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3182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2古代诗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建议用时: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新批评的“反讽”范畴新批评发轫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五十年代风行于美国学院,六十年代走向消亡。新批评的阅读聚焦在文本上,他们提出了所谓“细读”,即彻底地、深入地阅读。限定在文本以内,又要深入,当然难度极大。文本,尤其是经典诗歌文本,是水乳交融的,有机统一的,阅读如果停留在表层,就只能重复读者一望而知的信息。他们把追求的目标,说成是在文本内部,其实是在文本以下。当然文本以下,信息是多元的,他们又自己设定了一个禁区,那就是不能涉及情感。这样一来能供他们施展功夫的,就只有语言了。难得的是,他们在词语的前台看到存在于语言背后的冲突。诗歌语言与科学语言不同,科学语言是严密的,有着字典语言的确定性,而诗歌语言的生命来自诗人随机赋予的文本意涵。这样,显在的文本意涵就与潜在的字典语义有了反差。新批评的干将布鲁克斯分析华兹华斯描写夜晚的十四行诗:“甜美的夜晚,安然,随意/这神圣的时刻静如处女/屏息膜拜”他说:“甜美、安然、随意、神圣、静、屏息,这些词的并置并不奇特,但请注意屏息这个形容词暗示了巨大的激越。可是,夜不但寂静而且安详。”他的意思是,激越和静寂、安然,隐含着冲突,他把这叫作“悖论”,并概括为诗歌核心规律:“诗人表达真理只能依靠悖论。”就是说,这不仅仅是词语的个别现象,而且是诗歌的普遍方法。布鲁克斯引用华兹华斯的话说,他总是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这是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根本原因。悖论的修辞模式,他们叫作“反讽”。究竟什么样的结构才是反讽结构呢?新批评理论家退特提出,诗歌语言中有两个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外延和内涵。在形式逻辑中,外延适合某一词的一切对象,而内涵则是指这一词的属性的总和。新批评把外延用来指称词的词典意义,把内涵理解为文本的暗示意义或者感情色彩。二者之间构成了反差,诗歌艺术感人的奥妙尽在其中。如丁尼生无端的泪中的头一节:“泪啊,无端的泪,我不知道它为了什么/泪啊,它来自神圣的绝望的深渊。”这里的“无端的”和眼泪不言而喻地隐含着冲突,接着说它来自“绝望的深渊”。一方面说没来由的,另一方面又说因为绝望,这是不相容的,这里就有反讽。下面又说,这是“神圣的”,和“绝望的深渊”的冲突就强化了。常规意蕴和文本意涵之间冲突,就成为反讽。诗意就在外延和内涵意蕴的反差之中。这就难怪他们要说“内涵越多越好”了。集中阐释内涵多样的是燕卜荪的“朦胧”。但是,燕卜荪承认无法给“朦胧”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他只是感到朦胧“可以是一个词代表几种事物的意图,可以是一种这种东西或那种东西或两者同时被意指的可能性”。不过,燕卜荪认为这样的定义可能“过分含糊”。故从严格的学术意义来说,燕卜荪还不能说是新批评的代表。但是,不管他们的差别如何,他们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的追求,那就是把诗歌感染力归结为修辞结构的胜利。总的来说,新批评的理论代表布鲁克斯对反讽和悖论的分析十分粗糙。他把一切与平常观感相异的文本,都说成是反讽,是十分牵强的。其实反讽本来就是反语,字面意义和实际内涵相反。但与平常观感相异的抒写,并不一定是相反的,有时是错位的,有时是不同类别的。(选自孙绍振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有删改)1下列关于“新批评”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批评出现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四五十年代风行于美国学院,六十年代走向消亡。B新批评理论追求诗歌分析要关注情感,把修辞结构的分析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法。C新批评的阅读限定在文本以内,他们提出了所谓的“细读”,即彻底地、深入地阅读。D在新批评理论发展过程中,燕卜荪由于其理论含糊,所以不能算是新批评的代表。B原文说“他们又自己设定了一个禁区,那就是不能涉及情感”。2下列对“诗人表达真理只能依靠悖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布鲁克斯分析华兹华斯十四行诗中隐含冲突的现象,总结出“悖论”是诗歌创作的核心规律。B华兹华斯主张“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认为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的根本原因在于“悖论”。C退特认为诗歌语言的外延和内涵之间存在矛盾,构成反差,诗歌艺术感人的奥妙尽在其中。D燕卜荪的“朦胧”说,虽然没有给出准确的定义,但对阐释内涵的多样性提供很好的参照。D燕卜荪的“朦胧”说不能解释这句话。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新批评理论是一种只关注文本表层的阅读理论,读者在这种理论的关照下,解读文本会变得更加简单明了。B丁尼生无端的泪中,常规意蕴和文本意涵之间的冲突,成为反讽,再一次证明了“内涵越多越好”的观点。C退特把外延用来指称词的词典意义,把内涵理解为文本的暗示意义或感情色彩,很好地阐释了“反讽结构”。D虽然新批评理论有其独特的理论创造,但作者认为其理论是十分粗糙的,不足以成为我们分析诗歌的理论依据。CA项,原文说新批评“限定在文本以内,又要深入,当然难度极大”。B项,“再一次证明”文中无据。D项,“不足以成为我们分析诗歌的理论依据”不是作者的观点,文中无此说法。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每小题3分)古琴的文化内涵我国的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白居易“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境情合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变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道:“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儒家所提倡的音乐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讲究音乐的中正平和。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而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与“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4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雅”“清淡”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B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C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因此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D“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所以在儒家看来,古琴必定要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D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强加因果。前半句是后半句儒家思想的体现,二者不构成因果关系。5下列对“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B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C道家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欧阳修等琴人的思想。D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C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偷换概念,原文最后一段“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的主语应该是“庄子”,而不是C选项中的“道家”。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伯牙面对蓬莱仙境意识到成连先生要他体会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于是心弦被触动,拿出古琴,弹唱起来。B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C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儒家和道家对古琴的巨大影响。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清淡”的原因,作者引用李白诗文,增强了说服力。C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时间先后有误,伯牙意识到的内容发生在他弹唱之后,相关内容在原文第二段。B项,“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的是“作为圣人之器的琴”而不是“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D项,原文只是认为“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没有指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清淡的原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