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1板块 赏析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58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1板块 赏析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1板块 赏析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5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1板块 赏析示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单元第一板块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带领B.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数:数量,数目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速:加速D洎牧以谗诛洎:及,等到解析:A项,“率”,全部,一概;B项,“数”,命运,天数;C项,“速”,招致。答案:D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A项,已经,副词;停止,动词。B项,如同,像;还,仍然。C项,起初,副词;才,副词。D项,两个“固”均为“本来”之意。答案:D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故”字与例句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A. 从六国破亡之故事B. 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C. 既克,公问其故D. 大人故嫌迟解析:例句“故”意为“所以”;A项译为“旧”;C项意为“缘故”;D项意为“仍然,还是”。答案:B4. 与“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洎牧以谗诛B. 不赂者以赂者丧C.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D. 赵尝五战于秦解析:A项与例句都是被动句;B项为陈述句;C项为判断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答案:A5. 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能守其土,义不赂秦A. BC. D解析:都是使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答案:C阅读下文,完成69题。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伍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伍员载拜受赐曰:“知所之矣。”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丈人度之,绝江,问其,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伍员者,爵执圭,禄万担,金千镒。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伍员适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每食必祭之,祝曰:“江上之丈人!天地至大矣,至众矣,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为矣而无以为之。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宋之野人,耕而得玉,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野人请曰:“此野人之宝也,愿相国为之赐而受之也。”子罕曰:“子以玉为宝,我以不受为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抟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选自吕氏春秋异宝【注】机:吉凶之兆。伍员,字子胥,春秋时楚人。父奢兄尚均被楚平王杀害。后奔吴,佐吴王阖闾伐楚。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为我死,王则封汝则:如果B. 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知:智慧C. 见一丈人,刺小船刺:用篙撑D. 今以百金与抟黍以示儿子抟:捏成团解析:则:就,便。答案:A7.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一组是()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将奚不有为也?而无以为献之司城子罕,子罕不受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A. BC. D解析:从题目看,是要找出能表现“以不受为宝”的事例或论据,是全文观点,是伍子胥评价江上老人,是说明“受”与“不受”的原因。答案:C8.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儿子“无受利地”,其子遵从父亲之意,请求王封给“名甚恶”的不利之地“寝之丘”,最终得以长久地拥有这片封地。B. 伍子胥从楚国逃亡到吴国的途中,一打渔老人不受高官厚禄的诱惑,帮助他渡过了长江。伍子胥将千金之剑献给老人,老人不肯接受。C. 司城子罕不接受宋国农夫献上的宝玉;贤者不取和氏之璧而取道德之至言。D. 本文以历史事实、生活实例等为论据,夹叙夹议,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解析:最后一句“从正反两面论证了所宝者异的道理”有错。应该是13段以历史事实,从正面论证了古人“所宝者异”的道理;第4段以生活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的观点。答案:D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译文:_(2)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其惟江上之丈人乎?译文:_答案:(1)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好的,这就是明智的人和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注意“之所以”固定结构,“异乎俗”介词结构后置) (2)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注意“得”“其”,反问句式)译文:古代的人不是没有宝物,只是他们看作宝物的东西与今人不同。孙叔敖得了重病,临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说:“大王多次赐给我土地,我都没有接受。如果我死了,大王就会赐给你土地,你一定不要接受肥沃富饶的土地。楚国和越国之间有个寝丘,这个地方土地贫瘠,而且地名很不吉利(寝指帝王的坟墓,也形容面貌难看)。楚人畏惧鬼,而越人迷信吉凶之兆。所以,能够长久占有的封地,恐怕只有这块土地了。”孙叔敖死后,楚王果然把肥美的土地赐给他的儿子,但是孙叔敖的儿子谢绝了,请求赐给寝丘,所以这块土地至今没有被他人占有。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把世人心目中的不利的东西看作有利的东西,知道把别人所厌恶的事物作为自己所喜好的事物,这就是明智的人与世俗的人不同的地方。 伍员逃亡,楚国紧急追捕他,他登上太行山,遥望郑国说:“这个国家,地势险要而人民多有智慧;但是它的国君是个凡庸的君主,不足以跟他谋划大事。”伍员离开郑国,到了许国,拜见许公并询问自己宜去的国家,许公不回答,向东南方面吐了一口唾沫。伍员拜了两次,接受赐教说:“我知道该去的国家了。”于是往吴国进发,路过楚国,到了长江岸边,想要渡江,他看到一位老人,撑着小船,正要打鱼,于是走过去请求老人送他过江。老人把他送过江去。伍员问老人的姓名家族,老人却不肯告诉他。伍员解下自己的宝剑送给老人,说:“这是价值千金的宝剑,我愿意把它送给您。”老人不肯接受,说:“按照楚国的法令,捉到伍员的,授予执圭爵位,享受万石俸禄,赐给黄金千镒。从前伍子胥从这里经过,我尚且不捉他去领赏,如今我接受你的价值千金的宝剑做什么呢?”伍员到了吴国,派人到江边去寻找老人,却无法找到了。此后伍员每次吃饭一定要祭祀那位老人,祷告说:“江上的老人!”天地之德大到极点了,养育万物多到极点了,天地何所不为?却毫无所求人世间。做了有利于别人的事,却毫无所求,名字不可能让人知道,身影不可能被人看见,难道只是江上的老人吗? 宋国有一个农民耕地的时候,得到了一块宝玉。他把玉献给司城官子罕,可是子罕却不愿收下。农夫说:“这是我们种田人的宝贝啊,请相国赏脸把它收下吧!”子罕说:“你把玉当作宝贝,我却把不接受你的玉当作宝贝啊!”所以宋国一位道德高尚的长者知道后,赞许说:“子罕不是没有宝贝,只是他看作宝物的东西跟常人不一样啊!”假如现在把百金和抟成的黄米饭团摆在小孩的面前,小孩一定去抓黄米饭团了;把和氏之璧和百金摆在鄙陋无知的人面前,鄙陋无知的人一定拿走百金;把和氏之璧和关于道德的至理名言摆在贤人面前,贤人一定听取至理名言了。他们的智慧越精深,所取的东西就越珍贵;他们的智慧越低下,所取的东西就越粗陋。 10.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观点。在中国历史上,战国是群雄割据的时代。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随之相继灭亡。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答:_解析:本段文字主要讲了六国灭亡的背景和原因,这包括秦国强大后逐步吞并六国的土地,六国灭亡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另外,文段指出了苏洵只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的意图。答案:六国破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苏洵只抓住“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11. 2014云南省曲靖一中第四次复习检测 阅读下面的报道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据报道,由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近日在北京启动。该工程将吸收孔子、孟子、曾子等圣贤有关孝行教育的思想精华,结合国内外青少年专家和成功培养孩子成才的优秀家长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计划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中华小孝子,为全国亿万孩子树立道德榜样。(1)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个字):_。(2)点评此则报道(不超过80个字):_。答案:(1)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近日在北京启动。(2)孝子工程虽然有促进青少年道德培养的良好初衷,但是用工程来促进道德的提升则会破坏人发自内心的道德感,无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陶冶和感化的重视。(正反两方面点评,语言通畅)12. 请以“典丽的词句”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增减信息)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亦不在于多少典丽的词句,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典丽的词句_解析:对原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解答这个题目的关键是对前一个分句进行重新组合,所以,转换时应把“典丽的词句”和“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作为并列意义放在一起。这样,只要将原文段的前两个分句进行倒置,适当调整个别词语就行了。答案:典丽的词句、旁征博引的故事穿插引用得多并不意味着散文就美,散文的美在于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直截了当地表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