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338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 第1课《林黛玉进贾府》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黛玉进贾府班别: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扎实落实小说基础知识,理解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2)理清小说的情节,把握人物性格,学会鉴赏分析人物形象。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析小说的环境、情节、人物形象,学习运用外貌、神情、动作、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从而较深入了解小说节选部分的内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世情百态,初步了解作品反封建的意义和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学习重点】把握人物性格,体会运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特色。【学习难点】对西江月二词的理解。【知识链接】1.小说三要素: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物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被称为“小说的三要素”。2.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他出身于贵族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等祖孙三代人,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争,排除异己,其父因牵连,在雍正五年被革职抄家,曹家从此衰落。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到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他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本稿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3.写作背景 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康乾盛世”。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活画面。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隐藏着重重的危机。当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剧,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统治阶级内部也分朋树党,争权谋位。在这样的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揭示了我国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4.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在我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异常广阔,书中涉及的人物从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到丫鬟小厮、僧道商农,几乎涵盖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它对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等都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此外,此书对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制艺尺牍、医药卫生、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烹调饮食等都有细致的描写。作品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众多。作品的语言凝练自然、准确传神,达到了空前纯熟的境地。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由它引发的“红学”已经是国际显学。【自主学习】(一)了解红楼梦前五回的内容和在小说中的作用。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第三回,是全书序幕的一个组成部分。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在“女祸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绛珠仙草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见课本P13“红楼梦贾府人物关系表”。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第五回是全书的总钢。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二)夯实基础:1.给加点的的字注音:敕造(ch)放诞无礼(dn) 攒珠花(cun) 绾着(wn) 嫡亲(d)便宜(bin)厢庑(w) 宸翰(chn) 金蜼彝(wi) 錾银(zn) 黼黻(ff)美人觚() 漱盂(sh y)盥洗(gun)惫懒(bi) 懵懂(mng) 宫绦(to) 瞋视(chn)纨绔(wn k) 罥烟眉(jun) 两靥(y) 颦颦(pn)杜撰(zhun)忖度(cn du) 2解释下面词语(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之处):风流:风韵神态。 今义: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风骚: 姿容俏丽。 今义:妇女举止轻佻。便宜: 方便。 今义:价钱低。偏僻:偏激,不端正。 今义:偏远、交通不便之地。乖张:偏执,不驯顺。 今义:怪僻,不讲情理。可怜(可怜辜负好韶光): 可惜。今义:值得怜悯。(三)整体感知:1、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按情节的发展,简要概述节选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发展)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高潮)宝黛初会,一见钟情,宝玉怒摔玉-(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处。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以林黛玉行径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拉开了红楼故事的帷幕。2、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 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通过这些描写,小说交代了作品中人物所生活的典型环境。【合作探究】1. 同为小说的主要人物,王熙凤和贾宝玉的出场有什么不同?作者介绍这两个人物各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手法?王熙凤和贾宝玉是贾府的中心人物,也是小说中最重要的两个人物,他们的出场却有很大不同。王熙凤出场,“不见其人,先闻其声”,同时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林黛玉的感受,突出了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又通过服饰、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细致入微地刻画这一人物的精明能干和善于逢迎。而对贾宝玉,则更多采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先通过众人之口,从反面入手,突出了这一人物的顽劣异常,不合常规,致使黛玉心生“蠢物”的印象。及至见到真人,却是一位清秀俊朗的年轻公子,欲扬先抑,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通过他的对话与“发狂摔玉”的行为,突出这一人物的真性情与在贾府中特殊的地位。2、如何理解文中借西江月二词,表达出对贾宝玉的情感态度?后人的两首西江月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真实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因此,被人们看做是“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他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因此被人们看做是“行为偏僻性乖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因此被人们看做是“富贵不知乐业”“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之人。其实,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3.品味下列人物的语言,分析他们的不同身份和性格。王熙凤:(1)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王熙凤说话张扬,虚情假意,难怪林黛玉觉得此人“放诞无礼”。然而,这“放诞无礼”正说明王熙凤在贾府中的特殊身份和地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红楼梦写人物出场极其精彩的一笔。(2)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王熙凤逢场作戏,做表面文章,明为称赞林黛玉,暗里投合贾母的心意。这是极富个性化的语言。 (3)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熙凤接过王夫人的话,表白自己能干,办事周到,也反映出她的机变。 贾宝玉:(1)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信口开河,痴狂之至。贾宝玉与林黛玉一见如故,有一种心灵感应。贾宝玉的语言正是这种感情契合的内心反映。然而在世俗的眼光中,这些话却成了疯言疯语。其实,疯傻痴狂的外壳,重情不重礼的内核,正是贾宝玉语言的特征。(2)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蔑视权贵,大胆挑战封建正统教育。(3)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 因为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和贾母的娇宠,因此养成了任性率真的性格,说话行事无所顾忌,随心所欲,与林黛玉的处处小心谨慎形成鲜明的对照。也表现出他不相信宿命的反叛精神。林黛玉:(1)只刚念了四书。 林黛玉规规矩矩,照实回答外祖母,显得有教养。(2)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这里用降调,改口回答宝玉,可见林黛玉进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这是她欲寄人篱下的心态的反映。因为前边听贾母说姊妹们“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明显地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因此她连忙改口。 我的疑问:【巩固提升】红楼梦中林黛玉自尊心极强,因为寄人篱下,她做事往往小心谨慎,维护着自尊。节选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林黛玉的“步步留心,时时在意”?试找出三处作简要分析。参考:(1)(第3段)迎春三姐妹来时,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第5段)王熙凤出场时,黛玉“连忙起身接见”“忙陪笑见礼”。均说明黛玉有着良好的教养,非常注意礼节。(2)(第7段)在邢夫人处,邢夫人“苦留”她吃晚饭,她婉言谢绝了:“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一席话既表明了她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又表明了自己顾全大局的礼节,说明她待人接物是处处留心的。(3)(第9段)老嬷嬷们让黛玉炕上坐,黛玉“度其位次,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下了”。(第10段)在王夫人房中,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而黛玉料定那是贾政之位,绝不肯坐,便向挨炕的椅子坐了。“王夫人再四邀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可见,黛玉连坐到哪里,都非常细心,绝不轻易从事。(4)(第12段)在贾母房中吃饭时,更是如此。贾母正面榻上独坐,两边四张空椅,王熙凤拉黛玉入座时,黛玉十分推让,直到贾母作了解释后,她“方才告了座,坐了”。(5)黛玉的留心与在意,还表现在随时改正一些不适宜的对答上。比如当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照实回答:“只刚念了四书。”但当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贾母却说:“读的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黛玉听到贾母这样说,觉得自己刚才失了口,所以当宝玉问她读什么书时,黛玉便改口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6)宝黛相见时,两人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尽管感觉相同,但两个人的表现却大不相同。黛玉一见,便吃了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但黛玉只是深隐内心,宝玉却直率地表达出来。黛玉的表现固然是女孩子特有的羞涩,但也和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小结:黛玉这种“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是她将要寄人篱下的思想反映,也是节选部分性格主要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