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22221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桃花源记【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文言词汇的特点。难点:了解本文所反映的社会理想,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这种社会理想。【学习方法】朗读、合作学习法【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环节预设:导入3分钟、朗读25分钟、小组交流4分钟、展示8分钟模块一:预习反馈一、走近作者、作品1、作者简介:陶渊明(公元365427年),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东晋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 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他空有才智却难以施展。他曾做过小官,因“不为五斗米折腰”,弃官回乡从此过起了田园式的隐居生活。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有陶渊明集传世,主要散文有归去来兮辞(并序)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饮酒、归园田居等。2、背景简介: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近,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缤纷( )舍船( )俨然( )怡然( )间隔( ) 遂迷( )豁然( )屋舍( )垂髫( )阡陌( )语云( )诣太守( )2、解释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不复出焉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诣太守 欣然规往 未果3、试一试:你能找到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吗?三、初步感知(一)初读课文1、朗读全文并注意节奏情感等。2、划出下列语句的朗读节奏。(1)晋 太 元 中,武 陵 人 捕 鱼 为 业。(2)缘 溪 行,忘 路 之 远 近。(3)自 云 先 世 避 秦 时 乱,率 妻 子 邑 人 来 此 绝 境。(4)问 今 是 何 世,乃 不 知 有 汉,无 论 魏 晋。 第二课时环节预设:朗读课文4分钟、组内交流6分钟、展示30分钟(二)文意疏通1、 结合文下注释,口头翻译课文,不会的请做好记录。2、重点字词整理(1)通假字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 ”,意思为 )(2)古今异义缘溪行 (“缘”古义: 今义: )芳草鲜美(“鲜美”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交通”古义: 今义: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义: )无论魏晋(“无论”古义: 今义: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古义: 今义: )(3)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异”活用现象: 意思: )复前行 (“前”活用现象: 意思: )欲穷其林 (“穷”活用现象: 意思: )(4)一词多义舍:便舍船 ( ) 志:处处志之 ( ) 屋舍俨然( ) 寻向所志 ( )寻:寻向所志( ) 乃:乃大惊 ( ) 寻病终 ( ) 乃不知有汉( ) 其:欲穷其林( )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其中往来种作( ) 不足为外人道 ( ) 既出,得其船(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重点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皆叹惋。 (5)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三)本文以渔人的 为线索,可以把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 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 第三课时环节预设:独学20分钟、交流5分钟、展示15分钟模块二:合作探究一、美文品析1、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们和平劳动和幸福生活的语句: 2、第段中“乃大惊”显示出桃花源人与外世隔绝久远,还有哪句也显示了这一点:_3、用自己的话说说桃源人“不复出”的原因? 4根据上下文,说说“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中,桃源人为什么“叹惋”?_ 5、“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是:_ 6、结合全文看,陶渊明在世外桃源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7、如何理解渔人做了标志却“不复得路”这个情节? 二、我们的疑惑。 请同学们将独学或对学、群学中发现的小组未能解决的其他问题摘抄下来,与全班一起分享。 三、美文美读并试着背诵这篇课文。 第四课时环节预设:独学10分钟、交流及展示15分钟、背诵课文15分钟模块三:形成提升阅读下面语段,答文后问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桃花源记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2、文中描写桃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体现祥和安乐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3、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渔人甚异之 (诧异) B欲穷其林 (穷尽,走到的尽头)C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 D此中人语云 (告诉)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的是( )A 处处志之 B 乃大惊 寻向所志 乃不知有汉C 便舍船 D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屋舍俨然 具答之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妻子”意思与今天的“妻子”意思不相同。B文中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人们常说的“世外桃源”。C“见渔人,乃大惊”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源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久远。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中的“此人”指桃源人。6、将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模块四:小结评价1、 本文选自_,作者是_朝代_,名_,字_。他长于诗文辞赋,诗文兼有平淡与爽朗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又极为精炼。本文原是_中的“序”。本文以_为线索,以_为顺序。把_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穿起来,描绘了_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象鲜明对照,是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他体现了人们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 2、 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本文也运用了这种手法。我的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