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960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时训练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基础夯实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概念的最准确描述是()。A.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体液和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D2.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主要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答案:D3.下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为毛细血管壁,为红细胞,为血浆,为细胞内液,为组织液,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52250072)A.肌肉细胞缺氧时,的pH会降低,但由于Na2CO3的调节作用,的pH会维持相对恒定B.呼吸作用的终产物CO2不会引起pH的变化C.中的氧气到达需要经过4层膜,处的氧气浓度高于处D.与相比,中含有蛋白质而中不含蛋白质答案:C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持稳态依赖于机体神经体液的调节网络B.内环境渗透压大小主要取决于水和无机盐C.各个系统均能维持内环境稳态D.由内环境的成分可推知某种疾病的发病风险答案:D5.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曲线正确的是()。(导学号52250073)答案:D6.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温度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C.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共同实现内环境稳态D.葡萄糖、胰岛素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答案:D7.下列关于细胞或生物体完成正常生命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HIV在人体内环境中进行新陈代谢和增殖B.草履虫生活在水中,可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C.心肌细胞以内环境为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D.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答案:A能力提升8.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长期饮用弱碱性的水会改变内环境的pHB.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D.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答案:B9.流感病毒会引起机体发烧、鼻塞等症状,有人在刚刚有点发烧时就服用扑热息痛药,使体温迅速下降。(导学号52250074)(1)医生认为这样的做法不可取,因为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机体的良性反应,是人体调节网络维持机体稳态的集中体现。(2)发烧现象产生时,细胞中(细胞器)产生的能量除了使体温上升,还能为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提供能量、为合成相应抗体提供能量。(3)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请写出下图中4处内环境成分的名称。A、B、C、D。答案:(1)神经体液免疫(2)线粒体(3)组织液血浆淋巴组织液(B、C对应的内环境成分可颠倒)10.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回答相关的问题。(导学号52250075)一、实验材料和用具家兔的血浆适量、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Na2CO3溶液、乳酸、pH试纸。二、实验流程步骤A组B组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1号试管2号试管3号试管?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等量缓冲溶液等量血浆滴加等量的Na2CO3溶液?记录结果记录结果预测结果?结论?(1)步骤中向A组和B组的1号试管中加入。(2)步骤中向B组3支试管中滴加。(3)预测结果:A组:。B组:。(4)从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案:(1)等量蒸馏水(2)等量的乳酸(3)1号试管pH明显上升;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1号试管pH明显下降;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4)家兔血浆与缓冲溶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