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说明文阅读知识与技巧考点说明:1阅读一般说明文,能捕捉重要信息,指出说明对象的特点,概括说明的中心。2理解说明的顺序,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3理解说明文语言平实、简明、准确的特点。4阅读科技说明文,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复习重点:1能指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2能理解说明顺序、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3能说说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会重点词语的表达作用。复习过程: 说明文知识疏理及答题要点:一、分类: 1、从说明对象:事物性说明文、事理性说明文。2、从语言特征:平实的说明文、生动的说明文。 二、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 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三、说明的方法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举例子”是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进行说明。作用:使文章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好的说明了事物_特征 (2)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作用:完整、科学、准确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 (3)列数字: 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作用:更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例:死海不死关于死海含盐量的一系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死海含盐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征。) (4)打比方: 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方法。.作用:形象生动的说明了事物特征。(例: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的形状就像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特征。) (5)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例:向沙漠进军沙漠危害人类的两种方式:游击战、阵地战) (6)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作用:使被说明的事物特点突出。(答题要结合内容)突出了(寻找比较点) (7)列图表:直观形象的写出了 (8)作诠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作一番的解释。 (9)摹状貌:(类似于描写)比较生动形象。 (10)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准确;B、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B、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 C、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答题格式: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五、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答题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答题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六、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课堂训练:(一)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小程度。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这次汶川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的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拱对抗震的贡献。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200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更令人自豪。1阅读全文,说说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是如何“以柔克刚”的。(1) (2) (3)2文章举应县木塔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 3品析语言,回答问题。(1)“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划线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2)“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基本上”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4.右图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适于山区道路的以榫卯连接的路石,请你用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其构成的方式和特点。(不少于80字)【小提示】榫卯(snmo),榫头和卯眼。榫头插入卯眼,可以使器物部件牢固连接。(二) 九分细菌一分人 周林文我们不是人类,而是人类和微生物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中,微生物与人体自身细胞的比例是91。人的一只手掌上就有100多万种细菌!这是经常听到的说法,仔细想想会让人觉得恐怖,这足够我们生多少次病啊!但实际上我们却并不常因为手掌上的细菌而生病,这一部分要感谢良好的卫生条件,而另一部分原因是100多万种细菌中其实有许多是有益,或者至少是无害的细菌。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或者说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这些细菌对人类来说大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是正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我们不是个体,而是一群生物的集合体。”哈佛大学的基因组学家布鲁斯比伦说。这种集合体通常被叫做“超级有机体”(Superorganism)。在2003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时,科学家们发现人类的基因组只有2万个基因,比理论上要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需的基因数量少得多。相比之下,人体内的细菌携带有300万种基因。在几万年的演化过程中,人体已经把许多“业务”“外包”给了体内的微生物,比如肠道里的细菌可以分泌一些酶,帮助消化,另一些细菌可以抵抗病菌。这些细菌能够影响到人体的发育、生理、营养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然而现代的生活方式正在破坏体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多种微生物成为了体内的“濒危物种”。人体内的这种“气候变化”要归咎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过分干净的生活环境特别是用洗洁精消毒过的餐具,还有日常饮用的纯净水。对于有些细菌,只有当你失去它了,才知道它有多重要。幽门螺杆菌就是这样。这种细菌会引发胃溃疡和胃癌。在过去,幽门螺杆菌在家庭成员之间通过共用的床铺和餐具传播。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孩子们从小就有自己的房间,使用的餐具也经过消毒,这让幽门螺杆菌失去了传播途径,从越来越多的孩子体内消失。人们还来不及像当年消灭结核菌那样庆祝,负面的影响就已经凸显出来。食道疾病、过敏和哮喘的儿科病例逐年增加。儿童哮喘主要是由对吸入的异物过敏引起的。幽门螺杆菌可以帮助儿童预防哮喘,因为它们可以让免疫系统产生Th17细胞,这种免疫细胞控制着机体对进入身体的污染物和病菌的反应。纽约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丁布拉瑟用防洪堤来比喻Th17细胞,“如果防洪堤足够高,那再怎么下雨也不会有洪水,但要是没有防洪堤,雨水就很容易泛滥。如果体内有足够多的Th17细胞,那么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就比较强,不容易过敏。”其实从人类的祖先走出非洲的时候起,幽门螺杆菌就生活在人们的胃里了,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菌也和我们是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1通读全文,请简要回答选文主要说明了什么。 2精读第段,谈谈这一段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 3说明语言要准确、简明,还要形象、生动,请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表达作用。(1)儿童哮喘主要是由对吸入的异物过敏引起的。 (2)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菌也和我们是这样的“长期合作伙伴”。 4.过去人们也许是闻菌色变,读完这篇文章,你对细菌有了怎样的认识? 课后训练:中考指南 第75-78 (一)、(三)答案:(一)1(1)形成了柔性的框架体系(或: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2)斗拱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3)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2具体地说明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抗震能力强(突出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建筑智慧)。 3(1)幽默而生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以柔克刚”的特点。(2)不能去掉。句中的“基本上”既表明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性强的特点,又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示例:在山路上,可以看到由榫卯连接的路石。相邻的两块路石在相对的地方被凿出梯形(三角形)状的卯眼,两两相对就如同西方绅士脖子上的领结。在卯眼里放置一块榫石,其大小和形状正好与卯眼相吻合,把两块石板连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有效地延长了路石的使用寿命。(二)1.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细菌与人类是“长期合作伙伴”。 2细菌的重要 举例子 3(1)准确交代了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 (2)形象地写出了我们与细菌共生共存。 4.认识:细菌不可怕。细菌不都是致病的,许多是有益,或者至少是无害的细菌。细菌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菌能影响到人体的发育、生理、营养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答出两点即可)答案:(一)1(1)形成了柔性的框架体系(或: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2)斗拱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3)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2具体地说明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抗震能力强(突出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建筑智慧)。 3(1)幽默而生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以柔克刚”的特点。(2)不能去掉。句中的“基本上”既表明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性强的特点,又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示例:在山路上,可以看到由榫卯连接的路石。相邻的两块路石在相对的地方被凿出梯形(三角形)状的卯眼,两两相对就如同西方绅士脖子上的领结。在卯眼里放置一块榫石,其大小和形状正好与卯眼相吻合,把两块石板连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有效地延长了路石的使用寿命。(二)1.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细菌与人类是“长期合作伙伴”。 2细菌的重要 举例子 3(1)准确交代了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 (2)形象地写出了我们与细菌共生共存。 4.认识:细菌不可怕。细菌不都是致病的,许多是有益,或者至少是无害的细菌。细菌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菌能影响到人体的发育、生理、营养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答出两点即可)答案:(一)1(1)形成了柔性的框架体系(或: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2)斗拱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3)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 2具体地说明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抗震能力强(突出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建筑智慧)。 3(1)幽默而生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以柔克刚”的特点。(2)不能去掉。句中的“基本上”既表明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性强的特点,又留有余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示例:在山路上,可以看到由榫卯连接的路石。相邻的两块路石在相对的地方被凿出梯形(三角形)状的卯眼,两两相对就如同西方绅士脖子上的领结。在卯眼里放置一块榫石,其大小和形状正好与卯眼相吻合,把两块石板连成一个整体。这种结构有效地延长了路石的使用寿命。(二)1.我们身体中90%的细胞是细菌(细菌的数量是人体细胞数量的9倍),细菌与人类是“长期合作伙伴”。 2细菌的重要 举例子 3(1)准确交代了儿童哮喘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全部原因。 (2)形象地写出了我们与细菌共生共存。 4.认识:细菌不可怕。细菌不都是致病的,许多是有益,或者至少是无害的细菌。细菌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细菌能影响到人体的发育、生理、营养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答出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