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后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1405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后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后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4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课后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能力提升1.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是()A.分解无机物B.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C.生产有机物D.参与物质循环2.某些真菌和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组成的一类特殊植物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地衣D.藻类植物3.大豆植物的根部生有许多根瘤,根瘤中有根瘤菌,这一实例主要说明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A.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能引起植物患病C.与植物共生D.与植物竞争4.在草食性动物的胃肠内,有些细菌可以帮助动物分解草料中的纤维素,而动物则为这些细菌提供食物或生存场所,草食性动物和这些细菌之间的关系是()A.共生B.寄生C.捕食D.竞争5.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B.细菌和真菌通过与动植物共生而使其患病C.细菌和真菌必须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腐生细菌和腐生真菌可以把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6.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菌和真菌都是肉眼看不见的单细胞生物B.真菌与细菌一样主要进行分裂生殖C.大多数细菌与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D.细菌和真菌都能使人患病,属于对人类有害的生物7.下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A.abcB.cbaC.c=baD.ac=b8.火灾常给森林带来较大危害,但是在寒带地区,人们有时会对森林中的残枝落叶等进行有限度的人工火烧,以对森林进行资源管理,这种人工火烧的主要目的是()A.消灭森林病虫害B.刺激树木种子萌发C.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探究创新9.为了探究细菌是否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套实验方案。方案一:将同一棵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环境中,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方案二:取两种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无菌的环境中,两组在实验过程中都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该探究实验作出的假设是。(2)方案一中的实验变量是,你认为实验的对照组是。(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是,最终可能获得的实验结果是组的落叶被分解。(4)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实验方案,原因是该方案符合原则。(5)实验过程中要添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这样做的原因是为细菌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的条件。10.小明为探究腐生细菌对植物落叶的分解作用,将经过灭菌处理的落叶分成甲、乙、丙三组,按下表设计,加入等量的蒸馏水,放在无菌环境条件下进行培养,并得到如下实验现象: 组别腐生细菌温度/实验现象甲无25第25天落叶还没变化乙有25第25天落叶完全腐烂丙有35第18天落叶完全腐烂(1)该实验的假设是。(2)实验时,甲、乙、丙三组所取的落叶应满足的条件是。(3)从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参考答案1.D2.C生长在旧墙壁、树干或岩石上,呈灰绿色、硬壳状的植物斑块就是地衣。实际上,地衣是真菌与藻类共同生活在一起而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3.C4.A共生指双方都离不开对方,都要靠对方来维持生命,因此,共生在一起的两种生物之间是互惠互利、相互依赖的,二者缺一不可。寄生是指一种生物长期或暂时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的一种种间关系。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为了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等发生的斗争。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5.D6.C大多数真菌是多细胞的生物;大部分真菌进行孢子生殖;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既有利又有害。7.A由题意可知,a地区森林提供的落叶最多,但最终土壤中的有机物量最少,说明该地区的分解者作用最强。由此类推,c地区分解者的作用最差,b地区的介于a、c之间。8.C在寒带地区的森林中,由于温度较低,分解者的种类、数量以及活动时间都受到很大限制,分解能力较弱,所以很大一部分物质就会滞留在残枝落叶中,使物质循环受到影响。人工火烧可以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9.解析:(1)该实验是“为了探究细菌是否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所以,根据生活经验作出的假设是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2)在方案一中,实验的变量是有无细菌,对照组是乙组,实验组是甲组。(3)方案二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有无细菌和落叶类型(或细菌和落叶),经过一段时间后,有细菌的丙组的落叶会被细菌分解,有腐烂现象,丁组的落叶没有细菌,不会出现腐烂现象。(4)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所以,比较科学的是方案一。(5)实验中,除了要探究的条件,其他条件一般要满足实验进行的基本需要。生物生活需要水,实验中添加蒸馏水,可以满足细菌生活的水分条件。答案:(1)细菌对植物遗体具有分解作用(2)是否接种细菌乙组(3)不同树种和是否接种细菌丙(4)一实验变量的单一性(5)水分10.答案:(1)腐生细菌对落叶的分解有促进作用(2)同种树的落叶且质量相等(3)腐生细菌对落叶的分解有促进作用(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分解作用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