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篇名句默写训练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6388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篇名句默写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篇名句默写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三名篇名句默写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篇名句默写考点归类,对点模拟练能力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师说中士大夫之人因为官职大小的缘故,而嘲笑那些拜师学习的人的句子是:_,_。(2)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作对比,指出莲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菊,_。(3)琵琶行中,作者使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描写琵琶女一曲终了人们久久沉浸在美妙的乐曲声中的句子是:_,_。答案(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花之隐逸者也(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2)屈原离骚中,“_,_”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3)荀子劝学中“_”一句,说明人与人的天资差异本不大,这就告诉人们要善于借助各种外在条件。答案(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3)君子生非异也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2)诗经氓中“_,_”两句,写了男子用车来接女主人公,女主人公带上财物嫁给他。(3)在阿房宫赋中,杜牧提出了秦国应当爱惜六国的人才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如果做到了这点,就能“_”,无人能使其灭亡。答案(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以尔车来以我贿迁(3)(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中,孔子强调要定期复习才能有心得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识的两句是:_,_。(2)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蜀地之难行还联想到了蜀地军事上的易守难攻,其中直接描写剑阁地势险要的句子是:_。(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东风”“明月”反衬自己悲痛之情的名句是:_,_。答案(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剑阁峥嵘而崔嵬(3)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游子乡愁浓重的诗句是“_,_”。(2)李白蜀道难中,“_”一句从听觉上营造了蜀道悲凉阴森的环境氛围。(3)李商隐锦瑟中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美好愿望如烟云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答案(1)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2)但见悲鸟号古木(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指出,对待“誉”和“非”,应该“_,_”,这样才能达到“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从东山之上升起的月亮在夜空中缓缓移动的情形。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徘徊于斗牛之间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_,_。”(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与开端的“华年”相为呼应,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3)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了孔子的思想,表明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_。答案(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舍生而取义者也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低沉徘徊、近似停顿之后,猛然爆发出一阵雄壮铿锵、激越昂扬的强音,将全曲推向高潮的句子是“_,_”。(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的名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_”。答案(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2)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3)塞上燕脂凝夜紫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_,_”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2)联想是回忆的一种形式。琵琶行中的两句“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3)屈原的离骚中,“_”一句表达了诗人因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答案(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3)悔相道之不察兮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曹刿的同乡认为如何抵挡齐国的攻势是统治者操心的事,曹刿没有必要参与,但是曹刿毅然面见了鲁庄公,他的理由是:“_,_。”(左传曹刿论战)(2)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两句从环境、情态两个方面描写了“游人去而禽鸟乐”的场景。(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诗人认为此时的北伐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是像刘义隆当年“_”一样的结果。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树林阴翳鸣声上下(3)赢得仓皇北顾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鱼我所欲也中,用“_,_,_”来强调“生命”固然重要,但若遇到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如“义”),“我”是不会苟且偷生的。(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达万物各有主宰这一哲理时,认为非己所有,就不应该索取的两句是“_,_”。答案(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庄子在逍遥游中用“_,_,_”,这三句话表明什么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明后主应广泛听取意见的目的是“_,_”。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2)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自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_,_”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_”从占地面积的角度来表现阿房宫之大。答案(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3)覆压三百余里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女子诉说自己嫁到男方家后从早到晚操劳的两句诗是“_,_”。(2)屈原离骚中的“_,_”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3)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写兵士们欢欣鼓舞地饱食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战歌的句子是“_,五十弦翻塞外声”。答案(1)夙兴夜寐靡有朝矣(2)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3)八百里分麾下炙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维使至塞上的“_,_”两句,以“征蓬”“归雁”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两鸟。(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出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3)饮酒(其五)中陶渊明写自己身居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是“_”。答案(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2)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心远地自偏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骈死于槽枥之间。(2)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_,_。(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的句子是:_,_。答案(1)祇辱于奴隶人之手(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马说中,用“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来斥责那些不懂千里马,对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并说“天下无马”的人。(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诗以蜀地与中原长久没有人员来往来反面衬托蜀道的艰难。(3)白居易琵琶行中体现了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答案(1)食之不能尽其材(2)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3)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书写了与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里“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相似的境遇的诗句是:“_,_。”(2)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且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句子是:“_,_。”(3)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_”描写了醉翁亭所在的山间美丽的夏季景色。答案(1)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佳木秀而繁阴19(创新题)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用典”是古诗文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既要师其意,又能于故中求新,令如己出,不露痕迹,所谓“水中着盐,饮水乃知盐味”,方为佳作。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作者登上北固亭,想到刘义隆,于是告诫南宋统治者,不要“_,_,_”,苏轼在赤壁赋有这样的语段:“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这些都是使用“典故”的典范。答案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酾洒临江横槊赋诗20(2016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两句话是:“_,_。”(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诗是:“_,_。”(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里坚冰纵横的一句诗是:“_。”解析注意“裨”“阙”“残”“瀚”“阑干”等易错字的书写。答案(1)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瀚海阑干百丈冰21(2016江西南昌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1)氓一诗中女子对氓因婚事推迟而进行的解释的诗句“匪我愆期,_”,表现了女子的善良、天真。(2)出师表中,诸葛亮回顾自己当初临危受任的两句是:“_,_。”(3)杜牧阿房宫赋“_,_”两句写出了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的情形,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解析本题考查诗文默写,要抓住多音字、形近字、通假字;比如,铛、砾。答案(1)子无良媒(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鼎铛玉石金块珠砾22(2016淮南市高三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出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精神的一句是“_”。(2)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坚持理想、九死不悔的两句是“_,_”。(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答案(1)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23(2016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阿房宫赋中,描写因宫中的歌唱、奏乐带来春天般感觉的两句是“_,_”。(2)在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中,描写弓弦雷鸣的景象的句子是“_”。(3)李商隐锦瑟中的“_,_”两句,化用庄子和蜀帝杜宇的典故,表现了因美好事物逝去而生的悲凉与伤感。答案(1)歌台暖响春光融融(2)弓如霹雳弦惊(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24(2016重庆一中3月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曹刿论战中,“齐师败绩”之后,曹刿“下视其辙,又登轼而望之”,由于“视其辙乱,_”,最后决定“逐齐师”。(2)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描绘了一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文中用“_,_”写出了生活于其中的老人和孩子的快乐。(3)诗经氓中以桑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起兴的两句是:“_,_。”解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注意这些字“靡”“髫”“陨”,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答案(1)望其旗靡(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桑之落矣其黄而陨25(2016湖南益阳高三上学期二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一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和世态变迁的怅惘。(2)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韩愈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_。(3)劝学中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是:吾尝终日而思矣,_。答案(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2)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中秋佳节,小方想给远方的朋友寄张明信片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祝愿,请你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选出合适的两句推荐给他:_,_。(2)在赤壁赋中,苏轼感觉自己“浩浩乎”“飘飘乎”的具体原因是作者与客在“水光接天”的环境下“_,_”的具体做法。(3)白居易琵琶行中,“_”一句诗描写了琵琶女弹奏琵琶的娴熟指法。答案(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轻拢慢捻抹复挑27(2016湖北襄阳四校期中)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韩愈在马说中阐述千里马与伯乐出现前后关系的两句是“_,_”。(2)庄子逍遥游中以蟪蛄为喻表现寿命短的句子是“_”。(3)诗经氓中,女子对爱情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她认为男子可以沉湎于爱情,而女子不能沉湎于爱情,并态度坚决地提醒女性的两句是“_,_”。答案(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蟪蛄不知春秋(3)于嗟女兮无与士耽2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朝菌不知晦朔,_,此小年也。(庄子逍遥游)(2)_?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3)黑云压城城欲摧,_。(李贺雁门太守行)(4)_,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5)羽扇纶巾,谈笑间,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蟪蛄不知春秋(2)其间旦暮闻何物(3)甲光向日金鳞开(4)巴东三峡巫峡长(5)樯橹灰飞烟灭2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吾尝终日而思矣,_。(荀子劝学)(2)_,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3)征蓬出汉塞,_。(王维使至塞上)(4)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5)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3)归雁入胡天(4)屋舍俨然(5)扪参历井仰胁息3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_。(韩愈师说)(2)_,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3)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_。(诸葛亮出师表)(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答案(1)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寄蜉蝣于天地(3)何当共剪西窗烛(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5)人道寄奴曾住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