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17238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6 小石潭记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理清课文的思路结构。3.学习写景抒情的方法,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寓的感情。【教学重难点】1.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品味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课前活动 根据课前准备,请几个同学说说柳宗元的故事如:柳宗元和刘禹锡的友情、“二王八司马”事件、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柳宗元的柳州生活,或者柳宗元笔下的故事如:黔之驴、临江之麋等。(本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搜集素材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当众发言的胆量。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回答不完全,教师能够补充作答。)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柳宗元在永州做司马期间,为了排遣愁怀,经常游山玩水,这段坎坷,对柳宗元个人而言是不幸的,而对中国文学而言,却是大幸中唐文坛因此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他在永州期间创作的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今天我们学到的就是其中的一篇小石潭记。(板书课题)(有条件的可以准备一些音频、视频材料,用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整体感知课文如果学生未做充分预习,教师要预留时间给学生朗读课文。检查预习时,要求学生落实掌握字词解释及翻译。(备学生) 1读出意义(1)读通课文A学生自由朗读课文。B投影显示,给下列字词注音。(可分组进行)篁竹( ) 清洌(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佁然( )俶尔( ) 翕忽( ) 差互( )寂寥( ) 悄怆( ) 幽邃( )C抽查学生朗读课文,对字音、停顿有误的,教师纠正。(2)读顺课文学生参看注释尝试逐句翻译课文,教师强调重点的实词和句子,指导落实。重点词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水尤清洌 蒙络摇缀 潭中鱼可百许头 佁然 俶尔 翕忽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不可久居 隶而从者重点语句:A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C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E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F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3)齐读课文,强调朗读的节奏。2读出美感(1)听录音,或者老师范读。(2)学生揣摩轻重缓急的变化,初步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3)学生模仿,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出理解引导讨论下列问题。(投影显示)以下操作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通过小组讨论完成,然后自由发表意见。如果学生觉得问题较难的话,教师要做充分的提示。(备学生)(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珮、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2)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明确:一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3)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明确: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散在石上,静止不动;忽然向远处游走了,往来很快。 (4)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5)课文是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请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投影显示)四、小结课文请一学生概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五、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全文。2翻译第二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了解了课文内容和思路。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心情的?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目标。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的完成过程1指名朗读课文第1段。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1)第一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请找出来。明确:写了篁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2)这一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3全班齐读第1段。4点一个小组读第2段。5讨论下列问题:(1)第2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3)我们再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6全班齐读第2段。7指名朗读第3段。8引导讨论以下问题:(1)第3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9自由朗读第3段。10教师范读第4段。11讨论问题:第4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1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3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四、总结全文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的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五、布置作业1、同步导学基础训练1;2、同步导学基础训练2;3、同步导学基础训练5、能力提升3;4、同步导学能力提升5、学习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