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新版)语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1904521 上传时间:2020-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 23 送东阳马生序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3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的学习态度是那样的勤奋、刻苦,由此看来,一个人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专心与否,读送东阳马生序可以让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 1.了解作者;积累常用的文言词汇;疏通文意。(重点) 2.学习对比和以记叙为主,适当加以议论、描写的写作方法。(难点) 3.学习作者勤勉治学、不怕吃苦的精神,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一、新课导入常言道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释义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2)古今异义余幼时即嗜学(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今义:剩下的,余下的。)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今义:士兵。)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古义:快步走,这里有“奔,跑”的意思。今义:常用作趋向。)录毕,走送之(古义:跑。今义:步行。)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汁水。)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古义:古代的传授经学的官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县官日有廪稍之供(古义:朝廷,官府。今义:县一级的行政长官。)(3)一词多义(4)词类活用不必若余之手录(“手”,名词作状语,用手)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腰佩)作者名片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今浙江义乌)人。明代散文家。与刘基、高启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朱元璋称他为“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许他“当今文章第一”。他的文章以传记文较为出色,善于通过人物言谈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形象鲜明,文字简洁。有宋学士文集。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知本文的中心是什么?作者是如何阐明这一中心的?【交流点拨】本文的中心是个“学”字。第1段写自己求学之“勤且艰”。第2段说明今之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衣食生活安定,老师在身边,书集于眼前。第3段写勉励马生求学的意图。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的呢?【交流点拨】共四个方面。一是家贫读书之难;二是援疑质理之难;三是从师求学之难;四是敝衣粗食之难。(二)深层理解文章从哪些地方表现了明代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交流点拨】第2段的内容从四个方面与前面作者求学的情况形成对比。衣食:廪稍之供、袭葛之遗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缢袍敝衣住宿: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行深山巨谷中从师:未有问而不告未尝稍降辞色、叱咄书籍: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经过这四个方面的对比,显而易见昔日艰难和今日条件的优裕。在昔日困苦中能够业有所精、德有所成;而处于优越条件下不能有所精、有所成,只能说明其用心不专。作者写刻苦求学的经历中,哪些内容最能打动你?【交流点拨】(1)幼时求学的情形。面对“嗜学”与“家贫”这一对矛盾,作者的勤苦求学令人感动。借书抄录,手自笔录,虽苦不怠,走送不逾期,结果是“遍观群书”。 (2)成年后求师的情形。这一层着重写“叩问之难”:要“趋百里外”去向“先达”求教。在老师面前还要毕恭毕敬,“立侍左右”“俯身倾耳”地求教,“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这些既说明了“援疑质理”的求教之艰难,又表现出作者求知的渴望与诚心。(3)从师求教的道路异常之辛苦。行走于“深山巨谷”,冒着“穷冬烈风”“足肤皲裂四支僵劲不能动”形象地写出了长途跋涉所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4)求学时的生活情况。衣食粗劣不堪,生活极其简朴,但不追求“口体之奉”,一心向学。(三)走进写法这篇赠序在写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具体谈谈。【交流点拨】本文的一个重要的写作特色是善于运用对比手法。比较明显的是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的对比。在记叙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件时,又以客观条件的优越和主观上的努力与否作对比,从食、住、书、师四个方面加以对照,说明自己求学之艰。可是条件好了,却有“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那就不是“天质”低下的问题,而是用心不专的问题了。优裕的条件和不佳的效果又形成鲜明的对照。作者以鲜明的对照,确凿的事实,得出了无可置疑的结论,完成了所要揭示的主旨。作者以鲜明的对照,分辨事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而在对比中,又可看出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毫无单调呆板之感。加之,措辞委婉,如话家常,表达出一种恳挚的感情,自然会亲切动人,催人奋进。(四)走进主题再读课文,探究主题。【交流点拨】作者通过自己年轻时求学的种种艰辛和现在太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对比,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勤奋专心与否,也赞扬了马生的谦虚好学,表达了对他的期望与勉励之情。四、板书设计 五、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勤学的故事?【交流点拨】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秦的学习故事,也叫“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西汉匡衡的学习故事)韦编三绝(孔子晚年读易的故事)画荻教子(欧阳修的学习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