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64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语文 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七课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涨水(zhn)信札(zh) 粗粝(l) 擘画(b)B肖像(xio) 似的(sh) 佛像(f) 豁达大度(hu)C尸骸(hi) 调度(dio) 淬火(cu) 大模大样(m)D镌雕(jun) 猛鸷(zh) 规矩(j) 漫无涯涘(s)解析:A项,“涨”应读“zhn”;B项,“佛”应读“f”;D项,“矩”应读“ju”。答案:C2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尘封蔽病田塍举步维艰B强悍暴躁忿怒报残守缺C拮据惊骇抱歉龙飞凤舞D擘画字帖誊录遂心所欲解析:A项,“蔽”应写为“弊”;B项,“报”应写为“抱”;D项,“遂”应写为“随”。答案:C3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_琅琅上口。困难和艰辛可以转化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锻造人_的性格,激励人追寻生活的意义。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_却十分容易。在生活方面我的_便是,即或家中明知我下河洗了澡,只要不是当面被捉,家中可不能用爬搔皮肤方法决定我应否受罚了。A竟然坚忍鉴别权力B竟然坚韧辨别权利C居然坚忍鉴别权力D居然坚韧辨别权利解析:“居然”“竟然”都是副词,都含有出乎意料的意味,但“竟然”多用在不好的方面,指“不应该这样而这样”,常用于感叹句,语气较重;“坚韧”和“坚忍”都是形容词,前者指坚固有韧性,后者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由于要修饰的是“性格”,故只能用“坚韧”与之搭配;“辨别”指分辨、区别,“鉴别”指通过审察而确定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语境中强调的是分辨各种气味,故只能选“辨别”;“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而“权力”则指政治上或职责范围内的强制或支配力量,根据语境应指“我”享受的利益,故应选“权利”。答案:D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现在一些大学生,表现出对宏大与抽象命题的冷漠:不论是国家的民主进程,还是世界和平的局势,他们均漠不关心,这种现象令人担忧。B那些在内容与表达方面不可理喻的作品,如等待戈多,一般读者往往会对其敬而远之。C而他早年的生活阅历与经验却始终滋养着他的灵魂,转化为他后来观察与批判都市文明弊病的一种角度,成为他生生不息的创作源泉。D一分惠而不费的赞美,带着点幽默微笑:“老弟,你的字真龙飞凤舞,这公文你不写谁也就写不了。”解析: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固执,不通情理。此处对象用错了。答案:B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照地方风气来说,一个小孩子野一点的,照例也必须强悍一点,才能各处跑去。B潜泉印泥产品行销日本、韩国、东南亚,它是工业部和上海市的优质产品和著名的出口创汇企业。C把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训练提前到中学教育阶段,已是人们的共识,创新教育不仅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更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规律。D爱心协会日前主办的以“关爱生命”为主题的普及预防爱滋病知识的公益行动,已在北京朝阳公园启程上路前往全国各地。解析:B项结构混乱。C项搭配不当。应将“尊重”改为“重视”。D项成分赘余。应将“上路”去掉。答案:A一、文段精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我从不用心念书,但我从不在应当背诵时节无法对付。许多书总是临时来读十遍八遍,背诵时节却居然琅琅上口,一字不遗。也似乎就由于这份小小聪明,学校把我同一般同学一样待遇,更使我轻视学校。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我自己总以为读书太容易了点儿,把认得的字记记那不算什么稀奇。最稀奇处应当是另外那些人,在他那份习惯下所做的一切事情。为什么骡子推磨时得把眼睛遮上?为什么刀子烧红时在水里一淬方能坚硬?为什么雕佛像的会把木头雕成人形,所贴的金那么薄又用什么方法做成?为什么小铜匠会在一块铜板上钻那么一个圆眼,刻花时刻得整整齐齐?这些古怪事情太多了。我生活中充满了疑问,都得我自己去找寻解答。我要知道的太多,所知道的又太少,有时便有点儿发愁。就为的是白日里太野,各处去看,各处去听,还各处去嗅闻,死蛇的气味,腐草的气味,屠户身上的气味,烧碗处土窑被雨以后放出的气味,要我说来虽当时无法用言语去形容,要我辨别却十分容易。蝙蝠的声音,一只黄牛当屠户把刀插进它喉中时叹息的声音,藏在田塍、土穴中大黄喉蛇的鸣声,黑暗中鱼在水面泼剌的微声,全因到耳边时分量不同,我也记得那么清清楚楚。 因此回到家里时,夜间我便做出无数稀奇古怪的梦。这些梦直到将近20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我得用这方面得到的知识证明那方面的疑问。我得从比较中知道谁好谁坏。我得看许多业已由于好询问别人,以及好自己幻想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结果能逃学时我逃学,不能逃学我就只好做梦。(节选自从文自传,有删节)6本文的标题是“我读一本小书又读一本大书”。结合全文说说“小书”和“大书”分别指什么?_解析:文中虽没有明确说出,但读完全文,我们可体味出:一个是课堂学过的,一个是在生活中自然中学到的知识。答案:“小书”指的是课本知识。“大书”指的是大自然和人间生活。7“无数稀奇古怪的梦”的含意是什么?_解析:这句话的含意应从二、三两个自然段中体味出来:应是作者的幻想,还是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思考。答案:自己所感觉到的世界上的新鲜事情、新鲜东西的幻想。二、类文迁移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811题。湿湿的想念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大山,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书。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凤凰城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这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象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的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无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水给爷爷三样东西:水给了他想象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在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融会,丰富了自己的想象,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以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实柔弱中有强韧,如集中一点,即使涓涓细流,也能滴水穿石,无坚不摧。水的性情品格,恰好是爷爷一生处世方式的写照。他是那么温和,又是那么倔,倔得从从容容。水激发他对人世怀抱虔诚的爱与希望。正如爷爷说过的那样:“水教给我黏合卑微人生的平凡哀乐,并作横海扬帆的美梦。”“美梦”中蕴含着他的人生热望。他执著地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古代文明的美编织朴实单纯的理想。虽然他不奢望以此取代社会理想,但是他热切地希望能为百病缠身的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爷爷曾说:“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此时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谁能体会他那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很多年,我们和他一起生活,可是我们不懂。水边学校水边书,我是否来得太晚?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爷爷,有一天我要送你回来,轻轻地,回到你的土地,回到你的风景里。那风里雨里,透明的阳光里,透明的流水里,有我湿湿的想念,永远永远。(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注】本文中的“爷爷”指作家沈从文(19021988)。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B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C“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D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E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解析:D项,文中并没有“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之意。E项,“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有误,表达的是怀念之情。答案:DE9文章第一段指出“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沅水边形成的理想”,说说这“理想”是什么?_答案:用自然的美、人性的美以及古代文明的美,为民族唤回一些健康的记忆、美好的梦想。1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的”?_答案: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1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_答案: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沅水)的记忆里。12分条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内容(不超过40字)。沈从文,这个只有小学文化的湘西“乡下人”,一个不小心闯荡到了大城市。他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却不得不凭借手中的笔与城里的教授、博士们分享一杯生活的羹,其艰难可想而知。那时的他不舍昼夜地奋笔疾书仅仅是为了吃饱穿暖,其情态使人深深体味到人生的艰难与悲凉。后经徐志摩等人的推荐,年近三十的他才来到胡适主持的中国公学,当了一名教授低年级文学课的讲师,算是有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_答案:沈从文学历低,生活贫困,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胡适的引荐,终于找到了工作。1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请说说“生成目标”的基本特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平等沟通、学习交流的场所,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活动是师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教学的目标,选择适当的方法,有计划进行的多边互动生成的活动。因此,课堂教学活动必然具有确定性的特点,如确定的目标、确定的时间等。但作为学习主体,每个学生是有差异的,不论从新知识学习过程中每个学生所提取的结构性知识及非结构性知识的角度,还是从当今开放的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多元性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又都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教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活动中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即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的关系,也就构成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问题。_答案:学生主体的差异性,教学资源的多元性,教学的不确定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玛雅人预言,2012年12月21日将是本次人类文明结束的日子。德国导演罗兰艾默里奇据此拍摄出灾难大片2012。影片虚构了2012年地球遭遇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的故事:火山爆发、地震、海啸、台风等令人生畏的自然灾害集中爆发。影片登陆中国,上映仅3天就拿下了7 500万元左右的票房,其火爆程度几乎赶上了建国大业。不过,影片中的灾难场面和惊悚特技也引起了争议。著名喜剧演员洪剑涛在博客中直接呼吁“建议停映2012”,他在博客中称:“看完电影真的是很后悔,尤其是带孩子去看,更是错上加错。”你认为孩子能不能看2012这样的影片?请谈谈你的看法。(120字左右)_答案:(一)我认为孩子能看2012。该片虚构了“人类末日”到来时的灾难场景,旨在呼吁人们重视环保问题,善待地球母亲,这对增强孩子们的环保、忧患意识,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的孩子生存环境优越,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通过看该片,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我认为孩子不能看2012。孩子们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阶段,需要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活环境,需要有乐观、上进的良好心态。而2012利用骇人听闻的灾难场景,刻意渲染“人类末日”的惊悚,会让孩子们对未来产生恐惧、颓废甚至绝望的心理,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言之成理即可)15沈从文是湘西人民的精神瑰宝,常香玉是河南人民心目中的艺术常青树,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提出的“思想自由”一直是北大精神的精髓同学们可以寻找家乡的伟人名人,也可以查找自己学校的历任校长请为这些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写一篇小传。写作时注意把握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展现人物身上的人格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