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1906989 上传时间:2020-05-0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4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11课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导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导航,首页,末页,一、新经济政策1.实施:为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2.内容:以征收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允许出租土地,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实行;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实行的工资制。,知识要点,首页,末页,1921,粮食税,自由贸易,按劳取酬,3.意义: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工业化:19281937年,苏联先后提前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2.农业集体化: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知识要点,五年计划,三、苏联模式1.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宣告确立了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新宪法也标志着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苏联模式”,又称“”。2.特征: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知识要点,社会主义,斯大林,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3.影响:苏联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知识要点,工业化,社会主义制度,你认为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谁的更好,为什么?列宁的探索更适合苏俄(苏联)的国情,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而斯大林推行的斯大林模式,最初阶段是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苏俄(苏联)成为工业强国奠基,但是从长远来看,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最终也导致了苏联的解体。,难点释疑,首页,末页,海报:工业化之路(1928年),历史图片,首页,末页,苏联国徽,首页,末页,斯大林,历史图片,(2018邵阳)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对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态度是()A.完全肯定B.全盘否定C.客观公正D.不置可否,解题技巧,首页,末页,C,【答案】C【解析】本题以普京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为依托,考查斯大林模式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普京在评论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优劣时说:“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同纳粹德国展开战争的。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据此可知,普京既看到了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优点,又看到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因而其态度是客观公正。,解题技巧,一、单项选择题1.(2018成都)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于评述的是()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过关训练,B,首页,末页,2.(2018孝感)1920年苏俄粮食产量只及一战前的一半,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8%,生活必需品十分缺乏,经济形势严峻。工人中出现悲观失望情绪,彼得格勒、莫斯科等城市爆发了工人罢工和抗议游行,农民对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反苏维埃暴动不断发生。1921年苏俄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依据材料判断苏俄实施这一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加快发展市场经济B.维护和巩固苏维埃政权C.实现国家的工业化D.粉碎国内外敌人的进攻,过关训练,B,3.(2018黄冈)据斯大林在粮食战线上一文中统计,20世纪上半叶,苏联某年度国家收购粮食达4.34亿普特(一普特等于16.38千克)。同年,苏联计划在东部地区建立一批工厂,经讨论决定,部分工厂由外国公司负责建设,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这反映出当时苏联()A.工业化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严重依赖外资B.农业集体化步伐大大加快C.余粮收集力度巨大,为工业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D.践行了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过关训练,D,4.下列选项中,与张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见右图)相符的是()A.赫鲁晓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B.戈尔巴乔夫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C.斯大林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D.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过关训练,D,5.“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这是评价苏俄的()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过关训练,B,6.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名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邮票,但此套邮票却是错体票,其错误在于()A.邮票名称中的国家称谓B.邮票发行的时间C.邮票的发行者D.周年纪念的时间,过关训练,A,7.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B.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C.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D.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过关训练,C,8.1921年3月,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新经济政策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实行粮食税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C.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商品买卖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过关训练,B,9.(2018梧州)1933年1月,斯大林在报告中指出:1932年苏联工业总产值与1928年相比,其水平增加到219%。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B.计划经济体制发挥积极作用C.政府重点发展重工业D.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过关训练,D,10.(2018聊城)下图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方的观点。双方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C.罗斯福执政时的美国D.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过关训练,B,11.(2018荆州)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13年的42%上升到77%,工业生产水平由1913年的世界第5位、欧洲第4位上升为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苏联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A.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赫鲁晓夫的改革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过关训练,A,12.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也学会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学会了革命所必需的另一种艺术:灵活机动,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急剧地改变自己的策略,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证明不合适,走不通,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文中“另一条道路”是指实行()A.斯大林模式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新经济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过关训练,C,13.下表为19211925年苏俄(1922年改为苏联)农业发展状况,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过关训练,B,A.土地法令开始实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B.新经济政策提升了农民生产积极性C.斯大林模式突出了农业发展D.赫鲁晓夫改革卓有成效,过关训练,14.图形标志用于表达特定的历史或事物信息。右图是()A.奥运标志B.不结盟标志C.欧盟旗帜D.苏联标志,过关训练,D,15.“集体化和导致农村衰败的过度粮食征购,引起了19321933年的饥荒和疾病蔓延。”材料评述的应是()A.十月革命的国内意义B.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C.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D.赫鲁晓夫改革的实际效果,过关训练,C,16.(2018贵阳)“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这一描述反映了苏联实行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市场经济体制D.斯大林模式,过关训练,D,17.(2018泰安)“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这种体制”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斯大林模式C.新经济政策D.市场经济体制,过关训练,B,二、综合题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环境和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专政采取的一种政策,这种政策主要是采用经济以外的、带有某种军事性的手段,不是通过市场,而是在市场以外来建立城乡之间直接的产品交换,这种政策的目的是组织产品分配以保证对前线革命军队和后方工人的供应。斯大林,过关训练,材料二我们现在正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列宁,过关训练,材料三俄罗斯(指苏联)在1929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十年以后,到1941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过关训练,(1)根据材料一,简要归纳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政府实行“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意义。,过关训练,战争环境、武装干涉。(或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纠正错误;促进经济的发展;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3)从材料三可看出1929年到1941年苏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请说明变化的原因。,过关训练,变化: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原因: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大清洗运动:大清洗运动是斯大林模式弊端的体现。1934年12月,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在列宁格勒斯莫尔尼宫遇刺身亡。第二年,苏联就开始了长达数年的大清洗运动。由于存在着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法制不健全并随意受到破坏,许多无辜的人遭到迫害。在第一批授予元帅军衔的五人中,包括副国防人民委员图哈切夫斯基在内的三人被处死。著名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和火箭专家科罗廖夫等人被捕入狱。,拓展阅读,首页,末页,一大批留驻苏联的外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干部被当作外国间谍审查监禁,有的外国共产党领导人也被杀害。到1938年底,大规模逮捕的浪潮才逐渐平息。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运动给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害。,拓展阅读,首页,末页,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