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5 道士塔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82542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15 道士塔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5 道士塔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语文 15 道士塔达标训练 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士塔课时训练15道士塔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复辟/开辟炽热/翅膀杀戮/绿林B.苔藓/脚癣菁华/粳米诏书/召开C.淘气/熏陶邻居/可怜强劲/干劲D.粮食/娘亲戏弄/弄堂侍从/寺庙答案:D解析:A项,b/p,ch,l;B项,xin/xun,jng,zho;C项,to,ln/lin,jng/jn;D项,ling/ning,nng/lng,sh/s。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九龙峰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淙淙,如同蓬莱仙境,吸引着无数香客游人。(2)这些普普通通的场景向世人证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3)时下,许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自主创业。乘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春风,他们的事业。A.云蒸霞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B.欣欣向荣云蒸霞蔚蒸蒸日上C.欣欣向荣蒸蒸日上云蒸霞蔚D.蒸蒸日上云蒸霞蔚欣欣向荣答案:A解析:“云蒸霞蔚”,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1)句是形容自然景观,且强调“如同蓬莱仙境”,应用“云蒸霞蔚”;(2)句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可知应用“欣欣向荣”;(3)句强调一天比一天好,故应用“蒸蒸日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从医学角度看,早餐在供应血糖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吃或少吃早餐,会使血糖不断下降,造成思维减慢、反应迟钝、出现低血糖休克,甚至精神不振。B.网上图书能低至六折,甚至更低,根本原因在于网上书店相对实体书店而言运营的成本比较低,没有实体书店所需的高额店面费。C.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问题,甚至让人们都有点谈食色变了,期待节日期间吃得安全,喝得安全的同时,更期待能够吃好、喝好。D.40多名90后学生用义卖筹集到的4 374元善款买了棉袜子和水果等礼物,亲手送到“夕阳红”敬老院近200名左右的老人手中。答案:B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为“精神不振,甚至出现低血糖休克”。C项,语序不当,先“吃好,喝好”,再“吃得安全、喝得安全”,在“期待节日期间”加上“人们”。D项,不合逻辑,“近”与“左右”前后矛盾。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学校的日子里,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 ,。我默默地注视着学校红色的大门,由衷地感谢她带给我的一切。很多时候你可能觉得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这时你可能非常留恋过去的日子突然发现它写得真好你回过头来,其实一切都在改变不禁哼出一句“月亮的脸偷偷地在改变”现在要离开这个工作了七年的学校A.B.C.D.答案:D解析:语句排序型衔接题主要以调整语句顺序的客观题的形式出现,是近两年高考考查的热点。在本题中,根据横线前面的句子内容,可以确定为首句;根据中“它写得真好”可知“它”即指中的歌词,排序为;根据中“今天跟昨天没什么不同”和中“其实一切都在改变”可确定的顺序。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乡村铁质刘向民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虽然走进了城市,不可能与土地日日肌肤相亲,但我始终以农民的眼光审视乡村。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没有乡村也就没有城市的存在,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乡村是狗吠鸡鸣牛哞,是薄薄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茂密的小草尖上晶莹的露珠闪耀着太阳的光彩。乡村的早晨是清新和鲜明的。走进田野,就走进了自我。一株株茂盛的高粱、谷子或者玉米,就是我们的兄长。闪着光芒的锄探进植物的根部,根系蔓延,锄的铁质意念就通过异常发达的根系蔓延了整个土地,广阔的原野处处闪耀着铁质的浑厚和沉重,所以我们收获的每一粒粮食、每一季粮食都包含着铁质。铁质沿着血管流动,扎根于我们的每一处神经,我们的脊梁才如此坚挺。粮食的存在,使乡村有了存在的充分理由。一茬一茬的庄稼,一茬一茬的人生,在乡村的蓝天下格外亮丽。已经死去多年的大树仍然直直地挺立,黑枯的树干直指青天,乡村中许多的构思和想象缘自树干的启迪。镰刀闪着铁质的锋利,农民的梦想始终与庄稼有关,一头牛与一架犁在土地深处探寻,浑黄或者黝黑的土壤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土地时刻迸发着铁质的响声。土地养育了庄稼,也养育了整个乡村。乡人们的性格和作为,任何时候都充满着铁质,欢喜时会无所顾忌地畅快大笑,发怒时会打上一架,或者跑到村街上不明不白地骂上一场,悲哀时会痛痛快快淋漓尽致地大哭一场,然后又执着地走进田野,走进劳作,一切都毫不遮遮掩掩。疾恶如仇,旗帜鲜明,高昂的气概和高亢的声音比得过任何烦琐深奥的说教。他们不怕风,不怕雨,不怕雷鸣;他们餐风饮露,吃得下千般苦,受得住万般罪,他们常说“没有吃不了的苦,没有受不了的罪”。年景的丰歉和日子的辛苦都是岁月的点缀,他们从不怨天尤人,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着太阳的方向走进田野,走进庄稼地里,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哪怕只是一声劳动的号子,也如雷鸣一般响亮;哪怕只是向前迈出一步,也如山一般稳重;哪怕只是一个耕或者种的手势,也都是乡村的经典动作。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乡村是农民的部落。城里人已经厌烦的事情,乡村还在喜欢或者也早已厌烦,喜欢的是一种没有丢失的乡村质朴,厌烦的是曾经生活在乡村里的城里人的做作。城里人始终也在吃着乡村的粮食,但缺少了乡村的铁质。铁质似乎已被城里人丢失殆尽。是否要寻找乡村的铁质,使乡村铁质在城市里闪烁,应该是我们思考的问题。乡村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没有了乡村就没有城市。是否有人为城市一天天侵占乡村沾沾自喜呢?如果缺少了乡村,缺少了乡村铁质,我们将会更加颓废,城市也将因此而莫名其妙地失去方向。因此,不论生活在乡村还是城市里的人们,都永远不能忘记乡村的铁质,它是我们永远的支撑,我们永远的方向。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文章开篇作者说:“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在我全部的生活中,乡村是最重要的。”这样行文的好处是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了作者对乡村的热爱之情。B.第三段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比作自己的兄长,细致入微地描写了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C.第五段作者运用排比修辞,使文章的行文充满气势,生动地写出了在充满铁质的乡村中生活的农人们旺盛的生命力和他们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D.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图景以及在乡村中生活着的人们,凸显了乡村“处处铁质,铁质处处”的风貌。E.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我”的根在乡村;城市是宁静美好的乡村的对立面,让人厌恶,文章处处都有“我”对城市和城市文明的批判。答案:BE解析:B项,作者并未“细致入微地描写”高粱、谷子、玉米等农作物,同时描写的也不是“它们正在健康成长的模样”。E项,作者对缺少铁质的城市的确有所批判,但没有上升到“厌恶”的程度,“处处批判”的表述更是不准确。6.结合全文谈谈乡村具有怎样的意义。作者在行文中着重描写了乡村的土地,有怎样的目的?参考答案:意义:(1)乡村是“我”永远的家园。(2)乡村是城市的依托,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3)乡村是农民的部落,是我们生存的依托,也是城市生活的依据。(4)乡村可以为我们提供粮食。目的:土地是铁质的来源,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作者写乡村的土地是为了更加突出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解析:乡村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本文的创作意图是表现乡村铁质对于乡村的重大意义,而乡村的铁质就存在于乡村的土地之中,由此可挖掘出二者的内在联系。7.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1)只要播下种子,幻想就不可阻挡地蓬勃起来了。(2)走进乡村深处的每一个细节,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充实实和铿锵有声。参考答案:(1)对于农民来说,种子就意味着希望,当他们把种子播撒在这片坚实的土地上的时候,内心深处就已经在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2)农民辛勤劳作的身影遍布乡村,他们的勤劳付出使乡村的每一刻都充实丰富且充满生气。解析:分析第(1)句要抓住“种子”的隐喻义“希望”,分析第(2)句要树立语境意识,体会上文“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引领意义。8.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文章中的“铁质”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根据你对文章的品读,谈谈对“铁质”象征意义的理解。参考答案:(1)总结全文,点明主旨;与开头作者强调乡村的重要性相呼应。(2)“铁质”是一种人格或性格的象征,作者希望人人都能拥有铁质性格,要像乡人那样,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直率、质朴的性格,高昂豪迈。“铁质”是生存意义的象征,人们不论生活在乡村抑或生活在城市,不论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要挺直脊梁,都应该让自己的生活充满铁质,它是人们永远的支撑。解析:文章结尾段的作用一般是首尾照应、总结(收束)全文、揭示(强化、点明)主旨、卒意显示、强化感情等。回答问题时必须依照全文,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考虑。三、语言运用9.下面是一则家长会通知,请你从格式、内容等方面至少找出四处不恰当的地方,并写出修改办法。通知家长同志:兹定于2015年1月28日下午在我校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议,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要求,同时汇报我校高三年级学生第三次月考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寒假放假要求。届时请务必到会参加。此致敬礼中学2015年1月20日参考答案:(1)“1月28日下午”没有具体时间,应在后面加具体时间。(2)没有具体地点,应在“我校”后加具体地点。(3)“传达要求”搭配不当,应将“要求”改为“精神”。(4)“务必到会参加”语意重复,应将“参加”删去。(5)格式不对,“家长同志”和“敬礼”要顶格写,“此致”空两格写。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应用文的格式和内容。10.下列图表是某校高一语文组对学生三次考试主观题得分情况的分项统计结果。请仔细阅读,用简明的语言完成后面的题目。(不得出现数字)项目名称(分值)月考得分期中得分期末得分三次平均得分比例古文翻译(10分)4.575.356%名句名篇默写(5分)44.24.786%文学作品鉴赏(33分)18222060%语言表达运用(15分)11.261060.4%作文(60分)43454775% 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针对结论,你给该校同学的复习建议是。参考答案:该校学生名句名篇默写和作文题得分率较高,古文翻译、文学作品鉴赏和语言表达运用题得分率较低提高主观题的成绩,要在古文翻译、文学作品鉴赏和语言表达运用方面下功夫解析:要全面分析图表内容,从表格的纵、横两方面思考,找出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