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5286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岭南版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第二册)教学计划一、 全册教学要点(综合能力、活动能力、思维训练)1. 综合能力:能观察自然与环境的形、色、声、光之变化,喜欢动手接触多种艺术媒材,初步认识自我,体会亲情,有多感官感受和自我表现变化之美的兴趣。2. 活动能力:侧重探索美化自身与生活相联系的活动能力。(想象、创作、表演、展示)。3. 思维训练:观察好奇、亲情自爱、审美兴趣、大胆想象。二、 全册教学要求:1. 课堂准备、课堂引入、课堂发展、课后延伸。2. 收集与剪新信息、寻找与发现新材料、思考与设计新形象、尝试与创造新技法。3. 要求学生在学完一课学后,会说一说、想一想、看一看、动手做、评一评、我学会了什么?等感觉和感受。三、 全册教学安排:1. 共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欣赏课:漫游飞行世界、(一课时)海底世界多奇妙(一课时)2. 二单元:点线色,你我他:五彩的泡泡(一课时)七彩虹(一课时)快乐的小鸟(一课时)昆虫王国(一课时)大鱼和小鱼(一课时)小动物和妈妈(一课时)。3. 第三单元:奇怪的形状:奇特的海螺(一课时)美丽的海星(一课时)神奇的大海怪(一课时)。4. 第四单元:迷人的色彩:动物的花衣裳(一课时)涂色游戏(一课时)我在天上飞(一课时)。5. 五单元:材料的幻想:漂亮的花纹(一课时)手套袜子的妙用(一课时)有趣的鞋(一课时)丑小鸭与白天鹅(一课时)会伸缩的动物(一课时)我们的动物乐园(一课时)。四、教学方法:1. 要以学生的趣味心理结构和学科知识结构之间的最佳组织作为切入点,优化教材的组织方法,建成以学习活动过程和学生成长体验为主线的新体系。2. 突出“美术、人文、科技”交融的创新教育理念,体现“内容综合化、教学活动化、作业弹性化、评价多元化”的系列性。3. 开发和使用图象、音响、互联网等多媒体课件,加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立体认识,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4. 注意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基础,选择与提供观念新颖、趣味性和冲击力较强的视觉形象,同时也注意视觉形象的多样性与美术语汇的综合训练。第一课:漫游飞行世界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飞行有和初步的了解。2. 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3. 了解梦中美丽情景,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二.教学重点:飞行的梦想。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梦景中的情景。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让学生欣赏“飞行”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3、说出并画出自己飞行的梦想。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找出艺术家创造了哪些会飞的形象?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飞行世界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各种飞行器的画面。2.对飞行器进行了解。3.道入新课4.问题:你知道鸟为什么会飞?你知道的飞行器有哪些?你作过哪些会飞的梦?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 观看课件。2. 逐一了解飞行器。3. 体会梦中的情景。4. 分组讨论?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梦中的情景。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梦中的情景。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 展示学生作业。2. 了解学生的思路。3. 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 别人美丽的梦中的情景给了你什么启示?2. 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 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梦景,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并用完整的语言述说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海底世界多奇妙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海洋有和初步的了解。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3.画出你想象中海洋生物的摸样,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二.教学重点:海洋生物的摸样。三.教学难点: 描绘出与众不同的美丽海洋生物的摸样的情景。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让学生欣赏海洋的画面,说出自己的感受。3、说出并画出海洋生物的摸样的画。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找出海洋生物的摸样创造了哪些奇妙的形象?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海洋世界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各种海洋生物画面。2.对海洋生物进行了解。3.导入新课(蓝蓝的大海多奇妙,潜入海底,寻找美丽的画面吧。4.问题:你知道多少种海洋生物吗?你能说出几种海洋生物的特点?你知道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吗。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海洋生物的特点。3.画出你想像中海洋生物的模样。4.分组讨论?你想画出什么样的海底世界的情景。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海洋世界情景。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海洋世界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海洋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并用完整的语言述说自己的感受。第三课:五彩的泡泡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3.通过吹泡泡,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二.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泡泡在光线下呈现出五光十色,观察色彩。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教师让几个学生在灯光下吹泡泡,全班仔细观察。2、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根据美丽的画面的联系出了哪些奇妙的形象?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光和色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 继续做游戏吹泡泡。2. 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 导入新课(五彩的泡泡飘呀飘,我们快乐地跳呀跳)。4.问题:你知道吗泡泡在光线下呈现出美丽的色彩?你能说出它们有多少种色彩?老师简单的介绍光和色的关系。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观看件。2.逐一了解基本色彩。3.画出你想像中的五彩缤纷泡泡世界。4.分组讨论?你跟同学们怎样完成五彩泡泡的接力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光和色彩情景。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五彩缤纷泡泡世界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五彩缤纷泡泡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提高了互助精神,培养了集体观念。 第四课:七彩虹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对色彩初步的了解。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3.通过画彩虹,使学生产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二.教学重点:画出心中的彩虹故事。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 教师讲雨过后出现了什么现象?2. 让学生回答(彩虹)3. 欣赏课件。4.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色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4. 继续欣赏课件七彩虹。5. 欣赏课本上的插图。6. 导入新课(雨过天晴,一道彩虹架起了通天桥)。4.问题:你知道吗彩虹在阳光下呈现出美丽的色彩?你能说出它们有多少种色彩?老师简单的介绍光和色的关系。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观看件。2.逐一了解基本色彩。3.画出你想像中的七彩虹的世界。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七彩虹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光和色彩情景。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七彩虹世界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七彩虹世界,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审美,知道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了并知道了七彩虹的七种色。 第五课:快乐的小鸟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爱护小鸟。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小鸟形态和漂亮的花纹。3.通过画小鸟,培养学生关爱精神。二.教学重点:画出一群快乐的小鸟。三.教学难点: 小鸟的不同形态和漂亮的花纹。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 教师让学生谈过些什么鸟介绍它们可爱之处(形状,色彩)。2. 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可爱的小鸟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快乐小鸟。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小鸟在蓝天上飞呀飞,在树丛中唱呀唱,多么快乐)。4.问题:说一说:小鸟有什么不同的形状和花纹。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小鸟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画出你想像中的快乐的小鸟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快乐的小鸟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什么是快乐的小鸟。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快乐的小鸟的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快乐的小鸟的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了爱护小鸟,保护大自然,从我做起的精神。第六课:昆虫王国一.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知道昆虫的世界。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昆虫的形态和大致对称的花纹二.教学重点:画出一组不同形态的昆虫。三.教学难点: 昆虫的不同形态和漂亮的花纹。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3. 教师让学生谈什么是昆虫并介绍它们可爱之处(形状,色彩)。4. 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可爱的昆虫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昆虫王国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小小昆虫天上飞,草里钻、树上爬真有趣)。4.问题:你说一说:你熟悉的昆虫有什么特点?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昆虫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昆虫身手有天然保护色,花纹大致对称。 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一组的昆虫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群可爱的昆虫。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的昆虫的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昆虫的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在快乐中进行绘画。第七课:大鱼和小鱼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欣赏,让学生知道各种形状的鱼的世界。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鱼的形态和特征。二.教学重点:画出两种不同形态的鱼。三.教学难点: 鱼的花纹装饰和怎样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5. 教师让学生谈什么是鱼并介绍它们形状和特征(色彩图形)。6. 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可爱的鱼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大鱼和小鱼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漂亮的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多么快乐)。4.问题:你说一说:你见过哪些形状、花纹不同的鱼?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花纹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鱼身手有天然图形和花纹。 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一组的鱼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群可爱的鱼。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的鱼的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鱼的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和构图,并用线条进行装饰。第八课:小动物和妈妈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动物之间的亲切和母爱。二.教学重点:画出动物的外形和亲密关系。三.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和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7. 教师让学生谈什么是动物并介绍它们形状和特征(色彩图形)。8. 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可爱的动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小动物和妈妈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小动物的妈妈小心地不哺育、保护孩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4.问题:讲故事: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了。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花纹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动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动物身上有天然图形和花纹。 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一幅动物妈妈爱护小宝宝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幅动物妈妈爱护小宝宝。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动物妈妈爱护小宝宝的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动物妈妈爱护小宝宝的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和构图,并用线条进行装饰。第九课:奇特的海螺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知道了海螺的外形和花纹有哪些特点。二.教学重点:画出海螺的外形和花纹。三.教学难点: 海螺的特征和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9. 教师让学生谈海底里除了鱼,还有什么?并介绍它们形状和特征(色彩图形)。10. 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可爱的和海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奇特的海螺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小海螺背着美丽的小房子,在大海边散步)。4. 问题:讲故事:。小海螺背着美丽的小房子,在大海边散步,看到了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花纹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海螺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海螺身上有天然图形和花纹。 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一幅可爱的小海螺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幅小海螺美丽的画。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的小海螺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小海螺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和构图,并用黑白线条进行装饰,还可以用涂色彩的方法。第十课:美丽的海星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知道了海星的外形和花纹有哪些特点。二.教学重点:画出海星的外形和花纹。三.教学难点: 海星的特征和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1. 教师让学生谈海底里除了鱼,还有什么?并介绍它们形状和特征(色彩图形)。12. 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可爱的和海星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美丽的海星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是天上的星星掉到海里了吗?不,是小海星在比美泥?)。5. 问题:讲故事:是天上的星星掉到海里了吗?不,是小海星在比美泥?看到了什么?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花纹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海星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海星身上有天然图形和花纹。 4.分组讨论?你怎样完成一幅可爱的小海星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幅小海星美丽的画。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的小海星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小海星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和构图,并用黑白线条进行装饰,还可以用涂色彩的方法。第十一课: 神奇的大海怪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基础上,使学生了知道了海怪的外形和花纹有哪些特点。二.教学重点:画出海怪的外形和花纹。三.教学难点: 海怪的特征和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教师让学生谈海底里除了鱼,还有什么?并介绍它们形状和特征(色彩图形)。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用想象力知道海底里的海怪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 继续欣赏课件神奇的海怪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传说中大海深处生活着大海怪,你听过它们的故事吗?)。4.问题:讲故事:很久久以前,在大海深处生活着大海怪。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花纹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海怪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海怪身上有天然图形和花纹。 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想象力完成一幅的海怪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幅海怪美丽的画。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的小海星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小海星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和构图,并用黑白线条进行装饰,还可以用涂色彩的方法。第十二课: 动物的花衣裳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动物了的外形和身上花纹有哪些特点。二.教学重点:画出动物的外形和花纹。三.教学难点: 动物的特征和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动物身上有什么?并介绍它们形状和特征(色彩图形)。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4.在动物的花衣裳中,你看到了什么花纹、色彩?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和知道动物身上的花纹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动物的花衣裳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这些小动物的花衣裳都不见了,快来帮它们找一找)。4.问题:讲故事:很久久以前,在森林深处生活着一群动物,有一天动物身上的花衣裳突然不见了,小动物们非常着急,请同学帮找一找。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花纹吗?老师简单的介绍他们的特点和形态。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动物的基本形状和特征色彩。3.动物身上有天然图形和花纹。 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完成一幅的动物穿着美丽的花衣裳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幅动物美丽的画。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可爱的动物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小动物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观察动物的外形和特征,并知道了动物身体的颜色常与环境相仿,是为了保护自己。 第十三课: 涂色游戏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观察的基础上,使学生了知道了什么是色彩。二.教学重点:什么是暖色和冷色。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涂法和构图。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色彩和图形。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色彩知道了色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2. 继续欣赏课件涂色游戏3. 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随意地画,随意地涂,涂出七彩的乐园)。4.问题:讲故事:一位乡蝽村的大姐姐看着一座座山,觉得像一条条鱼。回家后,她就画出了这图画。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图形吗?老师简单的介绍的图形特点和色彩。5.教师讲解绘画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图形的基本形状和七彩。3.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画一幅彩色的画。 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想象力完成一幅的色彩的美丽画。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幅色彩美丽的画。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描绘。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色彩画面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色彩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了用不用的线条和形状画一幅彩色的画和构图,并学会色彩涂色。第十四课: 我在天上飞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纸飞机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难点: 用线条和色彩的涂法和装饰。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纸飞机的做法。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纸飞机的做法知道了纸飞机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4. 继续欣赏课件我在天上飞5. 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我在这天上飞呀飞。)。4.问题:(1)你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和他们的特点色彩和不同的图形吗?(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图形特点和色彩。5.教师讲解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纸飞机的基本形状和色彩。3.比一比:谁的纸飞机飞 高、飞得远?谁的降落伞落的平稳?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方法完成纸飞机,并添上美丽的色彩。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纸飞机。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色彩纸飞机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纸飞机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制作纸飞机,并用不同的线条和彩色的涂上图案。第十五课: 漂亮的花纹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绘画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花纹连续排列的制作方法。三.教学难点: 用印和画的制作方法。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你在那里见过这种连续排列的花纹?(同学举手回答) 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连续排列的花纹的做法知道了连续排列的花纹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6. 继续欣赏课件漂亮的花纹7. 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巧巧手,能做出连续排列的漂亮花纹)。4.问题:(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出它们的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他们的特点吗?(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花纹特点和制作方法。5.教师讲解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连续排列的花纹的基本形状和色彩。3.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能发现哪些 连续排列的花纹?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方法完成连续排列的花纹,并和大家一起并成一块美丽的大地痰。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连续排列的花纹。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色连续排列的花纹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连续排列的花纹画面,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不的方法同制作二方连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十六课: 手套袜子的妙用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怎样利用手套和袜子变成有趣的小动物。三.教学难点: 手套和袜子的制作方法。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2.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这些小动物是用什么东西制作成的?(同学举手回答) 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手套和袜子制作方法,这些有趣的小动物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8. 继续欣赏课件手套袜子的妙用9. 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看,手套袜子边成了有趣小动物)。4.问题:(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出它们的有什么特点和制作方法吗?(2)老师简单的介绍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制作方法。5.教师讲解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的基本方法。3.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能发现哪些 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方法完成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并知道怎样搭配颜色。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手套袜子做成小动物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手套和袜子制作各种不同的有趣的小动物,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十七课: 有趣的鞋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材料制作鞋子。三.教学难点: 制作方法和别人不同的鞋子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你在见过那些很特别的鞋?它们的款式是什么样子,是用什么材料作成的?(同学举手回答)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鞋既是生活用品,有是工艺品,并通过欣赏鞋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有趣的鞋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鞋既是生活用品,有是工艺品)。4.问题:(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出它们的有什么特点和他们有趣的地方?(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鞋特点和制作方法。5.教师讲解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写的基本形状色彩和用什么材料制作。3.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能发现哪些 有趣的鞋子。4.分组讨论?你用方法和材料完成鞋的制作,并和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完成别具一格很特别的鞋。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鞋既是生活用品,有是工艺品。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鞋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特色的鞋子。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不的方法同制作二方连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十八课:丑小鸭与白天鹅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用迭纸、绘画、剪贴的方法制作出丑小鸭和白天鹅。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和制作方法。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3.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故事吗?(同学举手回答) 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故事,这个故事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丑小鸭和白天鹅。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讲故事:(有一天,鸭妈妈孵出了一群小鸭。咦,还有一个大蛋没孵出来)4.问题:(1)通过看课件,让学生继续把故事讲完?(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丑小鸭和白天鹅制作方法。5.教师讲解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连丑小鸭和白天鹅的制作方法。3.说一说,你怎样把丑小鸭和白天鹅制作和进行装饰。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方法完成丑小鸭和白天鹅制作和进行装饰。5.我能用手工作品表演丑小鸭和白天鹅的故事。1.让学生自己总结丑小鸭和白天鹅制作和进行装饰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丑小鸭和白天鹅制作和进行装饰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丑小鸭和白天鹅制作和进行装饰的作品。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材料的制作很有特色的有装饰的丑小鸭和白天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十九课: 会伸缩的动物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怎样折纸才会伸缩,怎样才能突出动物的特征。三.教学难点: 动物的伸缩制作方法。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4.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你在那里见过这种可以伸缩的动物?(同学举手回答) 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伸缩的动物的特点并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0. 继续欣赏课件会伸缩的动物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纸做的动物会伸缩,真好玩)。4.问题:(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出它们的有什么特点和规律他们的特点吗?(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伸缩的动物特点和制作方法。5.教师讲解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伸缩的动物的基本形状和色彩。3.说一说,在我们身边还能发现哪些能伸缩的动物?4.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方法完成伸缩的动物的制作和装饰。5.制作一和会伸缩动物,然后大家一起来表演。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伸缩的动物。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伸缩的动物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伸缩的动物制作作品。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制作会伸缩的动物,并进行装饰,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二十课:我们的动物乐园一.教学目标:1.欣赏过程中,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2.在培养学生的制作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创作力和想象力。二.教学重点:动物的形状和制作方法。三.教学难点: 动物的色彩的装饰。四.教学过程:项目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5.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你知道多少种野生动物?有哪些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同学举手回答)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课本中的插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种野生动物的特征并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继续欣赏课件我们的动物乐园2.欣赏课本上的插图。3.导入新课(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学会和野生动物和平相处)。4.问题:(1)通过看课件,你能说出几种野生动物的名称,有什么特点和规律?(2)老师简单的介绍的野生动物特点和头饰制作方法。5.教师讲解动物头饰制作中的一些技巧6.作业要求。1.观看课件。2.逐一了解野生动物头饰的基本形状和色彩。2. 说一说,在那里见过动物头饰3. 分组讨论?你怎样用方法完成野生的动物的头饰制作和装饰。5.制作一个野生动物头饰,然后大家一起来表演。1.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美丽的野生动物的头饰的特点和色彩。2.可以用任何形式进行制作。学生创作1.展示学生作业。2.了解学生的思路。3.巡视学生创作,给予有助的建议。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的野生动物头饰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创作思路。3.自由创作。展示自己最美的可爱的最美丽的的野生动物头饰制作作品。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小结评价作业展示作业语言描述。课后记:通过这课学习使学生学会用不同材料和不同的方法来制作野生动物头饰,并进行装饰,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三年级全国教材(第六册)美术教案教学计划一、 全册教学要点(重点、难点、关键)1. 重点:加强和培养了学生以造型思维活动为主,启迪、诱发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和物的观察,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对事物的真、善、美的评价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 难点:以“活”的特色为主题,突破以往成人化,专业化的师徒式的传授方法,内容更富于趣味性、启发性、创造性、可学性。3. 关键:开拓学生文化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为目的,努力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着重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了基础知识、开发智力、发展个性的原则;把知识性、趣味性和科学性融为一体。二、 全册教学要求: 美术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注意循进和趣味性,有利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三、 全册教学安排: 欣赏课:共4课 绘画课:10课。 工艺制作课:11课。 选择课:4课。第一课、封面画和小朋友的画(美术欣赏)一.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古代美术作品,是学生了解古代美术作品的表方法及艺术成就,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 2.欣赏中外小朋友的美术作品,使学生近一步了解不同绘画工具的表现特点。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理解感受能力。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表现特点等四.教学过程:项目:第一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你们有谁见过千里江山图这幅作品,你们细心看一看这作品都画了哪些内容?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欣赏千里江山图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我国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教师归纳,并介绍王希孟生平简介:王希孟生是北宋画家。政和年间画院的学生,擅画山水,千里江山图长卷是他传下来的唯一作品,大约这图作品完成一、二年后这青年画家就死去了。2.赏折:(千里江山图)。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在这幅长卷中对绵延的山势、高峰峻岭。3.向学生简介什么是青绿山水。青绿山水是用矿质颜料等。4.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冬泳、游泳比赛为好朋友画像。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后有什么感想?4.提问:有谁见过冬天游泳场面?有谁会游泳或参加过游泳比赛?1.欣赏三幅小朋友的画后有什么感想?2.谈一谈游泳的感受。3.说一说,你游泳时见过的场面。 4.分组讨论。1.让学生自己总结你游泳时见过的场面。2.总结一下三幅小朋友的画是用形式进绘画的。学生创作1.展示欣赏作品的特点。2. 了解学生的思路。3. 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作品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想法。用最美的最通顺的语言表达你欣赏后的感受。小结教师小结:欣赏后对我国古代美术和小朋友的画有了一定了解。语言描述。第二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讲授新课1. 本课欣赏五幅小朋友的画2.水乡、拾橄榄、架揽、大街真热闹3.教师题问:水乡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见过或品过橄榄?你们在体育课或业余时间踢过毽子吗?你们在繁华的街市上,走过过街桥吗?当你走过街桥时看到的是什么场面?1. 欣赏后有什么感想?2. 分组讨论?1.让学生自己总结你哪些地方见过的场面。2.总结一下三幅小朋友的画是用形式进绘画的。学生创作1.展示欣赏作品的特点。4. 了解学生的思路。5. 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作品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想法。用最美的最通顺的语言表达你欣赏后的感受。小结本课欣赏了五幅中外小朋友的美术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小画家精心创作的的他们能够深入细致的观察周围事物和生活,并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工具表现,希望同学们虚心向他们学习,争取创作出同他们一样好的美术作品。通过欣赏对小朋友的画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学习的用具。课后记:通过欣赏同学懂得了对古代美术作品和小朋友的美术作品的理解和了解。第二课、节日的餐桌一.教学目标:1. 在观察的基上,儿童学会表现人们在餐桌相聚的欢乐气氛。注意编写人物的神态与动作。2. 通过表现节日 餐桌菜肴的造型、色彩设计,使儿童了解一些我国烹艺术的常识。学习创作画的勾线、着色方法。二.教学重点:启发学生回忆节日时餐桌前的人物及神态、菜肴的形、色。三.教学难点: 人物的透视关系,通过观察实际人物及教师在黑板上的演示来解决。四.教学过程:项目:第一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引入1. 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过节时你们一家人在那里聚餐,是怎样的场面,你能用语言描绘出来?2.欣赏课件。3.让学生欣赏说你看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1、学生发言。2、讨论问题。3、回答问题。初步了解节日盛餐时的欢乐场面。并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象。讲授新课1. 板书课题:解题,强调着节课重点是表现节日的餐桌,人物可以是表现的重点。但也可以一个人物不画,就好象是课本的农民画一样。但不管表现哪一方面的内容,都要画餐桌上的菜肴。2. 教师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的家庭,节日的餐桌与平时的餐桌有什么不同?吃饭的人表情与动作与平时有什么不同3. 教师重点启发学生对菜肴的表现,继而引起对中国食品的介绍,介绍它们在色、形上的特点要求学生在创作时一定要有意识地强调着一点。4. 教师根据学生所谈。有重点地用文字记在黑板上。1.欣赏菜肴的照片后有什么感想?2.谈一谈全家在一起聚餐时的情景,特别是的菜肴的感受。3.说一说,你见过的场面。 4.分组讨论。1.让学生自己总结在聚餐时大家在一起时的哪种亲切欢乐时见过的场面。2.介绍你用什么方法来绘画一下大家在一起时的哪种亲切欢乐会餐的场面。学生创作1.展示欣赏作品的特点。分析作品的独特的构思。2. 了解学生的思路。3. 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作品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想法。用最美的最通顺的语言表达你欣赏后的感受。小结教师小结:评价作业欣赏后对我国的食品有了一定了解。语言描述。第二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讲授新课1. 从上节课的学生作业中,选一些具有独特构思的作业,介绍给同学。2. 重点介绍勾线色法。3.学生作画?1. 欣赏后有什么感想?2. 分组讨论?1.让学生自己总结你哪些地方见过的场面。2.总结一下自己用什么形式进绘画的。学生创作1.展示欣赏作品的特点。4. 了解学生的思路。5. 学生谈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和自己的见解。1.在相互交谈中别人对作品的见解给了你什么启示。2.谈一谈你的想法。用最美的最通顺的语言表达你欣赏后的感受。小结本课学生都能在作品中有一定的创新,但有个别的同学有临摹的现象,希望改正。通过欣赏对小朋友的画有了一定了解。教师布置下节课所要学习的用具。课后记:通过欣赏同学在作品中有一定的创新,但有个别的同学有临摹的现象,希望改正。第三课、美丽的染纸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给学生创设表现美、追求美、创造美的条件。2. 在完成染纸工艺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形式美的艺术享受,以感性的形式进一步了解色彩的原色简色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