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后集训 新人教版选修3-4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7898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后集训 新人教版选修3-4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后集训 新人教版选修3-4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3 波长、频率和波速课后集训 新人教版选修3-4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波长、频率和波速基础过关1.下列对波速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波速表示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B.波速表示介质质点振动的快慢C.波速表示介质质点迁移的快慢D.波速跟波源振动的快慢无关解析: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波速表示,它的大小由介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与介质质点的振动速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波源振动快慢无关,故A、D正确;波速不表示质点振动的快慢,介质质点也不随波迁移,因此B、C错误。答案:AD2.图12-3-3所示的是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2-3-3A.质点A、C、E、G、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B.质点B、F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C.质点D、H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D.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它们的平衡位置间的距离是一个波长解析: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质点A、C、E、G、I在该时刻的位移都是零,由于波的传播方向是向右的,容易判断出质点A、E、I的速度方向是向下的,而质点C、G的速度方向是向上的,因而这五个点的位移不总是相同,A错误;质点B、F是同处在波峰的两个点,它们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等,B正确;质点D、H是处在相邻的两个波谷的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C正确;虽然质点A、I在振动过程中位移总是相同,振动步调也完全相同,但由于它们不是相邻的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两个点,它们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波长(应为两个波长),D错误。答案:BC3.一列沿x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波长为,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图12-3-4所示。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0),经过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 )图12-3-4A.,0 B.,-A C.,A D.,A解析:波上P质点此刻的坐标为(,0),由于此列波向右传播,据此可知,此刻质点P向下运动。再过周期,它运动到负向最大位移处,其坐标变为(,-A),显然选项B正确。答案:B4.如图12-3-5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间距均为1 m的六个质点a、b、c、d、e、f。均静止在各自平衡位置,一列横波以1 m/s的速度水平向右传播,t=0时到达质点a,质点a开始由平衡位置向上运动,t=1 s时,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 )图12-3-5A.质点c的加速度逐渐增大 B.质点a的速度逐渐增大C.质点c向下运动 D.质点f保持静止解析:由t=1 s质点a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知周期T=4 s,再由波速v=1 m/s知波长=vT=4 m,又知各质点相距1 m,故a与e相距一个波长,是振动步调完全相同的质点。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a又离开平衡位置向最高点运动,受的回复力越来越大,因而加速度逐渐增大,但速度越来越小;c质点与a质点振动步调相反,正从平衡位置向最低点运动,因而加速度逐渐增大,但速度越来越小。在4 st5 s这段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是4 mx5 m,波还没有传到质点f,f仍静止不动,答案是ACD。如果能画出波形,由波形图判断就更形象直观。(如答图12-3所示)图中实线表示t=4 s时的波形图,虚线表示4 st5 s时的波形图。答图12-3答案:ACD5.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2-3-6中实线所示,在t=1 s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由此可以判定此波的( )图12-3-6A.波长一定是4 cm B.周期一定是4 sC.振幅一定是2 cm D.传播速度一定是1 cm/s解析:本题考查描述波的几个物理量(波长、波速、频率)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波的图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解有关波动图象的题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读图,可以直接从图上读出振幅和波长,此题便可读出波长是4 cm,振幅是2 cm,故AC正确。另一类是根据图象给定的条件,去计算波速、周期、判定波传播的方向、判定某一质点的运动情况及判定某一时刻的波形图,这类问题的解决,建立在正确读图和对波动的正确理解上,是较深层次的考查,此题表示出在1 s时间内图象的变化,这1 s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是nT+=1 s(n=0,1,2,3)是不确定解,因此B选项错。同理传播速度v=/T也不确定,D选项也错。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应该为AC 答案:AC6.如图12-3-7所示,1,2,3,10各点之间的距离均是1 m,当t=0时,点1开始向上振动,经0.1 s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而振动向右传播至点3,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图12-3-7A.波的传播速度是10 m/s,周期是0.4 sB.波的频率是2.5 Hz,波长是8 mC.再经0.1 s波传播到点5,点4达到最大位移D.从点1开始即振动计时,波传播到点10时,经过0.45 s,经过0.45 s,点8达到最大位移解析:由题意知:=0.1 T=0.4 s f=2.5 Hz波长为:=42 m=8 m 波速为:v=20 m/s可见A错B对,再经0.1 s,形成半个波,波应使到点5,点3应在最大位移,故C错。波使到点10用时为:t=0.45 s,点8距点10 为,应处于波峰,故D对。答案:BD综合运用7.一列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12-3-8所示,传播方向沿x轴正方向。已知在0.9 s末,P点出现第三次波谷,则从零时刻算起,经_s在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图12-3-8解析: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此时刻从平衡位置向y轴负方向开始振动,经T/4时间第一次到波谷位置,P点出现第三次波谷经时间,故=0.9 s得T=0.4 s。波向外传播的速度v=5 m/s。 t=0时刻波已传至x=2.5 m处,传至Q点需时间 这样,Q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y轴负方向运动,第一次到波峰还需=0.3 s,故须经1.4 s在Q点第一次出现波峰。答案:1.4 s8.图12-3-9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其中M点为介质中一质点,此时刻恰好过平衡位置,已知振动周期为0.8 s,问M至少过多长时间达到波峰位置?图12-3-9解析:题设条件中没有给出M点过平衡位置的振动方向,也没给出波的传播方向,故我们应分情况讨论,当波向右传播时,M点向下振动,则至少经过3T/4才能达到波峰;当波向左传播时,质点M向上振动,则至少需要T/4才能够到达波峰,所以此题应该有两个答案。答案:至少再经过0.6 s或0.2 s,M点到达波峰。9.从甲地向乙地发出频率为50 Hz的声波,若当波速为330 m/s时,在甲、乙两地间有若干个完整波形的波,当波速为340 m/s时,甲、乙两地间完整波形的波数减少了一个,则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波长、频率、波速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此题创新之处在于虽在同一介质中波速却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这题有问题,其实不然,虽是同一介质,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波速也随之变化,由题意得两次波长分别为: 设波速为330 m/s时,甲、乙两地间有n个完整波形。据题意有:(n-1)1=n2所以所以甲、乙两地间距离为s=n2=34=224.4 m答案:224.4 m拓展探究10.有一沿x轴传播的简谐波,在某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12-3-10实线所示,经过0.1 s后变成图中虚线所示,求该波的波长、波速v各为多少?图12-3-10解析:从图中直接读出波长=12 m。若波向x轴正向传播,从图中看出在t=0.1 s内波向右传播了(n+4.5)m,故波速是v=(120n+45) m/s,式中(n=0,1,2,) 若波向x轴负向传播,从图中看出在t=0.1 s内波向左传播了n+(12-4.5)m,故波速v=(120n+75) m/s。式中(n=0,1,2,)。答案:=12 m 向x轴正方向传播:v=(120n+45) m/s(n=0,1,2,)向x轴负方向传播v=(120n+75) m/s(n=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