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981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生物 第3章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1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安排】 改变以往的讲授顺序,把八种细胞器拆分到不同版块里,对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具体安排如下: 第1课时:叶绿体线粒体实验: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第2课时: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 第3课时:其余细胞器细胞器结构功能总结生物膜系统 【设计思路】 本节课信息量大,包含“细胞器的制备方法”,“八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特点”,“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分泌蛋白的形成分泌过程”以及“生物膜系统的构成和意义”等内容。按照本人以往的教学经验,是先把八种细胞器的结构和特点一一讲授完,再来学习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最后处理生物膜系统。这样的教学过程便于教师讲授,但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明显,内容会显得冗长且无趣,学生易于记忆但不会应用。所以针对这方面考虑,我特意对内容进行了调整。首先学习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细胞器的知识,无缝对接到实验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其次,学习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结构和功能,无缝对接到分泌蛋白的形成及分泌。最后,学习剩余的细胞器,并总结所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规律,进而结合细胞膜和核膜展开论述生物膜系统。 【教材分析】 本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 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基础。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后面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章学习中已经理解了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第二章的学习更进一步地认知了细胞内的化合物,对与细胞的物质组成有了一定的基础。第三章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对细胞的结构有所了解,有了细胞膜的知识储备,再进行本节内容的学习,就有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细胞器内容多,识图难,老师更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记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的 能够说出各类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简述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记忆与分泌蛋白质有关的细胞器。 简述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 通过老师的积极引导,教材和辅导资料的补充,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总结的能力。 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画过程图描述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建立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统一的观点,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比较细胞器之间的异同点。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2、教学难点 细胞器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教学准备】 自制学案,课件,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 一 课 时 导入新课 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读一首生物诗爱你爱到细胞深处。“穿过纷繁复杂的生物圈/你来到我的面前/是否/有一条无形的碳链/冥冥中把你我相连/你是细胞核/控制了我的遗传和代谢/你是线粒体/没有你我便失去能量/你是叶绿体/让我拥有了新的养料/你是溶酶体/随时可以溶解我的一切/其实/你就是核糖体/把我像氨基酸一样的俘虏/你就是内质网/把我像蛋白质一样的加工/你就是高尔基体/包裹了我/又把我轻易的放弃/为什么/我还是那么爱你/因为我希望/我们像两个氨基酸一样/脱去那一分子无谓的水/相互连接成紧密的肽键/因为我清楚/我们就是配对的脱氧核苷酸链/必将形成美丽的双螺旋”。这是一首写得非常美的生物诗,中间写到了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对,他们是细胞器,细胞器还有没有别的类型呢?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认真聆听老师读诗,体会这首生物诗的美妙。 赞叹生物诗的同时,对生物学增加了兴趣。 学生回答是细胞器,对新知识产生兴趣 用生物诗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对本节内容的教学有帮助,更增加了学生对整个生物课程的兴趣。学生可以课后把诗摘下来,体会诗里有关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质基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细胞膜,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细胞结构中,除了细胞膜,还有什么?对,还有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那么,细胞质里又含有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流动的状态。它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质基质是指细胞质内呈胶质状态的部分,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是活细胞进行化学反应的主要场所,它还为一些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氨基酸、核苷酸等物质和条件。同学们对细胞质基质还有疑问吗?好,接下来就进入本节乃至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细胞器的学习。 学生回答还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听课,写笔记。学生回答没有问题。 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产生知识体系的意识。从细胞质展开,便于学生理解细胞结构的层次关系。 叶绿体和线粒体 首先,同学们请看挂图,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就是指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普通显微镜下看到的叫做显微结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细胞质里除了基质,还有很多细胞器,到底什么叫做细胞器呢?细胞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细胞器就是细胞内指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小器官。这些小器官到底有什么形态和功能呢? 上节课讲过分离提纯细胞膜,用的是差速离心的方法,同样的,我们要研究各个细胞器,需要的一个技术基础,也是差速离心。根据他们结构密度的差异来达到分离目的。现在我们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了,下一个环节叫做“我是一个细胞器”。 现在给大家观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三维立体结构视频,看完之后找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解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分布、形状、结构以及功能。同时,还要回答老师的提问,组内的其他同学可以帮他补充。 学生会问,什么叫亚显微结构? 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细胞器的学习。 听课并且很兴奋。 看书。 通过亚显微结构,学生能够对细胞结构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获取知识。通过小组互动,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实 验 环 节 好了,现在结合刚刚所学的知识我们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寻找它们的踪迹。 1、观察叶绿体 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高倍镜下观察。 2、观察线粒体 染色制片低倍镜下找到口腔上皮细胞高倍镜下观察。 操作环节 通过动手操作,激发学生找寻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兴趣 第 二 课 时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结合图片讲述三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蛋白质的合成加工为暗线。 学生回答没有。 按照老师的分类标准,学生所扮演的细胞器进行分类记忆。 通过分类记忆加深学生的印象。有趣地把复杂和抽象转化为简单和具体。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分泌蛋白) 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分泌物的形成过程,制作成课件,动态演示分泌物的运输过程,适当补充一些资料并配以一定的问题。 请学生上讲台手绘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 1提出问题:(1)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为什么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外呢?(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具体有什么作用呢? 2归纳总结:分泌蛋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内质网,通过折叠、组装,加工成较成熟蛋白质,由囊泡转移至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通过精密加工、分类和包装后,形成成熟蛋白质(分泌蛋白),再由囊泡送至细胞膜,由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1完成分泌蛋白合成运 输的流程图,并在小组内 部进行交流。请一位学生 展示并描述分泌蛋白合 成和运输过程。 2.完成 例1 、例2巩 固练习 1.通过看图完成流程图,使学生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 2通过堂上练习,训练学生图与图的转换能力。 3强调膜结构的重要性,为建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奠定基础。 第 3 课 时 课 后 巩 固 完成发给你们的学案,明天交。 复习巩固 溶酶体 液 泡 中心体 结合图片讲述三类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总结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分布 活动:“假如我是一个细胞器” 现在把同学们分成8组,每组代表一个细胞器。讨论3分钟,一会儿请选代表上讲台用第一人称讲述。根据学生讲解的情况,适当地补充和提问。之后老师总结各类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分布有意识地强调双层膜、单层膜以及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分类,强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中分布的差异,强调各个细胞器的功能。 通过活动,同学们对各个细胞器还有没有问题?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我们学习过程中,也时刻贯穿了这样的分类思想。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和记忆,我们也给细胞器分分类。 学生扮演细胞器,介绍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和功能等,并且回答老师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的角色互动。 生物膜系统的概念、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作用 1、显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具有单层膜、双层膜的细胞结构,从而总结出生物膜系统的概念。 2 引导学生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出生物膜系统的化学成分。 3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总结出细胞膜、内质网膜、核膜在结构上存在着直接联系。 4引导学生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总结出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通过囊泡的间接联系。 5引导学生阅读学案中的资料三,讨论:既然它们之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它们之间能否相互转化呢? 6归纳:细胞内的生物膜成分相似,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它们之间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高尔基体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 7. 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膜的功能、内质网的结构特点、具有膜的细胞器归纳出生物膜系统的三大功能 1结合各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思考回答问题。 2明确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膜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3.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相互联系的图解,理解细胞内膜结构间的关系。 4通过思考和讨论,明确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1.层层递进,由功能的联系,到结构的联系,在理解的过程中体会到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获得知识。加工信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3.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提问,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时间一长,学生记忆易混淆。用一个主线把知识点进行有机串接,形成有序性,系统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目标,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有很大的不同,也有一些相似之处,认识这两种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说明细胞中的细胞器并不是孤立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细胞器是充满生机的。然后在学习其他细胞器时主要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为主线进行讲解,“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能有机的把核糖体、内质网等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这样的处理会使学生感觉到他们所学习的是活的正在进行工作的细胞器,还可以拓展到各种膜结构的膜面积的变化以及科学家们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巧妙之处,这无疑会提高学习的兴趣,能达到认识的结构化、具体化与物质运动化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