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考冲刺卷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55370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考冲刺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考冲刺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通用版2017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高考冲刺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冲刺卷(三)班级:_姓名:_学号:_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4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B)A第10 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B前10 s内,甲车比乙车多运动150 mC第20 s末,甲、乙两车相遇D开始时甲车在前,则两车可能相遇两次解析:由图可知,在20 s内,乙车一直沿正方向运动,速度方向没有改变,选项A错误;前10 s甲车匀速运动,位移s甲2010 m200 m,乙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位移s乙1010 m50 m,选项B正确;因为不知道初始位置甲、乙相距多远,所以无法判断在20 s末能否相遇,选项C错误;若刚开始甲在前,乙在后追只有乙车速度超过甲车速度的某时刻才能追上,此后不可能再相遇,只能相遇一次15一条细线的一端与水平地面上的物体B相连,另一端绕过一轻质定滑轮与小球A相连,定滑轮用另一条细线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细线与竖直方向所成的夹角为,则(A)A如果将物体B在水平地面上缓慢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角将增大B无论物体B在地板上左移还是右移,只要距离足够小,角将不变C增大小球A的质量,若B仍保持不动,则角变小D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可能等于小球A的重力解析:O、A之间的细线一定沿竖直方向,如果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一点,O、B间的细线将向右偏转,OA与OB间的夹角将增大OA与OB两段细线上的弹力都等于小球A的重力,其合力与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方向(即OO的方向)与AOB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显然物体B在地板上向右移动时角将增大,选项A正确,B错误;增大小球A的质量,只要物体B的位置不变,角也不变,选项C错误;因物体B无论在地板上移动多远,AOB也不可能达到120,故悬挂定滑轮的细线的弹力不可能等于小球A的重力,选项D错误16我国于2013年11月利用“嫦娥三号”成功将“玉兔号”月球车顺利送抵月球表面,2014年4月1日,玉兔号设计寿命已满.2014年9月6日“玉兔号”月球车进入第十个月昼工作期,超长服役7个月若该月球车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月球表面的重力为G2.已知地球半径为R1,月球半径为R2,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为g,则(D)A“嫦娥三号”要从近月轨道降落到月球上需向后喷气加速B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C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D“嫦娥三号”在地球表面飞行和在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之比为解析:“嫦娥三号”要从近月轨道降落到月球上需向前喷气减速,选项A错误;根据GG1,GG2可知,地球的质量与月球的质量之比为,选项B错误;月球车的质量,那么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选项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可知G1mR1,G2mR2故“嫦娥三号”在地球表面飞行和在月球表面飞行的周期之比为,选项D正确17某静电场方向与x轴平行,其电势随x的分布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某一初速度从O点进入电场,沿x轴正方向运动,恰好能到达x4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B)A该电场在Ox1之间为匀强电场B该电场在x1x2间和在x2x3间电场方向相反C粒子的初速度为D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为零解析:在x图象中,其斜率表示电场强度,显然选项A正确、B错误;粒子从O点进入电场到达x4处,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再做负功,其速度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恰好能到达x4处,其速度恰好为零,必有q0mv,即粒子的初速度为,选项C、D均正确182015年国家电网公司继续推进智能电网推广项目建设,拟新建智能变电站1400座变电站起变换电压作用的设备是变压器,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200sin100t(V),电压表、电流表都为理想电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A输入电压有效值为200 V,电流频率为50 HzBS打到a处,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两电压表示数都增大CS打到a处,当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两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D若变阻器的滑片不动,S打到b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解析:由u200sin100t(V)得,输入电压有效值U1200 V,100 rad/s,故电流频率f50Hz,选项A错误;只要原、副线圈匝数不变,副线圈两端电压就不变,B项错误;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滑动时,副线圈电流I2增大,根据可得,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流I1增大,C项错误;若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不动,将开关S打到b处,副线圈匝数n2减小,根据可得,电压表的示数减小,副线圈电流I2减小,根据可得,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流I1减小,D正确19如图所示,一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60 J,此后撤去力F,物体又经过时间t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A物体回到出发点的动能为60 JB恒力F2mgsin C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 JD物体的动能与势能相等的时刻一定出现在撤去力F之前解析:全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可知物体回到出发点的动能为60 J,所以A正确;设物体在F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的位移为s,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sa1t2,sa1t2a2t2,解得:,解得Fsmgsin ,所以B错;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EPsmgsin Fs45 J,所以C正确;在撤去力F之前,重力势能与动能均增加,但重力势能增加较快,动能与势能不可能相等,所以D错误20如图所示,以O为圆心,MN为直径的圆的左半部分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三个不计重力、质量相同、带电量相同的带正电粒子a、b和c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角都为30,a、b、c三个粒子从射入磁场到射出磁场所用时间分别为ta、tb、tc,则下列给出的时间关系可能正确的是(AD)AtatbtbtcCtatbtcDtatbtc解析:粒子带正电,偏转方向如图甲所示,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相同,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T,故粒子在磁场中运动对应的圆心角越大,运动时间越长若粒子的运动半径r和圆形区域半径R满足rR,则如图乙所示,tatbtc;当rR时,粒子a对应的圆心角最小,c对应的圆心角最大,tatbtc;当rR,tatbtc,同理,RrR时,tatbtc,故选A、D.21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光滑竖直杆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与该小球相连现将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沿竖直杆运动到B点,已知OA长度小于OB长度,弹簧处于OA、OB两位置时弹力大小相等在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AC)A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的位置有两个B弹簧弹力的功率为零的位置有两个C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D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解析:在运动过程中A点为压缩状态,B点为伸长状态,则由A到B有一状态弹力为0,且此时弹力与杆不垂直,加速度为g;当弹簧与杆垂直时小球加速度为g,则有两处加速度为g,故A正确;在A点速度为零,弹簧弹力功率为0,弹簧与杆垂直时弹力的功率为0,有一位置的弹力为0,其功率为0,共3处,故B错误;因A点与B点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则弹簧弹力对小球所做的正功等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故C正确;因小球对弹簧做负功时弹力大,则弹簧弹力做正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大于小球克服弹簧弹力做功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距离,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22(6分)某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量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甲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该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实验次数不同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速度(m/s)第一次0.230440.347第二次0.174640.344第三次0.116620.343第四次0.058500.342(1)则以下表述正确的是_D_.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的宽度最小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的宽度最小四次实验中,第一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四次实验中,第四次实验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ABCD(2)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如图乙所示,测量车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测量值跟实际值相比_A_.A偏大B偏小C相等(3)若把挡光片装在小车的正中间,如图丙所示,测量小车正中间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测量值跟实际值相比_B_.A偏大B偏小C相等23(6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测量电流表的内阻r1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器材如下:待测电流表,量程为05 mA,内阻约为300 电流表,量程为010 mA,内阻约为40 定值电阻R0,阻值为200 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为020 干电池E,电动势约为1.5 V,内阻很小开关S及导线苦干(1)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图连接电路(为了电路安全,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调到左端)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至某一位置,记录和的读数,分别记为I1和I2.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各次和的读数I1和I2.以I1为纵坐标,I2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乙所示根据I1I2图象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R0,得到待测电流表的内阻表达式为r1(1)R0(用k、R0表示)(2)若测定表的内阻r1为290 ,用它改装成如图丙所示的一个多量程多用电表,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都各有两个量程(或分度值)不同的挡位.1、2两个挡位为电流表挡位,其中的大量程是小量程的10倍关于此多用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D_A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时,是电阻挡B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6时,是电流挡C转换开关S旋到5的量程比旋到6的量程大DA表笔为红表笔,B表笔为黑表笔图中的电源E的电动势为9.0 V,当把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4,在AB之间接900 电阻时,表头刚好半偏已知操作顺序和步骤都正确,则R5_29_,R6_261_.解析:(1)对图甲,由欧姆定律,r1R0.(2)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3或4时,内有电源,是电阻挡;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5或6时,串联电阻分压,是电压挡,且转换开关S旋到5,串联电阻小,量程比旋到6的量程小,选项A正确,B、C错误;电流从红表笔流进,A表笔为红表笔,选项D正确当转换开关S旋到位置2时,满偏电流I2 A10 mA,并联电阻大,对应小量程,则I1100 m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分配规律,(R5R6)(I2Ig)r1Ig,R5(I1Ig)(r1R6)Ig,解得R529 ,R5261 .24(12分)如图所示,AB是倾角为53的斜面,上端与一段光滑的圆弧BC相切于B点,C是圆弧的最高点,圆弧的半径R0.9 m,A、C与圆弧的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一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与斜面平行的力F的作用下,从A点沿斜面向上运动,物体到达B点时撤去该力,物体将沿圆弧运动恰好通过C点,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物体可看成质点,已知sin 530.8,cos 530.6,g10 m/s2.求:(1)物体通过C点时的速度;(2)物体落在水平地面上的位置到A点的距离;(3)拉力F的大小解析:(1)在C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vC3 m/s(2)物体做平抛运动,下落的高度为H,由几何知识得HR2.4 mHgt2xvCt解得:x m(3)由几何知识得斜面的长为:LRtan 531.2 mA到C由动能定理得FLmgHmgLcos 53mvF25.25 N25(16分)如图,在一光滑水平的桌面上,放置一质量为M、宽为L的足够长“U”形框架,其ab部分电阻为R,框架其他部分的电阻不计垂直框架两边放一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棒cd,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棒通过细线跨过一定滑轮与劲度系数为k,另一端固定的轻弹簧相连开始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框架和棒均静止现在让框架在大小为2mg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向右做加速运动,引起棒的运动可看成是缓慢的水平桌面位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为B问:(1)框架和棒刚开始运动的瞬间,框架的加速度为多大?(2)框架最后做匀速运动(棒处于静止状态)时的速度多大?(3)若框架通过位移s后开始匀速运动,已知弹簧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x为弹簧的形变量),则在框架通过位移s的过程中,回路中产生的电热为多少?解析:(1)设水平拉力为F,则F2mg,对框架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解出:a.(2)设框架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则感应电动势EBLv,回路中的电流I,对框架由力的平衡得FBILmg,联立以各式解出v.(3)在框架滑过s的过程中,设产生的电热为Q1,摩擦生热为Q2,由功能关系Fskx2Mv2Q1Q2,其中Q2mg(sx)在框架匀速运动后,对棒由力的平衡得BILmgkx,联立以上各式并结合FBILmg,F2mg得Q1mgs26(1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BE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错选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可能小于原吸收光子的频率BTh(钍)核衰变为Pa(镤)核对,衰变前Th核质量大于衰变后Pa核与粒子的总质量C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D.SeKr2e,此核反应方程属于重核裂变E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2)如图所示,光滑固定斜面倾角30,一轻弹簧底端固定,上端与M3 kg的物体B相连,初始时B静止A物体质量m1 kg,在斜面上距B物体s110 cm处由静止释放A物体下滑过程中与B发生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后粘在一起已知碰后AB经t0.2 s下滑s25 cm至最低点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A、B可视为质点,g取10 m/s2.求:从碰后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从碰后至返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弹簧对物体B冲量的大小解析:(1)如果氢原子吸收光子从n1的基态跃迁到n3的激发态,则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先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那么放出的光子的频率小于原吸收光子的频率,选项A正确;衰变要释放出能量,所以有质量亏损,选项B正确;粒子散射实验证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选项C错误;选项D属于衰变,选项D错误;根据比结合能的物理意义,选项E正确(2)解析:A下滑s1时的速度由动能定理得mgs1sin mv,v01 m/sAB相相碰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v1v10.25 m/s从碰后到最低点,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P(mM)v(mM)gs2sin EP1.125 J从碰后至返回到碰撞点的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I(mM)gsin 2t(mM)v1(mM)v1解得I10 Ns三、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物理选修33)(15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如图所示,第1种变化是从A到B,第2种变化是从A到C,比较两种变化过程,则(BCE)AA到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BA到C过程气体对外做功CA到C过程气体吸收热量较多D两个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一样E两个过程气体内能增加相同(2)如图所示,气缸放置在水平台上,活塞质量为5 kg,厚度不计,由活塞产生的压强为0.2105 Pa,气缸全长25 cm,大气压强为1105 Pa,当温度为27时,活塞封闭的气柱长10 cm.若保持封闭气体温度不变,将气缸缓慢竖起倒置求气缸倒置后封闭气柱的长度?气缸倒置后,使封闭气体温度升至多少K时,活塞刚好接触平台(活塞摩擦不计)?解析:(1)在pT图中,等参线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可知VCVAVB,故从AC,气体对外做功,从AB外界对气体做功,选项A错,选项B对,两过程温度变化相同,所以内能变化相同,选项E对,根据UWQ知气体从A到C,气体吸收热量多,选项C对,故正确选项为BCE.(2)气缸倒置过程,气体做等温变化p1p01.2105 Pap2p00.8105 Pap1V1p2V2,VSL,p1L1p2L2,解得L215 cm.气体升温过程做等压变化,T2T1(27327)K300 KL215 cm,L325 cm,T3T2T2500 K(或t227 ).(物理选修34)(15分)(1)一列频率为2.5 Hz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10时刻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t20.7 s时刻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则该波沿x轴_负向_(填“正向”或“负向”)传播其传播速度为_10_m/s.在t30.9 s时位于0x4 m区间的部分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这些质点在x轴上的坐标区间是_1mx3m_.(2)某透明物体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中ABC为直角三角形,AB为直角边,长度为2L,ABC45,ADC为一圆弧,其圆心在AC边的中点此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n2.0.若一束宽度与AB边长度相等的平行光从AB边垂直射入透明物体,试由光路图画出光线从ADC圆弧射出的区域,并求此区域的圆弧长度s.解析:(1)该波的周期T0.4 s,在tt2t10.7 s1T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x1,故沿x轴负向传播;波长4m,故波速v10 m/s;画出在t30.9 s2T时的波形即可得到,位于0x4 m区间的部分质点正在向y轴正方向运动,故这些质点在x轴上的坐标区间是1 mx3 m.(2)解析:如图,作出两条边缘光线,所求光线射出的区域为EDF如图,从圆弧ADC射出的边缘光线的入射角等于材料的临界角,因sin ,故30由几何关系得圆弧EDF长度为s2L故所求s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