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修改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1193374 上传时间:2019-10-10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诫子书修改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诫子书修改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诫子书修改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诸葛亮,诫子书,1,教学目标,1、读准字音,熟读成诵。 2、注意词语的积累和文句的精确翻译与理解。 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对子的殷殷期望。,2,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为避汉末之乱,大约于汉献帝兴平二年(195)15岁时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迁居豫章,后辗转至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故号卧龙先生。西晋陈寿三国志有诸葛亮传,并整理其诗文诸葛亮集传世。,作者简介,3,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瑾:“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背景简介,4,夫 淡泊 淫慢 遂 庐,读准字音,熟读成诵,(f) (dn)(b) (yn) (su) (l),5,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放声朗读,6,夫 君子之行,静 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 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诫 子 书,告诫,劝勉,书信,f,句首 发语词,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用来,君子的行为操守,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明确,坚定,到达,远大目标,形作名,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内心恬淡,不慕名利,7,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 励精, 险躁 则不能 治性。,增长,形作动,放纵懈怠,振奋精神,轻薄浮躁,修养性情,学习必须静心专一,增长才干必须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明确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放纵懈怠就无法振作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8,年与时 驰, 意与日 去, 遂 成 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 何 及!,疾行,指迅速老去,意志,消失,最终,凋落,衰残。比喻人年老志衰,没有用处。,穷困潦倒之人住的陋室。,又,来得及,年纪随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岁月而消失,,最终年老志衰,大多对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屋舍,,那时再悔恨又怎么来得及!,9,(一)古今异义 1. 险躁则不能治性 2. 非宁静无以致远 .3 淫慢则不能励精,,古义:,古义: 今义:,古义: 今义:,今义:,环境安静,轻薄无常;,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懈怠;,形容速度不快。,危险。,10,(二)词类活用 (1)非学无以广才 (2)非宁静无以致远,增长,形作动,远大的目标,形作名,11,之 日,夫君子之行,助词,的,下车引之,代词,代那个人,意与日去,时光,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三)一词多义,12,以,静以修身,介词,来,俭以养德,介词,来,非淡泊无以明志,用来,可以为师矣,凭借,13,(四)看句子猜成语 淡泊明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俭以养德: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宁静致远: 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14,有个班级需要写誓词,你觉得哪句合适?,15,这封家书诸葛亮也是自己学习修养的总结,如果要你送一两句给在座的同学,你会选哪句?,16,你会选哪句送给自己,为什么?,17,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 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合作探究,18,2、文章主要从( )和( )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作者一直强调的是一个“ ”字?( )须要“ ”,( )须要“ ”把失败归结为一个“ ”字,把“ ”与“ ”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学习,做人,静,学习,做人,静,静,躁,静,躁,19,3、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的核心是一个“静”字。“俭以养德”与“静”有何关系?,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这就要求人们的内心世界始终保持宁静,不会为贪图丰厚的物质享受而分神劳力。“俭以养德”是建立在“静”的基础上的美德。,20,4、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样的句子文中还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用了双重否定,语气更强烈,起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作用。,21,22,明确志向,2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