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3.4)(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12095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3.4)(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3.4)(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3.4)(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十二)升华和凝华(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2014赤峰中考)在寒冷的冬天,以下实例中,属于升华的是()A.树枝上形成的“雾凇”B.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C.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D.雪花在脸上变成水【解析】选C。本题考查升华现象的判断。树枝上形成的“雾凇”,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A不符合题意;人在室外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是一种液化现象,B不符合题意;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是雪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C符合题意;雪花在脸上变成水,是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D不符合题意。故选C。2.2014年12月17日,漠河县最低气温突破-42.1,并伴随着冰雾现象,再现冰雾天气。所谓冰雾,就是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下列关于冰雾的形成,正确的是()A.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B.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C.由水蒸气凝固形成的D.由水蒸气汽化形成的【解析】选B。本题考查凝华现象。在-42.1的极低气温下,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微小冰晶组成的冰雾,故选B。3.一种新兴的时尚美食干冰辅助制作的靓丽美食,在全国各大星级宾馆、酒店的菜谱中悄然出现。干冰特有的云雾效果再加上各位高级厨师们的出色手艺,使众多美食家们又一次享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沁人心脾的时尚美食!如图所示,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盘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盘面上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解析】选D。本题考查升华吸热的应用。在干冰升华的过程中,会吸收周围的热量,导致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的时候就会液化形成小液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气”现象,故选D。4.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解析】选B。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把握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片消失,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自来水管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冬天,千里冰封,水变成了冰,发生的是凝固现象。故选B。5.2015年2月27日,甘肃省通过人工降雨促进地表绿地增加。在水蒸气含量很高的高空中喷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在上述人工降雨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物态变化,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升华、凝华、熔化B.升华、凝固、熔化C.升华、熔化、凝华D.凝华、液化、升华【解析】选A。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判断。干冰吸热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干冰从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是固态的冰粒变为液态的雨滴,是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2分)6.(2014常州中考)2014年年初,千年香格里拉古城惨遭火灾,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热,实现快速灭火。【解析】灭火弹中的干冰在外壳破裂后迅速升华,升华的过程中,吸收热量,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实现快速灭火。答案:升华吸7.(2015南京江宁期中)用酒精灯对碘锤加热,碘锤内整个空间出现大量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凹槽内滴入适量冷水后,碘锤内碘蒸气减少,而碘锤(“上部”“下部”或“整个玻璃壁”)出现大量碘粒,凹槽内的水变热,说明 。【解析】固态的碘颗粒在受热的条件下直接升华为碘蒸气,停止加热,并在碘锤上部凹槽内滴入适量冷水后,碘蒸气碰到温度低的凹槽时,放热并直接凝华为固态,故在凹槽下部出现碘颗粒。同时凹槽内的水变热说明凝华时放出热量。答案:下部凝华放热8.(2014莆田中考)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解析】本题考查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应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变为高温碳蒸气,即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也就是发生了升华现象;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凝华成碳粉。答案:升华凝华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9.(5分)(2014大连中考)实验室的桌子上有一个敞口的空铁盒,现将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看到干冰冒出大量的“白气”,铁盒的外壁出现白霜。请解释白霜是怎样形成的。【解析】本题考查物态变化。铁盒装满温度远低于0的干冰,铁盒放热,降温,温度远低于0,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答案:干冰温度远低于0,铁盒放热降温,干冰迅速升华吸热,铁盒温度急剧降低。当铁盒温度低于0时,周围空气中的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铁盒放热,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白霜。10.(8分)如图所示是妮妮同学组装的“人造雪”装置。所用的器材有铁架台(底座、铁圈、铁夹、横杆)、锥形瓶、酒精灯、棉线、碘粉等。(1)器材组装过程中,铁圈的位置是根据(选填“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锥形瓶”或“铁架台”)高度固定的。(2)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 。(3)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实验中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解析】本实验用碘粉模拟“人造雪”,因此实验中观察的对象是碘粉。应用酒精灯外焰进行加热,因此应据酒精灯及其火焰高度固定铁圈的位置。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碘先升华后凝华。答案:(1)酒精灯及其火焰(2)碘粉(3)碘粉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然后又在棉线上看到碘的晶体(4)先升华后凝华【培优训练】陈明同学将冰和盐的混合物放入搪瓷杯里,盖紧杯盖,过一会儿,观察发现搪瓷杯的外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固体物质,如图所示。(1)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推断此固体物质的来源 ,说明推断此现象发生的原因 。(2)与此实验现象符合相同原理的自然现象有 。(3)搪瓷杯里冰和盐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解析】(1)将冰和盐的混合物放入搪瓷杯里,出现杯子外壁结霜现象,加上盐之后冰的熔点降低,冰盐水混合物的温度降到零度以下,杯子外壁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结霜。(2)与此实验现象符合相同原理的自然现象有冬天早晨路边小草上的霜。(3)当杯子外壁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结霜时,要放出热量,所以瓷杯里冰和盐的混合物可能发生的物态变化是熔化。答案:(1)空气里水蒸气发生凝华现象,变成的固态冰和盐混合后,冰熔化吸收热量,环境温度快速降低(2)冬天早晨路边小草上的霜(3)熔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