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芽的结构和发育教学设计课题名称:芽的结构和发育备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芽的种类。(重点)(2)、掌握枝芽的基本结构及枝芽的发育过程;(重点、难点)(3)、理解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顶端优势在生产中的应用。(难点)(4)、描述木本植物茎的基本结构。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用放大镜观察枝芽的结构。(重点)(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观察,讨论交流等,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分析“顶芽发育与侧芽发育的关系”,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通过观察模型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能用所学的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分析、解释。本节课通过实物、图片、实验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以致用小环节,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到生活中去。知道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生物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的动力。学习过程:欣赏:播放多媒体课件:春天树木枝条发芽、生长、植物开花视频。过渡:“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花的盛开、枝叶的展放,都与植物各种芽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芽的类型和发育板书课题:第六节芽的类型和发育(出示目标)过渡:在我国北方乍暖还寒的早春,很多绿色开花植物虽未长叶、开花,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植物的枝条上有许多芽。芽的种类很多,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分类呢?点拨指导:展示图片:1芽按着生位置可以分哪几类?它们分别着生在枝条的什么位置?2图中,A、B、C三个芽按着生位置分,它们各是什么芽?数一数:各小组展示自己准备的未经修剪带芽的枝条。数一数枝条上共有几个顶芽和侧芽?过渡:春天里百花齐放,杨柳吐绿,这些花和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二)按发育结果分类提出问题:1、按发育结果芽可以分哪几类?它们分别发育成什么?2、指出自己小组准备的杨树枝条上的枝芽和花芽。依据右面图指出左面图中各是什么芽?精讲点拨:一般来说,枝芽外形较小、尖端明显,花芽和混合芽外形较大、较饱满。顶芽、侧芽都可能是枝芽、花芽、混合芽中的任何一种,因为芽的分类标准不同,名称也不同。试一试:指出下面的枝条上的枝芽和花芽,并说明理由。小结:芽的分类1、按位置分为顶芽和侧芽 2、按发育结果分枝芽、花芽和混合芽过渡: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芽按发育结构分为枝芽、花芽和混合芽,了解了枝芽的功能将来发育成植物的茎和叶。对于,枝芽的结构是怎样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观察枝芽的结构”来找到答案。分组实验:观察枝芽的结构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并小组分工2.检查实验材料、器具3.各小组按课本实验步骤进行枝芽的解剖实验(温馨提示:)由于刀片比较锋利,实验时可将刀片的一侧用胶布包好,避免划伤手指要选取二个较大的枝芽注意观察外形剖开时先纵剖再横剖在纵剖时注意不要剖偏,影响对芽的观察。用放大镜认真观察。)4.对照课本枝芽结构示意图,识别枝芽的各部分结构?并指出来。5.汇报交流:实验过程中,你遇到什么困难?你观察到枝芽的哪些结构?教师精讲:展示实物:纵剖的卷心菜1.生长点产生新的芽结构2.叶原基发育成幼叶枝芽的 3.幼叶 发育成叶结构 4.芽轴 发育成茎5.芽原基发育成侧芽讨论:为什么说枝芽是尚未伸展的枝条?过渡:茎的长长靠的是枝芽的生长点,顶芽与侧芽的着生位置不同,它们的生长发育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36,思考下列问题:1.顶芽与侧芽的发育会有什么不同?2.什么叫顶端优势?3.如果摘除顶芽,侧芽还会受到抑制吗?学以致用:1、假设我们种植的是用树木,如杨、松、杉等,应该怎样处理顶芽和侧芽?2、假设你家种植的是果树、花卉、棉花,你又该如何处理顶芽和侧芽呢?3、下面的木材林、果树林、盆景、行道树,分别是如何应用顶端优势原理的?过渡:由生活经验可知,植物的茎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的长长、长粗,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茎的长长靠的是枝芽的生长点,那么木本植物的茎还能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的长粗,木本植物的茎逐年加粗靠的是什么?展示:硬纸板做一个多成次套筒式的木本植物茎的立体结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对照课本图,认识各部分名称并识记。总结茎(木本植物)的结构。认一认:从外向内,观察自己准备的枝条,对照认识树皮及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点拨:形成层是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一部分向内形成木质部,一部分向外形成韧皮部,从而使茎逐年加粗。思考讨论: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要向上输送叶、花等器官,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要输送给根。它们是通过茎里的哪些结构运输的呢?教师实物投影展示:一天前下端插在稀释的红墨水的冬青枝条、侧枝树皮被环剥形成的结瘤,提问木质部、韧皮部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拓展延伸:俗话说“树怕伤皮不怕空心”,你认为这句话有道理吗?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非常出色,老师看到了大家对生物学的热爱。希望在知识的海洋里多汲取力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A类:1、棉花在生长到一定高度后,棉农往往进行“打顶”,主要目的是()A.限制棉花长高 B.为了植株美观C.抑制侧芽的发育,多开花结果D.促进多生侧枝,多开花结果2、有些植物的茎,例如桃的茎,能够不断长粗,主要是因为这些植物的茎内有()A韧皮部 B形成层C木质部 D导管和筛B类:下图是枝芽的结构剖面图:1.填写各部分名称:A、B、C、D、E;2. A的作用是产生。A属于组织,有很强的分生能力。3. B将来会发育成,在芽生长展开之后,会发育成图2中的。D长成为图2的。E发育成图2的。创设美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进行了铺垫。通过观察实物,增强直观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通过学生亲自找出顶芽和侧芽的数目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芽的类型的知识。利用图片,直观性强,加深学生对芽的认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农业生产中需要辨认出枝芽和花芽,这为学生学以致用打下基础。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卷心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个放大了的枝芽的结构模型,更利用于学生认识枝芽的结构和生长发育。通过农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加深对顶端优势的理解。,使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让学生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应用到生活中去。知道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生物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的动力。立体结构模型便于学生更好的观察与理解。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了木本植物茎逐年加粗是由于形成层不断分裂的结果。通过直观的观察,学生很容易理解木质部与运输水有关,韧皮部与运输有机物有关。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整体感知,形成知识网络。通过分层当堂检测,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查缺补漏,并规范学生的答题。反思:成功之处:首先,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其次,通过对杨树、杉树的观察,对果树、花卉进行整枝、打杈或摘心的观察理解对顶芽和侧芽生长状况的调整,关注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最后,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真正体验让生活走进课堂,又从课堂走向生活。不足之处:1、在课堂小组合作实验与探究学习中小组个别成员参与不积极主动,学生实验操作不正确,如观察的顺序,学生在纵剖芽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剖偏”的现象等。2、由于内容较多,课堂容量大。授课时间紧张,有些内容只能一带而过,进行了简单的讲解。这样处理显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果能用两节课的时间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课堂效果将会更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