。要求句式基本一致,并运用比拟、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解析】考查句式的仿写。仿修辞,仿句式,仿内容。题中语句选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做题时要注意题干要求,回应题中照应和暗示性词语;修辞手法要符合事理和情理,其中尤其要注意比喻的恰当性以及它与后面句子的搭配。【答案】(示例)悠悠白云中,隐约地横亘着一座座青山,有腼腆地躲进雾霭的,有大方地露出真容的;正如一把把直指苍穹的利剑,又如碧空中腾飞的巨龙,又如绵延不断的绿色屏障。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导学号:27120073】山水画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_,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_,长期观察。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达到“全虾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_,就一定画不出好画。【解析】要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和句式等综合考虑。由“有赖于思想感情”确定填“思想感情的产生”;由“要”确定填“就”或“必须”;由“一定画不出好画”确定填“对客观事物不熟悉”。【答案】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必须身临其境对客观事物不熟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导学号:27120074】又见荷塘月色吴兆民今晚上,我终于来到了清华园的荷塘。可是来迟了,已不见满塘的荷花荷叶。但月光很好,依然能伴我追寻当年朱自清的足迹,也不能不说是非常惬意的事。荷塘边随风飘拂的杨柳,有好些一定目睹过朱自清的身影,那情意眷眷的样子就是对故人的怀念吧。昏黄的路灯把柳影映射到荷塘里,让人觉着塘中漂动着簇簇水草。我的身影则在这水草上滑过。今晚虽不是满月,但它的清辉似乎不减当时,把眼前的荷塘尽情倾洒。荷塘上虽然不见了荷花,但让人分明感到是有荷花的。 因为朱自清已将它牢牢植根于人们的头脑里;我已从想象中活生生移植其上。看吧,这满塘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的不是荷花吗?那层层叠叠铺展在那里的不是荷叶吗?月光正像当时那样流泻在荷花荷叶上。微风在那里吹拂,依然将那清新的荷香弥散。我沿着塘边昔日的小煤屑路向前。几盏温和的路灯紧贴荷塘小路亮着,倒映水里的显出一束束昏黄,把荷塘小路照得分明。我折上了这一小路。三两个戴着耳机、口里正在默默记诵的清华学子与我擦肩而过。左边一列高高土坡,密植森森柏树,黑压压一路绵延。荷塘那边,月亮透过摆动着的高大树枝时不时瞟我一眼。眼前的莲桥把狭长的荷塘分成两半,稀疏的残荷漂浮在荷塘上,令我心生几许凄凉。莲桥那边路灯下一学子在踱步捧读。走过莲桥,拐过小弯,我走进了近春园遗址深处,置身高高的白杨树下。眼前一片开阔地平展展的,月光轻洒,充满空灵,草坪黑青黑青,上有不少落叶。前面竖立着一块碑石,记载着近春园历史。后面小土坡上的“荷塘月色”亭,显得有些静穆。月光在静静往这里挥洒,近处的一切都给抹上了清灵灵的光影,我也被其细心涂抹。我看看月光给我的身影,又不禁抬眼凝望天上的明月,它竟是那样邈远、透亮而圣洁,让人的心胸霎时跟着坦荡起来。极目远望,未见昔日那只有些大意的一带远山,恐是让长高了的树木遮住了吧。七十多年前那个夜晚,朱自清独自一人来到这月下荷塘,一腔心绪凝结于荷花明月,一腔情感在这里倾泻,一生操守在这里坦白!要清洁,不要朽污;要清直,不要屈从;要清苦,不要奢靡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朴朴素素的人,做一个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有益于民族的人。在那腥风血雨的岁月,有多少人经受不住磨难变节了,经受不住诱惑苟且了,经受不住清贫颓废了;而你没有。为了民族,为了家庭,也为了自己,你活出了尊严。 那个夜晚,你一人在这里的默想和表白,说不上庄严,充其量只是几天后以荷塘月色艺术地向世人作了昭告;但你此后却真切地用自己的生命实践。没有哪一个要求你去这样做,也没有哪一个去监督你这样做。你靠的完全是自觉、意志、风范。你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在贫病交加之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援面粉,成了承载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的人。也许有人不屑,也确实有人不屑,但这反而衬托出你的崇高,因为那些不屑者不是同类。这样想着的时候,阵阵清寒和阴森不知从何方向我袭来,又想到这遗址就是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而殃及近春园使之成为“荒岛”的地方,我再也受不住四周的清寒和阴森,只好回转到有路灯的荷塘边。放眼荷塘,只剩我一人。我在荷塘边漫步,回首荷塘上空,正有一束绿色聚光在不停旋扫。毕竟是现代文明社会了!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社会发展了人还要不要操守?融入现代文明民族还要不要气节?现实中的许多人和事都做了否定性回答。朱自清虽是旧时代知识分子,尚且坚守操节,洁身自好,成为一代楷模。就是这荷塘里的荷花也葆有自我净洁、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作为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为什么就不能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作为融入现代文明的民族又岂能不固守气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回到人之为人的本性上来,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不断温习、时时记取七十多年前那份富有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的深情告白,是恢复我们人本性的一剂良药。荷塘上的清风在月光辉映下吹拂着我,不断清理着我的思绪。我下意识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今晚曲曲折折的荷塘路上,虽然不见先人踽踽独行的风采,却留下了我深深的思考。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从怀着渴望已久的心情来追寻朱自清先生的足迹写起,紧接着勾勒了荷塘月色,最后联系史实评价先生高洁傲岸的人格。B第段中,作者描写了眼前所见的月下荷塘的美景:荷花,荷叶和荷香,显得空灵洒脱。C第段主要运用了呼告的手法,将第三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营造出向故人直接倾诉的氛围,有利于直抒胸臆。D文末“荷塘还是那个荷塘,月色还是那样的月色,可我的内心却历尽沧桑”一句的意思是说,荷塘,月色依旧,而我既深切怀念故人,又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E文章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表达方法,既评价了朱自清先生的人格,又结合现实,探求了发人深思的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解析】B项,本段所描写的是想象之景,并非眼前所见;D项,“对在险恶环境里变节投降的文人深表遗憾”脱离原文;E项,没有运用“说明”的方式。【答案】AC8文章第段采用第二人称的手法来写,有什么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对表现手法的理解。作者运用第二人称的表现手法,便于抒情。【答案】用第二人称“你”有利于作者宣泄内心的情感,表达对朱自清崇高气节的赞美之情。9请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概述“我望望天上明月,又看看水中残荷,总是不能释怀”中“不能释怀”的内容。【解析】题干中的句子出自第段,这段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正是因想到朱自清而生感慨,这些感慨正是作者不能释怀的原因。以此为据作答即可。【答案】(1)朱自清以自己的生命实践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2)领受现代文明熏陶的人应该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3)融入现代文明的现代社会还需要坚持操守和气节。10作者在第段中所说的“无论何时都不能消解、灭绝人的本性”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解析】解答本题第一问要抓住第段文字中“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人之为人这一陈旧而又永恒的人生命题”中“这”的指代内容;解答第二问,则要解释其中“陈旧”和“永恒”的意思。【答案】(1)自觉固守民族的气节、尊严和大义,自我净持,自守律令,洁身自好。(2)旧时代的人要面对这一问题,新时代的人同样要面对并回答这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