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58903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学业分层测评14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岳麓版必修2 (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2016福州高一检测)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俄农村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人们想拿鸡蛋等实物换些盐、面包等物品,却不愿意要卢布。这是因为()【导学号:72040094】A农民交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归个人所有B私人商业已经完全禁绝,自由贸易被取消C很多人感受到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已经改变D废除实物分配制的影响扩大到各个地区和行业【解析】20世纪20年代初期,苏俄由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了自由贸易,再加上卢布迅速贬值,才出现题干中的现象,B项正确。A、C、D三项属于新经济政策,与题意不符。【答案】B2下面为苏俄19171919年粮食征购量表,该现象()年份1917年1918年1919年粮食征购量7 340万普特10 790万普特21 250万普特A.反映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C体现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D体现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解析】由题干中的时间“19171919年”可知,苏俄当时实施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征集制,保证了战争的胜利。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3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它反映出苏俄农民对哪一政策的不满()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赫鲁晓夫改革【解析】由材料中的关键词“土地属于我们”可以看出,农民拥有土地等,但是却不完全拥有土地的产品粮食等,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下的余粮征集制。【答案】A4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其原因是实行了() 【导学号:72040095】A粮食税B余粮征集制C全面国有化D农业集体化【解析】新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答案】A5(2015浙江学业水平测试)在苏俄实行某一政策后,农民可以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零售店和雇工少于20人的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重工业、银行和矿山则仍然保留在政府手中。由此可见当时苏俄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方针D自由放任政策【解析】由材料信息“公开售卖他们的产品”“小工厂又可以在私营企业主的经营下营业”可以判断是新经济政策。【答案】B6(2015云南学业水平测试)“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都要由中央调配”、“计划就是法令”。这说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的特点是()A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B多种所有制并存C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权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由中央调配”可以判断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答案】A能力提升7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最主要原因是() 【导学号:72040096】A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损B片面发展重工业C轻工业发展品种单调和布局不合理D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解析】苏联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并用牺牲农业的办法来促进重工业的发展。这一系列措施导致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滞后,出现了农、轻、重比例失调的恶果。【答案】B8下图反映了苏联1913年与1940年工业生产中钢铁、煤炭、石油工业的变化,从中能得到的历史结论有()苏联工业化获得了迅速发展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经济基础实现了轻、重工业的协调发展是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然结果ABCD【解析】1940年的苏联正处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斯大林模式的突出特点是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导致农业和手工业长期落后,故错误。由图片来看,1940年的工业生产较之1913年获得大幅度增长,这为后来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正确。【答案】A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72040097】材料一列宁曾说:“社会主义就是消灭商品经济。”“只要仍然有交换,谈什么主义都是可笑的。”后来,他又说:“商品交换失败了必须再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材料二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 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列宁的经济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为此,苏俄的农业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3)从苏俄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变化中,我们能得出什么有益的启示?【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提示,可得出两者过渡方式的改变;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所有制结构、计划与市场关系两方面比较两者的变化。第(3)问,从国情、客观规律角度出发解读即可。【答案】(1)变化:由排斥商品经济到依靠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力。调整: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在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