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910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二单元 第四课 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力与义务”部分:“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由“我有肖像权”“维护姓名权”两目组成,分别介绍了肖像权的含义及其内容、姓名权的含义及其内容。第一目:“我有肖像权”。主要叙述了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权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首先通过评选丑星的活动,引出了肖像的含义;接着通过小红得到照片的报酬这一事例,明确了肖像权的具体权益;最后列举了一些侵害肖像权的行为,明确要依法维权。第二目:“维护姓名权”。主要叙述了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首先结合笔名的事例,说明了什么是姓名及其作用;其次,明确了姓名权的具体权益;最后,列举了侵犯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行为,明确这些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二、学情分析1.针对的问题:由于姓名授之于父母长辈,往往只被认为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文字符号,很多学生对法律赋予公民姓名的具体权利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对这项权利的使用和支配很少,以致有时被侵犯了也未必意识到。生活中一些家长和学生一味地追求时髦、个性、标新立异甚至另类,不能正确、客观地对待取名问题,给一些具体的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个别学生为避免挨家长骂或不重视家长在其成长和教育中的监护作用,经常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冒名顶替,擅自代家长签字的现象。未成年人维权意识不强,现实生活中以赢利为目的侵犯未成年人肖像权的行为时有发生。有些学生出于好奇好玩的心理、不懂得尊重他人、法律意识淡薄等原因,加之电脑技术的发展及网络具有虚拟性,在现实生活和网络中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屡见不鲜。2.学生的需要:作为独立人格的外在标志,姓名权和肖像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了解人格权时有必要更好地了解肖像权和姓名权,以保障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正确认识肖像权和姓名权,知道侵害肖像权、姓名权的表现形式及后果,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不仅是增强法律意识,纠正某些不良行为习惯的需要,也是增强自身道德素质,正确与人交往、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三、教学目标 1.了解公民享有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明确每个公民不得侵犯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取典型案例,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3.懂得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六、教学过程环节一:新课导入视频欣赏:孙悟空肖像权引热议 六小龄童索赔100万思考:通过孙悟空肖像权的事例,回答问题:“视频中有没有侵犯六小龄童的肖像权?”肖像是以容貌为中心的人体形象的再现。肖像与特定人的人格不可分离。肖像权的含义: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具体包括:制作权、使用权、获酬权(P41)注意: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的肖像权和获酬权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视频欣赏:黑龙江鹤岗副市长拒记者拍照:我有肖像权。思考:鹤岗副市长拒绝拍照,记者是否侵犯其肖像权?小结:侵害肖像权的行为(P41)(1)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2)恶意毁损、玷污、丑化公民的肖像,(3)利用肖像进行人身攻击等,也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但如果并非以营利为目的,也并非出于恶意而使用公民的肖像权,虽未经本人同意,也不属于侵权行为。知识拓展:不属侵犯肖像权的行为(1)为新闻报道需要使用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的肖像. 如政治家、外交官、知名学者、艺术家、运动员。(2)国家机关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缉令上嫌疑犯的肖像(3)使用在特定场合会出席特定活动的人物的肖像.如参加集会、游行庆典等活动的人的肖像(4)为了本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而使用.如寻人启示上的照片;行使正当舆论监督而使用 (5)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围内使用他人肖像.如出于临床医学教学研究在专业报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6)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的照片、录像反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侵害过别人的肖像权吗?有没有出现过别人侵害我们肖像权的事情,如果我们的肖像权受到侵害应该如何办?当肖像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P42)视频欣赏:乔丹体育驳姓名权纠纷案,名字本意为南方之草木思考:视频中的某运动公司是否侵犯乔丹的姓名权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决定、使用、变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P43)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权(P44)不干涉他人决定姓名不干涉他人使用姓名不干涉他人更改姓名案例分析:先生和李小姐同在一家公司工作,平时关系较好。王先生正式向李小姐求婚,不料被拒绝。王怀恨在心,冒充李小姐的真实姓名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使李小姐接到多封求爱信。使单位同事以为李小姐对爱情不专一,对其有看法。李小姐后到报社调查才发现是王先生所为。思考:王先生侵犯了李小姐的什么权利?侵害公民姓名权具体表现为:(P44)干涉、盗用、冒用。受害人应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被侵权者可以通过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姓名权。环节三:心灵感悟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与其人格尊严紧密相连,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犯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既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还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如果我们的肖像权和姓名权受到侵犯,要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加以保护。环节四:行为提升小组合作:和大家分享自己名字的寓意,并谈谈如果自己的肖像和姓名权被侵害的情况下,该如何维权?要求:组内讨论后,选典型代表在班内分享(时间3分钟)环节五:课堂小结教师寄语: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肖像权和姓名权,作为公民要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和姓名权。我们要记住侵犯他人肖像权和姓名权的行为,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环节六:当堂达标1.河南的庞某在别人帮助下,冒领了张某的高考录取通知书后冒用张某的户籍上大学,工作、提干。事情败露后,庞某和其他涉事人员都被追究了相应责任。庞某侵犯了张某的( )姓名权安全权肖像权受教育权A.B.C.D.2.小李(19岁)的父亲病故后,母亲带着他改嫁到王家。继父令小李改姓王,小李就是不答应,两人的关系由此紧张起来,小李的母亲也十分为难。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小李应该姓王,继父有权给他改名B.姓名一经确定,任何人不得更改C.小李的继父可以持户口本到户籍管理部门直接办理D.小李已是成年人,有权决定是否使用或更改自己的姓名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视频,结合讨论法、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姓名权、肖像权的含义内容;侵害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表现形式和后果以及维权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运用法律语言的能力。但是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1.学生对问题做出不同层次的回答后,老师应给予一定的评价性语言,而且应该是赏识性的评价,但自己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好,这也是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完善的地方。2.学生往往会把新闻媒体使用的照片当作侵权,注意加以说明,须将类似的情况归纳。3.不少学生不会区分盗用和冒用姓名权的行为,需要多举例子说明。4.学生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有待培养。只有个别班级的极少数学生在课堂、下课时能提出疑问、发表自己的见解,绝大部分学生只是停留在教材讲多少,他接受多少,甚至还打折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