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乡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第3节区域城镇体系鲁教版选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32777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乡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第3节区域城镇体系鲁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乡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第3节区域城镇体系鲁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师用书2016-2017版高中地理第2单元城乡的空间形态与分布第3节区域城镇体系鲁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区域城镇体系1了解区域城镇体系的概念及特点。2结合实例,分析某一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3了解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区域城镇体系及其特点1区域城镇体系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2区域城镇体系的特点(1)整体性:区域城镇体系由点(相关的城镇)、线(联系通道)、面(相应的辐射范围)等多种要素,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城镇的发展产生影响。(2)层次性:全国性的区域城镇体系由大区级、省区级体系组成,下面还有地区级或地方级体系等,呈现出一定的等级。(3)动态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往往受到来自地区内部、外部的复杂影响,导致区域城镇体系的动态变化。教材整理2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1城镇等级体系(1)概念:是指在一个区域内,各种规模城镇的数量及其组合状况。(2)规律:一般而言,区域城镇体系中规模较大、等级较高的城镇数量较少,处于较低层次的城镇数量较多。(3)意义:反映该区域城镇发展与区域之间的关系。2城镇职能体系(1)概念:指城镇在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和承担的任务,主要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和文化职能等。(2)形成:由于发展历史、自然资源和区位等条件的差异,不同城镇存在着各自的发展优势和劣势,因而发展方向和职能也不同。(3)意义:分析区域城镇职能体系,可以明确各个城镇在区域中的分工和地位,充分发挥各城镇的体系,扬长避短,力求避免职能雷同、重复投资、盲目竞争,以获得区域整体的最佳利益。3城镇空间体系(1)概念:指一个区域城镇的地理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2)表现:在完整而成熟的城镇空间体系内,城镇之间分工合理,城镇与交通网之间有机组合,城镇与区域之间联系密切。(3)意义:充分发挥区域中心作用,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探究讨论:城镇等级体系的含义什么?【提示】城镇等级体系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规模的城镇的数量以及它们的组合状况。教材整理3区域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1影响因素: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合理布局要从自然环境条件、现有产业基础、交通运输状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2处理好不同的空间关系(1)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关键是培育中心城市。(2)要协调好城镇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3)要处理好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关系。3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确定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战略。(2)制订城镇体系结构规划。(3)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4)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5)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探究讨论:一个范围较大的地区,往往分布着许多城镇。如何协调城镇之间的发展?【提示】在发挥大城市核心带动作用的同时,协调有关的中小城镇共同发展。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城镇体系结构与城镇合理布局1在一定的区域内,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可有不同类型的划分体系,总结如下:区域城镇体系划分标准分类城镇规模体系人口、用地、经济规模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镇)城镇职能体系城镇在一个区域的各种职能组合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产业联系综合性中心城市、地方性中心城市、工业城市、交通枢纽城市、旅游城市、边境口岸城市、特区城市城镇空间体系在一个区域内,城镇的地理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地域联系城市群、城市带、区域城市网络体系2.城镇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是:培育中心城市是关键;协调好城镇与城镇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心城市带动周边城镇共同发展;处理好城镇与区域之间的关系。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山东省济宁市市域城镇体系是以济宁兖州邹城为中心的放射状结构,形成三角形复合中心是规划构思的核心。市域近期和远期开发重点是兖济煤田,兖州是市域的机械、商品工业中心。邹城是兖济煤田综合性开发基地,正好位于兖州和济宁之间。材料二济宁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1)目前,济宁市市域城镇体系的中心城市是_;在规划中,有_个一级中心地。(2)在济宁市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中,邹城的主导职能可能是_。(3)在济宁市市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中,三角形复合中心的规划构思合理吗?说明理由。【解析】本题通过济宁市市域规划考查中心地理论和区域城镇体系。解答本题要抓住以下关键点:城市主导职能要根据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来确定。邹城位于兖州和济宁之间,是兖济煤田综合性开发基地,适合发展煤炭、电力、化学等工业。判断城市规划是否合理,要看体系中城镇职能能否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答案】(1)济宁3(2)煤炭、电力、化学(3)合理。济宁是区域的行政中心,但其交通通达性差,发展受限,无力带动市域各县发展;兖州、邹城交通便捷,三个城市的主要职能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构成三角形的复合中心后可以弥补中心实力的不足,带动市域的全面协调发展。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理想条件理想的均质平原影响因素商业因素、行政因素、交通因素主要内容职能具有多种服务职能,但主要是提供货物和服务的职能就整个区域而言,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职能、服务范围包含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职能和服务范围,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相同级别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还与人口密度有关,人口密度越大,范围越小;反之越大等级有等级之分。划分依据是中心地提供职能种类的多少和服务范围的大小服务范围的空间形态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六边形等级与数目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小,彼此相距近,数目多中心地与服务范围低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被高级中心地和服务范围所包括;同级别的中心地和服务范围是彼此独立、相互排斥的2读荷兰圩田区居民点的设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中三个不同级别的居民点中,级别最高的是字母_,次级居民点是字母_,最低级居民点是字母_来表示的。(2)概括城镇级别与数目之间的关系:_。说明高级居民点与低级居民点之间在空间上的关系是_,这样设置的理由是_。(3)假设三种不同级别的居民点的人口数量分别是3 000人、30 000人、100 000人,请说出可能设有日常生活用品商店、水果店、报刊、理发店的居民点是_;可能有中小学校、纺织品商场、剧场、医院的居民点是_;可能有大学、体育场、电视台的居民点是_。(4)城镇级别不同,城镇间平均距离的差别是(用中心地理论解释这种关系)_。【解析】根据中心地理论分析如下:【答案】(1)ABC(2)城镇级别越高,数目越少,城镇级别越低,数目越多高级居民点大多布局在低级居民点的中央可以最大限度地方便圩田上的全体居民,促进整个圩田区的农业和居民点迅速发展(3)A、B、CA、BA(4)级别越高的城镇之间平均距离越远,级别越低的城镇间的距离则越近,符合六边形嵌套规律。活动点拨教材第34页活动【提示】城市等级规模,一般是以城市人口规模作为衡量标准,城镇人口规模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功能越齐全,其所处的等级也就越高,该问题可引导学生通过读图231,分析总结得出:第一级别为特大城市上海,第二级别包括特大城市南京和杭州,第三级别为苏州、无锡、宁波等大城市,第四级别为常州、南通、镇江、湖州、扬州、嘉兴、绍兴等中小城市,第五级别为其他小城市和卫星城市。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例,举例说明区域城市体系的等级性可参考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等级的分析。教材第37页活动【提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镇共分为五级,这五级是从人口规模角度划分的。第一级是特大城市(100万人以上),如广州、深圳、香港等;第二级是大城市(50万100万人),如顺德、中山、东莞等;第三级是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如澳门、惠州、肇庆、惠阳、花都、宝安等;第四级是小城市(20万人以下),如斗门、南山、惠东等;第五级是人口规模更小的镇。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等级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多;等级越高的城市之间距离越远,等级越低的城市之间距离越近;小城镇布局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形成有一定规律组合的有机整体;该地区城镇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沿路(铁路、公路)地带,珠江口沿岸尤为集中。城镇职能体系上的特点:广州是广东省的省会,香港、澳门是特别行政区,都属于本地区的政治中心。该地区的加工工业很发达,门类齐全,大多数城市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如广州、香港、深圳、开平、鹤山、佛山等城市。本地区公路密布,铁路发达,航空水运便利,交通优势突出,广州、香港、深圳成为本地区的交通枢纽。本地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各城市风光各异,如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城市都是旅游城市。许多城市具有多个职能,既有多种工业职能,也有政治、交通、旅游等职能。有些城市综合职能强,有些城市则专业职能突出,但每一城市都具有三大基本职能社会、经济、文化职能,且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城镇空间体系上的特点:以特大城市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佛山等大中城市在内,区域内大中小城市分工合理,联系密切,搭配相对均衡。1有关区域城镇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城镇体系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内,城镇与城镇之间,城镇与交通网之间,城镇与区域之间的有机结合B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等级体系和职能体系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C完善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用处不大D目前,中国比较成型的城镇体系有辽中南城镇体系、京津唐城镇体系、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和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解析】本题考查对区域城镇体系概念的理解。区域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相关的城镇、联系网络以及相应的辐射范围,按一定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区域城镇体系可以从等级体系、职能体系和空间体系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完善的城镇体系可使城市的区域中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进步。【答案】D2下列不属于区域城镇体系基本特点的是()A整体性B层次性C稳定性D动态性【解析】区域城镇体系的基本特点包括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答案】C3下列属于实现城镇合理布局措施的是()A城镇的合理布局,完全是在城市规划中人为形成的B将整个区域划分成若干小区域进行部署,然后合并C只要考虑到区域的自然和历史因素,通过整体部署,就能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D既要考虑到区域的现状和问题,又要考虑到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再通过调整结构,明确分工,才会逐步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解析】在一定区域内,应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整体部署、自然和历史因素、经济基础及城镇布局的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整结构、明确分工,逐步实现城镇的合理布局。【答案】D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副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圈空间圈层城市体系。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A2级B3级C4级D5级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苏州市比杭州市提供的服务种类少B扬州市比无锡市的服务范围小C城市体系中上海市的服务范围最大D宁波市比德清县的服务功能更全面【解析】第4题,据图中图例即可以判断出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分为三个等级。第5题,扬州市与无锡市属于同一等级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差不大。【答案】4.B5.B6读下图,关于城市规模与服务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长春市及周围城市分布图A吉林市的服务范围较长春市小B农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四平市多C长春市与松原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D桦甸市和四平市的城市服务功能相同【解析】本题以长春市及周围城市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城镇规模体系,城市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服务的范围也越广。长春为吉林省的省会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广,四平、吉林、松原均为同级别的地级市,提供的服务应该相似,农安、桦甸为县级城市,服务种类最少,服务范围最小。【答案】A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服务范围的等级主要是根据服务提供的_和_决定的。(2)图中两个服务地从等级看,乐平镇_,刘家庄_。(3)若乐平镇的服务机构有百货店、早点店、理发店、小学、中学、医院、银行、集贸市场等,而刘家庄只拥有其中的三种,则不可能有的三种是_、_、_。【解析】乐平镇的服务范围比刘家庄大,乐平镇作为服务地的级别也比刘家庄高。乐平镇不仅具有刘家庄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刘家庄所没有的职能,这些新增加的职能有较大的服务范围,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等级也较高。在分析时要从城市的服务范围与等级入手,根据其层层嵌套的特点,先判断出服务范围的大小,再分析城市的等级和提供的职能。【答案】(1)种类服务范围的大小(2)高低(3)中学医院银行 8读某区域城镇体系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该区域城镇体系共分为_级,其中最高一级的城镇有_个。(2)该地区计划在a处建一大规模的木材加工厂,分析其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建厂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3)该地区计划建一大型机场,分别说明b、c两地作为机场选址的有利和不利条件。(提示:大型机场占地规模大,c地需填海)【解析】第(1)题,根据图例可明显看出,本区域共有3级城镇体系,其中有2个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第(2)题,在城乡发展过程中,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城乡能否协调发展。a处靠近用材林,交通又十分便利,但是如果处理不好,森林的环境功能丧失,并且容易导致环境污染。第(3)题,b、c两地建飞机场各有利弊,应从交通的便利程度、是否占用土地、工程造价等方面综合分析。【答案】(1)32(2)有利条件:接近原料产地;靠近交通线(交通运输便利)。影响:森林减少,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等。对策:合理采伐和育林相结合,采取防治污染措施等。(3)b地有利:位于几个大城市的中间(靠近几个大城市),便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便利)。不利:占用大量农田和湿地。c地有利:(通过填海兴建机场)可以保护农田和湿地。不利:位置偏离大城市,不利于旅客和货物的集散(交通不便);填海造陆,工程造价较高。我还有这些不足:(1)(2)我的课下提升方案:(1)(2)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