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乒乓球校本程教材.doc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9404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3.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乒乓球校本程教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小学生乒乓球校本程教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小学生乒乓球校本程教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尊重差异发展个性乒乓球校本课程 栖霞市亭口中心小学前 言写给小朋友:亲爱的小朋友,这本快乐乒乓,你是不是很好奇?这本书里都有什么内容,里面的知识你是不是都知道呢?打开书你就会发现这里有很多有趣的事,这里面有关乒乓球的很多知识,相信你看过了以后会对乒乓球有新的认识。通过学习这本书里的内容,你会变得更喜欢乒乓球,甚至热爱这项运动。上这门课时,除了认真听老师讲以外,你还要认真看明白书中的内容,及时的练习动作技术要领,这样你才能真正成为乒乓小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开始学习吧!校本课程实施纲要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乒乓球的相关知识,让乒乓球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2、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学生快速入门,掌握基本的乒乓球技术。3、学习乒乓球的技战术及实战技巧,让学生从打乒乓球中体会快乐。课程内容:第一章 快乐乒乓球 课时:3课时第1节认识乒乓球球1课时教学目标:认识乒乓球,了解竞赛规则及演变过程。第2节乒乓球器材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乒乓球的颜色及大小,知道乒乓球不同的握拍方法和球台、球网的相关知识。第3节乒乓球运动员服饰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乒乓球运动员的着装。第二章 乒乓基础知识 课时: 5课时第1节乒乓球员的握拍1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并了解乒乓球的握拍方法,并学会适合自己的握拍方法。第2节乒乓球中的发球动作训练3课时教学目标:学习并掌握发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能够做到成功发球。第3节乒乓球运动员的站位1课时教学目标:了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不同站位,并知道各种站位的不同优点和不足。第三章乒乓球的正手技术 课时: 17课时第1节乒乓球的弹起弧线1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知道乒乓球弹起后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名称。第2节正手击球3课时教学目标:在能够正确并熟练托球的基础上,学会攻球技术即扣杀。第3节正手搓球3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能够掌握正手搓球的基本方法并做到掌握搓球时机。第4节正手削球3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能够明白削球的概念,掌握正手削球的基本方法,学会削球。第5节正手拉球4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弧圈球的概念,使学生能够掌握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知道什么是前冲弧圈球、什么是高调弧圈球。第四章 乒乓球的反手技术 课时: 14课时第1节反手推球2课时教学目标:在能够正确并熟练托球的基础上,学会反手推球。第2节反手搓球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掌握反手搓球的基本方法,并做到掌握搓球时机。第3节反手削球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明白削球的概念掌握反手削球的基本方法,学会削球。第4节反手拧球3课时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拧”的概念,知道什么是“拧”,并能在训练中运用。第5节反手拉球3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反手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知道什么是前冲弧圈球、什么是高调弧圈球。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分级训练。(二)教学环境准备:有一间理论讲解教室为宜,可以进行视频动作观看,讲解完成以后进行训练。(三)课时计划:本课程共40课时。安排每周五二节课,计划在一学年的时间内完成。课程评价:(一)评价内容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参与度,如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程度等。2、结果评价:对学生的训练结果展示,激励学生的同时也促进相互学习。(二)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等级制,由学生平时的学分转换而成,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级。对学生学业的评价采取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主要将学生的出勤、平时表现、成果等方面进行评价。 出勤评价:出勤率达到90为A 出勤率达到80为B出勤率达到70为C 出勤率达到60为D学生乒乓球技能展示评价等级A、B、C目 录第一章 快乐乒乓球第1节认识乒乓球第2节乒乓球器材第3节乒乓球运动员服饰第二章 乒乓球的基本知识第1节乒乓球的握拍第2节乒乓球的发球第3节乒乓球运动员的站位第三章 乒乓球的正手技术第1节乒乓球的弹起弧线第2节正手击球第3节正手搓球第4节正手削球第5节正手拉球第四章 乒乓球的反手技术第1节反手推球第2节反手搓球第3节反手削球第4节反手拧球第5节反手拉球第一章:快乐乒乓球第1节认识乒乓球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人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项运动。乒乓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我们国家在乒乓球历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以来, 我国选手取得世界乒乓球比赛的大部分冠军,甚至多次包揽整个赛事的所有冠军。 比赛以11分为一局(曾经长期实行21分制,最早甚至出现过100分制)采用五局三胜(团体或七局四胜制(单项)。比赛分团体、单项(单打 双打 混双)。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 Pong”的声音而得名。第2节乒乓球器材参加乒乓球运动需要有以下器材:乒乓球、球拍和球台。(1)乒乓球你知道乒乓球有几种颜色?(2)乒乓球拍根据球拍球把的长短和握法的不同,把球拍分为橫板和直板,有时也称之为长把(大刀)和短把。 橫板球拍(长把) 直板球拍(短把)你知道根据球板胶皮的性能不同,球拍还分为哪几种吗?(3)球台乒乓球台上有球网,球网把整个球台分成两个斗区。运动员比赛时,就是把自己半球的球想办法打到对方半区,以寻球胜利。球台和地面,球台与球网高度都是有规定的,这些你知道吗?第3节乒乓球运动员的服饰乒乓球运动员还有专业的运动服饰,各种各样的服装看上去是不是很漂亮:乒乓球运动员的服装颜色是有要求的,比赛时不能穿着浅色服装运动服的面料,一般都追求在吸湿排汗上表现优异的面料。正式比赛服对款式无要求,服装规格看运动员身材量身定做的。要透气性好的,颜色款式均没有要求。乒乓球名人小故事 邓亚萍是夺取世界乒乓球冠军次数第三多的中国女子乒乓球队选手。身高仅1.55米的邓亚萍似乎不是打乒乓球的料,但她凭着苦练,以罕见的速度,无所畏惧的胆色和顽强拼搏的精神,13岁就夺得全国冠军,15岁时获亚洲冠军,16岁时在世界锦标赛上成为女子团体和女子双打的双料冠军。1992年,19岁的邓亚萍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又勇夺女子单打冠军,并与乔红合作获女子双打冠军。1993年在瑞典举行的第四十二届世乒赛上与队员合作又夺得团体、双打两块金牌,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乒乓球坛皇后。邓亚萍的出色成就,改变了世界乒乓球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父亲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保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第一位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括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1997年后,她先后到清华大学、诺丁汉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进修学习,并获得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和中国当代研究专业的硕士学位;2002年邓亚萍在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以及运动和环境委员会两个委员会担任职务;2003年,邓亚萍成为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的一名工作人员。 第二章:乒乓球的基础知识第1节乒乓球运动员的握拍握拍是乒乓球初学者首先遇到的问题,握拍方法正确与否,对掌握乒乓球技术有较大影响。握拍总的来说,有直拍握拍法和横拍握拍法两类。(1)直拍握法 动作要领:以食指第二和拇指第一指节在拍的前面构成一个钳形,拍柄贴住虎口,拍后三指自然弯屈贴于拍1/3的上端。(2)横拍握法 动作要领:横拍的一般握法如同人们见面时握手一样,中指、无名指、小指握拍柄,虎口贴住拍肩,拇指略弯屈紧捏拍或斜伸拍面,食指斜伸在拍的另一面。乒乓球拍还有其它的握法,快去动手找找看吧!第2节乒乓球的发球乒乓球的发球是乒乓球比赛的基础环节,如果发球发的好还可以直接得分呢!让我一起去看一看乒乓球队队员们是怎么发球的吧。仔细观察球怎样才算是发球成功呢?发球时和比赛时球会在球台上跳动几下?它是怎样跳动的?动作要领:发球时,球在球台上会跳动二次。发球时必须让球的第一跳在自己的半区内,然后球跳起时跃过球网落到对方半区就算是发球成功了。第3节乒乓球运动员的站位看一看运动员的点位你发现了什么? 动作要领:站位应根据个人不同打法类型来确定,一般是站在中间偏左、离台30-50厘米 的位置。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或稍宽,保持身体重心平稳。微微提踵,前脚掌内侧用力着地,保证快速起动移步。两膝微屈并向内扣,稍稍含胸收腹,上体略向前倾,持拍手臂自然弯曲,直握拍的肘部略向外张,手腕放松,球拍置于腹部右前侧20-30厘米处,以利于左右照顾,加快击球速度;横握拍的肘部向下,前臂自然平举。两眼注视来球,加强判断。因为打法的不同,站位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三章:乒乓球的正手技术第1节乒乓球的弹起弧线(1)弧线弧线是指乒乓球击出后的飞行轨迹,合适的弧线是击球准确的保证。弧线是由第一弧线和第二弧线组成的。(图中实线为第一弧线虚线为第二弧线,击球时要在第二弧线上击球。)(2)击球时间 击球时间是指击球时球拍触球瞬间球体在空中所处的时期。来球从着台点反弹跳起至下落触及地面之前的过程大致可以分成五个时期: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3)击球部位击球部位是指击球瞬间球拍触及球的部位,可以简单的说成上部、中上部、中部、中下部和下部。 (接近12的部位是上部,接近3的部位是中部,接近6的部位是下部)学习了这么多东西,好好复习一下吧!第2节正手击球正手击球是乒乓球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各种类型打法运动员的必备技术。正手击球是正手攻球的前身。击球时要用球拍的中部去击球如下图图示: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身体靠近球台。击球前,两膝微屈,含胸收腹。击球时,球拍由后向前,球拍触球拍面与台面近乎垂直,在上升期击球的中部,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挡回。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正手攻球小知识第3节正手搓球搓球具有稳健、旋转和落点变化多的特点。它是近台对付下旋球的一种技术。 动作要领:两脚平行或右脚稍前站立。击球前,右手向右上方引拍,拍面稍后仰。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下方挥动,在来球上升期或下降期磨擦球的中下部,将球搓出。还等什么,赶快练习一下吧!第4节正手削球削球技术主要特点是站位离台比较远,较多地在来球的下降期回击球。用削球为自己创造进攻机会,让对方限入被动,甚至失误,最终取胜。(韩国的朱世赫和金景娥都是削球高手)动作要领:手臂自然弯曲,重心落在左脚上。击球时,手臂向左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在下降后期触球。击球时加速削球的中下部,多向前用力。削球后迅速放松、还原。第5节正手拉球拉球是现在流行的一种打法,这种打法杀伤力强,对运动员要求也比较高。根据拉法的不同拉球分为拉前冲弧圈球和拉高调弧圈球。你能分得清哪一张是拉高调弧圈球吗?动作要领:站位靠近球台,右脚稍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上。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下方成半横状,拍面近乎垂直。上臂与身体约成35度,与前臂约成130度。当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时,右脚蹬地向内转胯,同时上臂和前臂由后向前上方挥动,前臂迅速内收,结合手腕转动的力量磨擦球的中下部。击球后,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球拍随势挥至头部。第四章:乒乓球的反手技术第1节反手推球反手推球技术又被称为推挡技术,它具有站位近、动作小,球速快、变化多等特点。反手推挡时要求能灵活地调节拍面,控制球的能力较强。根据不同的推挡技巧可以分成挡球、快推、加力推、减力挡、推下旋和推侧旋。马琳是世界上把推挡技术运用的最好的运动员,你知道吗?动作要领:两脚平行站立,身体靠近球台。击球前,两膝微屈,含胸收腹。击球时,球拍由后向前,球拍触球拍面与台面近乎垂直,在上升期击球的中部,借助对方来球的反弹力将球挡回。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次击球。看一看我国著名运动员马琳是怎样推挡来球的吧!第2节反手搓球反手搓球是一项乒乓球实战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打法,反手搓球有时比正手搓球更具威胁性,成功率比正手还要高一点。动作要领:身体靠近球台。击球时,拍面稍后仰,前臂配合手腕动作向前下方送出,在来球上升期磨擦球的中下部,将球快速搓出。直拍搓球图解:横拍搓球图解:要求:1、眼睛看准来球。2、搓球的上升期。3、要有送球过网的动作。搓球应该注意的问题,你知道吗?第3节反手削球反手削球其实是反手搓球的放大版,反手搓球主要是针对台内球,而削球则是针对出台球。 反手削球动作要领:两脚开立,右脚在前,两膝微屈,上体略向左转,重心支撑点放在左脚上,引拍至左肩侧。击球时,上臂带动前臂向右前下方挥动,拍面后仰,手腕跟着前臂用力方向转动,在来球下降期磨擦球的中下部,将球削出,重心支撑点移至右脚。击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次击球。第4节反手拧球当今世界乒坛横拍越来越盛行,原因在于直拍反手只能推而很难发力,在对抗中越来越处于劣势,这让直拍感到了空前的危机。然而直板横打的出现让直板看到了曙光,多次在直横大赛中突出重围,挽救直拍于危机之中。其中直板横打的技术最为核心的技术就是反手拧。我国的乒乓球选手王皓将这一技术发挥到的极致,被称为直板横打第一人。让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样拧的吧。王皓拧球示范:动作要领:拧球是针对接发台内球而说的,并且通常是反手,当球发出后,判断旋转和力量,在高点期用手腕的爆发力尽力摩擦球的中部,根据旋转调节拍形回收小臂,曲腕,以拍面柔和触球,等吃球足够好后,发力、送腕。拧球动作是非常难的,需要多练习才能掌握。第5节反手拉球反手拉球的是现在横板运动员的强项,相持球时,往往会从反手拉球这个技术环节来进行突破。可以反手拉球技术是会影响比赛的一项关键技术。动作要领:两脚基本平行,间距略大于肩宽,左脚稍前。球渐近身前,两脚用力蹬地,伸膝、展腹,腰髋略向右转,前臂带动手腕同时向右前上方发力,击球的中部,撞球后立即转为摩擦,用拇指调节击球的弧线。快拉时,击球时间为上升前期;近台主动向前发力抢冲的击球时间为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拉强烈下旋或在中台向前上方发力拉时,击球时间为下降前期;中远台对拉的击球时间为下降中期。看一看我国著名运动员孔令辉的反手拉球动作吧!希望同学们看完这本书后对乒乓球有新的认识,通过苦练球技你一定能成为真正的乒乓小将!我们学校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乒乓球运动,同学们快快参加吧!参考文献:1 刘淑芳. 乒乓球 M 知识出版社 2001-22 唐建军. 乒乓球入门与提高M福建科技出版社 1999-103 苏丕仁. 现代乒乓球运动教学与训练M人民体育出版社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