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43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语文 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课题名称故都的秋三维目标1.品味诗一般的语言,品鉴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2.自主与合作、表达与交流、探究与拓展。3.鉴赏故都的秋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重点目标鉴赏秋景,品鉴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难点目标作者在秋景中寄托的感情导入示标请同学们结合描写“秋”的诗文,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同学们谈得很好!有感受有例证。而我要说,秋天是多姿多彩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人读到的秋景不同,内心的感受也就不同,所以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内心世界。历代写景状物的诗文中,写秋景的篇章数不胜数,他们或描写悲秋的萧瑟凄凉,或刻画金秋的绚丽斑斑斓。那么,在著名作家郁达夫笔下,秋景又如何呢,秋味又如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故都,去领略他的故都的秋。目标三导学做思一: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导学:1、解题:“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向往眷恋深情的文章。2、听读课文:(就让我们饱含向往眷恋的深情来听课文的朗读录音。)导做:思考: 作者在开头写到“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就是要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故都的秋味”是什么?(故都的秋总体有什么特点?文眼?)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作者在哪些段落中描写了故都秋景?板书:(3-11段)描绘北国之秋。第12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原句概括这段文字的内容,并说一说它在文中的作用。明确: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萧的感触来的”,“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从记叙到议论,这是散文特有的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是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板书:段,赞颂北国之秋。)文章重点写故都的秋,而在开头第2段和结尾第2段又都写到了南国之秋,写南国之秋是否是闲笔?(对比,突出北国之秋。)明确:(对比)第一自然段:感受:清,静,悲凉;向往:想饱尝一尝第二自然段:感受:慢,润,淡向往: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还有哪里在对比?作者列举南国之秋的景致有哪些?(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南国之秋很美,作者却怎么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整理文章结构。学做思二:鉴赏秋景:导学:阅读课文写景的段落,勾画自己喜欢的语句导做:分组品读、讨论每幅秋景图如何体现故都之秋的特点的(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选择一幅你们组最为欣赏的画面,先在小组内鉴赏,交流个人的感悟和发现,之后我们进行全班交流。我们鉴赏文章一定要立足文本、融入作品、咬文嚼字,做到有理据,合理想象,表述的语言要生动。)(了解选择画面的情况。没关系,我们就从同学们喜欢的画面开始。一名同学做赏析,同组的其他成员可以做补充,其他组的同学也可以再做补充。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鉴赏得细致、贴切、表述的语言精彩。)鉴赏画面一:庭院秋景 ()师:不知道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注意到没有,郁达夫曾经告诉我们,在南国的时候,每年到了秋天,最让他思念的是北国的哪些景物?(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平素让他魂牵梦萦的景色,现在到了故都,他为什么不着力地写,而只是一笔带过,反而大写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呢?这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安排吗?他的安排是有道理的。典型性。他是从秋味这个角度来写故都的秋的,而牵牛花、槐蕊、秋蝉、秋雨、秋枣它们是秋天的代表性景物,更能表现秋味,选择它们更有典型性。引起读者的共鸣。回到故乡,会感到一草一木都是亲的,都渗透着秋味。作者从身边普通的事物来写对秋的感觉,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与全文基调吻合。他所提到的陶然亭等地方都是京都的名胜,必定游人如织,这样的地方给人的感觉吵闹的、拥挤的、暖的、热的。如果写这些地方,与本文“清、静、悲凉”的基调不一致,不吻合。 (2)在牵牛花出场前,郁达夫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租人家的一椽破屋,透着一种衰败与悲凉;“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给人一种明净高爽、无半点纤尘之感,写出了清;天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空白中间,不时传来它们的飞声”这是在以动写静;有着几分冷落和萧条的破壁,蓝白等冷色调的“牵花”以及象征生命衰竭与凄凉的秋草体现了悲凉。这个时候,真的让我们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3)郁达夫写牵牛花并没有写牵牛花摇曳多姿的藤蔓,也没有写牵牛花扶疏映衬的花叶,而是写它的花色。“他认为牵牛花以兰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这样符合全文的基调。同学们有听美术老师讲过冷暖色调吗?紫黑色不是清淡的颜色,色彩太凝重,太低沉、太压抑、太过于冰凉了。淡红属于暖色,所以作者说它“最下”。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能突出那个“清”字。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我们再看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浓茶,细数日光、举头望碧空,俯身看蓝朵,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故都之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完全溶合在画面之中。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 “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 鉴赏画面二:秋槐落蕊(对于秋之落叶,在杜甫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壮阔景象,在曹雪芹笔下是“秋花惨淡秋草黄”的荒凉情景,而在郁达夫笔下是怎样的呢?)(1)“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铺得满地说明花落的多且时间长,但整整一夜,没有人发觉,早上起来才惊奇的看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突出了一个“静”字。()脚踏是去,不仅声音没有,连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微细和柔软的触觉是难以感觉到的,而作者却能感触得到,这份静已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了,还有心境的宁静。如果不是万籁俱静,就不会有如此细微的体验;如果没有宁静似水的情怀,更不会有这样精致的触觉。 ()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体现了清;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而“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这些”指哪些?“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而能感受到丝纹,说明他细腻,但这份细腻是因为他的清闲,而正是这种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从槐树落一蕊而知秋,郁达夫不仅感受到自然的秋天,更加感受到人生的秋天,人生短暂,而坐看年华付流水,是何等的清闲,但正是这种清闲让作者感到苦闷、落寞。这寥寥数笔细腻而传神地表达出了故都之秋的清静与悲凉的韵味。鉴赏画面三:秋蝉残声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的象征,如柳永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令人柔肠寸断,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这衰弱的残声的描写正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之处,这在写法上叫做以声衬静。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是不言而喻的,置身此时此境,就应该改一改晚安居士的诗句,应该是“这次第,怎一个“静”字了得!”鉴赏画面四:秋雨话凉 ()感悟人生之秋最好的当数对秋雨的描写。秋风秋雨愁煞人,北国的秋雨奇、有味、像样。天阴风来雨下,雨过云卷天晴,正所谓来去匆匆。 (2)在一层秋雨过后,两个都市闲人从故都的秋景中走出来,眉目已被忽略,但却穿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从他们那“咬着烟管”的举止里,那“缓慢悠闲”的声调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个“闲”字来。作者用他们带着落寞和感伤的京腔京调,来烘托北国的清、静与悲凉。 (3)作者写灰沉沉的天、淅沥索落的雨声、着青布单衣的都市闲人。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觉得被悲凉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了一种悲凉,是什么触动了人们凄凉沧桑的感情呢?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我们不难想象,天气转凉,一年将尽,人到中年,光阴几何,那种沧桑、凄凉、无奈,都在秋雨中表现出来了。正应了辛弃疾的那句话:却道天凉好个秋!但作者写时并未刻意去写悲凉,但悲凉始终笼罩着,字里行间弥漫着一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高手,不着一字,尽显风流。 鉴赏画面五:秋果胜景 1写北方果树处处都是,被作者称为奇景。 在如此多的北方果树中,重点写的是秋天的枣树。胜日秋果的描述,目的在于表达作者对故都金秋的热爱和留恋。这节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秋果胜景中,用北风黄尘反衬秋果奇景,在对故都金秋的热爱眷恋中还表达出一种悲凉感:因为红枣之后,风来冬到,好景不长。小结:欣赏了五幅秋景图,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韵味,就在皇城人海寻常的院落内外;在秋槐的每一朵落蕊里;在秋蝉的每一声残鸣中;在秋雨的每一个雨点中;在秋枣的每一丝微黄里;也在那故都闲人充满了京腔京韵的互答声中 导思:探究主题现在,假如你就是那位戴一副眼镜、穿一袭长袍的郁达夫,面对如此的秋景,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掩卷沉思,我不禁有个问题要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题目,行文思路)探究写法文人总是见落花而伤春,看流水而感时。因为他们需要凭借这样的景物把复杂微妙而又难言的情怀委婉地表达出来。记得红楼梦中写道:“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在她悲伤的泪眼中才会看到那纷飞的落蕊,那么作者为什么会把秋景看得如此“清静与悲凉”呢?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那么我们就再次走近郁达夫。首先,郁达夫是个典型的伤感文人,从小失去父亲,体验了生活的艰辛,养成忧郁、沉寂的性格;成年后又到日本去留学,饱受异族的歧视与凌辱,更增添苦闷、消沉的心理,所以他的文风有一种伤感的、灰冷的调子。另外,本文写于1934年,在20世纪30年,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游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他描写自己的心中的“悲凉”已不仅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感受。这种感受在郁达夫的其他作品中也时有流露。这一点正印证了后人对他所作品的评价,说他写的是静如止水的遁世文学。这样这篇散文就做到了景情时的和谐统一。景,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情,作者自己内心的主观感受,时,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这三者达到了和谐统一。即,(以情驭景用景显情情景交融)感时生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便是这篇散文最突出的特色。这种写作手法同学们在写作中学会使用。达标检测反思总结1.知识建构2.能力提高3.课堂体验课后练习1推荐阅读作品:“语文读本”中的徐迟的黄山记和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写作实践: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五幅秋光图,如果请你换下一幅或填上一幅,你会写什么?请用四字短语拟个标题,采用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