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2_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262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2_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2_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 2_2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故都的秋(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2能力目标 品味课文,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品味比喻、排比的方法。3情感目标.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培养人文情怀,提高审美能力二、教学要点品味课文,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品味比喻、排比的方法。三、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丰富的情感内涵。四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导入示标 1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品味课文,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品味比喻、排比的方法。2指名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读文章精彩的段落明确目标,在读中感悟秋之味。环节二:课文探究.Com(一) 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1本文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主要在2和13自然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 两者的比较点都是“秋味”,突出北国之秋更够味,更切合作者的心境。由此可见,为了突出景物特色,鲜明的对比是有效方法。(第3段内南方景点的秋和故都处处是秋的对比) 2那么作者是抓住江南秋天什么特点来衬托故都的秋的?在结构安排上为何要一前一后? 明确:分别抓住其“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和“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特点,前者在第2自然段,后者在第13自然段,这样在结构上就形成了前后呼应。 3文章还有没有前后呼应的段落? 明确:1和14段,第1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感受和向往,第14段写作者对故都秋的眷恋之情,都是抒发情感,“向往”是在去故都之前,“眷恋”是在离开故都之时,其实质是一样的。所以1和14自然段也构成了呼应。 (二) 品味比喻(借喻、博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1第2段“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秋与名花、美酒,在欣赏角度上有何不同之处?) 提示:名花在品味中,只有在半开的含苞欲放时,才使人陶醉,使人欣赏到其朦胧之美;美酒在品味中,只有达到半醉微熏的状态,才会感到酒之香、酒之美,使人陶醉其中,而秋则不然,那种“浑浑沌沌”地只感到一丝清凉,而草木还是绿的,天气还是湿润的,是不能使人陶醉的,只有在飒爽的秋风中,在清凉的秋雨中,在残弱的秋声中,才会真正感到十分的秋意。在秋天,只有草木凋得快,空气来得燥,天色对比度大,才是故都的秋,才使秋具有独特的个性。 2第十三段“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而上句中的比喻又是从哪个角度入手的呢?) 提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最大区别在于:味。而文中的这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人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昧悠长,明了于胸。在这里比喻(借喻、博喻)、排比、对比都有运用。(1)根据课件找出写江南之秋的段落,明确江南之秋的特点,思考作者这样安排的用心。(2)在文中圈划出使用修辞的句子,并品味其效果。培养学生阅读现代文本的习惯,在课本的学习中提高解读文本的能力。环节三:难点探讨第12段,主要采用什么表达方式?从全文来看,这一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确:这一段采用议论,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中国文人最突出,而秋“深味”非在中国北方莫属,这其实还是为了突出“故都之秋”。这就使整个文章的情、景、理交融起来,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也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根据课件所出示的问题,小组内进行探讨,形成结论,然后推举一人代表发言。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环节四:本课总结教师小结:文章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洗练、优美的描写,赞美了故都秋色的特有的美,勾勒了故都之秋的清、静又带有悲凉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眷念、热爱故都的真挚感情,从中也流露出作者忧虑、冷落的情怀。依据课本所学试着概括本文主旨。把握文章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