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25876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小石潭记》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常用文言词,学习文言语法,背诵全文,理解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体味作者的情怀。2.比较作者等几位古代文人被贬之后的不同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对待人生挫折的方法。3.学生自主学习,预习在前,教师点拨、分析在后。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最后取得共识。讲练结合,既抓整体感知,又要突出重点。【教学重点】1. 学点文言语法,在理解段意的基础上,翻译并背诵全文。2.掌握本文通过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实现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不得志后的心情,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教学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2.正音、朗读直至熟读。3.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词性活用等语法知识。4.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要点。5.布置作业:书面翻译全文,背诵课文前两段。【教学步骤】一、介绍作者和背景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他寄情于山水,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思想感情,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可记游,可记事,可抒情,可议论,可描写。 二、正音、朗读直至熟读。小石潭记朗读停顿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三、掌握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词性活用等语法知识。 古今异义1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3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5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6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7佁(y)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8清:古义:凄清;冷清。(以其境过清今义)今义:清晰,清净等。9以为:古义:作为(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一词多义1可:(1)大约。表示估计数目。(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明灭可见;不可久居)2从:(1)介词,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3清:(1)形容词,清澈。(水尤清冽)(2)形容词,凄清。(以其境过清)4差:(1)形容词,长短不一。参差不齐(参差披拂)(2)动词,交错。(其岸势犬牙差互)5见:(1)通“现”,出现。(才美不外见)(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似与游者相乐)7以:(1)介词,因为。(以其境过清)(2)连词,而。(卷quan石底以出)(3)介词,用把全(qun石以为底)8而:不译,(1)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3)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10环:(1)玉环。(如鸣佩环)(2)环绕。(四面竹树环合)11为:(1)动词,作为。(卷(qun)石以为底)(2)动词,成为。(为岩)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方位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澈 :形容词作动词,照到。5、俶尔远逝。远:形容词作状语,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10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11心乐之。乐:意动用法,感到快乐。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作为随从。从,跟从。13. 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14.近岸。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15.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形容词作量词,大约。特殊句式倒装句: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 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 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修辞手法: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 听到水声,好像人身上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 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好像在与游人相互逗乐。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省略句:1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 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2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3以其境过清。(省略主语“我”)我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4. 心乐之。(省略主语“我”)我心里感到很高兴。虚词用法而(1)不译,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并列关系。(隶而从者)(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四、学生口头翻译全文,把握文章思路和内容要点。1.学生根据注释,口头翻译全文。课堂师生互动交流。2.写作思路与内容要点本文写景,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思路非常清晰:循声而入发现小石潭,环顾小石潭的全貌和周围环境,观察了小石潭里的游鱼,远望了小石潭的水源,最后写离开小石潭的情景。五、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第一和第二段;2、翻译全文,写在作业本上。六、板书设计(板书重点词语释义)第二教时【教学要点】1.检查作业完成情况。2.分别找出描写和议论的语句,重点研讨作者借描写衬托心情的写法。3.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生挫折的方法。4.拓展阅读训练 5.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后两段,学习本文写景方法。【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是否背诵,是否翻译。二、课堂活动:学生分别找出描写和议论的语句,重点研讨作者描景的顺序、方法及作用。(一)课文写了哪几种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闻水声(悦耳)见石潭(清澈)观游鱼(逗乐)探水源(忽明忽暗)感氛围(凄清)。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在人们面前逐渐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移步换景】(二)如何描写景物的。写小石潭,处处从“石”字落笔,又表明了它的小面奇秀。从听觉、视觉和感受等多角度地描绘。“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此文开笔就有声有感。未见其潭,先闻其声,游兴被激发了。“水尤清洌”“青树翠蔓”“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明灭可见”,景物的色彩、光线的明暗变化真切而清丽。写景,动静交错。声,是动态的,石,是静态的,“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又是动态的,鱼儿忽静忽动,溪水若静实动,这画面给人以很深的感知度。写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读者领受着这画卷的美又对作者寄予深深的敬意与同情。这就是艺术的感染力。 (三)写景的衬托作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小结: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独,凄苦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充满了诗情画意,变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三、渗透德育:结合本文,联系实际,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生挫折的方法。将柳宗元与刘禹锡、苏东坡和陶渊明等古人进行比较,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四、拓展阅读训练:柳宗元钴鉧潭记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悬焉。其上有居者,以予之亟游也,一旦款门来告曰:“不胜官租私券之委积,既芟山而更居,愿以潭上田贸财以缓祸。”予乐而如其言。则崇其台,延其槛,行其泉,于高者而坠之潭,有声不然。尤与中秋观月为宜,于以见天之高,气之迥。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啮其涯( )(2)以予之亟游也( ) (3)芟山而更居( ) (4)气之迥( )2写出下列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1)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 ) (2)其颠委势峻( ) (3)予乐而如其言( ) (4)行其泉于高者( )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_;_同_。A屈折东流 B荡击益暴 C毕至石乃止 D有泉悬焉4翻译。(1)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_。(2)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_。5小石潭记和本文都出自柳宗元的手笔,都是永州八记中的作品,内容也都是写潭的,但两文 的写法有所不同:前文着重写_,后文着重写_;前文主要突出景物_的特点,后文主要突出景物_的特点;前文抒发了作者_的内心情感,后文透露了当地农民_的生活境况。【参考答案】1(1)侵蚀(2)多次,屡次(3)割草这里指开荒(4)辽远,这里指气清2(1)指钴鉧潭(2)指冉水(3)那个农民,指住在这里的人(4)指泉水3A“屈”同“曲”4(1)冉水的上游和下游流势峻急,冲击得更猛烈(2)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夷人聚居的地方而忘记故乡呢?不就是这样优美的钴鉧潭吗?5潭的本身,潭源;清幽,清秀;凄苦,困苦【译文】钴鉧潭,在西山的西面.其开始大概是冉水从南边奔流下来,碰到山石阻隔,曲折向东流去;其头尾水势峻急,更加激荡,侵蚀岸崖,所以边缘广阔而中部水深,最后遇有石头停下来;水流形成的旋涡像车轮翻滚以后,慢慢流去.清澈而平静的水面有十亩.四周树木环绕,上有泉水流下.山上有居住者,因我多次来游玩,刚一敲门就来告诉我:“无法负担越欠越多的官租私债,(没办法),我想在山上锄草开荒,并愿意卖掉我潭上的田,暂时缓解一下债”.我很高兴答应了他的话.我就加高台面,延伸栏杆,疏导高处的泉水使其坠落入潭中,发出了悦耳的声音.特别是到了中秋时节赏月更为合宜,可以看到天空更高,视野更加辽远。是什么使我乐于住在这旷野而忘掉故土?莫非是这钴鉧潭五、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后两段;六、板书设计(板书游览先后顺序及特点)七、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教学要点】课堂达标测试【测试内容】导学案中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